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y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主要要求是:
  1.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2.既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
  3.既理解字面的意思,也理解深层的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
  4.既理解某句,某段的含义,也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并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
  5.既能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去理解,也能结合中学生应有的常识去理解。
  高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这么高,作为老师,在教学中应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教材中阅读文章的特点。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那么,如何借助这些课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呢?经过教学实践和不断尝试,笔者发现:不同阅读活动阶段,必须采用不同阅读理解方式以求不同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第一次阅读课文,侧重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现在英语高考阅读量很大,学生要在规定的有限的时间里,阅读七篇英语文章,并做好相应的题目,确实不容易,所以对学生阅读速度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目前,中学生阅读能力在速度上与可能达到的指标相比普遍要低几倍,甚至十几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急需尽快获取各种信息资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与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处于陌生状态的基础上,因此,在学生初次接触阅读课文时,应该采用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快速阅读习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引入题材。可采用设疑悬念、直观导入、故事导入等引入方式。
  2、进行快阅。可向学生介绍组读法、察读法、浏读法、略读法、跳读法等快速阅读方法。
  3、检测理解。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做笔记、填图表等检测形式
  附SEFC Book IA Lesson 26 & Lesson 27 阅读理解问答题:
  1) Which was the USA's strongest earthquakes ?
  2) How many people lost their lives and how many people lost their homes in the 1906 earthquake ?
  3) How many people lost their lives in the 1989 earthquake?
  4) When the 1906 earthquake happened, how many metres did the Pacific plate jump to the north ?
  5) How many measures(措施) can we take in order to deal with earthquakes ?
  6) What is “ The Big One”?
  经过一读课文及完成表层信息捕捉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肤浅的认识,阅读速度也得到训练。然而,阅读包含两个阶段:一是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二是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译码的理性认识阶段。因此,二读课文,加深文章的理解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二、第二次阅读,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综合能力
  
  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尤其是深层理解。交互作用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综合能力能起关键的作用。借助形式图式模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文体思路,了解各种不同体裁的课文的结构特点。例如教“Earthquakes” 时引导学生归纳出文体思路是accidents— causes —solutions—prediction。借助文章体裁结构帮助理解文章实际上也是一种阅读策略,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下一阶段完成重建语篇的表达训练。借助内容图式,教师可启发学生寻找或利用文章上下文线索去激活自己大脑中相应的背景知识内容图式。例如教“Earthquakes”时引导学生回忆“板块学说” (plate tectonics)相关内容,将文章内容与大脑中的相关信息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文章的细节内容、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态度、写作意图及文章的“弦外之音”。语言图式在阅读理解中起着基础的作用,没有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就发挥不了作用。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提高学生识别文章中词、短语和句子的能力。例如教“Earthquakes”时引导学生理解“shook”、“jumped”、“stay up”等在文章中的意思。这样做,学生读懂文章的能力才会逐步提高,下一阶段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才会有基础。总之,综合利用形式图式、内容图式、语言图式来指导二读课文,对提高学生阅读综合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细读课文。可采用全文阅读,逐段阅读,合段阅读等阅读方式。
  2、检测理解。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讨论题、选择题等检测形式。
  3、阅读析评。可采用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或师生一起讨论归纳等双边活动形式。
  附SEFC2A Unit 10 Integrating Skills (Typhoon) 阅读理解问答题
  1. How was the weather in the morning?
  2. Why did the captain say that it looked as if a typhoon was coming on?
  3. Where were they when the full force of the hurricane struck the ship?
  4. What does the sentence “Another one like this, and that’s the last of her.” mean?
  5. Why did the captain strike a match? What did he see?
  经过二读课文及完成一些深层阅读理解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吸收信息或利用所获得信息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培养。阅读吸收信息, 吸收是为了表达。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不应只停留在输入的层次上,应该使语言输入(听与读)和语言输出(说与写)之间产生一种平衡。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以及题材信息重建语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势在必行。
  
  三、两次阅读完成后,侧重培养学生的归纳理解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最小的单位——字母和单词识别开始,逐步弄懂较大的语言单位——短语、分句、句子和语篇的意义。按照这个模式去理解阅读过程,教师在教授阅读课时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解决语言上的障碍,即弄清词、短语和句子的意义。
  由此看来,阅读课教学既是一门阅读课,也是一门语言课。随着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化,教师必须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阅读理解的问题,说到底就是语言方面的问题。所以,通过阅读,可以学习语言知识,通过学习语言知识,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与语言学习,两者相辅相成、关系密切;另外,中学英语大纲规定,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此,在完成二读课文之后深化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必然要求。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归纳知识。可引导学生按语言单位来分类归纳;也可按段落顺序或情节内容来归纳排列。
  2、深化知识。可介绍一词多义、词与词区别、长句分析和逻辑纽带等拓展性知识。
  3、运用知识。口头上可采用命题发言、口述大意、复述课文、话题讨论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笔头上可采用改写、缩写、书面表达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
  附SEFC Book 1A Lesson 26 & Lesson 27 读后重建语篇训练题:
  1) Why do you think San Francisco are easily shaken by earthquakes ?
  2) Give a speech on what we should do in order to deal with earthquakes.
  3) Write a passage to report the 1989 earthquake in San Francisco.
  4) Write a short article on the 1999 earthquake in Taiwan.
  实践证明,把阅读课教学活动分成三个阶段,不同阅读活动阶段采用不同阅读理论模式以实现阅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恰当的。在高中三年里学生在老师的精心培养下,阅读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学生们对阅读题做起来也就得心应手,轻车熟路,也就能够达到高考考纲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
  (作者联通:422100 湖南省邵阳县第十一中学)
其他文献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原则应该得到重视。由于体育教学具有活动空间大,组织工作复杂,可控性差等特点,因此教学原则在很大程度上都不能正确、合理地实施。因此出现了体育教学没有原则,出现了不按照教学原则教学等不正确的现象。这些现象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因此在对现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之后,在对原有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原则的修正基础上做了必要的补充和说明。提出了以下中小学
期刊
小数四则运算是继小数认识之后系统学习的内容,是整个小数部分的重点。由于小数四则运算和整数四则运算法则上大体相同,只是多了小数点的定位问题,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把重点放在小数点的处理和定位的算理这一关键部位。下面谈一谈这一部分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小数加减法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法则等有关知识,特别是在加减法运算中只有相同数位才能相加或相减,结果仍然是同单
期刊
一篇成功的记叙文,少不了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是记叙文中故事发生的时空要素,人物是记叙文中的主人翁,是文章描写的主要对象。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描写是作者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故事情节是记叙文写作的线索,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是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环节,也是文章布局的灵魂。完整的故事情节少不了情景设置,合适的情景能更好地渲染文章气氛,营造故事氛围。情景的设置应正确处理前后的照应关系。诚然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呼唤主体觉醒,强调自主发展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流意识。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语文教学中应“立足自主,着眼创新”,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教育。    一、创设民主氛围,激发创新    创设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参
期刊
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日渐普及。以多媒体技术体系为特点的信息教学手段已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具体学科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这种以网络为连结点的全新教学环境中,课堂教学结构呈现出和传统教学结构鲜明的区别。  学生接受信息的来源更加多样化,信息量更是以往不可想象的。过去,学生获得信息的来源无外乎是学校、社会、家庭,受地域影响,信息来源单一,信息量相对很小。其中,学校又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老师作
期刊
【摘要】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是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普遍而又突出的问题,留守学生的教育是一个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尤其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都来关心留守学生”的浓厚氛围。  【关键词】留守学生 监护人 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农民进入城市务工,把儿女留在农村老家上学,于是出现了大量留守生。全国共有5800万留守学生
期刊
《老伴》一文是作者沈从文对自己17年前所见所闻的叙写。两个老伴不同的命运却又相同地埋葬在自己的回忆里,那种叹息的历史与无奈的遥望,都在这篇文章里渲染得淋漓尽致。  作者首先通过记叙两次在泸溪县的经历,表达了他对人类命运的无常和时间轮回的残酷的思考。对乡土的热爱,期盼湘西人民用“橹歌”的精神和热情,重新装扮生活的主题。文章通过叙述了作者17年后再次回到湘西泸溪县的所见所闻,在平静的叙述中,写出了湘西
期刊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一、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满足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教师的设计能让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学生就将文化课的压力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
期刊
现代小学心理专家认为:小学阶段必须把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和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小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树立现代儿童观和教育观     儿童观是对儿童的总的认识,即各种看待儿童观点的总和。教育观是在一定的儿童观指导下,对儿童实施的教育思想。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是教师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就是教师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过程。人人都渴望成功,成功就是“获得预期的结果”,不管大事小事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你高兴了,就成功了。教育的过程也是一种体验。体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