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技师学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d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技师学院通过教学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拥有高超技能,以使学生成为制造业的中坚力量。但是,目前学生在创新能力上存在明显的短板,这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及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本文分析了造成技师学院学生创新意识缺失的成因,提出以打造创新氛围、转变教学模式、解决实际问题、加强校企合作为主要途径的解决方案,以大力培养技师学院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为其成长为“工匠”打下良好的基石。
  关键词:工匠精神 创新能力 原因 措施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融入到企业的生产、设计、经营中,实现产品由“量”到“质”的飞跃,让“中国制造”成为金字招牌,为中国制造赢得未来。新时代需要不断更新产品和技术,更需要掌握新技术并不断实现自我突破的新型技术工人、一批能够领导行业发展的中国“工匠”。
  百度百科如是说:“专注于某一领域、针对这一领域的产品研发或加工过程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完成整个工序的每一个环节,可称其为工匠。”
  “工匠”的培养是当前所有技师学院的历史使命。技师学院通过教学、实训让学生拥有一双技能高超的手和一种不断学习、创新的意识,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成长为“工匠”。可是,目前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机械地模仿、被动地学习,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技师学院学生明显的短板。这不仅大大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而且长此以往,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堪忧。
  一、技师学院学生创新意识缺乏的成因
  技师学院并不缺乏聪明好学的学生,为什么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作为有30年教龄的技师学院一线教师,笔者经过长期的观察,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1.习惯被动学习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技师学院的多数学生习惯了老师讲,自己听,不要多想,更不要多问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迷信课本、迷信老师,学习依赖性强,喜欢被动接受知识,普遍缺乏对问题进行质疑和探索的主动性。
  2.存在认识误区
  大多数学生认为创新是高大上的,是大学生、专家教授们的事,觉得自己的档次低、水平差,创新和自己无关,更不相信自己具备创新能力。虽然有时候学生受到新生事物的吸引,有了创新的冲动,但是畏难和缺乏自信导致他们一遇到小小的挫折就非常容易放弃,创新行动难以持久。
  3.教育模式陈旧
  学院的教学仍采用常规的、传统的方法和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具体情况及差异性。教学方法不先进、课程设计不合理,教材内容没有得到及时更新,缺少最新知识与新技能等因素也大大影响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新空间。
  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办法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技师学院领导和教师极为关注的问题。通过深入研究和广泛听取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的意见,同时从知名“浙江工匠”“杭州工匠”的成长经历中提取经验,笔者认为,技师学院可以通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营造创新氛围,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学院应大力宣传创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要求每一位教师每一门课程都改变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将创新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同时,学院应为学生、教师搭建起创新平台,以政策和资金大力支持师生的创新行为,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种创新大赛,从而打造一个鼓励创新的氛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让学生多了解创新过程及经验,学院经常邀请“浙江工匠”“杭州工匠”与学生进行交流,讲述创新的原因、动力,经验和心得以及如何运用知识和经验来进行创新与技术改造的,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见解,在课堂内容设计、操作技能训练中要有挑毛病、找缺陷的勇气。以成功“工匠”為榜样,大胆创新,改变学习方法,以创新精神投入到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中。
  2.转变教学模式,激发、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
  教学观念和模式的转变,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甚至变成创造性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产生新鲜感,进而变为学生求知的导向,使学生产生内动力,积极参与到创新中来。
  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为目标,大力推行一体化教学,将学生动手与动脑有效结合,在操作实训课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中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得到的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提高。
  开放教学内容,邀请学生共同参与课程内容的设计,根据理论知识点、技能培养点来一起设计项目,开拓以学生为主体,让教师为引导者、帮助者的教学模式。遇到困难时,师生共同讨论,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凸显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深入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尽量采用学生的意见,以有效呵护学生的创新积极性,通过鼓励和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持续性。
  3.解决实际问题,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在掌握一定量的知识和技能以后,要鼓励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大胆创新,学以致用。最好通过引导学生巧思巧干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来培养、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创新习惯。
  学院系列德育教育中有一个专题是禁赌教育,在教育活动中鼓励大家设计各种作品、图片等宣传教育活动主题。数控专业的某学生从网上“六面体镂空工艺品”视频中得到灵感,决定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做个工艺品——“囚赌”,以警示赌徒,弘扬正气。
  他采用已学过的PRO/E基础知识设计出“囚赌”工艺品:“囚赌”外形为正方体,材质为铝,由三个正方体组成,最外层的、中间层的正方体全部掏空,最内层的正方体为实心,一个套一个,环环相扣,能够活动但无法用任何办法取出最内层的正方体。最内层的实心正方体,做成骰子形状,代表赌博行为。中间的正方形的含义为:家庭的亲情和本人的自控力。最外面的正方形含义为:国家的法律与法规。   工艺品“囚赌”的含义是:利用社会法律、家庭亲情、自己的克制力层层来约束人们的赌博行为;时时刻刻提醒那些爱赌博且自制力较差的朋友,控制自己的赌博行为,为共创和谐、文明、先进的社会,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在“囚赌”的加工过程中,该学生遇到许多困难,比如内割槽刀的角度和车刀刚性、铝屑粘车刀等问题以及中间骰子点数怎么钻、工艺品表面粗糙度控制等等。他结合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老师、同学共同讨论,不断尝试改进,一一解决了全部难题。
  比如加工中最大的问题,是工艺品在完成瞬间,由于一般夹具无法正常固定中间的正方形和里面最小的正方形,使得中间的正方形和最小的正方形瞬间发生转动和位移,碰伤刀具及零件。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难题,师生们不断讨论和研究,经过十几次的尝试与改良,设计出一款专用夹具,从而解决了问题。
  完成这个工艺品的加工后,教师及时指出了“囚赌”的设计本身就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创新,在制作过程中,每一个难题的攻克,都是一次成功的创新实践。
  这一成功的创新案例,在学生群体中形成非常好的示范效应,说明学生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就是创新实践。学生不仅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乐趣,还提升了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激情与能力。
  4.加强校企合作,在岗位上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学生而言,仅仅靠学院里有限的几个实习图纸与零件加工是远远不够的,靠教师的教学也难达到目的,必须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去锻炼与提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而且能够真正使其做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并增强学生创新的欲望和机会。
  数控班某学生在下企业进行技师研修时,发现企业某流水线自动上料运行中,零件上料有严格的要求——零件的大端必须在前,如果出现零件小端在前,就需要重新上料(设备采用光电感应器来判断和筛选,如果小端在前时,机械手就把零件筛除,然后重新上料)。这种上料方法效率只有50%,同时存在设备中必须配备的传感器和機械手的成本高、运行中故障多、维修难度大等问题。这位同学把这个项目的改进作为自己的技师研修课题,在他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十几次设计与改进,设计了专用上料输送带,在输送带之间加了一条槽(槽宽度尺寸比小端大1mm),利用零件自身的重力,使零件大端在上,解决零件上料的方向,上料效率为100%,同时减少了设备中的传感器、机械手等装置,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效益。
  技师学院把创新能力作为学生素质的核心来培养,通过教学的改变,来提高学生的创新主动性及积极性;同时加强校企合作,把学生安排到企业一线,学习工人吃苦耐劳和爱岗敬业的精神。通过创新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将来成长为“工匠”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出新时代的工匠,为中国制造储备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肖寒英.浅谈如何提高技校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电子商务,2014(23).
  [2]陈庆.浅谈培养技校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情感读本,2017(17).
  (作者单位:杭州轻工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日前,根据《中共郑州市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关于命名郑州市高新区2015年度区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决定》(郑开[2015]31号)通知,郑州商贸技师学院被评为高新区2015年度区级文明单位。这标志着郑州商贸技师学院的综合办学实力和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郑州商贸技师学院非常重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学院专门成立了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郑州市商业贸易高级技工学校文明单位创建规划(201
摘 要:开展校企合作、实现产学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职业学校突破办学瓶颈的一大抓手。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创新校企合作途径,对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佛山市顺德区郑敬诒职校为例,在研究大量实践案例的基础上,分析校企合作顺利开展的基础,阐述校企合作思路,并提供了校企合作的新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校企合作 途径 创新 实践  开展校企合作、实现产学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
摘 要:现在,人们对地方民间工艺美术越来越重视,虽然很多部门或学校愿意承担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发扬,各大院校也愿意加入到保护传承民间工艺的队列中,但是在资源整合、师资培养、课程体系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仍存在很多难题。目前,急需研究出系统完善的方法,让民间工艺美术得到更好的传承。  关键词:地方民间工艺美术 中職学校 传承  地方民间工艺美术经过多年的历史沿革,体现了中国民众代代流
杭州市的中职学校实施创业教育、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经历了从“自发探索”向“区域课程”推进,从“课堂教学”向“生活体验”延伸,从“创业设计”向“创业实践”深入的发展历程。杭州市江滨职业学校则顺应时代的发展,将学生推出校园,推向社会,将“仿真模拟”的创业教学变为“真刀真枪”的创业实践。  ——杭州市江滨职业学校校长 郑效其  从2007年至今,杭州市江滨职业学校先后成立了“小师傅”“小赢家”“小管家”“
摘 要:目前,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很多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随着社会发展,人才辈出,很多人因为专业素质不够高而被社会淘汰;另一方面,学生毕业后仍旧是学校中的思维方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本文重点对第二个原因进行探讨,笔者提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教育,更加应该重视学生面对社会所应该具备的能力,也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学会规划自己的未
摘 要:本文从中职学生思想意识、生活现状及班级管理的困境入手,通过开展创办系列“特色班报”活动,共同经历“精心酝酿—首期刊出—优化定型”的班报创办过程,引导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活动,促进其健康成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班级管理 特色班报 学生成长  中职学生的心灵是一片沃土,中职教育也是一块肥地,“想要地里不长草,就要种上庄稼”。人勤地不懒,在中职学生的教育和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创办一份属
摘 要:通过校企合作进行课程改革,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体系,是当前职业教育的难点和关键点。本文阐述了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并对实施效果以及特色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典型任务 课程改革 教学实践  一、课程  设计理念与思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能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现
内涵建设是一所学校提升综合实力的精华所在。“学校内涵建设的根本是提高师生的素质,中心是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目标是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宿迁技师学院院长李瑞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此,学校主导“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创新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实行“6S”管理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德育模式,并立足当地经济,与企业共同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  德育为先,多措育“良才”  李瑞华讲述着她的环境育人理念:每个人都在
摘 要:本文结合东莞理工学校的有益尝试,就校企深度融合实践进行探索与总结。东莞理工学校在校企深度融合实践过程中,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如计算机技术应用专业与企业合作共推“互联网 ”教学模式,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引入品牌公司实训模式,数控加工技术专业创新生产性实训模式上均取得了积极成果。  关键词:东莞理工学校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教学模式  一、计算机技术应用专业与企业合作,共推“互联网 ”教学模式  东
伴随着国民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近日,河北省委、省政府“两办”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和有条件的县都要规划建设职教园区,此举对促进就业创业和支撑产业发展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职业教育园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集约发展的一种形式,大多规划在中心城市或次中心城市的郊区边缘,靠近产业的小城镇而建。先有镇后有区或先有区后有镇皆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