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流:死亡阴影下的风流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4世纪的洛阳是一个巨大的病房,张翰出院了(他也曾想远离故土去谋一份前程,可是走到帝国的中心,又转身离开了),陆机还在苦苦挣扎。
  同为吴地大族,陆家和新王朝的纠葛要比张家深刻。张翰的父亲是孙吴外交官,曾奉命参加司马昭的葬礼,不仅完成使命,还在洛阳交到了几个朋友。而陆家是军事世家,陆逊、陆抗父子,一直负责防御北方的魏和后来的晋,陆抗死后,诸子分掌兵马,年长的两个儿子在晋灭吴的战役中死难,对晋朝来说,这一家子算是负隅顽抗到底了。
  陆机是陆抗活下来的儿子,年轻轻就被家国巨变打乱了人生进程,一下子沉寂了十年。但是最终,陆机还是决意到敌国之都洛阳谋求发展,毕竟,不趁新王朝初建、权力格局尚不稳定之时去找机会,等阶层固化之后,陆家就要彻底边缘化了。
  在这种家族背景的衬托下,陆机投入新王朝的姿态肯定不会太优美。他是当年力主伐吴的鹰派大臣张华的座上宾,是政声极差的外戚贾谧的小跟班,是为赵王伦准备篡位文件的嫌疑犯,是帮成都王颖夺权的急先锋。
  不过客观地说,陆机确实是北漂吴人圈中发展得最好的,在那个政坛边缘群体里,也只有陆机可以算深度“掺和”了几下晋朝政治:比如他修国史,处理极其敏感的开国史书写问题;抛出《五等论》,在诸王混战的时代力挺宗王政治;作为三省代表官员之一,把晋惠帝“拥戴”进皇家监狱金墉城;甚至,他还以河北大都督的身份直接对阵过“被”御驾亲征的晋惠帝。他那一辈子在边境线上和晋军死磕的父亲肯定想不到,自己的儿子还能直接在司马氏核心圈子里翻波搅浪。
  吴人在晋谋生都不太容易,非我族类兼以亡国之余的标签、远离乡土而孤立无援的环境,注定了他们得信任难、被牺牲易的命运。何况逢着时令不好,别说吴人,就是有根有底的北方豪門,一样是生如草头露。
  陆机这一路走来,曾经的领导和恩主一个个死于非命;他也曾险遭不测,写过“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这样弦外有音的句子。可是走马灯一样的死亡,在他身上从没产生过像张翰那种效果。站在陆机的角度想想,或许也不难理解:他毕竟是带着沉重的家国负担来到洛阳的,断不能白沾这一水,否则,这辈子岂不成了个笑话。
  可这一水终究还是白沾了,陆机不仅死了,还死进了《世说》的《尤悔》篇,“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陆机也长出了死亡之眼。《史记》上说,秦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要在咸阳市上腰斩,临刑时对儿子感叹:“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陆机的故事显然是李斯的翻版。人生真是残酷,按照一种价值尺度辛苦奋斗了一辈子,临死前尺度忽然变了,却来不及再活一次。
  在长出死亡之眼之前,其实人人都是亡命徒。
  顾荣是孙吴前丞相顾雍的孙子,他早年仕吴,赶上的皇帝孙皓也是不好伺候的主儿,所以来北方前就积攒了一些生存经验。入晋后的顾荣表演过这么一套技巧:处境凶险就抱起酒坛子,氛围松宽松了就放下。本以为能瞒天过海,不想这条醉酒曲线很快就被人看透——洛阳这地方毕竟历经两朝禅代、无数场夺权,活着的人都快成精了,还有什么看不透的?而且那会儿王戎都发明出不慎掉进厕所的保命术了,装醉汉这种套路实在有点落伍。顾荣眼见智慧储备就要透支,知道不能再坐困死地,终于寻了个机会南下,自此一去不返。
  可是一回到南方,顾荣就判若两人了。当时在建邺(今南京市)的陈敏想割据江东,南人不服,顾荣与人定计除之,他手持羽扇,亲自上阵指挥,在朱雀桥一带的秦淮河南岸大败陈敏。陈敏的前鉴,也使踵继而来建邺的司马睿加强了团结意识,于是在体制内工作有年又代表着南方本土势力的顾荣,成为政府和江南地方的天然联结点,备受拉拢。因缘际会,顾荣就这样成了助司马睿开基立业的老臣。
  此番胜利是顾荣功业的真正起点,可朱雀桥一战总使人想到陆机。当年,陆机顿军河桥,却打不进洛阳,因而被谗丧生。朱雀桥之于建康,正如河桥之于洛阳,从来是攻守双方拼死争夺的咽喉之地,也是很多历史名人的命运转折点。陆机的前程断送在河桥,顾荣的辉煌却始于朱雀桥,这简直就是一个历史寓言——南人的主场,终归还是在建康。可命运的讽刺性就在于,南人在老家躺着就能等来的主场作战,陆机却见不到了。
  当初张翰离开洛阳,向顾荣辞行,顾荣握着他的手,怆然发愿:“吾亦与子采南山蕨,饮三江水尔!”这番话后来没兑现,张翰却也无所谓,还在顾荣的葬礼上送了一份大礼。“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像极了陆机的那句“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陆机惋惜自己,张翰惋惜顾荣,在他心中,顾荣的生命本该是用来抚琴的,他替他弹奏几曲,就是要把死去的顾荣拉进自己的队列,现在,他们真正是同采南山蕨、共饮三江水了。
  常人是社会调教出来的,名士是死神调教出来的。当张翰决意南下,当陆机临刑一叹,当顾荣躺在琴声里,他们才开启了各自的名士之旅。所谓魏晋风流,其实是笼罩在巨大死亡阴影下的风流,说白了,那就是活死人的行为艺术。批量产名士的时代,一定是恐怖的时代,《世说新语》好书风姿绮态,容易让人错爱中朝江左,殊不知魏晋不仅有竹林七贤,它还会把竹林七贤扔进厕所里。
  编辑/子玉
其他文献
《封神演义》中,比干其实是可以不死的,因为姜子牙能救他。  姜子牙还在朝歌为官时,曾用砚台当众打死了琵琶精,若非亚相比干出手喝阻围观群众,姜子牙难逃一顿暴打。之后,姜子牙又在比干的举荐下得以在纣王面前施展本领,最终被封为下大夫。可以说,比干对姜子牙有着知遇之恩、提携之情。  后来,妲己准备陷害姜子牙,姜子牙算到自己当有一难,就潜逃了。逃离之前,姜子牙特意去比干府辞行,并留下一封书简,里面有姜子牙所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七月的一天,康熙在晾鹰台宴请王公大臣。宴席上,见王公大臣们正忙着相互寒暄,忙活了大半天的太监们觉得可以趁机小憩一下,于是在棚子下小坐,准备喘口气,不料被眼里不揉沙子的康熙瞥见。康熙气得山羊胡子乱抖,将一众太监每人狂抽了80鞭子。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康熙这爱随便收拾人的毛病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严重。康熙晚年时常常在嫔妃的陪同下到池塘边钓鱼取乐。一天,康熙偶然钓上一条甲鱼
大文人一般容易有文人气。所谓文人气,就是一个人活得特别感性,不在乎他人的看法,也不看重即时的利益,只依照自己内心的想法说话、做事。  当然,不同的人,文人气的表现各有不同。  1930年4月,上海文艺界聚会,参加者大约有30人,现代著名诗人冯雪峰、时任复旦大学教授的洪深、鲁迅等都在座,洪深还带来了一个穿着摩登的女学生。大家聚谈时,洪深突然兴致大发,和女学生演起戏来:洪深竟向他的女学生下跪。别人都觉
北宋的一天,洛阳。牡丹丛中,一辆小车缓缓而过,上面坐着一个人,他戴道冠,着长袍,持如意、酒葫芦……这是隐士邵雍在出游。仙风道骨的标配,该有的,他都有了。  邵雍随性,出行不一定有目的地,就任由车夫拉着,满洛阳城乱跑,赏牡丹,观风物,访老友,随遇而安。途中,经常有人惊喜地拦车大呼: “吾家先生至矣!”不称“邵先生”而称“吾家先生”,足见人们不把邵雍当外人。邵雍也就坦然下车,与主人同归。到主人家中,更
据唐朝的《三水小牍》记载,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年),洛阳闹饥荒,谷价昂贵,百姓流离失所,饿殍充塞于沟壑之间,乞丐不绝于道。洛阳附近多有种桑养蚕的人家,但饭都没得吃了,谁还买得起绫罗绸缎?因此,桑叶都被当成粮食贩卖,一斤桑叶居然卖到六两银子。  新安縣慈涧店北村农户王公直家种了十几株桑树,长得异常茂盛。王公直见形势如此,不得不跟老婆商量:“现在闹粮荒,我们吃了上顿没下顿,还养什么蚕啊?照我说,我
成化五年(1469年)正月,明宪宗突然下诏,将就任吏部尚书一年多的李秉一撸到底,直接赶回家做了老百姓,给当时的政坛造成了极大震动。  李秉为人刚正耿直,尤其看不惯那些仗势欺人的豪强士绅。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严治当地的不法分子,在大明官场上的官声极好,在民间更是收获了无数粉丝。既然李秉的声望这么高,皇帝为何会毫不留情地将他贬回家呢?因为,李秉牵扯了当时愈演愈烈的南北人之争。  李秉来自山东曹县(今属山
大明悍将邓子龙的脾气和战绩一样出名,他看不过去的事情就说,认为领导说错了,也常出言顶撞。因此他人缘很差,常常被告黑状,最后的结果就是功过相抵,基本白干。所以尽管他十几年如一日奔走于大明各地“救火”,官职还是原地踏步。直到抗缅战争爆发。  万历十一年(1583年),野心勃勃的缅甸国王莽应里带领十几万大军横扫中缅边境,八百里国土尽数沦陷,以当时云南地方官的说法,昆明恐怕都保不住。关键时刻,救火队员邓子
无论古今,每个冤案昭雪的消息都令人欣慰。欣慰过后,那些制造了冤案悲剧的无良官员就得被追责。“杜绝冤假错案”早在夏商周时期就有了雏形,《尚书》更总结出司法官员绝不能犯的五种错,但这基本是靠官员自觉的。到了汉景帝时期,朝廷终于发布了重大意义的“平冤狱令”—老百姓只要对地方判决不服,可以向上级机关告,上告本身是无罪的。有官员反对,汉景帝就训诫官员:“怕老百姓告状?那你们就认真断案啊。”  从此开始,官员
路易十四统治法国期间,凡尔赛宫是法国乃至欧洲的艺术中心、文化时尚的发源地,凡是前往凡尔赛宫的人无不被其富丽堂皇所震惊。事实上,路易十四从亲政第一年就开始营建凡尔赛宫,终其一生都在致力于美化这座宫殿。之所以这样做,除了追求奢侈的生活之外,他还有政治的考量。  1661年,路易十四亲政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地方诸侯尾大不掉、对中央王权造成了威胁。对此,路易十四除了运用武力镇压等“硬刀子”来加强王权之外
清宫戏中常有皇上赏某大臣穿黄马褂的桥段,这是一种无上荣耀。可是,清代皇帝中,独独光绪不爱赏黄马褂而爱赏勋章。只是,勋章在当时有个更别致的名字——“宝星”。  清末,国际交往增多,外国大使、考察官员、游历要员等要表达其母国首脑的敬意,往往向中国皇帝进献勋章。而清廷回赠的多是黄马褂、花翎或是绫罗绸缎等特产,虽有中国特色,但看起来多少有些违和感。于是,善于“师夷长技”的总理衙门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