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晋:矛盾生万物

来源 :VOGUE服饰与美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unai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大成人之后很多很多年里,罗晋最常对自己讲的一句话是:我真的对吗?人无完人,他总相信,一定还有更好的办法去应对这个嘈杂的世界,也一定还有一个更好的自己潜藏在身体内部。他自言是一个极度矛盾的人,但恰是这矛盾维护着他自我世界的秩序。
  “生命是太脆薄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
  罗晋又再次念起这一段诗,沈从文的诗篇《情书》的第三个自然小节。他将脸冲向房间的一面白墙,整个人趴在沙发靠背上,像一个准备俯冲出去的战士,又像一座早春岭南的丘陵。
  他在为我们录制一段音频,为你读一首诗,诗是刚刚拿到手的。民国人写字,文白还未完全拆得开,读来难免拗口,他不得不几次半路停下来重新录。后来大家都觉得几近完美了,他还是不满意,“断句不对”“没走心”“不好,再来一个”……他总在找自己的问题。中间一度有些心绪不平,他自己打断自己,做出了背向所有人,独自对着墙的决定。又来了一次,很好了,他还是觉得不够,“再给我一次机会。”
  那么紧张,那么在意。不过是一首诗。
  “是,一首诗,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读法。或许是在你耳边慢慢倾诉,或许是起伏昂扬,但我想最重要的是要读出自己的理解吧。”罗晋事后解释,自己之所以一遍一遍尝试、修正,是因为他不太相信自己的理解力。他是这样的一种人,不相信自己,永远在表达的疆域里不停试探着新的可能。
  他不是那种要靠别人告诉他答案的人,他必须说出来,做出来,再做判断和自查。
  何为准确,何为谬误?站在每一个人的角度和每一件事情的立场上都会不一样。罗晋以“正常人”和“精神病患”举例,我们以为自己是健康的,没有问题的,而另外一些人病了,事实果真如此吗?合理与不合理永远在彼此互换着位置。做演员,他不想给任何人事预先套上什么评判准则。消除成见,才是能够真正认识到事物本质的第一步。
  拿到一个让他有创作欲望的剧本后,他会给自己的角色确立一个大致的方向,接下来的事情,他会等待对手、导演和拍摄现场的环境给予他灵感与碰撞。给自己设定太多事先的预知性,并不全然是好的。这是罗晋的创作方式。
  “演戏永远是化学反应,它不光发生在我跟对手之间,跟环境、天气……都有关系,而且好玩的事情就在于,你走着走着走着,现实会跟你设想的东西稍微有一些偏差,但那个偏差不是很大,就会很有意思,而且这一点点的偏差可能就是给角色加分的东西,你的所作所为会更加贴合于角色,让它越来越好,越来越灵动……”
  罗晋有这样的底气,出道多年,没演过不过瘾的角色,创作过程总是会给他震动与起落。“有的可能是压抑得过瘾,有的可能是释放得过瘾,有的可能是在压抑和释放之间的那种度的把握,永远停在中间的过瘾。”他说的最后一种感觉,在刚刚拍完的新片《追踪》里体会尤其深刻。一部文艺片,角色令他始终在“压抑与谨慎”中度日,终于到了最后一刻,有了一点点释放。他爱极了这种拉扯之间的“戏剧的张力”。
  刚开始拍戏的时候,他偏爱那种大起大落的人物,尤爱琢磨重场戏,情绪大开大合,来劲。越往后演,他越体会到,其实大情绪的戏并不难演,真正困难和可以考验、评断一个演员高低的,反而是那种微妙又平静的戏,那种难度在于你是否可以在极度有限的表现空间里依旧牢牢控制住自己的角色。“好的演员其实是看控制力,不是看爆发力。能不能让你的起和落都在准确的范围内,这种控制不能太刻意去设计它,而是本能,它应该是没有表演痕迹的一种高级。”
  羅晋常常在街上看陌生的路人专注到失神。形形色色的人从身边走过,他看不够,给每个人编撰一段故事,任自己的想象力在他们身上发散开来。“我可以坐着看别人发信息看半天,也可以在马路上看别人一步步走过去的那种眼神,看半天。”
  后来渐渐有了知名度,走在路上、开工拍戏,都会被围观,他就透过墨镜看那些举着手机拍自己的人。“你会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很奇妙,奇妙在哪儿呢?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他想到自己的职业,不就是来来回回在每一个相似又不同的人的世界中穿梭吗,今天是这个^的世界,明天换一身皮囊和灵魂。这不就是做演员最好玩的地方吗?你可以有机会站在一个完全不是你的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
  这是很多年养成的习惯了,他默默不语看着什么的时候脑子里却是翻江倒海的丰富。在酒店最常做的事情就是靠在窗边看马路。若是到了重庆呢,就喜欢在江边看船。他会掐着手表计算,一艘船逆流而上走了一分钟,走过这样一段距离,那么按照这个速度,如果从上游重庆某一个城市到武汉,这艘船会开多久呢?他真的就会操心这样的事情,算到自己可以说服自己为止。
  你对我们存在着的这个世界抱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好奇。”
  听起来有点可爱的孤寂。他说习惯了,也不会觉得无聊。他是那种可以一个人玩蚂蚁玩上一个小时的小男孩,从小就是。在拍摄现场如果大家都在忙,他就自己玩,是一种来自童年深处的定力。小时候,爸爸妈妈管他很严,“就是不喜欢我出去野嘛,说白了。”那时候他不懂,起初向往外面的世界,就趴在窗户上看外面的小朋友玩,“他们就趴在窗户外面看我,像看动物园里的动物。”就这么学会了自己和自己相处,把家里能拆的东西都拆过了,不自觉间竟养成了“专注”的本能。
  “其实我从小就是一个矛盾体,一个多动症和专注的结合体。从小就没有在这好好坐着的时间,坐一会儿就坐不了了,一定要动。”从_种性格和脾性转变成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端,罗晋自问,是不是人性本来就是相通的,人是可以通过时间和韧性,好好打磨自己的。
  他也不信那些所谓“普世”的标准和充满评判色彩的形容词。你看到街上一个人骑着三轮车很卖力地在蹬,你就觉得他一定比身边开着昂贵轿车的人“可冷”吗?他一下子从椅子上立起身子,脸上显出严肃但温柔的神情。   他说不太清楚,是这份职业给了他这种停下来思考、研究、质疑的能力,还是他本来先有了这份辽阔的心境,才得以选择做了这个职业。总之不需要怀疑的事情是,他愿意凡事多等一下,多想一阵子,看看除了既有的观念和结论之外,会不会还有其他一些有趣的东西冒出来,人与他们存在着的这个世界有多丰富和广袤,远在我们的想象之外。
  对待工作他严苛而较真,生活中却是一个太容易“知足”的人,法门在于学会“放大”一切,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一个小小的细节,他都会将之放大,充分感受。“可能今天走着走着,一个树枝被风吹断,从天上掉下来了,突然一下子会觉得心里难过一下。”他不为这种敏感感到困扰,反而庆幸作为演员的自己还有这样的感知力。
  一直到现在,提起童年,他都还记得这样的画面:“秋天的时候迎着夕阳扛着一把扫把走在回家的路上——就是每个星期五都要大扫除的日子里,鼻子里闻到的全部都是一种烧梧桐树叶的味道。”
  秋天哦,好凄凉啊……
  “哪有?那是美好的畫面,特别美好,空气也是美好的,烧叶子的味道,都是香香的。”
  十年前,刚刚从电影学院毕业后出演的那部文艺电影《金碧辉煌》,罗晋很多年很多年都不敢重看。片中,他和另外一个同伴演员饰演了两个在福建小渔村里长大的男孩子。面朝无限可能和未知的大海,背靠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宗法村落,又黑又瘦的少年迷茫而踟蹰,浪荡如飞蛾。
  到了今年,他才终于第一次完整地看完了全片。“原来我可以演得这么好。”这话里有点自嘲,也有点无奈。其实那个时候是蒙的,即使已经上了四年学,但依旧对“演戏是什么”充满了一知半解的兴奋与“无知”。罗晋其实是好怀念那种“蒙”的,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内心的力量是难以计算的,最重要的是,那时候的自己杂念很少。
  谈话渐渐深入之后,罗晋开始不自觉地流露出性情里鲜明的矛盾个性。他很接受自己这一点,并不定义它是好是坏。
  做演员就是研究人嘛,所以生活中他几乎是本能地会懂得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敏锐而富于同理心。“我一直在努力学会一件事,不要去听别人说了什么,而要听别人没说什么……”听起来很坚定很有道理的样子,转脸他又会说,“但那样好像又不太像我自己,因为我的表达很直观。”
  他的内心深处很自信,但行事时却又时常走一步看一步,如履薄冰。大方向他没怀疑过,但是他会怀疑自己。“我的内心深处是有个很强大的自我的,但这个很强大的我永远是在我最自卑、最不相信自己的时候出现,它会出来告诉我一句,其实你行的。”
  他也当然如上所说是喜欢这个世界的,喜欢观察与思索,可是自我和外部的壁垒又是时厚时薄的,有时候只是一张窗户纸,有时候却厚重如石。“是的,有时候很愿意接受一切,有时候却又什么都不想听,我就是这么一个特别特别极端的矛盾体。”罗晋发了一会儿呆,“这对演员来说是好事吗,我也不知道。”
  他当然也希望一切是完美的,但是完美不存在,我们都知道。这很无奈,你接受不接受它就是现实。“为什么说我们过来过去过的都是遗憾的一生?就是那点儿遗憾,你永远都想弥补它,但你今天补了这儿,明天又补那儿,没有十全十美。所以就在这种遗憾的状态下艰难地往前走吧,至于能走到什么时候,就要看你的初心能够维持到什么时候。”
  我以为他会说想要一辈子演戏,得到的答案却是迟疑的。
  “没想过我一辈子都会演戏,我也没想过我什么时候(就不演了),至少此时此刻这件事情是我热爱的,我就把我眼前喜欢的事情做好了,没准过两天我就去卖红薯、卖煎饼果子去了……”
  那你也会纠结地、较真地把每一个红薯都烤好吧。
  “是的,很坚信,不在纠结中生存就在纠结中灭亡。”话落,他哈哈大笑。挺好的,你忽然觉得一种遥远的青涩又出现在他的脸上了。有些事,只要你自己愿意,就是不会改变的。
其他文献
香港20世纪80年代大兴土木催生出了一栋栋高楼大厦,而这一轮大张旗鼓的城市建设也是香港迅猛发展、改头换面的重要契机。  如今迈阿密也以同样的方式启动了全新的城市重塑历程,不断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彰显了城市野心勃勃的发展目标。在这股如火如荼的热潮中,全新的酒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迈阿密的各个角落。  如果是一个出生在欧洲或者美国其他地区的人,看到棕榈树这么新鲜的东西,总会不自觉地联想到海滨度假,但是这种
香气书写多元亚洲颂元,香评人  在以城市为灵感的香水创作中,以亚洲城市为灵感的作品呈现出非常多元化的样貌,这与亚洲面积之大以及文化的多元密不可分。如果说城市主题的香水是基于城市风格的艺术创作,那么首尔、上海、东京、伊斯坦布尔这四个典型的亚洲城市在调香师的手下呈现出的香气质感非常不同,这正是令我深深着迷的地方。韩国 首尔  Scent of DeParture SeouIICN中性香水约¥300/5
Paolo Roversi为澳大利亚版Vogue2017年8月号拍摄的作品,曾用于Dior Images:Paolo Roversi一书。摄影师Paolo Roversi,2011年摄于巴黎。  Paolo Roversi-Studio Luce  时间:2020年4月5日-7月5日  地点:意大利拉文纳艺术博物馆(MAR-Ravenna Art Museum)  拉文纳,这并不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
经典再现  提到Mulberry最为人所熟知的产品,于2010年首次发布的Alexa手袋一定榜上有名。而为了庆祝即将到来的品牌诞辰50周年,Mulberry将重新发布这款手袋,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更加精致特别的细节,带来全新升级的优雅体验。本系列使用的是经过环保认证的黄金标准皮革,来自英国碳中和工厂。在延续原版的三种尺码之余,新款将有更加丰富的颜色选择,从经典色调、大地色到霓虹色系,不论出席什
MonclerXJonathan Anderson永葆好奇  “好奇”二字是Jonathan Anderson常常挂在嘴边的高频词。身兼Loewe和自己创立的品牌、JW Anderson的创意总监,同时积极参与着许多合作项目,他似乎总有着充沛的精力和源源不断的想法来应付这一切。“我总是对身处这个行业感到十分幸运,所以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尽全力,毫无保留地输出。我感觉只要一直保持好奇的状态,身边就会有
还在为每日化妆补妆而苦恼?两三天不掉妆的彩妆品好似文身效果般有着超强持久力,  成为新的彩妆潮流。  一直以来持久不易脱妆又好卸的彩妆都备受追捧,比如早几年出现的温水可卸除的不晕妆睫毛膏,而近期“文身式”彩妆品大受欢迎。随便走进日本、韩国哪家药妆店,你都可以看到包装上标有“Tattoo”字样的产品,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染眉膏和眼线笔,而现在连唇膏唇彩上都出现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号称妆容持久度达24小
脸上的斑点、痘印看着碍眼,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去除干净?专业人士与你探讨分析。  长不长斑受遗传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为什么有些人晒后皮肤立即变黑,有些人则长出斑点?爱不爱长斑,和基因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如果父母或近亲脸上有明显斑点,你长斑的几率就比一般人高。后天因素中,曝晒和睡眠问题对色素沉淀的影响最大,紫外线直接刺激过度使黑色素生成,不良的睡眠则让黑色素正常代谢不规律,减缓“反白”的速度。对于容易长
Shiseido光透耀白祛斑焕颜精华液¥880/30ml美肌新定义  属于春天的颜色总是透着一份柔美,初生的绿芽、含苞待放的花蕾,在经历了一整个寒冬之后,每出现一点清新之色,都为人们带来一分希望 .春夏交替之后,所有的色彩都變得饱和、明艳,唯有这短暂的春日,一切都仿佛笼罩在薄纱之下,温和而梦幻.而说起独属于春季的限定美丽,则不得不提到樱花。每年樱花都在无数的关注和期待中一每一步都有专门的预报,从花
1.Valentino高级定制北京系列大秀后台2.高级定制引以为傲的工艺细节3.Valentino高级定制北京系列4.創意总监Pierpaolo Piccioli的灵感板5.Valentino高级定制北京系列大秀后台  当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普契尼的咏叹调《托斯卡》(Tosca)中的选段在古朴恢弘的颐和园响起时,一场东西文化交相辉映的绝美梦境就此铺陈开来。在迂回绵长的长廊亭阁间,闲庭漫步的靓装佳人
如何延展我們躯体的认知边界,在感官中洞察更细腻微妙的瞬间?在衣物的覆裹中探索每一次运动和静止的形状,那些宽大或紧身的,有型或柔软的,于起承转合间与流动的身体线条产生感应互动。在衣物的庇护下,每一次动势与静固的身姿都如同遇形而成的水,柔软,可变,真实的自我在动静交错间更显美之无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