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世纪中国文学发生了整体性变化,本文从外界影响入手阐述文学变化原因,并对当代中国前沿文学进行细化。
关键词:文学前沿;科幻小说;底层文学
当代中国文学的前沿问题指的是当下学界讨论最多、引起最大重视的热点问题。随着时代发展,文学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了诸如“非虚构文学”、“科幻文学”等一系列新的文学体裁。
一、文学的变化
首先是文学观念的变化。新文化运动时期、抗战时期等等这些特殊的时代,文学总是有着趋同的主题,作家将文学视为精神上和艺术上的事业来追求。如今,国家日渐强大,和平与安稳成为了时代主题,文学也从引领时代、为时代发声的艺术变成了一种消遣娱乐。纵观当下,除了文学爱好者很少有人能读一本“真正”的文学作品,尤其是作为重要新生力量的青少年一般都将“青春文学”与“网络小说”作为课外读物。
其次是论争的减少。新文化运动初始,胡适提出的“文学革命”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于是钱玄同化名王敬之,模仿旧文人的口吻将反对白话文的观点写信给刘半农,再由刘回信一一辩驳,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从而使白话文运动获得成功。无论是白话文运动还是京海派论战,论争一直充斥在文学界,每一个文学思潮都在论争中明确了自己的价值,也是因为有了争论,才引起了更多大众的关注与重视。但新世纪以来,这种激烈的论争越来越少,很少看到不同流派之间的你来我往。
最后是文学载体的革新。从纸质媒介到电子媒介再到如今的互联网,大众媒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更新。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阅读代替了纸质阅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学的运行。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在电子设備上不止可以看书,还有更多的娱乐消遣方式,所以无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都会失去相当一部分受众。
二、前沿文学种类
1.底层文学
2004年,“底层文学”作为描写底层社会人与事的文学样式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受到众多文学刊物的关注与讨论,代表性的“底层文学”包括我们熟知的打工诗歌、草根诗歌等等。“底层文学”主要是想通过对底层生活的真实描写来引起人们的重视,期望社会将目光投向他们。其从诞生开始就是饱有争议的,一些主流文学家认为“底层文学”只是在片面的揭露苦难,将底层社会的事情铺开直叙并进行道德批评,而缺少了对其背后原因的深入阐述。
然而,我们将文学置于时代中,现在的中国,底层人民还是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这就使“底层文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主体性”,更能引起普通百姓的共鸣,从而获得市场。但也并不是说,“底层文学”已经发展的足够优秀,主流文学对其的批判还是有道理的,在未来的发展上,“底层文学”应该将故事的背景从狭小的自我苦难世界延伸到广阔的外部世界中,并深入分析造成底层社会苦难生活的根本原因,为读者带来除了感同身受以外的不一样的思考。
2.非虚构文学
2010年《人民文学》开设了“非虚构”专栏,此后“非虚构文学”正式在中国文学界扎根。关于其概念,纪许光认为,一切以“事实”、“亲历”为写作背景,并秉承“诚实原则”为基础的写作行为(包括调查类新闻、解析性报道、特稿等)均可被视为非虚构文学创作。“非虚构文学”打破了既往固有的文学特质,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写作倾向,一直以来文学与新闻之间是有界限的,“非虚构写作”的出现使这种界限变得模糊,一定程度上,文学界已经承认特稿也算是一种文学。如“非虚构文学”代表作《中国在梁庄》,主要内容就是梁鸿通过对河南农村老家一些人的采访以及调查,梳理出了老家二三十年变化,总体呈现出农村从8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的状况。
“非虚构写作”作为一种新鲜的文学创作还有很多不足,集中体现在其主体意图过于突出、艺术性普遍偏弱,读者的观感性弱,但这并没有将它的价值埋没,还是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3.官场小说
1998年,王跃文出版了长篇小说《国画》,随着小说的出版,“官场小说”正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官场小说”主要描写官员间的腐败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种种现实问题,极大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因此“官场小说”在市场上大受欢迎的同时,写作模式慢慢开始固定化,所以在一些主流文学家眼里,“官场小说”只是一种消费型文学,对于政治的影响也是有限的,更不要说在文学上可以取得成就。但官场小说自身是发生了变化的,慢慢减少了思想观念的斗争,开始围绕“权”本身的得失与交易讲述作品,这集中反映了当下社会对待思想观念,对待权力态度的一个变化。
官场小说被文学界归入前沿文学主要有几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官场小说为读者提供了当今中国社会最真实直接的经验,甚至有不少读者在其中学习“官”道,以获取自身社会经验的提升。另一个方面,官场小说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通过心理描写与现实行为向我们展现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画卷,虽然是以权力为核心的,但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4.科幻小说
从整体来看,中国的科幻小说并没有发展到可以成为一种文学思潮,但是从局部看,还是有特别出挑的作品,甚至可以达到跟世界科幻文学相媲美的高度,比如大刘的《三体》。
科幻小说取得成功有几个因素。第一,以往看到的科幻小说都是外国人为主角,背景也是在国外,无论再好的小说,读者也没有代入感。而当中国人作为主角的“大片”进入文学市场,读者会因为民族自信从而获得阅读后的心理满足感。第二,科幻小说一般都讲得是很遥远的未来,充斥着大量的物理知识与科学知识,所以当中国人作为主角,读者带入现实后也反映出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变化,这是时代的顺应,同时也是我们社会思想的转变。第三,比起沉重的“底层文学”,权利围绕的“官场文学”以及没有艺术性的“非虚构文学”,科幻小说是集所有趣味性、艺术性、现代性等于一身的新文学,未知的想象总是可以引起读者最大的兴趣。第四,我们之前提到了文学载体的变化,如今是电子传媒时代,比起阅读更多的人会选择影视,科幻小说的影视化就目前来看是巨大成功的。去年一部改编自刘慈欣短篇小说的《流浪地球》打开了华语科幻电影市场,小说成就了电影的同时,电影也将科幻小说市场再扩大。
参考文献
[1]孙佳山.当代中国文学的前沿问题[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04):52-60.
[2]杨明智.大众文化视野下的当代官场小说价值探析[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8.
作者简介:
刘洋,1995年1月19日,女,汉,籍贯:北京,学历:研究生,职称:学生,工作单位: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文学前沿;科幻小说;底层文学
当代中国文学的前沿问题指的是当下学界讨论最多、引起最大重视的热点问题。随着时代发展,文学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了诸如“非虚构文学”、“科幻文学”等一系列新的文学体裁。
一、文学的变化
首先是文学观念的变化。新文化运动时期、抗战时期等等这些特殊的时代,文学总是有着趋同的主题,作家将文学视为精神上和艺术上的事业来追求。如今,国家日渐强大,和平与安稳成为了时代主题,文学也从引领时代、为时代发声的艺术变成了一种消遣娱乐。纵观当下,除了文学爱好者很少有人能读一本“真正”的文学作品,尤其是作为重要新生力量的青少年一般都将“青春文学”与“网络小说”作为课外读物。
其次是论争的减少。新文化运动初始,胡适提出的“文学革命”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于是钱玄同化名王敬之,模仿旧文人的口吻将反对白话文的观点写信给刘半农,再由刘回信一一辩驳,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从而使白话文运动获得成功。无论是白话文运动还是京海派论战,论争一直充斥在文学界,每一个文学思潮都在论争中明确了自己的价值,也是因为有了争论,才引起了更多大众的关注与重视。但新世纪以来,这种激烈的论争越来越少,很少看到不同流派之间的你来我往。
最后是文学载体的革新。从纸质媒介到电子媒介再到如今的互联网,大众媒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更新。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阅读代替了纸质阅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学的运行。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在电子设備上不止可以看书,还有更多的娱乐消遣方式,所以无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都会失去相当一部分受众。
二、前沿文学种类
1.底层文学
2004年,“底层文学”作为描写底层社会人与事的文学样式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受到众多文学刊物的关注与讨论,代表性的“底层文学”包括我们熟知的打工诗歌、草根诗歌等等。“底层文学”主要是想通过对底层生活的真实描写来引起人们的重视,期望社会将目光投向他们。其从诞生开始就是饱有争议的,一些主流文学家认为“底层文学”只是在片面的揭露苦难,将底层社会的事情铺开直叙并进行道德批评,而缺少了对其背后原因的深入阐述。
然而,我们将文学置于时代中,现在的中国,底层人民还是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这就使“底层文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主体性”,更能引起普通百姓的共鸣,从而获得市场。但也并不是说,“底层文学”已经发展的足够优秀,主流文学对其的批判还是有道理的,在未来的发展上,“底层文学”应该将故事的背景从狭小的自我苦难世界延伸到广阔的外部世界中,并深入分析造成底层社会苦难生活的根本原因,为读者带来除了感同身受以外的不一样的思考。
2.非虚构文学
2010年《人民文学》开设了“非虚构”专栏,此后“非虚构文学”正式在中国文学界扎根。关于其概念,纪许光认为,一切以“事实”、“亲历”为写作背景,并秉承“诚实原则”为基础的写作行为(包括调查类新闻、解析性报道、特稿等)均可被视为非虚构文学创作。“非虚构文学”打破了既往固有的文学特质,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写作倾向,一直以来文学与新闻之间是有界限的,“非虚构写作”的出现使这种界限变得模糊,一定程度上,文学界已经承认特稿也算是一种文学。如“非虚构文学”代表作《中国在梁庄》,主要内容就是梁鸿通过对河南农村老家一些人的采访以及调查,梳理出了老家二三十年变化,总体呈现出农村从8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的状况。
“非虚构写作”作为一种新鲜的文学创作还有很多不足,集中体现在其主体意图过于突出、艺术性普遍偏弱,读者的观感性弱,但这并没有将它的价值埋没,还是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3.官场小说
1998年,王跃文出版了长篇小说《国画》,随着小说的出版,“官场小说”正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官场小说”主要描写官员间的腐败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种种现实问题,极大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因此“官场小说”在市场上大受欢迎的同时,写作模式慢慢开始固定化,所以在一些主流文学家眼里,“官场小说”只是一种消费型文学,对于政治的影响也是有限的,更不要说在文学上可以取得成就。但官场小说自身是发生了变化的,慢慢减少了思想观念的斗争,开始围绕“权”本身的得失与交易讲述作品,这集中反映了当下社会对待思想观念,对待权力态度的一个变化。
官场小说被文学界归入前沿文学主要有几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官场小说为读者提供了当今中国社会最真实直接的经验,甚至有不少读者在其中学习“官”道,以获取自身社会经验的提升。另一个方面,官场小说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通过心理描写与现实行为向我们展现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画卷,虽然是以权力为核心的,但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4.科幻小说
从整体来看,中国的科幻小说并没有发展到可以成为一种文学思潮,但是从局部看,还是有特别出挑的作品,甚至可以达到跟世界科幻文学相媲美的高度,比如大刘的《三体》。
科幻小说取得成功有几个因素。第一,以往看到的科幻小说都是外国人为主角,背景也是在国外,无论再好的小说,读者也没有代入感。而当中国人作为主角的“大片”进入文学市场,读者会因为民族自信从而获得阅读后的心理满足感。第二,科幻小说一般都讲得是很遥远的未来,充斥着大量的物理知识与科学知识,所以当中国人作为主角,读者带入现实后也反映出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变化,这是时代的顺应,同时也是我们社会思想的转变。第三,比起沉重的“底层文学”,权利围绕的“官场文学”以及没有艺术性的“非虚构文学”,科幻小说是集所有趣味性、艺术性、现代性等于一身的新文学,未知的想象总是可以引起读者最大的兴趣。第四,我们之前提到了文学载体的变化,如今是电子传媒时代,比起阅读更多的人会选择影视,科幻小说的影视化就目前来看是巨大成功的。去年一部改编自刘慈欣短篇小说的《流浪地球》打开了华语科幻电影市场,小说成就了电影的同时,电影也将科幻小说市场再扩大。
参考文献
[1]孙佳山.当代中国文学的前沿问题[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04):52-60.
[2]杨明智.大众文化视野下的当代官场小说价值探析[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8.
作者简介:
刘洋,1995年1月19日,女,汉,籍贯:北京,学历:研究生,职称:学生,工作单位: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