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语文课堂注重灌输,教师一言堂,学生只是机械般地接受知识,完全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这种教学一刀切,忽略了个体的差异,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虽然自语文课程新标准发布以来,语文教学就开始进行改革。但应试教育的门槛使得语文的教学很难有质的改变,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
文言文 情境教学
一、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1、教学内容繁多,过于追求知识的全面性
新课标要求: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字词,了解重要的文言句式以及相关的古文化知识。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格局:无论是教哪个年级,无论是什么篇目,无论是什么教学对象,教学的步骤总是按照介绍作品的背景及作者、逐字逐句地串讲、理清结构与作者的思路、理解主题、分析写作特色等来进行。知识点非常的全面,教师设定教学目标是基于教材、教师本身,然而并不是以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
2、讲解分析细碎,教师一手包办
在教文言文时,大多数老师总是担心学生“吃不烂”,于是注重串讲,灌得很满,唯恐有所疏漏,极力奉行“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原则,学生由老师一步一步地扶着走,教法僵硬化、程式化、模式化,让学生产生厌倦之感。
3、学生主体意识失落
文言文的教学以教师的串讲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渐渐地学生就成了一部机器,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一切,完全没有自我的意识,学生的主体意识于是就逐渐失落了。
现今的这种文言文教学在教法上死板僵硬,在学法上单一沉闷,教师扮演着典型的知识传输者的角色,课堂沉闷,学生则完全没有主体意识,更谈不上兴趣。那么对这种现象,该如何去改正,如何还学生一个自主的课堂,让学生乐学、想学、爱学呢?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改变学生与教师的角色,要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而情境教学或许能对此有所促进。
二、文言文情境教学
1、文言文情境教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所谓的情境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人物、领悟文意。新课标要求在课堂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使其对所学内容有一种兴趣与好奇,能激发其求知欲与探求欲。文言文远离我们的时代,与现代汉语在词义、句法以及用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学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且稍显枯燥与乏味,然而字词的积累又是必须的,这一板块的学习是不可或缺的,要使课堂增添生气与活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在课文分析上创设情境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它取代了教师的全盘分析,由学生根据个人能力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人物的形象、领悟文章的内涵,进行个性的解读与思考,切实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中学生处于人生的青春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活泼好动、好新鲜、好奇心重,且爱在群体中表现自我,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与肯定。那么开展情境教学就有可能焕发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各展所能,展现个性的鲜活生命力,同时活跃课堂,使呆板的文言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2、文言文情境教学的创设
(1)找准切入点,展现学生的个性。文学长廊的任何一部作品,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到体裁的运用,从对生活的思考方式到感情的表达习惯,从审美情趣到语言特色,无不显示出作者各自不同的创作个性。所以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找准切入点去创设情境,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桃花源记》这篇文言文它描述的桃花源环境美丽、源中人朴实无华,是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在教学时,就可以桃花源的环境作为一个切入点,借助多媒体把桃花源幽美的环境直观地呈现于课堂,让学生沉浸在其氛围中,然后适时地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桃花源人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桃花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愿望?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自我思考,不同层次的学生其思维方式、思想高度存在差异,对这一问题便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对于学生的答案,教师应注意不要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应采用鼓励性评价,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的富有个性的见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现个性风采,满足其对学习的需要,自然地学生便会对文言文有一种兴趣与探求欲。
(2)情景再现,激发学生的活力。文言文词义简约,对事件、人物的描述一般比较简单,人物形象显得不够丰满,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生硬、不透彻。如能使人物情境再现于课堂,让学生有直接的视觉体验,学生会因此加深对人物的理解,进而领悟文章的主旨,同时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课堂焕发激情。如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时,笔者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分别扮演陈太丘、朋友以及陈元方,揣摩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再现文中的故事情节。学生对此反应相当的热烈,争先恐后地要参与。在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都能把三个人的情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并且有自己对人物独特的理解,使三个人物的形象丰满鲜活,尤其是陈元方“入门不顾”这一动作,学生能抓住元方的心理,把小孩的稚气恰当地彰显出来。在此基础上,我适时地追问,元方这一行为是否有礼?有表演作积淀,学生的思维与情绪都在膨胀,全班学生迅速分成两派,各自根据自己对情节与人物的理解来阐述观点,有理有据,且表述清晰流畅。通过这个活动,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思维活跃,参与课堂的内动力无形当中也有所提升。
文言文 情境教学
一、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1、教学内容繁多,过于追求知识的全面性
新课标要求: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字词,了解重要的文言句式以及相关的古文化知识。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格局:无论是教哪个年级,无论是什么篇目,无论是什么教学对象,教学的步骤总是按照介绍作品的背景及作者、逐字逐句地串讲、理清结构与作者的思路、理解主题、分析写作特色等来进行。知识点非常的全面,教师设定教学目标是基于教材、教师本身,然而并不是以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
2、讲解分析细碎,教师一手包办
在教文言文时,大多数老师总是担心学生“吃不烂”,于是注重串讲,灌得很满,唯恐有所疏漏,极力奉行“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原则,学生由老师一步一步地扶着走,教法僵硬化、程式化、模式化,让学生产生厌倦之感。
3、学生主体意识失落
文言文的教学以教师的串讲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渐渐地学生就成了一部机器,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一切,完全没有自我的意识,学生的主体意识于是就逐渐失落了。
现今的这种文言文教学在教法上死板僵硬,在学法上单一沉闷,教师扮演着典型的知识传输者的角色,课堂沉闷,学生则完全没有主体意识,更谈不上兴趣。那么对这种现象,该如何去改正,如何还学生一个自主的课堂,让学生乐学、想学、爱学呢?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改变学生与教师的角色,要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而情境教学或许能对此有所促进。
二、文言文情境教学
1、文言文情境教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所谓的情境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人物、领悟文意。新课标要求在课堂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使其对所学内容有一种兴趣与好奇,能激发其求知欲与探求欲。文言文远离我们的时代,与现代汉语在词义、句法以及用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学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且稍显枯燥与乏味,然而字词的积累又是必须的,这一板块的学习是不可或缺的,要使课堂增添生气与活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在课文分析上创设情境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它取代了教师的全盘分析,由学生根据个人能力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人物的形象、领悟文章的内涵,进行个性的解读与思考,切实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中学生处于人生的青春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活泼好动、好新鲜、好奇心重,且爱在群体中表现自我,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与肯定。那么开展情境教学就有可能焕发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各展所能,展现个性的鲜活生命力,同时活跃课堂,使呆板的文言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2、文言文情境教学的创设
(1)找准切入点,展现学生的个性。文学长廊的任何一部作品,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到体裁的运用,从对生活的思考方式到感情的表达习惯,从审美情趣到语言特色,无不显示出作者各自不同的创作个性。所以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找准切入点去创设情境,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桃花源记》这篇文言文它描述的桃花源环境美丽、源中人朴实无华,是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在教学时,就可以桃花源的环境作为一个切入点,借助多媒体把桃花源幽美的环境直观地呈现于课堂,让学生沉浸在其氛围中,然后适时地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桃花源人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桃花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愿望?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自我思考,不同层次的学生其思维方式、思想高度存在差异,对这一问题便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对于学生的答案,教师应注意不要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应采用鼓励性评价,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的富有个性的见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现个性风采,满足其对学习的需要,自然地学生便会对文言文有一种兴趣与探求欲。
(2)情景再现,激发学生的活力。文言文词义简约,对事件、人物的描述一般比较简单,人物形象显得不够丰满,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生硬、不透彻。如能使人物情境再现于课堂,让学生有直接的视觉体验,学生会因此加深对人物的理解,进而领悟文章的主旨,同时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课堂焕发激情。如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时,笔者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分别扮演陈太丘、朋友以及陈元方,揣摩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再现文中的故事情节。学生对此反应相当的热烈,争先恐后地要参与。在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都能把三个人的情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并且有自己对人物独特的理解,使三个人物的形象丰满鲜活,尤其是陈元方“入门不顾”这一动作,学生能抓住元方的心理,把小孩的稚气恰当地彰显出来。在此基础上,我适时地追问,元方这一行为是否有礼?有表演作积淀,学生的思维与情绪都在膨胀,全班学生迅速分成两派,各自根据自己对情节与人物的理解来阐述观点,有理有据,且表述清晰流畅。通过这个活动,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思维活跃,参与课堂的内动力无形当中也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