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社会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不仅仅让正在拼搏的青年人背负沉重的压力,大学生身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除了学业的竞争力,还有就业难等问题让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负荷超载。因此教育工作者一直十分关注当代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随机调查了高校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对此作出评估。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调查;评估
近年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直备受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使得当代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压力。根据近年来的调查证实,当代大学生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从总体上来看,当代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占全体人数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其中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占了百分之十左右。因此,心理健康服务的开展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一、调查过程
(一)调查对象
选取了3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90份,有效率为89%。其中男生412人,占约46%,女生478人,占约54%,平均年龄为20岁。
(二)调查工具
采用自行编制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内部分在校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情况。通过收集资料,小组讨论,专家检测,修改定稿,最终成功制作好调查问卷。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网络问卷以及实体问卷相结合的方式。
(三)数据统计分析
将收集的调查问卷,通过以下几种分类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是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接受程度,对心理健康服务项目的服务方式,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需求,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参与程度四个方面。将数据整理之后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对心理健康的接受程度
被试问答“当你看到身边有人接受心理健康咨询,你的态度如何?”95%的同学认为这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只有5%的同学对此持疑问的态度,不太能接受心理健康咨询,这部分同学认为接受咨询就代表心理出现问题,不太愿意接受心理健康咨询。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力宣传起了很明显的效果,绝大多数人不再排斥进行心理健康服务,反而因为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更加愿意通过心理健康咨询的方式纾解自身的压力。
(二)对心理健康服务项目的咨询方式
被试问答“希望以哪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可多选)?”81.3%的同学选择一对一的面对面咨询,53.2%的同学选择网络咨询,借助诸如腾讯QQ,微信等社交工具,36.3%的同学选择电话咨询,12.1%的同学选择团体咨询。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首先绝大多数同学愿意进行一对一面对面地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咨询师能够更好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做到更好的心理疏导,提出更为有效的建议。其次,大约有一半的学生愿意接受网络咨询。再次,有一部分的同学的愿意接受电话咨询,这种咨询方式较为方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服务。最后,只有一小部分愿意接受团体咨询,说明团体咨询在学生中的接受度相对较小。
(三)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需求
被试问答“在出现什么问题时需要心理健康服务?(可多选)”56.2%的同学选择人际交往出现问题时,53.7%的同学选择对未来职业规划迷茫的时,43.7%的同学选择对自我认识出现迷惑时,35.8%的同学选择考试焦虑时,31.2%的同学选择恋爱出现问题时。
被试问答“想要了解的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可多选)”53.8%的同学选择人际交往,49.8%的同学选择职业规划,45.1%的同学选择自我完善,31.8%的同学选择情绪管理,23.1%的同学选择恋爱情感。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同学们在遇到的问题和想知道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是趋于一致的。所以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关心的问题主要是涉及人际交往以及职业规划方面,人际交往在社会中是十分重要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还有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职业生涯的规划,就业难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心头之患,对未来的迷茫,对自我认识的不完整,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
(四)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参与程度
被试问答“之前是否参加过心理健康咨询?”87.6%的同学回答从来没有进行多心理健康咨询,12.4%的同学回答曾经接受过心理健康咨询。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咨询还是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所以可以多开展诸如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等方法,让更多的同学接触心理健康服务,从而鼓励同学在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能够主动选择心理健康咨询。
三、结语
大学生作为新世纪社会之一建设的接班人,我们不仅仅要关注他们文化素质,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通过这次的调查,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程度还是相对较高,所以笔者希望各大高校在校内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处,帮助部分需要心理健康服务的同学,使当代大学生能够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哲浩.学校心理研究服务需求研究——以Q校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0.
[2]吴家栋,王声勇,董晓梅.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态度和相关行为的调查[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4).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调查;评估
近年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直备受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使得当代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压力。根据近年来的调查证实,当代大学生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从总体上来看,当代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占全体人数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其中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占了百分之十左右。因此,心理健康服务的开展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一、调查过程
(一)调查对象
选取了3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90份,有效率为89%。其中男生412人,占约46%,女生478人,占约54%,平均年龄为20岁。
(二)调查工具
采用自行编制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内部分在校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情况。通过收集资料,小组讨论,专家检测,修改定稿,最终成功制作好调查问卷。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网络问卷以及实体问卷相结合的方式。
(三)数据统计分析
将收集的调查问卷,通过以下几种分类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是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接受程度,对心理健康服务项目的服务方式,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需求,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参与程度四个方面。将数据整理之后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对心理健康的接受程度
被试问答“当你看到身边有人接受心理健康咨询,你的态度如何?”95%的同学认为这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只有5%的同学对此持疑问的态度,不太能接受心理健康咨询,这部分同学认为接受咨询就代表心理出现问题,不太愿意接受心理健康咨询。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力宣传起了很明显的效果,绝大多数人不再排斥进行心理健康服务,反而因为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更加愿意通过心理健康咨询的方式纾解自身的压力。
(二)对心理健康服务项目的咨询方式
被试问答“希望以哪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可多选)?”81.3%的同学选择一对一的面对面咨询,53.2%的同学选择网络咨询,借助诸如腾讯QQ,微信等社交工具,36.3%的同学选择电话咨询,12.1%的同学选择团体咨询。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首先绝大多数同学愿意进行一对一面对面地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咨询师能够更好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做到更好的心理疏导,提出更为有效的建议。其次,大约有一半的学生愿意接受网络咨询。再次,有一部分的同学的愿意接受电话咨询,这种咨询方式较为方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服务。最后,只有一小部分愿意接受团体咨询,说明团体咨询在学生中的接受度相对较小。
(三)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需求
被试问答“在出现什么问题时需要心理健康服务?(可多选)”56.2%的同学选择人际交往出现问题时,53.7%的同学选择对未来职业规划迷茫的时,43.7%的同学选择对自我认识出现迷惑时,35.8%的同学选择考试焦虑时,31.2%的同学选择恋爱出现问题时。
被试问答“想要了解的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可多选)”53.8%的同学选择人际交往,49.8%的同学选择职业规划,45.1%的同学选择自我完善,31.8%的同学选择情绪管理,23.1%的同学选择恋爱情感。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同学们在遇到的问题和想知道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是趋于一致的。所以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关心的问题主要是涉及人际交往以及职业规划方面,人际交往在社会中是十分重要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还有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职业生涯的规划,就业难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心头之患,对未来的迷茫,对自我认识的不完整,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
(四)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参与程度
被试问答“之前是否参加过心理健康咨询?”87.6%的同学回答从来没有进行多心理健康咨询,12.4%的同学回答曾经接受过心理健康咨询。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咨询还是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所以可以多开展诸如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等方法,让更多的同学接触心理健康服务,从而鼓励同学在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能够主动选择心理健康咨询。
三、结语
大学生作为新世纪社会之一建设的接班人,我们不仅仅要关注他们文化素质,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通过这次的调查,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程度还是相对较高,所以笔者希望各大高校在校内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处,帮助部分需要心理健康服务的同学,使当代大学生能够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哲浩.学校心理研究服务需求研究——以Q校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0.
[2]吴家栋,王声勇,董晓梅.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态度和相关行为的调查[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