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用药须三思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danfand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到老年,难免多病,因而老年病人同时服用几种药物十分普遍,有时达10种以上,老人自行购药使用也不在少数。用药的种类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抗衰老保健药,一类是针对老年病的治疗药。药用得多了,不良反应增多,而且将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加重。例如,70~90岁的病人发生的不良反应为60岁以下病人的3倍。又因为有些老年人在用药方面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导致药物的误用和滥用,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
  
  认识谬误 危害深重
  
  1.认为“久病成良医”,往往凭自己的就医经验,自作主张,盲目使用多种药物。
  2.偏信广告、偏方、“宫廷秘方”或道听途说,任意选用、增加或减少药物。
  3.多方求医,多处取药,药物一大堆,乱服乱用,以为多服药总比不服药好。
  4.凭主观臆想,一味认为膏、丹、丸、散等中药比西药好,“贵药”总比“便宜药”好,进口药总比国产药好等。
  5.为延年益寿而滥用补药、新药或进口药。
  
  不良反应 随龄增多
  
  老年人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因而,对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都有影响。
  1.老年人的消化道均有退行性变化,因而,对一些口服药,如葡萄糖、钙、铁、维生素B族等吸收较差,但对其他大部分药物的吸收影响不大。
  2.许多药物需与血浆蛋白质结合,才能被运输、分布到体内各部位。由于老年人血浆蛋白质含量降低,加之动脉硬化,血流缓慢,以至局部组织供血减少,因而削弱了药效。更为重要的是,老年人由于细胞内水分减少,多数溶于水(即水溶性药物)的药物在细胞内浓度相应增高,故很容易中毒,这就是老年人用药剂量应适当减少的原因之一。
  3.肝脏是药物在体内最重要的代谢、解毒器官。老年人的肝脏因退行性变化而导致解毒功能明显下降,容易导致药物蓄积体内,极易发生药物中毒。
  4.药物主要是通过肾脏排泄,而老年人常有肾小球动脉硬化、肾血流量减少,因此对药物、代谢产物等的滤过减少,容易引起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发生中毒。
  5.老年人对某些药物的反应与年轻人不同,如一般剂量的催眠药巴比妥酸盐,即可引起老年人精神错乱。
  6.许多中药也要经肝脏代谢、肾脏排泄,老年人使用时也应慎重。有的中药服用过量后也会引起中毒,可引起心律不齐,甚至心跳骤停。
  综上所述,老年人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青壮年高,程度也更严重,故在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应尽量少用药。
  
  因老制宜 谨慎用药
  
  1.掌握正确用药知识:老年病人及其家属平时要学习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准确地了解病情和用药知识,遇到急症或病情变化,如急性心绞痛发作,就诊前可正确地用药。
  2.熟悉病史:老年病人及其家属要详细了解体格检查的结果(如肝、肾功能情况等)和有无药物过敏和不良反应史。有药物过敏史者,应将之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卡片或小记录本上,一旦发病,救护人员可根据卡片资料选择用药。
  3.勿擅自停药、换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如抗高血压药,若疗效不明显或出现不良反应时,停药或换药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不滥用三大素:要记住抗生素、维生素和激素不是万能药,不可随意滥用。
  5.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如有无发热、寒战、皮肤瘙痒、红斑以及血压、呼吸、心率、心律的变化,随时记录下来,以供医生诊治时参考。
  6.不乱投医、滥用药:绝不能不经医生诊断和处方,见了广告就擅自购买,盲目服用。对江湖术士、街头游医、偏方秘方更不可盲目相信。
  7.家人应监护或协助老年人用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不要让他们自己服药,必须由家人协助执行医嘱。家人不但应帮助其正确用药,还要清理掉老年人存下的过期药等。
  8.一旦出现药物的毒副作用,或用错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其他文献
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我接到急救指令后,就与随行人员一起乘救护车风驰电掣般地赶到了一家颇为著名的饭店。只见店堂内密密麻麻围着一群人,听说急救医生来了,急忙闪开一条道。我们挤进去一看,大约有30人,有的蜷缩在地上,有的瘫坐在椅子上,个个面色苍白,表情痛苦,其中几个人还捧着肚子不住地恶心、呕吐,呻吟声此起彼伏。边上有几个同时就餐者焦急地向我们诉说:“医生,我们都是来吃生日酒席的,也不知怎么搞的,吃着吃着
期刊
凶猛的洪水还在不断上涨,高温已持续了三天,在江堤上奋战了几天几夜的人们还在烈日下扛包堵洞,抗洪抢险。突然,有几个年轻抢险队员疲惫不堪,步态蹒跚,直呼头昏、头痛,接着便四肢抽搐,躺倒在地。“不好!有人中暑啦!”一个巡回医疗队队员高声喊叫着。立刻,有人将中暑队员转移到临时遮阳棚下,用凉水给他们擦身,喂药和防暑汤。但是,还有两名中暑队员出现了神志恍惚、胡言乱语,体温迅速升至40℃以上,全身皮肤滚烫。医疗
期刊
曾几何时,炎炎盛夏,汗滴禾下锄的先辈们望着当空烈日,希冀哪怕是一片浮云带来些微荫凉也是好的。哪里想得子孙们有朝一日竟能安享凉风徐来,如诗如画般惬意的夏季?却不知更有那不惜福的白领一族,办公室有空调,小车有空调,家中还要有几台空调,任它几多酷热,莫想他沾一丝暑气。然而,乐极却要生悲。  忽一日,白领族纷纷赶来求诊。但见一个个或项僵背硬,难顾左右;或腰沉臀重,俯仰维艰;或肢痛足麻,行走如绊;或关节冷痛
期刊
与风和日丽的春天、蟹肥菊黄的秋天相比,烈日当空、地气蒸腾的酷暑对身体日益衰惫的老人,不啻是一种威胁。在夏季,一个健康的成人就是在休息的时候,也有800毫升的水分从皮肤和肺蒸发而流失,另有1 000~2 000毫升的水从尿道排出,100毫升的水随大便排出,一天总计丢失2 000~3 000毫升。所以,成人每天至少要补充2 000毫升的水,出汗多时还要适当增加。除了从食物中摄取水分,老年人夏季每天要保
期刊
我的名字叫肾,属中医的五脏之一。在现代医学的概念中,也有一个脏器叫肾。我们虽然同名,却不是一回事,在主人体内承担的任务也有很大的不同。可是,正因为我们的名字相同,功能也有相似之处,所以常常被人们张冠李戴,有时甚至闹出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比如主人出现腰酸、乏力等肾虚征候,这本来是我的错,主人却硬是要求医生抽血查肾功能,去追究那西医之肾的责任。还有的肾虚者,看见某药品的说明书上写着“肾功能不良
期刊
我这个人最怕热,每年到了夏天,经常感到唇干舌燥、心烦意乱。  有一次,我到一位朋友家里去玩,闲谈中说起了我的情况。朋友出身于中医世家,略通歧黄之术,他听了便建议我试试“海带双荷茶”。我按照他的指点,回去精心调配饮用后,顿觉心旷神怡、全身凉爽、余味不绝。  其实,这道“茶”并不是真正的茶,而是由三味很常见的中草药,即海带、荷叶和荷梗组成的混合物。具体做法如下:取海带、荷叶和荷梗各300克,用水洗干净
期刊
夏季谈补养,你是否感到意外?确实,较少有人关注夏天如何补。因为传统观念认为:人在冬天深居简出,消化道功能受扰机会少,吸收功能较好,此时进补有利于冬藏。相反,夏天活动多、出汗多、饮水多,胃酸易被稀释,消化功能相对降低;且气温增高,食物易受细菌污染,消化道易受干扰,因此不宜进补。  其实此乃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这是一个总原则,只要有虚就可以补,也应该补,不管春夏秋冬,不管男女老
期刊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约有30%的男性病人,50岁之后就开始出现排尿异常的症状。起初不是很明显,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发病的比例逐渐上升,而且排尿困难也逐年加重,使病人步入日益烦恼的处境,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寻求用药物有效地缓解症状,解除病人烦恼,提高生活质量,是我们在诊疗工作中听到最多的呼声。  市场上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比比皆是,虽然都是确实有效的,但是如果不了解
期刊
1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病,儿童不必预防。  错。正常的动脉,其内膜应当是纤薄而光滑的,但随着年龄的增加,特别是在儿童期就开始出现体内的脂类代谢紊乱,或血液凝固机制失调,或某些病原体感染后,血中的脂质便容易沉着在这层光滑的动脉内膜中,使内膜微微隆起。如果不作治疗,脂质沉积将增多,纤维组织增生并形成斑块,在中、青年期就会发生动脉硬化。如果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以及通向下肢的大、中型动脉管腔因硬化而明显
期刊
我今年32岁,结婚5年,还没生过孩子,和丈夫感情不太好。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在性生活中不能满足丈夫。结婚不久,他就抱怨我的阴道太大了。为此我很自卑,很害怕性生活。是什么原因使我的阴道变得那么大?也许阴道的宽窄是天生的,而我是那最不幸的女人。  本来这样令人羞愧的事实在不该说,然而我觉得最近丈夫的厌恶越发不加掩饰了。有一次,他在事后骂我:“未老先衰,像老太婆一样没劲!”我泪流满面,也许我们的婚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