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我见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zat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文学中的精华,汉语的浓缩。诗歌鉴赏历来是考察学生鉴赏能力的试金石,考生们对它是:爱诗歌的短小有意蕴,怕它的跳跃含蓄,更怕出题人的专业水平。
  笔者认为:诗歌鉴赏的复习,要有学习语文的大局观念,做好积累工作;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概括起来有四句话:字义是根基,想象是途径;术语是关键,条理显思路。前两条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后两条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表达能力。前者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后者是强化训练,时时总结,斧凿有痕。
  积累工作要从基础做起。这个基础就是理解字义,它是读懂诗歌的保障,诗歌读不懂,鉴赏、审美都免谈。字义就是鉴赏的根基。在复习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了语文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词——积累。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根本,不仅学生自己要有积累意识,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老师也应在点滴的教学中反复强化学生的积累意识,帮助学生积累,并教给他们方法。每读懂一个字,一句话,一首诗,一段话,都意味着积累。而读懂一首诗首先要抓住诗中难懂的字的意思,意思清楚了,才可能抓住作者的情感倾向,诗歌所要表达的观点。
  事实上,仅仅懂得字面意思对于理解诗歌是不够的,如果我们不能用心,我们就无法领悟诗歌的妙处。想象是鉴赏诗歌的法宝,它会帮助我们架起读者与诗人神会的桥梁,当你把自己的经历和情感诉于古人设置的情境中,当你把自己当做诗中的一部分,你会发现,你也能与古人共唏嘘,同欢乐,你还能从古人的感叹中深受启发,越是经历丰富的人,越易感受诗人的情感;越是想象力丰富的人,越易领悟诗中的深意。
  但是,读懂了诗歌,不一定就能得高分。因为考试有题目限制,它指定你答这首诗的表现手法,你就不能去答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和对这首诗语言的体会。如什么是表现手法?什么是抒情方式?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好相关的诗歌鉴赏知识,又谈何答题?这也正是学生失分的重要原因,所以,术语是鉴赏的关键。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分类的办法,用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清哪些术语是对内容的表述,哪些术语是属于形式上的概括,这些术语之间又有哪些联系和区别,怎样判断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阐述。
  如: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做这道题,同学们的答案很多,有的说借景抒情,有的说虚实结合,有的说运用了比喻,还有的说运用了象征,从答案可看出,学生对手法的有关知识比较熟悉,方向没有错,但是如果说都可以的话,那怎么体现“主要”这个要求呢?既然是主要的,那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因此,可以逐条分析。首先看借景抒情,从词的写法看,有叙述,但没有描写,借什么景呢?故可排除;直接抒情倒是有的,但只有一句,也不能算;再看虚实结合吧,有眼前实情,也有别后相思,可这种牵挂和思念是怎么体现的呢?如此,答案就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尘随马去,月遂舟行”里,所以掌握术语很重要,而结合诗歌分析判断就可以让术语体现它的价值。
  在复习过程中还必须进行题型的总结与答题条理性、规范性的强化训练。在题型方面,根据考题考查内容,对诗歌语言的鉴赏概括起来就有三种题型:一是炼字类,一是诗眼类,一是风格类;而每一类题型,都有其答题要领:炼字类,要了解这一字的意义及性质,要能说出这一字在语境中的含义及所用修辞,还要清楚所用字对作者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和它的效果;诗眼类的字或词的作用是不能离开诗歌的主旨的;而风格类的回答必须抓住各类语言风格的特点,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的。条理性、规范性是指考生能够简洁、清晰地按照题目要求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在考试过程中,好钢用在刀刃上,时间用在得分上:如果所写文字与要求无关,就要惜墨如金;如果答案表述清楚需要的书写量大,那就洋洋洒洒毫不含糊地写吧。但无论长短,一定要有条有理地抓住事物的核心。答题具有条理性与规范性,不仅能够提高考试效益,更能提高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使人终身受益。
  润物无声,给诗歌鉴赏垫下坚硬厚实深沉的基石;斧凿有痕,给诗歌鉴赏以准确清晰完整的表达。两者结合,诗歌鉴赏方能出成效。
  
  胡爱玲,教师,现居湖北武汉。
其他文献
新课程实施了以后,我发现学生在某些方面比起以前有很大的进步,比如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都很不错,乐于表述自己的个人见解。但我同时又发现,他们的这种表达往往是脱离了文本的一种个人发挥,过于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而将作者和文本自身的观点抛之脑后,另外他们身上存在更多的问题,比如基础知识积累不扎实,学习态度浮躁,书面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差等等。那么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如何在学习必修教材的基础上,来指导学生学习选
细读苏轼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笔者认为该文最大的特色是文辞简约,意蕴深远。  语言文字简约。全文短小,仅仅84字,起笔“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就扣住了“夜游”,紧承题旨,且交代了时间。“解衣欲睡,月色入户”则把前面的“夜”具体化,点出“夜”的特点是月色融融。也因如此,才激活作者的情思,于是“欣然起行”。可见,“欣然起行”的发因是“月色入户”。“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
我常常独立于教学楼顶楼的观景台。  从观景台上向左眺望,鳞次栉比的是小镇上居民高矮不等参差不齐的房屋,几个终日吐着浓烟直冲云霄的烟囱夹杂其间。从观景台上向右眺望,无际的田野下是粉墙红瓦排列整齐高低一致的两层民居住宅。  现在是农历十月初。阳光灿烂的正午,独立于观景台,天空澄澈清明,阳光直直地投影下来,头发暖暖的,脸颊暖暖的,衣服暖暖的,一颗心开始暖融融的,如啄新泥的春燕。低头俯瞰,金灿灿的是盛装的
瓦伦达是美国一位著名的高空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后来说,以往瓦伦达表演只顾走钢索,不想其他,而在这次表演前他总是不断地念叨:“这回演出太重要了,我可千万别失手。”结果偏偏是这次失事了!  如果一个人做事过于患得患失,就会影响到做事过程,结果反而会把事情做坏,这就是心理学家们所说的“瓦伦达效应”。  新课改强调课堂互动,因此,老师们现在是越来越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体验,课堂
《失街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片断描写之一,这个故事人物众多,矛盾复杂。但小说在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故事情节的安排上,独具匠心地安置了六个“三”,或言语,或表情,或行为,或波折。教学时如果敏锐地抓住这六个“三”,就可以高屋建瓴,纲举目张,让学生迅速全面地把握主旨,了解人物,加深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  一.诸葛亮“三嘱”  小说一开始,就写出了极其严峻的战略形势:孟达被杀,司马懿率兵出关。诸葛亮马
我们常说的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自我约束能力差,与教师家长交流能力差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往往却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和谐的重要因素,在与后进生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互动过程中获得的教学反馈,不但能促进语文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而且是构建和谐课堂,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据。在此,本文就语文教师如何借助作文平台,走近后进生,促进教学相长方面谈一谈体会。  一.借助作文沟通功能,了
眼下的中国已经进入“全民娱乐”的时代,大约不是夸张的说法。然而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作为“纯文学”的小说却很少涉足这一“生产快乐”的宏大工程。所以当我读到晓苏的短篇小说《村口商店》(《长江文艺》2010年第1期)而忍俊不住时,首先引起兴趣的便是这篇小说喜剧性的生成机制,接着生发开的联想则是:在喜剧世界的营造中,当代小说会有多少作为。  一爿村口的小店(曾一度衍生为二,又最终合二为一),三个乡村的小
张爱玲是一个才女,其作品中颜色的运用正如她的形象,在当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像一抹如血的残阳,冷寂而又绚烂,凄幽而又张扬。  “靡丽笙大约是不知道客厅里有人,脸上湿漉漉地还挂着泪珠儿,赤褐色的头发乱蓬蓬地披在腮颊上。身上穿着一件半旧的雪青绉纱挖领短衫,象牙白山东绸裙。”(《沉香屑第二炉香》)  “阳台上有两个人站着说话,只见一个女的背向着他们,披着一头漆黑的长发,直垂到脚跟上,脚踝上套着赤金扭麻花镯
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课程改革和课程教学优化的一个关键问题。尽管当前作文改革“千帆竞逐,百花争艳”,然而,由于我们长期受到谨严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惯性思维方式的影响,使得我们滑入了另一种程式化、模式化、标准化的作文范式,从而忽视了对作为人的学生主体性和创造精神的认识。在当今的作文教学中,最残酷、最叫人心寒的莫过于对学生创造力的扼杀。  有这样一个案例:上写作课了,老师要求同学们用“姑娘的笑
“虚空”,简言之就是“不实”,虚幻空灵、若有若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是什么、怎么样,全在人心,在人想象的空间中。中国人是最早也最善于发现和懂得这种“虚空”之美的。“虚空”的美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要素,她曾孕育了一代代文人墨客、艺术大师。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没有理由忽  略乃至回避她。笔者以为,当前语文教学中应该渗透传统“虚空”美学思想。    一.思想熏陶中应渗透传统“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