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言“通感”?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28469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中学语文教材里的精美散文,其文词之典雅、用语之丰采、造句之奇特,令人心旷神怡。特别是文章中两处运用通感手法写出的美妙句子造成的奇妙感受,更让人回味无穷。对这种手法的理解和分析,就成为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可惜的是,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人教版必修本却有意淡化“通感”的提法。在课后练习第二题中将运用通感手法的句子说成是比喻句,又说“用诉诸听觉的音乐来比香味,来比光与影的组合,明与暗的变化”,根本未提及通感,不知编者何意。
  但是,在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却这样解释:“注意,本题将通感也作比喻的一种,其实,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和一般的比喻有着本质的不同。老师可结合课文说明,适当给学生做些讲解,帮助他们理解这种修辞想象。”既然通感与比喻“有着本质的不同”,为什么还要将通感等同于比喻呢?
  通感是指人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等不同的感觉互相沟通,而把甲感觉的词语用于表示乙感觉。若追溯“通感”概念的由来,应首推钱钟书先生的《通感》一文。该文首刊于《文学评论》(1962年第1期),70年代末收入《旧文四篇》(后又收入《七缀集》等)。其文借西哲亚里士多德《心灵论》中“感觉移借”之说,博陈中西诗句、今文古典,令人耳目一新。可以说,“通感”概念的流行,全赖钱先生之力。
  然而,钱钟书先生在《通感》一文的首句指出:“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似乎都没有理解或认识。”周振甫先生也说:“像钱先生在《通感》里说的,古代修辞学家都没有认识,所以《发凡》(指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笔者注)里也没有。”其实不然,1921年,陈望道先生为《民国日报》读者介绍文学新概念时,曾撰有《官能底交错》一文,文中指出:
  官能底交错——就是感觉底交杂错综。这是近代人神经极敏所生的一种现象。例如德国诗人兑梅尔(Dehmel)《沼上》诗中有“暗的声音”一语,明暗是视觉上的现象,声音在听觉上自无所谓明也无所谓暗的;说是“暗的声音”那是视听两官感觉底混杂。就所谓官能底交错了。余类推。
  陈望道先生所说的“官能底交错”,正是钱钟书先生所定义的“通感”。正如钱钟书先生在《通感》中所讲的“亚里士多德《心灵论》里虽提通感,而他的《修辞学》里却只字未提”。陈望道先生这位修辞学大师竟未将其说录入《修辞学发凡》,让世人多忘记了他的挖掘之功。惜哉!
  最早明确从修辞学角度对“通感”加以论说的,当推张弓先生的《中国修辞学》(天津南开英华书局1926年),其书以“移觉”指称“通感”指出:
  将甲种感官的作用,移道乙感官上,使文词别生一种美丽。如《史记》:“此与以耳食无异。”《唐书》:“道路目语。”《史记》:“十九人相与目笑。”
  其中所说的“耳食”、“目语”都“感觉挪移”或“移觉”,即现在所说的“通感”。
  清代叶燮在《原诗》中论及“晨钟云外湿”之句,对“通感”之法亦早有会心:
  《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晨钟云外湿”句,以晨钟为物而湿乎?……为此语者,因外闻钟声有触而云然也,声无形,安能湿?钟声入耳而有闻,闻在耳,止能辨其声,安能辨其湿?……斯语也,吾不知其为耳闻邪?为目见邪?为意揣邪?俗儒于此,必曰“晨钟云外度”,又必曰“晨钟云外发”,决无下湿字者。不知其于隔云见钟,声中闻湿,妙悟天开,从至理实事中领悟,乃得此境界也。
  叶燮不仅说其为“不知其为耳闻邪?为目见邪?为意揣邪?”,也高度赞扬“隔云见钟,声中闻湿”不仅是“妙悟天开”,更是“至理实事”。
  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可以说,并不是前人没有注意、理解和认识,只是古代的诗话没有系统的专论,而现代的修辞学也仅是起步,没有达到钱钟书先生之宏论而己。
  既然,古今几位大家都将“通感”作为独立的修辞手法,为什么在高中语文教材里却避而不谈呢?
  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论及唐代诗人李贺诗歌特色在于“修辞设色”时指出:
  比喻之法,尚有曲折。夫二物相似,故以此喻彼;然彼此相似,只在一端,非为全体,苟全体相似,则物数虽二,物类则一,既属同根,无须比拟。长吉乃往往以一端之相似,推而及之于初不相似之它端。……如《天上谣》:“银浦流云学水声”,云可比水,皆流动故,此外无他处,而一入长吉笔下,则云如水流,亦如水之流而有声矣。
  这种修辞手法,钱钟书先生称为“曲喻”,并被现代修辞学家广泛认同。如刘长卿《听弹琴》:“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听弦音犹如闻松风,这是比喻。而“冷冷”本属触觉,清凉之感,现用作听觉的清越之音。明明是乐声仿佛松风入耳,却听出寒意来。在这里,听觉向触觉发生了转移,从修辞的角度变成了“通感”。可见,诗句带给我们的美感享受是由曲喻和通感共同产生的,而诗句本身是曲喻的修辞手法,通感只是构成曲喻的条件。由此可知,通感有曲喻的作用,而曲喻有通感的铺垫,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共同带给我们阅读和理解的美感享受。编者不单列通感而将其归入比喻,从心理认知上来看就不难理解了。但是,通感与比喻毕竟“有着本质的不同”,还是各自为营的好,这样既使于教学,也便于学生对修辞现象的认识与把握。为什么我们偏要让强扭的瓜也甜甜蜜蜜呢?
  [作者通联:西藏林芝地区一中]
其他文献
文本阅读的语言品质是指学生把握文本语言意义指向的感悟力和理解力。良好的语言品质往往能在正确的语言图式的指引下,准确读解语义,合理解读作品。然而,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误读作品的言语,这不仅影响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有碍于建构良好的言语经验。基于此,本文试梳理在教学实践中培育学生语言品质的策略,以就教于方家。  一、在语言实践中深化语境运用,正确把握语言表达的意义指向  对语文老师来说,语境的概
不少经典文本的细节具有全息性,对它的细读往往能窥见原著的整体。统编九年级上册课文《刘姥姥进大观园》就是这样的经典。本文尝试细读课文第七段。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
周国平说:“凡大哲学家都十分重视教育,他们致力于人性和人类精神的提升,而唯有凭借正确的教育,这个事业才有成功的希望。”长期的哲学人文思想熏陶,让他的教育观点深刻而独到。《周国平论教育2:传承高贵》系《周国平论教育:守护人性》的姊妹版,是他写给中小学教师的教育随笔集,书中提倡教师(父母)应成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把自己的文化底蕴带入所传授的知识中,对学生(子女)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人性中的高贵
《像山那样思考》作为一篇写于上个世纪中期的生态伦理随笔,其观点在互联网发达的21世纪已经很难说有多新鲜了。但在课堂上,高中生们依然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读得投入,读得动情,个中原因恐怕主要是利奥波德表达的魅力。其中“像山那样思考”的诗意表述已被多家提及,这里笔者从其他几个角度谈一谈文章表达的特色。  一、主题的呈现策略:吞吞吐吐  第1段写一声狼嗥,一声悲鸣。这个特写用“对抗”“苦难”引出读者的思考,
文言文教学中字词和句式的教学得到了高度重视,但是文言文的文化内涵探究学习在教学中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二课时,笔者试图在文言文的文化内涵探究教学上做一些探索。  环节一:勾连文本信息,引发探究话题。教师要求学生重读第一节和第三节并思考郑国、晋国和秦国的关系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通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比较,有学生发言:“第一节‘秦晋围郑’可以看出秦晋联军攻打郑国;第三节中‘秦伯
一位青年教师上《斑纹》,第一次上效果不明显。一堂课似乎完成了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各环节推进还算顺利,也有一定的师生互动,但课堂各环节都在赶进度,向着自己预设的目标前进;有的问题大,学生无从回答,时有冷场的情况。因而,很多问题答案是直接告诉学生的,学生没有自己的阅读领悟和深入思考,整堂课缺少深度生成,师生的互动也只是学生对教师预设问题的回答,且问题间缺少层次性,教学内容不集中,气氛沉闷、不活跃。某些
深度对话是语文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语文教学中实施深度对话,可使学生对文本产生积极真切的情感体验,生发更为鲜活深刻的审美认知,从而使其在不知不觉中磨砺思维能力,牧养审美情趣,提升审美品位。  古典诗歌璀璨瑰丽、神妙深邃,是深度对话的绝佳素材。清初诗论家叶燮在《原诗》里说:“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
著名教育家顾之川在《语文课堂 文化窗口 改革旗帜——2016年高考語文试题综述》中提到:“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这些变化(指创新题型设计的变化,如新的文本形式与题型等),都标志着语文高考改革永远在路上,始终行进在以‘稳中求新、稳中求变’为特色的康庄大道上。”2017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对语文学科提出四点修改意见,具体为:(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
有教育家指出,什么样的阅读才算是成功的阅读呢?没有其他评判标准,主要看是否在阅读中将自己当成作者,用作者的眼观文,用作者的耳听声,用作者的心察情。文本的整个事件中,或是整个场景中,是否有阅读者作为第二作者的身份到场。这其实已经高出普通的阅读程度,上升到鉴赏的层面。有效的鉴赏,是需要读者的现场介入的,品味其中的语言,发挥想象力,使自己如临其境,寻觅作者在文章中所下的鱼饵线索。所以,在进行高中语文鉴赏
一、研究问题的来源  最近几年,有机会教了多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因而得以先后教了一些同时入选这些版本当中相同篇目的课文。古代诗歌《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其中最令我回味的一篇。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载于《全唐诗》卷一四四,并入选《唐诗三百首》,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练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