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识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获取大量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显然,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下面,我结合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有效教学的生长点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奥苏泊尔曾说:“影响学习的最重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然后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有效的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并把这些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如,有位老师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并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照本宣科地讲解什么是时针,什么是分针……通过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小朋友们对钟面熟悉吗?你们已知道了些什么?”让学生踊跃发言,从学生的发言中导出要学习的新知。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让学生全面了解了钟表的有关知识。
又如,我在教学《比例尺》一课时,学生已有了比的知识和对地图、平面图的了解,在学生很容易地在纸上画出同样大小的三角板后,通过比较,得出“图上的边长、实际的边长=1:1”,然后问:“你能把一个长50米,宽30米的篮球场同样大小地画在纸上吗?”学生面面相觑,小声议论着。有的在思索,有的边摇头边说:“篮球场太大、纸这么小,画不下。”我问: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地图是怎样的?很多学生马上意识到什么,露出了微笑。他们在我没进行任何讲解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学过的比的知识,以及图形放大、缩小的知识,把它的长和宽缩小若干倍,又借助生活中的相关经验画了起来,很快就有同学画好了。这样再经过有目的的指导,自然生成了“比例尺”的概念。
上述案例证明,只有已有的经验被唤醒,有了实质性的参与,并把所学内容与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学生才会有真切的体验,才会发生有效的学习。
二、学生的操作活动是有效教学的载体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从而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用10个小圆片当做苹果,用2个大圆片当做盘子。先摆:把10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学生很快分好,每个盘子里放5个。再摆:把9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学生感到麻烦了,一个个小手举起,有的说:“老师,我每个盘子里放5个,不够了。”有的说:“老师,我每个盘子里放4个,还剩一个。”在学生摆学具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平均分一些东西,分到最后有剩余的情况,进而揭示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动手实践,对分的结果有充分的感知,为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有关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思维方式打下良好基础。
再如,教学“圆环面积的计算”时,先让学生各自动手画一个半径是6厘米的圆,并剪下来,再以这个圆的圆心为圆心,画一个半径是4厘米的圆,并剪去内圆,这样就得到一个“圆环”。接着,让学生口述操作过程,进而思考计算方法。这样的动手操作—语言叙述—公式推导过程,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手、眼、口、脑多种感官交替使用,强化了参与意识,发展了思维能力,感受到了收获和成功的乐趣。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要使他们乐于接受、能主动探索,最有效的教学是让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其中,身体力行知识的生成和发展,主动地发现知识,有效地建构知识体系。
一、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有效教学的生长点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奥苏泊尔曾说:“影响学习的最重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然后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有效的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并把这些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如,有位老师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并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照本宣科地讲解什么是时针,什么是分针……通过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小朋友们对钟面熟悉吗?你们已知道了些什么?”让学生踊跃发言,从学生的发言中导出要学习的新知。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让学生全面了解了钟表的有关知识。
又如,我在教学《比例尺》一课时,学生已有了比的知识和对地图、平面图的了解,在学生很容易地在纸上画出同样大小的三角板后,通过比较,得出“图上的边长、实际的边长=1:1”,然后问:“你能把一个长50米,宽30米的篮球场同样大小地画在纸上吗?”学生面面相觑,小声议论着。有的在思索,有的边摇头边说:“篮球场太大、纸这么小,画不下。”我问: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地图是怎样的?很多学生马上意识到什么,露出了微笑。他们在我没进行任何讲解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学过的比的知识,以及图形放大、缩小的知识,把它的长和宽缩小若干倍,又借助生活中的相关经验画了起来,很快就有同学画好了。这样再经过有目的的指导,自然生成了“比例尺”的概念。
上述案例证明,只有已有的经验被唤醒,有了实质性的参与,并把所学内容与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学生才会有真切的体验,才会发生有效的学习。
二、学生的操作活动是有效教学的载体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从而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用10个小圆片当做苹果,用2个大圆片当做盘子。先摆:把10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学生很快分好,每个盘子里放5个。再摆:把9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学生感到麻烦了,一个个小手举起,有的说:“老师,我每个盘子里放5个,不够了。”有的说:“老师,我每个盘子里放4个,还剩一个。”在学生摆学具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平均分一些东西,分到最后有剩余的情况,进而揭示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动手实践,对分的结果有充分的感知,为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有关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思维方式打下良好基础。
再如,教学“圆环面积的计算”时,先让学生各自动手画一个半径是6厘米的圆,并剪下来,再以这个圆的圆心为圆心,画一个半径是4厘米的圆,并剪去内圆,这样就得到一个“圆环”。接着,让学生口述操作过程,进而思考计算方法。这样的动手操作—语言叙述—公式推导过程,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手、眼、口、脑多种感官交替使用,强化了参与意识,发展了思维能力,感受到了收获和成功的乐趣。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要使他们乐于接受、能主动探索,最有效的教学是让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其中,身体力行知识的生成和发展,主动地发现知识,有效地建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