高校声乐教学刍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ph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不同于一般的专业声乐训练。因其学生的音乐素质、嗓音条件、专业方向以及培养目标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决定了高师声乐教学的多重性、复杂性。声乐课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其教学内容的拓展必然成为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声乐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拓展,又将积极作用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培养目标在更高层次上的体现。
  
  一、高校声乐教学的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声乐课程所持的教学内容大都集中在从十七十八世纪的古典艺术歌曲、浪漫时期的歌剧以及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民族歌曲等,且主要选择独唱作品。例如:乔尔达尼的《Caro mio ben》、亨德尔的《Ombra mai fu》,以及威尔第、普契尼的歌剧选段和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等。这些作品确为声乐艺术宝库中不朽的经典之作,其年代亦基本涵盖了西方音乐历史中的巴洛克晚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以及中国声乐史的近现代时期,但就声乐艺术史学丰富的研究成果以及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二十一世纪初)来看,仅仅着重于古典、浪漫,以及中国近现代这一音乐史段便有了某种程度的局限性。
  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不同于专业音乐院校声乐专业的学生,声乐课程对他们而言是必修课而不是“主修”课,由于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大纲的差异,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不可能花费大量的自习时间于声乐练习。在这些学生之中,更有一部分人进校之前就已经学习了很短时间或者是从未学过声乐,从而使针对这部分“弱势群体”所展开的声乐教学工作只能从基础起步,而且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声乐必修课程的开设年限一般仅为两年半至三年(各院校的开课年限及开课方式不尽相同),所有这些学习程度与时限方面的不利因素,加之教师之间在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教学热情以及教学侧重点等方面所必然存在的个体差异,均会直接影响到普通高校声乐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
  因此,如何积极调整和充实普通高校声乐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更富有热情和效率,对知识的掌握更为主动和全面,是一项很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教改课题。
  
  二、声乐教学内容的拓展
  
  1.音乐历史时期的两端扩展
  一方面,可引入古典声乐时、浪漫时期以及中国近现代时期的优秀声乐作品,以进一步丰富和充实这一时期声乐作品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应该使二十二十一世纪各种风格、民族特点(包括国外)的声乐作品在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声乐课程之中均得到较为全面的展示——其中包括中国现代作曲家的声乐作品,亦可包括诸如各少数民族的淳朴民歌、国内外音乐剧选段的流行声乐作品。二十一世纪的声乐艺术也记录下了一百年来音乐探索的所有方向,因此,任何忽视对二十一世纪声乐作品学习的声乐课程,其教学内容都是不完整的。
  2.增设“声乐教学法”课程
  在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入学时就应开始“声乐教学法”课程。“声乐教学法”主要研究和阐述声乐教学的基本内容、过程、规律、原则和方法。就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声乐课程而言,“声乐教学法”内容的引入将在多个层面上起到积极作用。
  对于那些没有声乐基础的学生来说,“声乐教学法”将引导他们准确地把握声乐学习中最基本、最具共性的知识内容,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声乐初级阶段的学习。这将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习更有成效,也更有乐趣。还有些学生进校时已具备了较强的声乐演唱能力,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声乐教学法”一方面将帮助他们更加全面而深入地掌握声乐学习的相关要素,使他们的演奏水平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另一方面,“声乐教学法”也会在部分学生今后可能从事的声乐教学工作中起到长期的理论指导作用。
  3.增加合作性曲目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声乐是一件特殊的乐器,它因人的性别、生理的不同,而能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因而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合作演唱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对学生今后的工作职位而言,良好的合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弥补教学中的这一不足,我们应当在声乐教学内容中适当地增加一些合作性曲目,如男声(女声)小合唱、男女二重唱、声乐与其它乐器的配合作品,等等。
  4.增加“声乐艺术史与声乐作品赏析”课程
  声乐学习不仅是一个技术训练过程,声乐学生还应该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相关知识。所幸的是,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各种载体获得所需的多种相关资料,例如:声乐艺术史及声乐文献及其研究资料;与声乐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密切关联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资料;作曲家及其风格、作品的介绍与分析资料;其它相关艺术如文学作品、美术作品资料;歌唱家的演唱录音、录像介绍与赏析资料;各种乐谱版本资料;各种相关的美学研究资料,等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有机组织和介绍,学生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突破声乐课程学时以及自身演唱水平所带来的限制,在更高的层面上对声乐艺术有一个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了解,从而进一步丰富自身的艺术底蕴,提高其整体的艺术素养。这应该是开设普通高校声乐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
  这几个方面的声乐教学内容的拓展同时不仅是对音乐史及音乐欣赏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还可以促进学生对和声、曲式等音乐理论课程的学习。
  综上所述,高校声乐内容的拓展是为了强化声乐部分教学能力的培养。在声乐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探索新路子、新模式促进声乐教学的发展,从而为基础教育输送合格的音乐人才。
其他文献
如何以不确定度的形式给出动态误差的值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甚至还没有一个被公认的统一的“动态误善”的定义。人们只是用各种时域和频域的描述性指标去间接地说明动态误差
该文着重从国防科研单位在成功实现“转轨变型”后,如何主动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激烈竞争新形势,抓住内部结构调整的有力时机,进一步转变观念,以市场为导向,重新审视业务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摘 要: 高职素描教学是高职其它艺术课程的必要基础,尤其是水彩,油画,版画,雕刻,平面设计。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进行严格系统的训练才能达到逐步提高的目的。故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观察方法、思维方式和审美情操的培养,乃是高职素描教学的根本所在。本文就静物素描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三个问题作了分析。  关键词: 高职静物素描 感情 整体和结构 表现能力    高职美术教育中的《素描》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对结构分析、明
摘 要: 本文主要对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结合笔者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侧重研究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模式、方法、手段,学生学习方法、评价方式等需要怎样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进行论述,以便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达到实现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教师 教学行为    从2003年我区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的教学方向、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行为、模式、方法、手段,学生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一组关系。教师的主导,必须以学生的主体为前提,正如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果教师的“导”无视、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那就还是灌输式的教学,即使是普降甘露,学生也可能很少得到滋润;反过来说,学生的主体性,也有待教师的正确启发引导,如《子罕》篇颜回说的:“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若没有或缺少教
会议
期刊
首先简短地介绍了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模型),然后综述七十年代以来,CGE模型在国家计划和发展研究中的应用。论述的重点在于它们在政策评价方面的作用和迄今为止的建模技术状态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学生在学习《基础会计》课产生“夹生效应”的原因,提出了消除“夹生效应”的方法。  关键词: 《基础会计》课 “夹生效应” 克服办法    在多年《基础会计》课教学中,我常听到学生反映:老师所讲的新知识点全懂,书后习题也会做,可是一到综合训练,根据经济业务做会计分录时,却不知所学知识点如何搭配应用,结果成了“夹生饭”。它使学生产生了会计易学难精、易懂难用的错觉,失去进一步探索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