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t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世界的竞争是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它对人们的创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极其迫切的要求。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创新心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历史教学必需适应时代需要,这就要求历史教学应该突破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单一的求同模式,确立一种“一石入水,浪花四溅”的求异导向。在历史教学中,创设多种教学活动情境可以促使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探索、富于联想、勇于创新。
  一、提高学习兴趣,唤起创新意识
  现代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强调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积极的兴趣有如催化剂,能推动人们去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如果学生对历史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就会展开思维的翅膀积极主动,顽强执着地去思索创新。
  历史是一门基础的社会科学学科,它包罗万象,涉及各个领域,历史学科的知识虽然丰富多彩,但是由于社会阅历和生活经历有限,却使得他们感到历史知识复杂,无从下手。因此,在学习中表现出畏难、厌倦的情绪。把学习历史当做负担。结果越来越没有兴趣。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呢?我认为除了要做到上述两方面外,教师还应该根据中学生感情丰富、好动、好奇的心里特征。努力去创造一个乐学善学环境,使历史教学的课堂趣味横生,使学生心情愉快,轻松自如地接受历史知识。
  那么如何使创造这样一种课堂情境呢?这就要求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往往单调乏味,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则生动诱人。教师如果经常采取新颖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既能消除学生学习中单调感、枯燥感、疲劳感和厌倦情绪,又能不断剌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我在课堂上把每节课的前5分钟时间,由全班同学轮流讲“历史上的今天”,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记忆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愈加浓厚的学习兴趣。上课时让学生自拟提纲然后板书,好的略加修改做为课堂当板书。这些,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都它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显然,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创新欲才能得以产生,创新思维方能得以形成。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作为“教”的一方,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自己的教育对象,而且要把学生当作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同盟者,取得到他们的积极配合和支持。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呢?我觉得教师,其一是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教学。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掌握所教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这样,思路清晰、通畅,就能得心应手地驾驭教学活动,所教授的内容学生易于接受,学生便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与学达到协调一致,默契配合。其二是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如课堂提问就是诱使学生直接参与教课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课堂提问是一种可以启发学思维,吸引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作为教师必须善于使用这种方法。首先教师应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最好是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或者立体思维的问题。讲课时根据这一系列问题环环紧扣,步步深入,或边讲边问,边问边议,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很集中,积极性也就容易调动起来了。当学生回答困难或回答不完整的时候,教师要耐心启发、点拨、或通过提问其他学生,互相补充,做出完整的答案。对于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教师在课堂上更要起着“导”的作用,让学生各抒见,热烈讨论,集思广益,互相启发,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创设讨论情境,营造创新氛围
  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 有利于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格局。在历史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适时适度地为组织讨论课、辩论课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组织学生上好这种类型的课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要做许多细致的准备工作。最重要的是准备可供讨论的题目。让学生要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才能解决这些题目。准备的讲座题目要精选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具有启迪他们对现实问题思想的内容,如“文革期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这代学生的父母辈大都经历过这个非常时期,对该问题有浓厚兴趣,求知欲强,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背景是什么?影响是什么?怎样去评价?又如“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是不可避免的”等等,都可以作为讨论的范畴,但要注意层次要求上的区别,因年龄而异。这些课题我们只要稍稍用心,每节课、每个单元都可以罗列许多。平时要多多强调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意义,讨论时则应注意指导相互协作、学会建立共处的情感、注意扬长避短、消除不利因素。捕捉正确的思路,有意识的将大题目分解为小题目,各自分担部分,再集中综合分析这样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如以上例题都可以分解。其次,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要注意善于引导。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态度、言行,认真分析他们思想、观念,和视角的转变、能力的迁移,能诱发求知欲、竞争心理,指导学生正确地表达自己所想的问题,清晰地流畅地表达。促成他们从“学会”到“会学”。对学生的创见要及时给予鼓励、支持,诱导学生大胆思考,勇于探索。对与众不同的见解,即使是错误的,也应对其乐于大胆思考的精神给予帮助,但同时要指出错误之处,以发展学生的自我反省的批判性思维。因为真理与谬误、创新与保守仅一步之遥。记得有一次讨论课题是“对秦始皇一个做简单评价”。当教师指导学生用课本知识进行概括分析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秦始皇是个‘暴君’”他接着罗列了一些如坑儒活埋知识分子,役使几百万人修筑长城、阿房宫等例子说明。课堂气氛瞬间的沉默后,几个同学发表了支持意见,但更多的同学持否定态度,当时教师鼓励了他大胆思考问题敢于大胆置疑的精神、同时与大家一起讨论了了什么是“暴君”的含义、又指导他们一定要学会“一分为二”的观战,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考察、分析,实事求的评价,并进一步就“暴君”还是“一代枭雄”展开辩论、深入探讨,最后达成一致认识,即“秦始皇应是一代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中国历史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讨论,既增强学生探讨问题的争鸣意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以综合归纳的基础上,学生不仅得出一个十分准确的新结论,还掌握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思维方法。
  四、结合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不能脱离生活和实践。 历史教学从根本上说要服务现实,历史学如果不食人间烟火,对现实不发生任何作用就失去生命力。“鉴古而知今”,人类总从过去了解今天,进而开拓未来。 要充分利用研究性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去收集历史信息,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去解决现实社会的实际问题,全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敢于创造的精神。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分析世界近代史上“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土地政策”时有位学生根据“英国大地产制客观上有利于后来的工业革命,而法国形成的小地产制则导致了农民的贫困、市场狭窄”这一内容,联想到了我国农村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家庭联产承包制”该改革了!》为题写了一篇小论文,指出我们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在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是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近代英法的土地制度影响来看,这种制度不能长期维持,如果不尽早改革,将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小论文,由此及彼、由历史到现实进行对比分析,提出自己独特看法,显示出中学生难能可贵的创新意识。教师要指导学生敢于向教师、课本、权威的结论提出挑战,冲破常规思维模式,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得到深化和升华。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才能与新高考“综合科目应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要求更加真实和全面模拟现实”的命题要求相适应。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历史教师应切实地提高自己多方面的素质,为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井喷”了3个多月的 B 股市场刚刚显露出歇息的苗头,设立 B 股基金的呼声又开始喧嚣起来。人们不禁要问:真有设立 B 股基金的必要吗?即使经过3个多月的暴涨,B 股市场的总流
本讲主要叙述输入/输出接口技术及微型计算机系统。五、输入/输出及接口技术输入/输出接口是微型计算机与外部世界交换信息所不可缺少的手段,它在微型计算机系统设计中占有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所谓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并解决疑难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究竟应当怎样去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营造气氛,使学生敢于质疑  长期以来,有的教师怕学生节外生枝,怕学生提问打扰教学计划,习惯于一讲到底、满堂灌。而学生、特别
期刊
【内容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和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索和总结。这五个方面主要是:激活文本 ,丰富想象;运用插图 ,启发想象;课后延伸 ,激发想象;结合语境,大胆想象;鼓励动笔,模仿创新。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更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显现。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 想象能力 培养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
期刊
期刊
读书做记号是小学中高年级阅读课堂教学经常使用的方式。读书做记号是学生和文本对话,进行个性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读书做记号包含“符号勾画”“阅读批注”两个部分。“符号勾画”即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新词,喜欢的语句,含义深刻的句子,不理解的词句等。“阅读批注”则包含学生就所读内容提出质疑和教师让学生根据问题或自己的阅读兴趣点、思考点,在文本上批注两方面内容。  从建构主义的理论看,学
期刊
本文发展了传统的变速物体的测长方法,详细推出了以通过相邻检测器时间为自变量的匀变速物体的较为精确的测长公式。亦介绍一种以微处理机和本算法为基础的DGC—1型红热钢坯
摘要:成功的结课,对教学内容起整理概括、提炼升华和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精心准备的结课设计和发人深思的结课语言,让学生觉得“余音绕粱,三日不绝;课堂虽终,意趣不尽”,突破课堂教学时空的局限,使课堂教学进入启思激情的意境。  关键词:结课 艺术 耐人寻味 高效课堂  语文教学如同写作,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导语要动人心魄,引人入胜,结尾也应精心设计,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完美的
期刊
期刊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所需综合型人才,已成为当代教育界的最强音。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精神,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教育。而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正是培养适应全球充满竞争和挑战的2 1世纪的新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那么,在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性教育呢?  一、改革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