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道路上,留一只眼睛给自己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初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dong0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其一定与对数学及学生的研究分不开. 我们说在教学中要留一只眼睛给自己,本质上还是通过自身的成长去反哺学生的成长,因为离开了学生,教师的成长没有任何意义.
  [关键词] 小学数学;专业成长;反哺
  在这些年的小学教学中,结合数学教师自身的成长需要,笔者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成就了学生数学素养提高的同时,我们自身的成长应当沿着什么样的途径进行?事实上,如果我们注意观察自身的工作状态,可以发现,我们的双眼几乎全部盯在学生的发展上,我们会下意识地认为,只有当我们“全心”地付出时,学生才会得到真正的培养. 可这样的思路真的正确吗?笔者记忆犹新的是,在十多年前的一本教育册子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说几百年前的医生活到今天的话,那他肯定不能再做医生……而如果几百年前的教师回到现在的话,他肯定还能掸掸身上的灰尘,继续走上讲台做教师.”言下之意,就是教师没有太注重自身的成长,导致今天的教育方式与古代的教育方式没有“质”的区别. 虽说今天的教学手段等日益先进,但如果我们的教育思想还停滞不前的话,那最终对于学生其实没有益处. 因此,笔者提出在关注学生的同时,要“留一只眼睛给自己”.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成长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这句话的各种含义我们暂且不讨论,但不可不论的是,这句话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教师,直到今天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师者,传何道?授何业?解何惑?怎样授业、解惑?这其实是与时俱进的问题.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如果仅满足于向学生传递数学课本上的内容,显然不够. 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成长!
  小学数学教师的成长有如下一些含义:
  (1)读懂小学数学!所谓读懂小学数学,是指我们要知道自己所教的是什么内容!也许有人会问,难道我还会不知道自己教的是什么内容吗?如果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小学数学教材上的内容”,那这个问题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我们更要做的,是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去发现小学数学更为科学的含义. 比如,在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有“认识除法”的内容,那除法是什么?在我们的思维中,它就是四则运算中的最后一个,如果要再加一点的话,那就是四则运算中最复杂的那个. 笔者认为这样的理解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知道在学生的思维中这意味着什么,而教材恰恰给出了这样的提示. 教材先通过“分”引入:把6个桃子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桃子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分桃子只是一种生活行为(当然与数学有关),而“分”才是教学的重点. 透过“分桃子”看到“分”,笔者以为这就是读懂小学数学最为基础的一步!
  (2)读懂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不是简单地讲数学知识,数学教师更重要的任务是在数学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搭建思维的桥梁,这是奥苏泊尔流传至今的教育观点. 就以上面的“认识除法”教学为例进行分析,教材上提出的“可以怎样分”的问题不能限于字面上的理解,我们要能看到其是促进学生进行开放性思维的策略,是调动学生生活经验的一个过程,是由生活走向数学的重要步骤. 如何走好这一步,正是能否读懂小学数学教学重要内涵的重要标志.
  (3)读懂自己!每一个数学教师都要知道自己的长处,从而能够在教学中扬长避短. 笔者坚持的一个观点就是,无论外出听课时听到多精彩的课,回来之后都不能照搬,因为有的名师是基于自己对数学的深厚理解,有的名师利用了自己雄辩的口才,而这些也许自己并不具备,所以我们必须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改造. 笔者分析自己的长处在于能够观察学生的实际,因而教学设计就能更接近学生的生活. 记得在两三年之前的“乘法口诀”教学中,笔者注意到学生喜欢“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其中有太阳花生长太阳是5的倍数这一规律,学生对5的倍数竟然非常熟练,于是笔者尝试从5的倍数开始教学,竟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成长应当能反哺学生的
  成长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其一定与对数学及学生的研究分不开. 我们说在教学中要留一只眼睛给自己,本质上还是通过自身的成长去反哺学生的成长,因为离开了学生,教师的成长没有任何意义. 本着这个观点,在注重教学经验积累与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就成为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举一个例子说明笔者的观点:
  在圆面积公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S=πr2中的半径平方缺少感性认识,因而在实际运用当中只是机械地数据代入,而这样的学习会对以后很多数学知识的认识产生误区,因此笔者以为即时纠正比较好. 可应怎样纠正呢?本着教师成长反哺学生成长的认识,笔者注意到促进学生的这一认识正是学生数学思考能够得到发展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如何进行却需要教师进行设计. 进而,教师(笔者自己)设计的过程正是一个超越原有经验,在全新的认识下去确定教学思路的过程. 尝试过很多想法,后来都被自己否定了. 正在苦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个事情引起了我的注意:班上有两个同学正好在同一天过生日,两位家长送了两个大小不一的蛋糕到了教室,不少同学说:“哇,两个蛋糕呢!”也有学生说:“两个加起来不知道比上次那个蛋糕大还是小?”一语惊醒梦中人,笔者立即想到一个思路:向学生提问——现在让你们选择半径分别为10厘米和12厘米的蛋糕各一个,和一个半径为22厘米的蛋糕,你们会选哪个?学生的反应分成两类:一类是选前一个组合;一类是无所谓,认为是一样的. 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将学生进行临时分组,还开玩笑地说:“决定了之后不准反悔”. 随后引导学生通过圆面积公式的运用,去求出两种情况下蛋糕的面积. 结果一出来,“真相”立即大白,学生在兴奋或懊恼之余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差距会这么大呢?这时笔者趁热打铁,让学生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学生思来想去,目光聚集到半径的平方上面,一致认为这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有了这样的过程,学生对圆面积公式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反思这一过程,笔者认为学生之所以能够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关键还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而教师为什么会产生这一设计的初衷与动力呢?还是一种自我成长的意识使然. 正是因为一种成长的意识,使得教学的思路能够更贴近学生,从而也促进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进一步科学化. 这一过程不正是教师成长反哺了学生成长的过程吗?
  小学数学教师成长的专业化途
  径探索
  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笔者不敢自认为成长得有多完美,但对照工作以来曾经走过的教学道路,还是能够感觉到自己走在前进的道路上. 总结曾经的努力与付出,个人以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其专业化途径离不开以下几方面.
  一是教育理念的更新. 对于很多数学同行来说,在很多场合我们都下意识地需要一种“可操作性强、有实际意义”的东西,对于教育理念更新之类的话题则不感兴趣,认为那是“虚的、空的”.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这样的认识是不正确的,因为我们这种“拒绝理念”实际上就是自己的一种教育理念. 而且我们还应当认识到,任何教学行为都是教学理念的产物,当我们认为“认识除法”不过是“分桃子”时,那分桃子就会成为我们课堂上几乎唯一的教学行为,而当我们认为“认识除法”的关键其实是“分”时,那么我们可分的就不仅仅是桃子了,我们的教学重点就落到“分”上去了. 幸运的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界,有相当丰富的教育理念可供我们去学习接受,如大师级的人物郑毓信和张奠宙等,名师级的如华应龙、张齐华、贲友林等,他们的理论著作与课堂实践有着充沛的营养供我们吸收.
  二是教学实践的更新. 很多时候我们的成长道路上会出现这种情形,即在课后吸纳的诸多理念到了课堂上似乎没有任何生命力. 一到课堂上,我们似乎身不由己地进行了应试式的教学. 这说明,我们的成长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就是实践习惯. 要更新我们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上述更新了理念的基础上,要有一种将理念付诸行为的意识,要有一种对自己的尝试充满期待的意识. 有了这样的意识,我们往往就能在课堂上突破陈旧的习惯,进而进入创新状态.
  三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行为是一种脑力劳动,它不像生产劳动一样有物化的生产成品,在课堂上我们对数学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数学行为的观察,往往只能在记忆中保留很短的时间,只有课后立即将这种感觉记录下来,以后才会有反思的材料. 而只有当我们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养成了发现自己不足的习惯,我们的成长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以上是笔者基于自己从事的小学数学教学,对自身成长所谈的一点点看法,其中的不足之处,期待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看到这部只有4分钟的电视短片,我的思绪回到了40年前.1965年,印度尼西亚发生军事政变,苏哈托、纳苏蒂安等推翻了合法的苏加诺总统,大批生活在印尼的华侨被迫回到祖国,分散安
12月10日,数字阅读产品“上海观察”上线试运行。“上海观察”是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推出的首个新媒体阅读产品,由解放日报社出品。同名微博、微信也已同步推出。
[摘 要]良好的企业组织形式是提高经营活动效率、培育竞争优势的保证。在不断变动的经济、技术与文化环境中,处于竞争劣势的中小企业只有使其经济活动更有效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通过对其内、外组织形式进行持续的适应性调整与前瞻性创新将是中小企业组织变迁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中小企业;组织变迁;路径依赖  [中图分类号]F2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午间电视新闻栏目的现实处境与发展契机如今,电视新闻已经成为许多中国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新闻立台"的理念出发,各家电视台都在新闻栏目、新闻节目上投入了大量
隐性采访在业界越来越广泛使用,而在学界却备受争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曾经指出:隐性采访没有法律地位,不受法律保护,甚至经常构成法律和道德的悖论.①隐性采访有多大的
重塑记者形象,再造记者职业信念,已经成了严峻的现实问题和刻不容缓的历史责任。新闻事业发展到今天,有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似乎又回到了起点。毋庸置疑,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谁都明白
摘 要:近几年河北省中小企业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推动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河北省中小企业在持续发展中仍存在着较多的障碍及其制约因素因此,应从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严格企业管理制度以及加强中小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推动河北省中小企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河北省中小企业;发展障碍;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 本文以学生自学为出发点,以合作探究为立足点,从展示交流中促发展、评价检测中识“得失”的维度出发,探讨了“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下的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希望以此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 自主学习;活动单导学;初中数学  “活动单导学”模式要求教师以活动的形式来量化课堂,即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将数学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长才能,从而赋予课堂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该种教学模
电视发展给我们留下的思考200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SARS最为肆虐的悲壮时刻开播,似乎从一开始就预示了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所肩负的沉重使命.但无论如何,新闻频道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