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集聚与区域差异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xi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金融资源集聚是金融业得到快速发展来的基本前提。本文选取八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对我国31省市的金融集聚水平进行评价,并分区域对我国的金融集聚水平进行考察,从结果来看,北京地区是我国金融集聚水平最高的城市,并且我国仅东部地区的金融集聚水平为大于零的,中西部地区均小于零并针对实证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集聚;区域;差异
  1.金融集聚综合评价指标构建
  本文共选取八个指标对金融对我国2015年我国31省市的金融集聚水平进行评价。以金融相关率(X1)反映样本城市金融与经济活动总量之间比例关系,衡量整体发展水平;以金融业从业人员数量(X2)衡量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水平;以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X3)衡量金融业资本投入水平;以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X4)衡量银行资产来源规模;以银行总资(X5)产反映地区银行总体规模状况;以样本城市上市公司的数量(X6)与国内股票筹资额反映该地区证券市场融资能力;以保费收入(X8)反映保险业发展水平。本文数据主要来自各地区统计年鉴。
  2.金融集聚水平综合评价
  2.1KMO与Bartleet检验:因子分析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通过降维的方法用少数几个因子去综合反映原变量的主要信息。在对变量进行标准化后首先对数据进行KMO和Bartleet检验来对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KMO检验的结果为0.735,表示变量间相关性较高,数据能够进行因子分析。
  2.2解释的总方差和碎石图:从解释的总方差与碎石图来看,前两个因子的解释的总方差达到了85.412%,说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同时从碎石土来看,第三个因子后特征值就小于1,同样说明提取两个因子即可。
  2.3主成分命名: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来看,除X1金融相关率与X2金融业从业人员外其余变量均归为一个因子,所以将第一个因子分为一组为金融与GDP关系,其余因子分为一组综合反映金融的发展状况。
  2.4金融集聚水平综合评价:确定各主成分中变量的系数是构建模型的关键,根据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表2)可以得出主因子得分函数:
  最后本文在计算我国31省市金融集聚度综合的的得分时用两个主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占积累的总方差贡献率的比例作为权重,构造综合得分模型。以下为我国31省市2015年金融集聚综合得分如下图所示同时,为了分为详细了解我国不同地区金融集聚的狀况,将我国划分为3地区域,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河北等10各省市,中部地区包括湖南、湖北、江西等6个省市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等12个省市。
  从因子分析的结果来看,金融集聚水平大于0的说明金融集聚达到了平均水平之上,形成了金融集聚。小于零则还未达到平均水平。从全国的情况看,金融集聚综合评分大于零的省市较少,东部地区仅北京、上海、浙江与河北四个省市金融集聚综合评分大于零,总部地区近江西金融集聚综合得分大于零,西部地区仅重庆云南、新疆等几个地区金融集聚得分大于零,基本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相符,北京上海等地区在经济领跑全国的同时金融集聚水平同样是最高的。
  分区域来看,三个区域中除东部地区外,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金融集聚综合评分均小于零,可见东部地区总体上以实现金融资料的集聚,而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金融集聚总体水平不容乐观,这一情况基本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符合,东部沿海地区明显快于内陆中西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加速金融资源集聚,形成地区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3.政策建议
  3.1合理引导金融资源集聚,加速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中西部地区各省市政府应采取优惠政策,让有效的政府行为和有效的市场机制相匹配,合理引导金融集聚发展模式,促进以金融业集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借助金融集聚及其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
  3.2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鼓励在中西部地区设立证券交易所,位更多的优质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此外,在鼓励西南地区更多优质企业在主板和二板市场融资同时,重点完善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和多层次债券市场,降低间接融资比例。
  3.3完善金融生态环境,营造良好金融集聚环境。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有利于金融资源集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里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首先,全面优化政策法规环境,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推进政策、制度先行先试,费用补贴、风险补偿等金融财税政策联动配合,完善配套优惠政策;其次,完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完善中介服务见监管体制和模式,支持专业服务机构规范发展,支持专业服务机构多元化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使用显微镜,是初高中学生一项重要的实验技能,也是学习及研究生物学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但是在教学中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存在一些误区,效果也不太好。这篇文章就是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使用 ;显微镜 ;小窍门  【Abstract】:How to use the microscope, is an important early test high school s
期刊
【摘要】:马克思理论一直以来都被我国视作极为重要的指导性理论,而纵观整部马克思理论,人、非人以及真人构成了支撑该理论的逻辑结构。但从逻辑论和方法论的角度下对马克思理论进行解读,其逻辑起点与出发点则出现了明显的不同。因此本文将尝试通过对马克思理论的逻辑起点以及出发点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充分发挥马克思理论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理论;逻辑起点;出发
期刊
【摘要】:《西狭颂》摩崖石刻位于甘肃省成县县城向西13公里处的天井山鱼窍峡中,碑文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又称《惠安西表》,民间俗称《李翕颂》或《黄龙碑》。颂文主要记载了东汉武都郡太守李翕率众开天井道的历史政迹。摩崖颂碑呈长方形,纵3.06米,横3.75米,由额、图、颂、题名四部分组成。上为篆额“惠安西表”四字,额右下方为《五瑞图》,即黄龙、白鹿、嘉禾、木连理、甘露降及承露人,《五瑞
期刊
【摘要】:郭密族是藏族的一个宗族或部落组织,千百户制度是清王朝对青海牧区的部落采取的一种基层管理制度,本文依据现存的文献,对郭密部落及郭密千户的历史作了一些梳理。  【关键词】:郭密;部落;千户  青海藏族地区解放前的社会基层组织是“封建部落制”,这种基层组织在当时是数以千计、遍布整个牧业区的。郭密部落也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存在的。 郭密族是青海藏族的一个部落组织,位于海南州贵德县的黄河之北和共和县
期刊
【摘要】:明初,三罗喇嘛从西藏到安多罕东地区弘扬噶举派教法,不仅以其威望成功说服罕东诸部归附明朝,且建瞿昙寺、任西宁僧纲司都纲在卓仓地区进行了开明的统治。  【关键词】:三罗喇嘛;功绩  三罗喇嘛是西藏山南卓隆人(今洛扎),法名洛桑扎西,出生于一宗教世家,与噶举派祖师玛尔巴属同一氏族,故被称为“玛尔仓”。后依照神佛及上师授记,前往安多地方弘扬噶举派教法,初访青海湖地区为罕东诸部讲经传教,且其常年在
期刊
【摘要】:王道与霸道作为儒家政治哲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荀子已将其从纯粹的历史状态描摹转变为高度理论化的政治哲学概念。这不仅使得孔孟的“王道”观由哲学理想走向了政治实践,而且为当时新兴的地主阶级提供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政治理論体系,使得王霸思想更贴合时代现状也更具时代特色。本文将从荀子“王霸杂用”思想体系出发,探讨其在汉代政治中所取得的实践成果,并进一步揭示荀子治国思想在面对新形势时所具有的理论能力,以
期刊
【摘要】:博物馆学作为一门研究和指导博物馆事业发展与博物馆实践的学科。其进步有赖于博物馆实践的发展和博物馆学研究的进步。本文从博物馆学科初始成、博物馆学科再兴起、博物馆学科研究更深入三方面来综合论述了中国博物馆学的研究现状,最后总结与展望了中国博物馆研究。  【关键词】:博物馆学;中国;研究现状  博物馆学是一门研究和指导博物馆事业发展与博物馆实践的学科。博物馆学学科的进步有赖于博物馆实践的发展和
期刊
【摘要】:共享经济是互联网技术创新下的经济新趋势,它通过共享平台来匹配供需双方,降低了交易成本,盘活了闲置资源,实现了资源的最佳配置。本文在查阅中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出发解释了共享经济现象的理论,希望能对中国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共享经济;创新创业;消费平台;互联网技术  一、引言  共享经济是互联网技术创新下的新型经济模式,它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快了知识和资源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在不断地进步,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而在这样的形势下,国有企业怎样做好纪检监察的工作,就是当前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而本文将对此将展开研究,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浅显意见,以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  一、纪检工作对国企的重要意义  对党的领导地位的巩固作用。企业的党委就是党基层组织,而企业员工就是党的群众基础。党委和纪检的工作不能监督和保证
期刊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职院校非常重要的文化素质课程,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还可以帮助学生认清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历史,更深入的理解历史和人民为什么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如何走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学习效果直接受力于教学手段,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成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孜孜以求的努力方向,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教学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