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识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获取大量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显然,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下面,我结合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有效教学的生长点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奥苏泊尔曾说:“影响学习的最重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然后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有效的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并把这些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如,有位老师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并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照本宣科地讲解什么是时针,什么是分针……通过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小朋友们对钟面熟悉吗?你们已知道了些什么?”让学生踊跃发言,从学生的发言中导出要学习的新知。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让学生全面了解了钟表的有关知识。
  又如,我在教学《比例尺》一课时,学生已有了比的知识和对地图、平面图的了解,在学生很容易地在纸上画出同样大小的三角板后,通过比较,得出“图上的边长、实际的边长=1:1”,然后问:“你能把一个长50米,宽30米的篮球场同样大小地画在纸上吗?”学生面面相觑,小声议论着。有的在思索,有的边摇头边说:“篮球场太大、纸这么小,画不下。”我问: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地图是怎样的?很多学生马上意识到什么,露出了微笑。他们在我没进行任何讲解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学过的比的知识,以及图形放大、缩小的知识,把它的长和宽缩小若干倍,又借助生活中的相关经验画了起来,很快就有同学画好了。这样再经过有目的的指导,自然生成了“比例尺”的概念。
  上述案例证明,只有已有的经验被唤醒,有了实质性的参与,并把所学内容与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学生才会有真切的体验,才会发生有效的学习。
  二、学生的操作活动是有效教学的载体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从而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用10个小圆片当做苹果,用2个大圆片当做盘子。先摆:把10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学生很快分好,每个盘子里放5个。再摆:把9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学生感到麻烦了,一个个小手举起,有的说:“老师,我每个盘子里放5个,不够了。”有的说:“老师,我每个盘子里放4个,还剩一个。”在学生摆学具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平均分一些东西,分到最后有剩余的情况,进而揭示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动手实践,对分的结果有充分的感知,为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有关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思维方式打下良好基础。
  再如,教学“圆环面积的计算”时,先让学生各自动手画一个半径是6厘米的圆,并剪下来,再以这个圆的圆心为圆心,画一个半径是4厘米的圆,并剪去内圆,这样就得到一个“圆环”。接着,让学生口述操作过程,进而思考计算方法。这样的动手操作—语言叙述—公式推导过程,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手、眼、口、脑多种感官交替使用,强化了参与意识,发展了思维能力,感受到了收获和成功的乐趣。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要使他们乐于接受、能主动探索,最有效的教学是让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其中,身体力行知识的生成和发展,主动地发现知识,有效地建构知识体系。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生写作文,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做不到具体生动。有的学生写的故事框架很好,但很难打动人,难以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主要原因是缺少细节,缺少真实细腻、饱含真情的细节描写。细细揣摩大师的名篇,能够感动我们的往往是一些经典的细节,而并非每一个部分。学生对怎样打动人这一问题在认识上有很大的偏差,教师要正确地引导他们,鼓励他们写出自己的独特经历和感受,把那些“崭新的细节”写细写活。  关键词: 作文教
摘 要: 本文由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引出,结合教学教育实践和平常的思考,探索教育与教学的慢的特征,以期让教育教学回归它的本性,最终实现有效教育教学。  关键词: 慢教育 价值观 创造意识  重读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吴非老师从容、淡定的教学思想,他那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他的平易近人的处世哲学,让我感触很深。吴非老师说:“教师的工作,在很大意义上也是留给未来的。历史书上也不会写下某某老师怎
目的:本次研究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首先根据前期临床试验及文献检索结果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行中医辨证并对不同中医证型的银屑病患者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3+CD4+,CD3
摘 要: 文章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气氛的营造问题。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气氛营造 营造方法  什么是数学课堂教学气氛?数学课堂教学气氛是数学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心理成分,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由大多数学生的共同态度和情感的优势状态形成的一种心理成分。数学课堂气氛的类型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对抗的三种,大学数学课堂气氛也不例外。  积极的课堂
“变式”既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地引入“变式”,不断地变更问题的情境或改变思维的角度,在保持事物的本质特征不变的情况下,使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不断迁移和变化,让学生从“变化中学会变化”,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掌握“四基”,发展“四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数学素养等具有积极的作用。数学变式通常可分为概念性变式和过程性变式,下面我结合日常
摘 要: 近年来创新是高考的基调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实行探究式、质疑式、活动式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数学现实和客观现实,掌握所教知识的来龙去脉,摸清例题和习题的深浅,熟悉各种教学模式的功能和适用范围。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 要: 构建聋校数学高效课堂,应凸显“生态化”理念和“生本化”策略,还应以“科学化”评价构建数学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 数学高效课堂 生态化 生本化 科学化  随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布执行,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实践攻坚阶段。面对新形势,聋校数学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关注聋生的学习起点、发展聋生的数学思维、落实“双基”教学等多方面入手,着力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一、以“生态化”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然而目前的高中课堂教学仍然受传统模式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并未将学生看成是具有无限潜能的学习主体.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学生则默默无闻.在不少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眼里,数学课堂气氛异常沉闷,更不用谈及思考与探究.笔者以教研活动中若干个案例为载体,阐述对三种课型的几点思考.  案例1:直线的倾斜角和
摘 要: 文章认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要树立大众化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发展为本、建构主义、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新型教学观。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新课程 教学观  新课程新在哪里?首先当然是新在课程理念上。具体而言,就是教师不能再持传统的教学观,而要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一致的新教学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应树立哪些教学观呢?笔者不揣浅陋,在此略陈陋见。  1.树立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