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就一代具有高素质、高文化修养、高科技水平、高管理能力的创新人才是我国教育的首要任务。在我国振兴教育的行动计划中就明确地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从幼儿教育到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共同任务。创造力,是指在一定动力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我们的语文教育,当然责无旁贷,应当成为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益的途径。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认为主要应当从鼓励、启发、培养的角度出发。
  一、给予自由空间,鼓励创造精神
  所谓给予学生自由空间,其实就是教学中的民主精神,即为学生创造一个既严肃紧张又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他们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课后及时完成作业;答题时与老师的讲授一字不差,可是一旦离开课本,离开老师他们就不知所措,寸步难行。的确,长期以来的模式化教学和语文教学中教条主义的习气,从内容到形式都给我们的教学造成许多有形无形的“牢笼”。面对丰富多采、日新月异的生活,学生的感觉、想象、思维和情感却都被“引导”就范于固定的模式,只有符合这模式的才被允许,才能得高分。这样僵化的教学只能造就僵化的头脑,它不仅使学生心情压抑而且严重禁锢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因此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还应鼓励和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开发学生创造性智力,即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根本途径是优化课堂教学,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趋势进行诱发性教育。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引起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接受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联想、分析、综合、推理,进行创造思维。而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独特见解,才会使其遂渐成长为具有大胆探索精神与创新精神的现代化人才。
  二、引导学生质疑,启发创造思维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形成了学生只听,只记却疏于思索的状况。不少学生你问他有问题没有,他总是说没有,但一考试起来成绩总不好;还有部分学生作文书看了一大堆,可是写起作文来仍旧无从下笔。究其原因,就是他们虽记住了某些知识或词句,但没有深入理解,不会应用,更谈不上创新。因此启发创造思维,首先要引导学生质疑,把教学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要求,遂渐使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发展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 例如在《皇帝的新装》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后因势利导,我又引导学生用一个“骗”字概括全文,学生们更是深入探讨并明确了“皇帝受骗、骗子行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孩子揭骗”的人物关系。此后我们又共同将它设计成了一个扇形的板书。这个板书十分新颖,学生再一次被激起求知的兴趣,我又问能摇动这把大扇子的动力是什么呢?这么多人受骗上当的原因是什么?小孩为什么敢说真话?最后总结得出:因为私心使人们上当受骗并相互欺骗,只有无私才能无畏。学习课文后我激励学生口头作文,课文续写一个结局。学生兴趣高昂,一个个思涌如泉,出口成章。尤其是开始形象直观的影片给予了学生极大的触发点,使他们在创作时对人物的性格,情节的发展,乃至语言的夸张都有恰当的把握和处理。
  有一位先哲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活跃的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就在我们教学将近结束时,一个学生突然举手说,他认为这个皇帝并不很坏,相反在这个角色的身上能看到我们自己的一些缺点。我感到学生的思考较深刻,又通过计算机调出一些有关分析研讨的文章,阅读之后又与学生一起探讨了文中所折射的对人类虚荣与媚俗的批判。
  三、强化知识积累,培养创造能力
  没有知识的积累,就谈不上创造力的发展。可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时间、精力等的限制,中学生知识面多数较狭窄,尤其阅读的数量与质量都还处于较低下的水平。在让阅读教学走出费时低效的问题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介入又一次充当了好帮手。
  首先,提供阅读情境,优化阅读心理。 不可否认,语文课本是学生们最基本的阅读素材,课堂是他们走向阅读殿堂的途径。可是我们许多语文教师总怕学生看不懂,还没让学生读就先把好端端的一篇美文由字词句逐步解剖得体无完肤,不仅完全破坏了文章美感,也驱逐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我在阅读教学中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尽力为学生装提供良好的阅读情境。如诗歌散文,我为之添加相应的音乐背景渲染气氛;实物说明,我为之补充对应的实物图像加深印象;戏剧小说,我为之介绍写作的背景缘由帮助理解等。在阅读教学中运用CAI,能将人类第一信号系统反映的实物和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直接联系,结合使用,将无声的书面语言、有声的口头语言和形象直观的画面结合起来,为阅读教学提供质感受极强的形音义集合体,使教学信息传递的量和质都产生了飞跃。
  其次,补充阅读材料,管理阅读活动。 信息业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多采的信息资源,各式各样的学习软件和网络资源也为我们的阅读需求提供了便利的途径。结合课内学习的进程,我和学生一起收集、编制了一些补充性文章,建立了自已的“阅读库”。这样不仅查阅方便简捷,而且有方向、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同时我们的教学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而他们的理解和阅读水平却是千差万别的。这样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不同信息,自主查找所需资料,这样既扩大了学生阅读视野,又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和阅读水平,选做文后的辅助训练,及时信息反馈学习效果,巩固知识。甚至能让一部分理解力强的学生通过一次次的阅读认识,一步步建构出自己的知识网络。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中,讲读和朗读都是为了精读。精读是读深、读透,深入理解,究其精髓,融会贯通,透彻内化。精读要求从内容到形式、从整体到部分对课文进行分析、 概括、比较、揣摩、咀嚼、寻求并掌握知识规律。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指导阅读方法,根据学生阅读时有的浮光掠影而不够扎实,有的不能融会贯通而不够灵活的情况,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勤于动笔,划要点、编提纲、摘佳句、作批注、写心得等,在读书的同时动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体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何有效地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体质的改善呢?  一、通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天生好动,爱新鲜事物,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提高学生的兴趣,需要多变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  首先,体育课堂教学疑问化。在体育教学中,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让学生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摘要】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和写作说明文的情感等方面进行考虑和操作,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促其自主自愿学习。  【关键词】 说明文;情景;兴趣;志趣    说明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时,近几年的各地中考中,以说明文为阅读材料的题目也是屡见不鲜,其重要性越发明显。但说明文大多内容平实,语言朴素,因而说明文的教学与其他文体教学相
期刊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发展,社会的道德标准也越来越高,而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又与个人的道德素质有密切的关系。社会道德教育的直接任务,就在于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培养理想人格和社会主义新人,从而形成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社会风气。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就在于提高
期刊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所以如何提高科学课堂质量以及探究科学教学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尝试对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探究发现法  探究发现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部联系,找出变化规律的方法,
期刊
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英语教学单靠教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英语知识技能的比重,必须随着学段的提高而增加。这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下面,
期刊
我国近代教育学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是说,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之所以被人们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因为我们要用感性的自己去塑造充满灵性的孩子,孩子是富有感情的,不同于机器,老师的每一个眼神、动作、表情,他们都会有所感受,某一个细节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可见情感教育能,育人无形,它对我们教学工作起着的
期刊
近日笔者聆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纸奶奶的生日》一文,听后颇有感触。面对学生读不准字音或读不出某种语调或情感时,教师没有及时给予学生纠正错误的机会,面对学生的回答,即使是对的,但和自己预设的标准答案不符时,教师总是生硬地引导学生走上自己预设的轨道,说出标准答案。  这样匆匆地赶场,机械地引导学生往自己预设的目标和轨道里行进是极不科学的。因为教学是主体的、能动的,是活跃的人的活动。教学的确定性中存在着不确
期刊
作文课是学生最头疼的课,往往是看了一节课作文书,临下课还是无从下手。如何让作文课生动起来,让学生动起笔来,其实并不难。  一、自主学习,乐在其中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的选择课程。例如在对九年级学生教学时,我考虑到学生已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为他们设计了总目标: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途径和方法:向“阅读”和“生活”要素材,围绕这个综合目标,我设计六大话题:①校园生活;②自我人生;③理想修养;
期刊
一、观察能力是写作能力的基础,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起跑线。鲁迅先生说过:“写作时第一需要观察。”观察能力是指学生借助感觉器官感知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并觉察事物特征的能力。在作文的能力结构中,有了观察能力,就有了作文的心理准备,就有了写作的前提和条件,反之,就失去了写作能力的基础。文章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要使学生能够通过作文把客观世界的某一点真实面貌本质地反映出来,就必须给学生洞察世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