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代表着文学艺术最高成就的诗,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却遭遇瓶颈状态,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亲近诗歌学习诗歌的欲望。如何引导学生激活想象,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诗歌便成了诗歌教学的首要目标。
  关键词:氛围;朗读;想象;创意;解读
  
   几乎每个民族的祖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诗歌作为最初的母语形式。人类的文学以诗歌开篇,或许诗歌是人类心灵最隐秘的语言,最能表达人类质朴的感情和纯真的心愿。读诗,是智慧的奇遇,灵光的闪耀,魂魄的悸动,无以言说的感动。读诗,可以澡浴精神的尘埃,刺伤情感的平庸,点燃神奇的魅惑。诗,永远是生活的牧歌。
  诗歌教学一直以来困扰着语文教学,我们习惯性从文章学的角度对诗歌进行断章取义的理性分析和中心探讨,实际上这是对诗歌的一种肢解,学生无法理解,也就无法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也不能带领学生走进美丽的诗歌花园。在这几年的现代诗歌教学上,我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也在教学上做了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
  
  一、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诗,根情。”(白居易《与元九书》)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绪贯注于诗作,带有浓厚的感隋色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诗歌教学的氛围,创设出适合所教诗歌的情境。转轴拨弦是为了唤醒学生那沉睡的心灵,找出诗歌情感突破口。
  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可以利用音乐、图片、视频片段等方式引入,用一种美感或触动来创设氛围和情境,让学生形成对诗歌作者或内容的初步感知。如在闻一多《死水》这首诗的教学中,我以一首童声版的《七子之歌》引入,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体会那洋溢着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歌词,从而引出歌词作者闻一多,在轻松欢快的音乐声中进入课文的学习。在《再别康桥》的教授中,以徐志摩在康河的柔波里撑桨划船,漫步在美丽的剑桥大学,邂逅美丽又富有才情的林徽因的片段视频导入,学生的兴趣高涨,并乘胜追击。让学生讲讲他所知道的志摩,感情也好文章也罢,让他们各抒己见,在适当处补充徐志摩的一些事情,并投影了很多剑桥大学以及康桥的美丽风光,如此这般,学生很快就进入志摩笔下美丽的康桥之梦,在诗海里欢畅地游着。
  
   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好诗不厌百回读。节奏和韵律构成了诗歌的音乐美,而反复朗读最能突出这种音乐美感,不但能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还能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例如,在讲授《死水》时,教师在背景音乐中深情地范读,然后指导学生诵读。因为《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品,四句一节,行数、字数整整齐齐,停顿押韵自然;遣词造句绘声绘色,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朗读时便指导学生按定型的“四步音”来读,例如:
  这是——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从反复吟诵中把握诗歌的整体内容,读出对死水的愤恨。
  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先让学生整体朗读,再找出《再别康桥》的音乐美体现在哪里?这是一首话离别的诗,诗中出现了“悄悄”、“轻轻”、“沉默”这些字眼,所以读这首诗语气应该是舒缓、轻柔、低沉的。如: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首诗像一首小夜曲,四行一节,每节诗行的排列错落有致,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第一节旋律上带细微的弹跳性,再加上“轻轻”“悄悄”叠字的运用,读时轻柔深情,语速缓慢中迂回着不合。第二节到第五节,读康桥种种让诗人魂牵梦萦的事物,浸透着诗人无限欢喜和眷顾,读时节奏略加快,音调低沉中压抑不住欣赏和爱的留恋。第六节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下来,语气略带伤感,将声音压至最低点,节奏进^最舒缓阶段。最后—节,和开头照应,情绪升华,声音略提高,惆怅中轻叹着别离,深情缓慢的梦幻般的夜曲鸣奏,在欲说还休的语调中作结。读时,教师要适当指导点拨,学生要倾注自己的感情,反复体会,这样就很容易探求诗人内心情感变化的脉络和作品的内涵,也就渐渐的走进了诗歌。
  
   三、为诗歌插上想象的翅膀
  
   上帝忘了给我们一双翅膀,于是我们用梦想飞翔。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诗句问的跳跃性和大,这种跳跃常表现为情感的断裂,空间的转移等,所以在讲授诗歌的过程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大胆想象,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以《雨巷》为例,从分析诗歌的意象入手,诗歌为什么会有忧愁的情感色彩呢?我边启发学生边提示:“我”带着感伤忧愁的心情独自徘徊在哪里呢?“我”的心情与活动的环境——雨巷有什么相通的地方呢?
  有个学生回答:细雨斜飞,暮色苍苍,雨声淅沥,烟雨朦胧中的雨巷悠长悠长,它远离喧嚣热闹,幽暗的青石板铺成的街道湿漉漉的,透着寒气,静寂,萧条,而又冷清……与我的心情一样都是灰暗的、阴沉的,孤独、冷漠、苦闷又忧愁……
  这学生用简练优美的语言渲染出了沉闷、压抑的环境气氛,于是我继续引导:湿漉漉的天气,湿漉漉的巷道,我的心情同样也是湿漉漉的。然后我却希望逢着—个姑娘,一个什么样的姑娘?
  学生在参考资料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这丁香一样的姑娘。并分析丁香这一意象。丁香在古诗词的传统意象中,往往跟忧愁结合在一起,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璟的《浣溪纱》中有“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句子,更是把丁香与忧愁联系在一起,还有哪些地方体现姑娘的忧愁呢?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冷漠、凄清,又惆怅。静默地走近,不是呼朋引伴,不是欣喜雀跃的,而是静静的,默然地走近。叹息般的眼光,充满忧郁的、哀伤的。
  接着展开讨论:发挥你的想象力,姑娘为何如此感伤?
  学生们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了,思想也灵动起来,那新奇的想象也不时进发。
  A学生:也许,她是为心爱的人儿离她远去而苦恼心伤。
  B学生:也许,她为生活的不幸而失意徘徊。
  C学生:也许,她是为理想受挫而苦闷彷徨。
  在此处,我引导学生,丁香姑娘的随风飘逝,也许就是寻梦者飘忽不定的理想,他若隐若显促使人寻思。最后,姑娘携着一阵淡淡的幽香,像梦境般翩然而逝,渐行渐远……。我们仿佛听到了诗人发自内心的呼喊:能否能否请你驻足,生命的漂泊请将我一起带上!然而姑娘静默的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试问,当学生的心灵与诗歌碰撞出火花,老师还需要费尽心思地去解释诗歌的种种意象和内涵吗?
  
  四、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情
  
  现代诗歌是一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抒发情感、陶冶情操的文学样式,是用来流淌情感、倾吐心灵、表现生命体验的艺术性篇章。现代诗歌立足于“自我”,展现个人心灵的丰富性,使读者的心灵产生共鸣,从而唤起读者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就一首诗而言,每一次閱读都是一次新的阐释,因为诗歌的语言大多含蓄,侧重虚写。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不必把一首诗诗弄得支离破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以挖掘出诗歌“意在言外”的诗歌内涵。让学生有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行发现,富有创意地构建文本意义。
  诗歌是一个自由的国度,教师不要总是企图把学生往一个既定的方向引导,多给他们一些思维的自由空间,多角度地去解读,让学生真正走进诗的意境,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发散性、创造性思维,那么诗歌才会以其丰厚的人文特性潜移默化的敲击着我们的心灵世界。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必修2)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3]《海德格尔诗学》(法)马克·费罗芒
  [4]《诗心的哺育——试论现当代诗歌的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今天,情景教学已成为促进师生心灵互动的好方法,只有在情景创设的方式、形式和适用时机上多下功夫,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思想品德 情景教学 兴趣 情感 互动    在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今天,全社会都在呼吁“开展素质教育,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思品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
【内容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的有效性。要想上一堂有效的信息技术课,贵在得法,而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必须设法调控好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那么,如何有效地去引导和调控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呢?本文从注意力层面来谈一谈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注意力 调控 课堂有效性  信息技术课堂纷繁多样的信息、好玩刺激的游戏、轻
【摘要】技校英语教师不仅要了解中西文化在语言上存在的差异,更要在讲授英语语言时,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技校英语教学 中西文化在语言上的差异 文化教育方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我国语言学家邓炎昌曾说过:“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将英语定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把英语课程学习提到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人文素养的高度,并对高中阶段英语教学听、说、读、写四大技能应到达的目标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其中对高中毕业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是:  1.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2.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  3.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  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
【摘要】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许多初中生对历史课程学习的不感兴趣。为此,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意义;巧妙运用导入方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讲究语言表达艺术。  关键词 初中生 历史 兴趣  尽管国家十分重视素质教育,一些地方的素质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许多初中学生学习带有强烈的功利性:中考考的就学,不考的就不感兴趣了。在许多地区中考不
摘要:首先,给出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点的概念,从数学德育所包含的内容出发确定数学教学中德育点所包含的内容,其次,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挖掘德育点的方式;德育点源于教材;教师创造德育点;德育点出于细节,重点强调了从教材中挖掘德育点的四个方向:哲学;数学文化;数学史;应用,最后,提出了在德育点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无痕”,“有效”,“取舍”三个方面,重点强调了在德育点的取舍应该考虑的要素。  关键词:数学德育
摘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只有通过自主探索、感悟和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才能培养学生发展性、创造性等综合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感悟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发展性、创造性等综合学习能力的学习方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的过程,所以教师要重视教法,也要注意学生学法指导,而教师的教只有通过调动学生主动性,才能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也就是要使学生学好物理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21世纪的新教学模式有所变换,在全面实施二期课改的同时,真正体现“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主”的理念,使教学双边活动生动活泼起来,教学内容丰富起来,教学方法更科学化、人性化,使我们的学生乐于学,勤于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老师常常很难找到抓手,因此见效更是缓慢。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历来是语文教师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有关要求和作文的教学实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针对高中学段的作文教学,我对高中语文作文课堂指导模式作了点滴的思考。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堂的教学是需要“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语文课程的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育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和省市《中小学示范实验室评估标准》的颁布实施,农村初中“科学”学科的教学,对实验室工作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如何适应“科学”学科教改实践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学科教学,是在农村初中实验室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探索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实验室管理,功夫在平时。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实验室的管理,也体现在日常事务的处理之中。现把笔者的探索实践略作整理。与同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