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剧《蜗居》近期在各大电视台热播,创收视高点的同时引发全国热议。该剧真实呈现了都市年轻人为房而战的严峻生存现状,引发了大众的强烈共鸣。 “蜗居”时代,房奴们该如何看待幸福与房子的关系?我们请心理学专家从《蜗居》的经典台词中,解读房奴心理,为房奴们提供心理减压的方法。
名词解释:“房奴”即房屋的奴隶,指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20~30年,贷款买房月供超过月收入的50%,从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成为房屋“奴隶”的一类人。
数据:国内某网站发起的一项吸引了36万名网友投票参与的调查显示:有80%的人认为幸福与房子有关,其中69.9%的人认为幸福的家庭应拥有至少一套房子。另一项网上调查显示:我国高达98.09%的房奴,心理上产生了焦虑情绪。
《蜗居》经典台词一:股票还有涨涨跌跌的,楼市怎么就一直涨呢。前2天报纸上说,楼市有可能下跌,马上就有人出来说话了,说上海的楼市才刚刚进入春天,还春天呢……都涨成这样了,这要涨成夏天了,我们是不是都不要活了?——海萍
心理解读:焦虑情绪、不安全感
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应该被每个人主观地定义,每个人的幸福感、幸福源都有可能不同。《蜗居》反映了一个社会现实,即幸福与房子被捆绑在了一起。
剧中人物海萍,乃至大多数中国人之所以会这么看重拥有一套房子,还是与“根”的意识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住房的发展史,使得目前人们对拥有房屋有着异乎寻常的激情。中国人把拥有房屋作为人生的目标之一。当房价升到普通人无法承受时,人们便发展出对房屋的膜拜,把它作为家的象征物之一。在这个背后,其实是深深的不安全感。中国人安全感的集体缺失,使得房子和安全、稳定、幸福联系在一起。这本身是一种错位,因为房子满足的是人们低层次的需求,只和生理需求有关,但现在它被上升到与高层次需求联系在一起,房子被异化了。
《蜗居》经典台词二: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连串数字蹦出来:房贷6000元,吃穿用2500元,人情往来600元,交通费580元,物业管理费340元……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这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海萍
心理解读:消极心理暗示
在现实生活中,像海萍一样每天把这些开销数字牢牢记住,在脑海中反复播放、给自己不断施压的人并不在少数。其实,这种天天算账的消极心理暗示很不可取。
做出买房决定之后,不要因房价的涨落、别人的议论而心神不宁,也不要自怨自艾、郁郁寡欢。如果一个人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在与别人的对比中就不易动摇。不要生活在别人的目光和评价标准中,而要生活在自己定义的幸福中,按照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来决定物质生活的安排,把幸福的标准从外在移到内在。
那些像海萍一样经常给自己消极心理暗示的房奴,建议他们要放松心情,不要把经济压力天天挂在心上。要经常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虽然供房辛苦,但终于有了自己的“小窝”;房子作为不动产还会升值;努力工作,有钱后提前还贷。
《蜗居》经典台词三:“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一点不假,40000元还是“我妈”,60000元就成了“咱妈”了!幸好这钱拿回来了,否则估计你嘴里就是“他妈”了!本来买房子是你跟我的事,可是看看你周围的人,哪个不是为了你要买房子在为难自己?——苏淳
心理解读:心理负疚情绪
现在的房奴、准房奴大多为“80后”的年轻人,事业刚刚起步,存款不多,有“无房不婚”观念准备买房的人,也大有人在。但是,薪水的增长远没有房价上涨快,使得他们的购房计划无法凭自己的力量实现,而要依靠向周围的亲戚朋友尤其是父母伸手“要”或“借”,从而沦为“啃老”一族。房奴“啃老”是把自己的父母拉下了水,由于现实原因从不愿“啃老”到“不得不啃老”,增加了房奴对父母的心理负疚情绪。
要减轻这种负疚情绪,房奴们只能尽量不去“啃老”。由于客观原因不得不为之时,也要接受现实,并且多关心父母、陪伴父母。一旦有条件了,要多多从精神上、物质上补偿父母。
《蜗居》经典台词四:为什么我们的人生和梦想都要拴在一个房子上呢!我们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期盼都仅仅是一处房子,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太悲哀了!——海藻
心理解读:悲观情绪
决定是否买房之前,认真考虑一下自己想要的幸福是什么?房子对自己意味着什么?最重要的是,不要混淆终极价值观和手段价值观。终极价值观是指人们想要达到的终极理想状态,手段价值观只是达到终极目标的方式和工具。房子只是人们通向幸福生活的一个工具、一个路径,它不是终极目标。如果把它当作终级目标,有了房子未必就会幸福。明确这一点之后,再做出自己的决定。不论是买房还是暂时不买房,心里都会踏实些。
房奴调整心态的7点建议
当房子的重压让你焦虑、烦躁、不安、愤怒、无助、抑郁时,尝试做一些自我调节,其方式有:
1. 拥有积极的心态,能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同一个事物。
2. 向信赖的人倾诉,有时并不是对方的安慰能让人的心情变好,而是信任、支持和倾听在起作用。
3. 安排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有机会全身心地脱离紧张状态。
4. 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有规律地锻炼身体,要持之以恒。身体的状态会影响人们的情绪。
5. 多晒太阳,阳光不仅能温暖人们的身体,也能温暖人们的心灵。
6. 善待自我,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爱自己。
7. 对那些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不需要在头脑中一遍遍演绎怎样去控制它。
把幸福与房子捆绑拆开
房子和幸福之间有联系,但它们毕竟还是两件不同的事物。还原房子本来的重要性和功能性,让幸福要素中的那些关怀、挚爱、体贴散发出光芒,人们的心会安定很多,人们的焦虑会缓解很多。
不论是住在宿舍抑或出租房里,还是住在购买的房屋里。爱的光芒可以照亮任何一个角落。爱,才是房屋的灵魂。让自己住在有灵魂的房屋中,就是一个幸福的居住者。
名词解释:“房奴”即房屋的奴隶,指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20~30年,贷款买房月供超过月收入的50%,从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成为房屋“奴隶”的一类人。
数据:国内某网站发起的一项吸引了36万名网友投票参与的调查显示:有80%的人认为幸福与房子有关,其中69.9%的人认为幸福的家庭应拥有至少一套房子。另一项网上调查显示:我国高达98.09%的房奴,心理上产生了焦虑情绪。
《蜗居》经典台词一:股票还有涨涨跌跌的,楼市怎么就一直涨呢。前2天报纸上说,楼市有可能下跌,马上就有人出来说话了,说上海的楼市才刚刚进入春天,还春天呢……都涨成这样了,这要涨成夏天了,我们是不是都不要活了?——海萍
心理解读:焦虑情绪、不安全感
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应该被每个人主观地定义,每个人的幸福感、幸福源都有可能不同。《蜗居》反映了一个社会现实,即幸福与房子被捆绑在了一起。
剧中人物海萍,乃至大多数中国人之所以会这么看重拥有一套房子,还是与“根”的意识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住房的发展史,使得目前人们对拥有房屋有着异乎寻常的激情。中国人把拥有房屋作为人生的目标之一。当房价升到普通人无法承受时,人们便发展出对房屋的膜拜,把它作为家的象征物之一。在这个背后,其实是深深的不安全感。中国人安全感的集体缺失,使得房子和安全、稳定、幸福联系在一起。这本身是一种错位,因为房子满足的是人们低层次的需求,只和生理需求有关,但现在它被上升到与高层次需求联系在一起,房子被异化了。
《蜗居》经典台词二: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连串数字蹦出来:房贷6000元,吃穿用2500元,人情往来600元,交通费580元,物业管理费340元……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这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海萍
心理解读:消极心理暗示
在现实生活中,像海萍一样每天把这些开销数字牢牢记住,在脑海中反复播放、给自己不断施压的人并不在少数。其实,这种天天算账的消极心理暗示很不可取。
做出买房决定之后,不要因房价的涨落、别人的议论而心神不宁,也不要自怨自艾、郁郁寡欢。如果一个人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在与别人的对比中就不易动摇。不要生活在别人的目光和评价标准中,而要生活在自己定义的幸福中,按照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来决定物质生活的安排,把幸福的标准从外在移到内在。
那些像海萍一样经常给自己消极心理暗示的房奴,建议他们要放松心情,不要把经济压力天天挂在心上。要经常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虽然供房辛苦,但终于有了自己的“小窝”;房子作为不动产还会升值;努力工作,有钱后提前还贷。
《蜗居》经典台词三:“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一点不假,40000元还是“我妈”,60000元就成了“咱妈”了!幸好这钱拿回来了,否则估计你嘴里就是“他妈”了!本来买房子是你跟我的事,可是看看你周围的人,哪个不是为了你要买房子在为难自己?——苏淳
心理解读:心理负疚情绪
现在的房奴、准房奴大多为“80后”的年轻人,事业刚刚起步,存款不多,有“无房不婚”观念准备买房的人,也大有人在。但是,薪水的增长远没有房价上涨快,使得他们的购房计划无法凭自己的力量实现,而要依靠向周围的亲戚朋友尤其是父母伸手“要”或“借”,从而沦为“啃老”一族。房奴“啃老”是把自己的父母拉下了水,由于现实原因从不愿“啃老”到“不得不啃老”,增加了房奴对父母的心理负疚情绪。
要减轻这种负疚情绪,房奴们只能尽量不去“啃老”。由于客观原因不得不为之时,也要接受现实,并且多关心父母、陪伴父母。一旦有条件了,要多多从精神上、物质上补偿父母。
《蜗居》经典台词四:为什么我们的人生和梦想都要拴在一个房子上呢!我们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期盼都仅仅是一处房子,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太悲哀了!——海藻
心理解读:悲观情绪
决定是否买房之前,认真考虑一下自己想要的幸福是什么?房子对自己意味着什么?最重要的是,不要混淆终极价值观和手段价值观。终极价值观是指人们想要达到的终极理想状态,手段价值观只是达到终极目标的方式和工具。房子只是人们通向幸福生活的一个工具、一个路径,它不是终极目标。如果把它当作终级目标,有了房子未必就会幸福。明确这一点之后,再做出自己的决定。不论是买房还是暂时不买房,心里都会踏实些。
房奴调整心态的7点建议
当房子的重压让你焦虑、烦躁、不安、愤怒、无助、抑郁时,尝试做一些自我调节,其方式有:
1. 拥有积极的心态,能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同一个事物。
2. 向信赖的人倾诉,有时并不是对方的安慰能让人的心情变好,而是信任、支持和倾听在起作用。
3. 安排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有机会全身心地脱离紧张状态。
4. 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有规律地锻炼身体,要持之以恒。身体的状态会影响人们的情绪。
5. 多晒太阳,阳光不仅能温暖人们的身体,也能温暖人们的心灵。
6. 善待自我,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爱自己。
7. 对那些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不需要在头脑中一遍遍演绎怎样去控制它。
把幸福与房子捆绑拆开
房子和幸福之间有联系,但它们毕竟还是两件不同的事物。还原房子本来的重要性和功能性,让幸福要素中的那些关怀、挚爱、体贴散发出光芒,人们的心会安定很多,人们的焦虑会缓解很多。
不论是住在宿舍抑或出租房里,还是住在购买的房屋里。爱的光芒可以照亮任何一个角落。爱,才是房屋的灵魂。让自己住在有灵魂的房屋中,就是一个幸福的居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