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是这样炼成的

来源 :新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飞宇第一次来乳品厂,见到眼前一堆瓶罐和各种试剂、仪器后,这个喜欢化学的姑娘兴奋极了。换上蓝色员工装后,她有模有样地投入到了工作中。
  7月27日早上9时30分,中学生宋若溪和马飞宇早早来到克拉玛依绿成公司,准备进行职业体验。在进行了安全和岗位要求学习后,两人前往绿成公司乳品厂。
  原奶检验要认真
  虽然平时大家经常喝牛奶,可它们是怎么被生产加工出来的?对两位同学来说十分陌生。
  马飞宇第一次来乳品厂,见到眼前一堆瓶罐和各种试剂、仪器后,这个喜欢化学的姑娘兴奋极了。换上蓝色员工装后,她有模有样地投入到了工作中。
  质管部负责监控产品质量,凡是乳品接触的所有环节,都需要根据对应的标准严格检测。
  检验员刘玉华成为她们的“带班老师”,教她们学习检测标准和方法,并带她们参观了新厂区检测设备和新产品研发装备。
  “原来一包牛奶有这么多名堂。”宋若溪感慨道。
  当装满原料奶的大罐车缓缓驶入车库的时候,3个人拎着取奶罐,和师傅出了门,准备检测原料奶的质量。
  “这能直接喝么?”马飞宇问。
  刘玉华说:“当然不行,检测后才知道它是否质量合格。”
  一想到要对市民的安全负责,同学们真正开始工作时异常认真。乳糖、脂肪、抗生素、蛋白质等检测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一一做了出来。
  第一天下来,宋若溪激动地说:“我感觉好开心,见识了各种各样的东西,也知道了原来生产牛奶这么严格。”
  包装装箱很累人
  7月29日,她俩从质管部转到生产部,体验乳制品装筐工序。
  与检测乳品质量不同,这个工作更需要耐心和体力。
  具体来说,就是将传送带上的袋装牛奶以每箱96袋的数量装筐,一筐24公斤。
  因为传送带比较矮,再加上为了避免破损,必须全程轻拿轻放。两人来来回回弯腰直腰,没拿取几次,就浑身大汗。
  “阿姨,你们每天都这么干啊,要干多少呢?”马飞宇问。
  “不一定,一般情况下4个人一天要装600筐。”工人回答。
  “中午传送带会停么?”马飞宇再问。
  “不停,我们轮流吃饭,实在太忙就不吃饭。要是干得太晚,连家都不回了。”工人回答。
  工人们疼惜同学们,在她们工作的时候拿着纸壳帮她们扇风。
  马飞宇说:“叔叔阿姨们特别好,他们这样对我们,我们不好意思,其实他们更辛苦。”
  乳制品包装工也不轻松,将盒装酸奶放入固定槽,老酸奶盖盖儿及套塑料膜等,都要迅速、准确地一次性完成。
  第一次接触这道工序,同学们手忙脚乱,看着传送带上源源不断传送过来的乳制品,手怎么也跟不上。原本一个熟练工完成的工作,她们只能勉强配合完成。
  等中午吃饭时聊天,她俩话题也全是工人们的辛苦。
  晚上回到家,宋若溪腰疼,妈妈刘华帮她喷了云南白药,疼痛才稍微缓解。“这么辛苦,明天不去了吧!”刘华说。“那可不行,别人能吃的苦,我怎么吃不了?而且,上班其实很有趣的。”宋若溪说。
  7月31日,马飞宇已经可以一个人装60筐鲜奶了。
  欢迎她们再来工作
  两位同学在绿成公司表现如何?记者采访了该公司质管部检测员刘玉华和生产部车间副主任张华胜。
  记者:第一次见到她们,你感觉如何?
  刘玉华:她们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很乖巧、懂礼貌,她们学习能力也很强。我们部门也有很多新员工,有时候比真正的员工学习更快,而且眼中有活,无论什么事,都能积极主动去做,就连打扫、清洁,都干得很好,不娇惯,我很喜欢她们。
  记者:你对她们有什么要求?
  张华胜:我原本觉得,这些孩子就是来玩玩,一天能装一箱牛奶就不错了,没想到,她们居然一直工作,一点不松懈。另外,工作期间,她们从来没有迟到早退过,也没有请假或者无故不来的情况,虽然工作很累,但仍然会坚持多干活、多帮忙,这一点大大超出了我对她们的要求。城市里的孩子,像她们这样有责任心、能吃苦的不多。
  记者:你对她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张华胜:她们能吃苦,热情善良,而且很团结。工作第三天,有个员工带她们一起去擦大罐的管子,车间里特别热,擦管子这活又非常累人,但她们全都坚持到了最后,擦得非常干净。另外,她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在工作期间,经常和员工们聊天,态度诚恳大方有礼貌,听到工人们工作的辛苦故事,她们会很真诚地为他们感到心疼。我对她们非常满意,如果有机会,欢迎她们再来。
  马飞宇:持之以恒才能勇往直前
  第一天来到绿成乳品厂,我就进入到了一个瓶瓶罐罐,各种化学试剂与牛奶、酸奶满天飞的世界——化验室。
  这里的工作就是对生产的所有成品、原料奶等进行抽样检测。因为不熟悉工作,我跟小伙伴只能在旁边看。第二天,我们终于可以接触那些瓶瓶罐罐与化学试剂,当我拿起那些仪器时,心中很担心,怕把检测搞砸,甚至怕万一把不合格的原料奶检测成合格的,那不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吗?我身上的担子很重很重。在刘玉华阿姨的指导下,我鼓起了勇气,终于完成了一项项检测。我想,生活中总有让你担心的事情,只有知难而上,承担起那份责任,才是克服恐惧的唯一途径!
  要说这次体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只有一个字——累!
  第三天上午,一个哥哥叫我们去擦管线。刚进那个房间,空气中的热浪就扑面而来,整整两个小时的擦洗,我们浑身上下像洗澡一般,很多次想放弃,但每次一想放弃,看到身旁的小伙伴,还有那个哥哥都在坚持,我就会立即打消念头。在擦洗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这位哥哥经常在这种热浪滚滚的环境中工作,心中就很愧疚,我只在这里擦了一小会就坚持不住,然而哥哥却能始终不放弃。我想,不论多困难的事情,唯有持之以恒,才是成功的唯一办法吧!
  最后的两天真折磨人!我跟小伙伴来到包装厂,这里的全套先进生产线非常气派。我们的工作就是包装老酸奶的塑料膜。当我听到每个人要包装一百筐酸奶时,整个人都崩溃了。从中午12点到下午17点,我坐在那里,甚至没有起来过一下。当听到阿姨的肯定后,我顿时有一种成就感,更对在这里工作的阿姨们,充满无限敬佩。最后一天,我一个人竟然完成了一吨多的工作量,听到这个数字,我对自己也有了一点点佩服。
  我感谢这次职业体验,让我得到了真正的锻炼!我所做的一切换来了对父母工作不易的理解。我想我再也不会大手大脚的花钱了。
其他文献
时光荏苒,转眼已十年,回首青春往事,依然不悔来路。  记得大学生“西部计划”的宣传标语:假如人生能活七十岁,用生命的七十分之一来做志愿者,让我们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十年前,当我徘徊在即将离别的校园,虽然对美好的未来有着无限憧憬,但是面对的就业形势却暗淡无光。得知“西部计划”在招募志愿者,我积极报名,如愿成为一名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  非常清楚记得是2005年7月18日,我与家人别离远行时的
期刊
扎扎实实访民情以心换心 切切实实惠民生造福百姓——塔城公路管理局第二批“访惠聚”工作队工作纪实  2月15日,塔城公路管理局党委严格落实塔城地委对2015年“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工作安排,第二批住村人员共计18人分别到达各住村工作点,其中一支由锡伯族、维吾尔族、回族、汉族4种不同民族组成的6人工作队也如期抵达沙湾县西戈壁镇金河畔村,工作队队员带着不管多辛苦,一定要尽职尽责,全心全意做好工作,
期刊
老公谈起要再次回到新疆时,我的心为之一颤,这预示着我们要与新疆第三次亲密接触了。  十年前,我们刚刚走出校门,还是热血青年,踌躇满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吟着岳飞的《满江红》,伴随着第一批大学生志愿西部计划,我们来到了新疆,这个曾经只有在梦里出现的疆域。  丰满的热情和豪迈被骨感的残酷现状击得粉碎,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为了我们的承诺和誓言,也为了我们自身的锤炼。  
期刊
不经意间,来新疆已有五个年头。闲时想来,那些美好的画面就像放电影一样一帧帧迎头涌上,历历在目。  当我拿着西部计划录取通知书,背上行囊,踏上西行的列车,在历经40多个小时,到达离家4000多公里外的新疆乌鲁木齐的时候,发现这里并没有我想像的那么荒芜、那么条件艰苦,这边除了茫茫戈壁,植被稀少点外,城市的发展和功能与内地无异。  正值7月的乌鲁木齐,晴空万里,一片朝阳似火,却也有阴凉处的丝丝凉意,沁人
期刊
服务新疆,不曾后悔。  在我意识里只有玻璃珠子和泥巴的时候,就经常听老人们说在中国地图的尾巴上,有一个叫新疆的地方。  在那个遥远的地方盛产美味的葡萄干、杏干等,但那个地方几乎没有什么人烟,有的只是数不清的牛羊和无尽的风沙。  2009年5月,我兴奋地告诉父母,我报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就这样,我圆了儿时的梦想,来到被誉为童话边城的布尔津县。  童话世界里并不是一切都很美好。2010年阿勒泰地
期刊
五月的边疆,花草树木开始葱茏起来,一场雨下来,天地间微尘不兴,都随了风雨从天而降。  一滴滴,顺着绽绿的树叶落下,似一条通向过往的线,在空气中将思念汇集。一条条,似脑海中纵横交织的线,记录我数十年的人生轨迹,细述着曾经的经历与梦想。  2004年,大学毕业之际,面临着工作和参加“西部计划”的选择,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现在,整整十年。  十年是个有
期刊
“各位旅客请注意,由济南发往乌鲁木齐的K1338次列车准备检票,请各位旅客准备好车票排队,依次检票。”  当我听着广播随人潮又一次登上这辆列车时,我的记忆深处总会不自觉地想起2013年的那个夏天,那个让我疯狂的夏天,那个让我记忆深刻的夏天。  我开始和其他同学一样进入找工作的大军中,直到那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了团委面向全国招募西部计划志愿者,我开始心动了,进入系统填报了志愿,第一志愿是新疆。  先不
期刊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要留在这里。”大学生村官邓策,不是新疆人,却胜似新疆人。从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在新疆择业、创业、安家。  邓策,不是新疆人。1983年,他生在陕西省汉中西乡县,20岁前都生活在那里。  邓策,是新疆人。2003年考入新疆农业大学后,选择在新疆择业、创业、安家。  他,一米六七的个头,身板单薄,利索的小平头衬着黑瘦的脸,常穿一套洗得有些发白的迷彩服,好像随时待命出发的战士。  20
期刊
“卢老的一家,堪称国共合作抗日的微缩版,抗战,一个人,一个家族的命运向来都是历史洪流里的微缩版。”原新疆侨联主席梁日明说。  他是中国人、出生并成长于马来西亚,日本侵略中国时,他义无反顾地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加入到抗日救国的行列之中。  他就是今年95岁的抗战老兵卢璋。  “卢老的一家,堪称国共合作抗日的微缩版,抗战,一个人,一个家族的命运向来都是历史洪流里的微缩版。”原新疆侨联主席梁日明说。  
期刊
对毕业时的种种抉择,我选择了服务西部计划。  因为,今天,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我所服务的单位是哈密地区伊吾县下马崖乡人民政府,这是一个维吾尔族聚居乡,地处中蒙边境,全乡478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当时生活着不足225户,774口人,到处戈壁蔓延。  一到单位,我就被分在了下马崖乡党政办,负责协助党政办主任撰写全乡的信息,收发传阅上级政府下达的机要信息和OA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