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学困生”的心理及转化教育探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jintao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体育“学困生”成因分析
  “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较多,有心理智能、生理智能因素,环境因素,行为习惯因素。从体育教学的特点分析,主要是有先天因素、后天因素和环境因素。我在体育教育实践中发现,形成“学困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生理、心理障碍。因此,关爱、转化“学困生”的关键,应从剖析“学困生”心理入手,弄清“学困生”的心理特点,摆脱心理压力;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提高适应能力,逐步解决生理障碍。在此基础上分别采取不同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进行引导。
  1.“学困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危害解析
  (1)自卑感。在体育教学中,“学困生”得不到老师、同学的理解、尊重,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使他们在心理上自觉低人一等,久而久之会导致“学困生”自我贬低、自暴自弃,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
  (2)厌烦感。学校教育中,只重視智育不重视体育的现象依然存在,考试分数给学生带来多重压力和负担,家长和教师期望过高,个人抱负与现实生活反差太大;更由于教育方法不当,使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导致他们产生一种消极心理,不能主动投入到体育锻炼和学习之中,缺乏体育激情并产生厌烦感。
  (3)恐惧感。体育“学困生”对体育学习思想认识不明确,学习方法不正确,导致精神上高度紧张,心理压力大,对体育测试严重的恐惧感。
  由此可见,沉重的心理压力使得“学困生”对自己缺乏信心,情绪不稳定、紧张、烦燥不安,举足无措,他们往往以自我退缩的行为去寻求和表现个人价值,如果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对这种心理障碍不进行及时的疏导,设法去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促进体质健康发展,会产生高分数,低体能的人才。
  2.心理特点剖析
  中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从不成熟到成熟,不定形到定形的关键阶段。他们思想活跃,情绪偏激,有成就感,但缺乏勤奋、努力,不能把握机遇,组织性、纪律性和行为习惯差,自控能力较差。“学困生”除了具有同年龄青少年一般的心理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个性”心理特点。
  (1)缺乏学习动机:他们对学习健康和体育锻炼的意义认识不足,对体育兴趣仅停留在对表面形式的需求上。缺乏体育与健康知识内涵。
  (2)缺乏自主:由于不能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积极感受,感觉不到体育的乐趣,只能感受到参与体育活动只是一种负担。
  (3)意志品质弱:缺乏顽强的意志品质,怕苦怕累,对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大、单调的项目难以坚持。缺乏勇气和探索精神,忧心重重,担心练习中会出伤害事故,练习时束手束脚。
  二、转化教育探研
  1.尊重学生、正面引导: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个“学困生”特殊的心理状态,在教学中应成为“学困生”的知心朋友,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和对立情绪。要针对他们不同的兴趣、能力、身体素质等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明确体育健康的重要性,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克服自身不利因素的困扰,提高主动参与、自主练习的积极性。
  2.适时激励、关心爱护:“学困生”在学习掌握技术动作时,往往付出了极大努力而收效甚微,本身就存在着一种失落感。此时教师应以宽厚、博爱、敏锐之心去理解、关心“学困生”,注意表扬和批评艺术,对“学困生”的教育应宽容又不放纵,严格要求但不苛刻;要善于发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以肯定和恰当地表扬,使他们及时了解自己锻炼的效果和进步的情况,从而增强信心,唤起获得成功的愿望,促进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动作技术。
  3.团结协作、激发个性:要真正相信和尊重“学困生”,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真正关心每一个教育对象,承认每一个个体都是重要的,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并充分挖掘自身的内在潜力,最终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
  三、解决减轻心理压力的几种教育方法尝试
  减轻“学困生”心理压力,就是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自信心、教育他们勇于追求,自强不息,做一个诚实、自尊、自重、富有责任心和创造心的好公民。可进行如下尝试。
  1.典型事例教育法。“学困生”在自卑的同时也有着强烈的自尊,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针对差生的不良心理及行为习惯,对他们不加以直接的训斥、讥讽,而是运用典型事例来诱导启发他们,可达到心理共鸣,进而引发“学困生”的自尊,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2.自我评价法。多数“学困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或否定自我,他们往往是非不明,看不到自己的行为给集体、他人所造成的损害。自我剖析教育,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正确分析自己,懂得如何善待自己、善待别人,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行为激励法。“学困生”在不良心理的影响下,很少对所处的环境实施积极的影响,难以体会到成功所带来的快乐,自我感觉他是一个失败者。采用体会成功的教育方法,就是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发挥其优点和特长,品尝成功带来的喜悦和快乐。
  总之,体育“学困生”的转化要与体育教育实际相结合,与学生个体相结合,关爱学生,注重学生健康成长,加强两课两操的学习和锻炼,有计划地把教学内容合理地按排到每一节课中去,有效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轻声唱法”是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常见的一种歌唱教学方法,虽然音乐教育界对其看法并不一致,但是长期教学实践证明,不管是对于学生歌唱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还是对于他们歌唱热情的保持,“轻声唱法”都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剛从事音乐教学工作的时候,每逢上音乐课,都是学生们最兴奋的时候。一首好听的歌曲学生们唱了又唱,一节课下来有些学生的嗓子出现了疼痛的感觉,我仔细观察,发现学生们都是在唱歌时为了追求音量而大声喊叫
期刊
孩子开始画画,并不像其它能力那样必须依靠学习。孩子们都本能地喜欢画画,这种对绘画的本能的欲望如能随心所欲地在自由的空间中发展,对促进儿童的注意力、观察、识记等认知的心理基础能力和创造性的表现才能有重要的启蒙与开发的作用。孩子对画的创作表现在各个方面,如果不受干预,就会将自己所想大胆地画出来。  现代各先进国家美术教学都是利用儿童对画的本能的欲望进行启蒙式教育,开拓发展儿童自己通过本能的认知活动,向
期刊
我是毕业于延边二师的一名年青教师,已有十几年的教学生涯。现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读的训练。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因为唯有“读”才能把死的文本读鲜活,把复杂的文本读简单,唯有“读”才能认识文章的内容,加深理解。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
期刊
幼儿作品是最美、最纯、最真的,它最能反映儿童心理内在的真、善、美。它总是以自我独特的艺术语言释义着生活的真谛。今天,现代社会对人才不断提出综合性素质、高素质的要求,而幼儿期的孩子们没有功课的压力,对精彩的外部世界又感到分外好奇。这让我深深意识到这正是培养艺术素质的大好契机。  自主学习理论是一种现代教育思想,它摒弃了以往 “被动学习”的弊端,是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促进每个学生自觉主
期刊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重要性是勿庸质疑的,它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英语教师每节课堂教学中至少会有一两次的游戏设计,公开课、示范课上就更少不了穿插游戏的教学。在英语课堂中开展教学游戏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适时、合理地开展教学游戏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等的作用。小学英语教学的对象是7~14岁的学生,这个
期刊
一、创建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是开展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承认不同程度的学生之间的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努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敢发问、敢质疑,帮助学生积极地寻求多元的学习目标、方法,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及时挖掘创新的火花、智慧的闪光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实施创新教育的前
期刊
南平市高中已进入新课程改革第八个年头的今天,以正常的教学计划全市的高中美术课基本上都进行两个以上的模块教学,目前我校是选美术的鉴赏和绘画模块。在强调新课程教育观念变革的同时,作为高中美术教师应该立足于传统的美术教学,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创设条件,不等他人,在高中美术模块教学研究中,我和我的教研组的同事们紧抓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经过初步的探索与实践,有几条经验体会供同行商讨与交流。  一、转变观念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国家关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蕴涵着科学的儿童观,一方面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另一方面使得儿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得到充分的尊重。《指南》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动作的发展是身体机能发展情况的主要表现,也是适应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指南》子领域目标中提到的让幼儿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要保证幼儿每天的
期刊
印染艺术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历史悠久。民间印染花布在我国传统染织艺术中独树一帜,它以单纯的色调、朴实的造型、清新的风格给人以永恒的魅力。靖西的印染花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第二批50项靖西壮族民间技艺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绚丽多彩、精工凸显的印染作品已经列入其一。艺术以活生生的感性形态存在于我们身边,它能激发人们的情绪情感,这对激发和感染幼儿情绪情感具有很大的作用。艺术教育是幼儿园课程教育的主
期刊
一、问题的思考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中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中学生的身体与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都 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作 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重要课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 我国的中学体育教学,始终在单纯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或单纯的身体锻炼的低层次上止步不前。普遍忽视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