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代以来,在外国列强的枪林弹雨中苦苦挣扎的中国,被马克思主义拯救于水火之中,同时也挽救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五千年的文化沿革能够免于断流,依旧保持着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引进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相融合,为其注入新的意识形态,并生成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有利于扬弃传统观点,使更多的外国人和学者能够客观地正确看待当代中国的传统和文化,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更迫切地需要深度地挖掘能够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内容,做到推进传统文化的创新,提高文化自信。中国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和引领下,更加突出当代中国的传统和文化的特色,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属于中国优秀文化价值观的自信之路,增强国家软实力。
[关 键 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冲突;整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3-0142-02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遭受外国列强的疯狂侵略和瓜分,不仅使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苦难境地,也让整个中华民族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机,随着文化大门的开启,西方文化开始强势登陆中国大地,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出路,中国的一大批有志革命青年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教育和指导下,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属于中华革命的传统文化,不仅在生死存亡之际成功挽救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成功地使其最终融入无产阶级思想的大潮流之中,为实现世界各族人民伟大复兴贡献了重要的精神财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文明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习近平关于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思想,不仅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整合和提炼,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时代体现。
一、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的内在文化契合性
马克思主义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经过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使其更加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具有开放性和世界性。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在五千年历史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推进而逐渐形成的,对塑造中国人的信仰以及精神内核起到了重要作用,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两者有着相似的价值内涵。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契合
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化中辩证哲学的思维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相契合。中国经典哲学著作《周易》中处处充满了辩证思想,《易传·系辞》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中充满了矛盾的现象和偶對,如吉凶、祸福、大小、远近、进退等。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曾曰:“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福,孰知其极?”一切事物的本质是运动和发展的,世界也是运动的,世界的发展运动往往是矛盾的对立面相互转化而来,天下万物没有任何一成不变的东西,这一点就是我们中国古代最传统的辩证哲学思想。马克思把辩证法的两个本质和意义统称为:“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任何一种现存的哲学形式必然都要在实践中经历它的灭亡和新生。
(二)中国传统文化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契合
对“知行观”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代哲学史的重要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实践的重要性早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如陆游的“绝知此事要躬行”,荀子的“行高于知,知明而行”“知之不若行之”的知行统一观,以及后来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都强调了实践是获得知识和真理的前提。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就是说我们对真理的认知是来源于实践,我们所做的正确的认知和判断都是要深入实际生活,才能体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中国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点的共通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民生,荀子指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太宗还充分认识到了百姓在一个国家的治理发展过程中的根本作用和地位,他评价荀子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些观点虽然在当时是为了封建统治阶级服务,但其思想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民众的关怀。马克思主义始终笃定坚持着自己的人民群众观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始终坚定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不等于民主,说明它有着其发展历史的局限性,但是也说明它具有其合理的内核和其现代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文化思想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思想以及群众观点都把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置于极高的政治地位,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广大的人民群众始终能够理解和拥护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整合
科学地把握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要坚决反对形而上学的片面化思维,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两者要相互协调融合、有机和谐统一,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资源为现代社会发展所用。 (一)中国封建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冲突碰撞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文化运动的开展,遭受到封建文化的猛烈抵制。一些封建残余势力也把马克思主义视为洪水猛兽。中国封建文化以其固有的保守性、落后性等特征强烈抵制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新的时代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流过漫漫历史长河,不免带有糟粕部分,在马克思主义扬弃观的指导下,使人民越来越能够客观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优秀的部分,舍弃封建文化,改变人民的一些劣根性,从而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观,让它摆脱了原本只有封建等级观念的中国各族人民的觉醒,无产阶级人民奋起反抗资产阶级的压迫,使科学、平等、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促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在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导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指导理论和成果。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军事文化思想充分地吸收了《孙子兵法》等书中“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等军事文化的思想;邓小平思想体系中的“小康思想”,也充分体现出“民本”的思想;习近平思想中的“中国梦”是对“大同”社会理想的超越。
三、如何有效融合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中国特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的魅力和时代风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源头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流淌在千万中国人的血液中,永不过时,具有深刻的文化烙印,符合国人祖辈的深层次情感需求,在世界的民族之林中树立起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
(二)新时期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途径
首先,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做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研究,这是深入发掘其现代价值的基础;其次,要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下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最后,要辩证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文化自信不能是“全盘复古”的盲目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能作为先贤智慧为我们提供历史借鉴,绝不能够替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内容的取舍和作用的发挥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为前提。更要有选择地选取适应当代社会发展潮流的部分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发挥其当代价值。只有把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不断的发展创新使其焕发出新的光芒,在精神内涵与思想理念上使两者合理融合改造,既要符合中国人共有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法,又要以马克思的科学性为指导,不断与时俱进,在具有中华民族独特内核的同时也具备时代气质。如两者的结合可以在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上实现,我国作为五千年的文明礼仪之邦,现在存在着公民素质偏低的情况,随地吐痰、不尊老爱幼等不文明现象屡屡发生。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将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文化挖掘出来与公民道德建设相融合非常有必要且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孙慧明.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述评[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4):5-10.
[2]林红.冲突与整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社会学阐释[J].理论观察,2014(9).
[3]楊竟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关系研究[J].法制博览,2019(26):297.
[4]黎康.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机制探寻[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9):5.
[5]李健.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之机理[J].知与行,2019(3):28-32.
[6]李安增,王梅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性研究[J].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2017(2).
[7]于阳,武小堉.论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的融通[J].法制博览,2019(25):269-270.
[8]刘仓.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辩证统一[J].红色文化学刊,2018(3):59-67,111.
[9]蒋桂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10).
[10]石峰.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研究[J].纳税,2018(9).
编辑 王海文
[关 键 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冲突;整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3-0142-02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遭受外国列强的疯狂侵略和瓜分,不仅使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苦难境地,也让整个中华民族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机,随着文化大门的开启,西方文化开始强势登陆中国大地,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出路,中国的一大批有志革命青年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教育和指导下,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属于中华革命的传统文化,不仅在生死存亡之际成功挽救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成功地使其最终融入无产阶级思想的大潮流之中,为实现世界各族人民伟大复兴贡献了重要的精神财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文明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习近平关于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思想,不仅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整合和提炼,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时代体现。
一、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的内在文化契合性
马克思主义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经过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使其更加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具有开放性和世界性。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在五千年历史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推进而逐渐形成的,对塑造中国人的信仰以及精神内核起到了重要作用,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两者有着相似的价值内涵。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契合
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化中辩证哲学的思维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相契合。中国经典哲学著作《周易》中处处充满了辩证思想,《易传·系辞》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中充满了矛盾的现象和偶對,如吉凶、祸福、大小、远近、进退等。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曾曰:“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福,孰知其极?”一切事物的本质是运动和发展的,世界也是运动的,世界的发展运动往往是矛盾的对立面相互转化而来,天下万物没有任何一成不变的东西,这一点就是我们中国古代最传统的辩证哲学思想。马克思把辩证法的两个本质和意义统称为:“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任何一种现存的哲学形式必然都要在实践中经历它的灭亡和新生。
(二)中国传统文化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契合
对“知行观”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代哲学史的重要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实践的重要性早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如陆游的“绝知此事要躬行”,荀子的“行高于知,知明而行”“知之不若行之”的知行统一观,以及后来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都强调了实践是获得知识和真理的前提。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就是说我们对真理的认知是来源于实践,我们所做的正确的认知和判断都是要深入实际生活,才能体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中国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点的共通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民生,荀子指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太宗还充分认识到了百姓在一个国家的治理发展过程中的根本作用和地位,他评价荀子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些观点虽然在当时是为了封建统治阶级服务,但其思想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民众的关怀。马克思主义始终笃定坚持着自己的人民群众观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始终坚定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不等于民主,说明它有着其发展历史的局限性,但是也说明它具有其合理的内核和其现代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文化思想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思想以及群众观点都把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置于极高的政治地位,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广大的人民群众始终能够理解和拥护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整合
科学地把握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要坚决反对形而上学的片面化思维,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两者要相互协调融合、有机和谐统一,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资源为现代社会发展所用。 (一)中国封建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冲突碰撞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文化运动的开展,遭受到封建文化的猛烈抵制。一些封建残余势力也把马克思主义视为洪水猛兽。中国封建文化以其固有的保守性、落后性等特征强烈抵制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新的时代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流过漫漫历史长河,不免带有糟粕部分,在马克思主义扬弃观的指导下,使人民越来越能够客观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优秀的部分,舍弃封建文化,改变人民的一些劣根性,从而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观,让它摆脱了原本只有封建等级观念的中国各族人民的觉醒,无产阶级人民奋起反抗资产阶级的压迫,使科学、平等、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促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在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导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指导理论和成果。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军事文化思想充分地吸收了《孙子兵法》等书中“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等军事文化的思想;邓小平思想体系中的“小康思想”,也充分体现出“民本”的思想;习近平思想中的“中国梦”是对“大同”社会理想的超越。
三、如何有效融合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中国特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的魅力和时代风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源头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流淌在千万中国人的血液中,永不过时,具有深刻的文化烙印,符合国人祖辈的深层次情感需求,在世界的民族之林中树立起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
(二)新时期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途径
首先,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做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研究,这是深入发掘其现代价值的基础;其次,要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下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最后,要辩证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文化自信不能是“全盘复古”的盲目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能作为先贤智慧为我们提供历史借鉴,绝不能够替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内容的取舍和作用的发挥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为前提。更要有选择地选取适应当代社会发展潮流的部分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发挥其当代价值。只有把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不断的发展创新使其焕发出新的光芒,在精神内涵与思想理念上使两者合理融合改造,既要符合中国人共有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法,又要以马克思的科学性为指导,不断与时俱进,在具有中华民族独特内核的同时也具备时代气质。如两者的结合可以在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上实现,我国作为五千年的文明礼仪之邦,现在存在着公民素质偏低的情况,随地吐痰、不尊老爱幼等不文明现象屡屡发生。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将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文化挖掘出来与公民道德建设相融合非常有必要且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孙慧明.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述评[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4):5-10.
[2]林红.冲突与整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社会学阐释[J].理论观察,2014(9).
[3]楊竟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关系研究[J].法制博览,2019(26):297.
[4]黎康.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机制探寻[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9):5.
[5]李健.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之机理[J].知与行,2019(3):28-32.
[6]李安增,王梅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性研究[J].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2017(2).
[7]于阳,武小堉.论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的融通[J].法制博览,2019(25):269-270.
[8]刘仓.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辩证统一[J].红色文化学刊,2018(3):59-67,111.
[9]蒋桂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10).
[10]石峰.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研究[J].纳税,2018(9).
编辑 王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