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岂能将执行抛在脑后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ou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企业不缺乏好的战略,但是却往往因为执行不力,导致自己的战略失败,陷入危机,因此——
  近日,在深圳召开以“如何建立执行企业战略的组织能力”为主题的研讨会,与100多家公司的企业家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研讨会上有人提出,中国企业之所以在解决企业管理的根本问题上花费不小而收效不大,是因为在企业中普遍存在人执行不力的问题。因此建立强有力的企业执行能力对于现阶段中国企业的战略实施尤为重要。
  
  为什么企业缺少执行力?
  
  中国某大型国有企业因为经营不善导致破产,后来被日本一家财团收购。厂里的人都在翘首盼望日本人能带来什么先进的管理方法。出乎意料的是,日本只派了几个人来,除了财务、管理、技术等要害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换成了日本人外其他的根本没动。制度没变,人没变,机器设备没变。日方就一个要求: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结果怎么样?不到一年,企业就扭亏为盈了。日本人的绝招是什么?执行力,无条件的执行力。
  执行力不好的原因有多方面的,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就不能将执行进行下去呢?
  一是管理者没有常抓不懈。大的方面是对政策的执行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虎头蛇尾。小的方面是有布置没检查,检查工作时前紧后松,工作中宽以待己,严于律人,自己没有做好表率等等,以一个企业出了问题首先要看主要负责人。所以企业要想强化执行力,必须在每个方案出台时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凡是牵扯到管理者的方面一定要率先示范,做出表率才行。
  第二个原因就是管理者出台管理制度时不严谨,没有经过认真的论证就仓促出台,经常性的朝令夕改,让员工无所适从。最后导致了真有好的制度、规定出台时也得不到有效的执行。
  三是制度本身不合理,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或者过于繁琐不利于执行。经常遇到一些企业企图通过各种报表的填写来约束员工的行为,或通过各种考核制度企图达到改善企业执行力的目的,但往往是事与愿违。企业每下一个制度就是给执行者头上戴了一个紧箍,也进一步增加了执行者内心的逆反心理。最后导致员工敷衍了事,使企业的规定流于形式。说不定连有些本来很好的规定也受到了牵连。
  四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流程过于繁琐,不合理。有研究显示,处理一个文件只需要7分钟,但耽搁在中间环节的时间却能多达4天。有时一件事需要各个部门进行审批,导致具体执行人员失去耐心而影响了执行的最终效果。
  五是工作中缺少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这里面有两种情况,一是没人监督,二是监督的方法不对。前者是只要做了,做的好与坏没人管。或者是有些事没有明确规定该哪些部门去做,职责不明确,所以无法考核。常见的如企业中的管理真空或者管理重叠问题,导致有事情的时候没人负责。后者是监督或考核的机制不合理。1997年,美国安然公司为了保证员工不断进步,采用了一套绩效评估程序:对同层次的员工进行横向比较,按绩效将员工分为5个等级,这些级别将决定员工的奖金和命运。但是,事与愿违,这套系统实际上形成了个体重于团队的企业文化。有位老员工说:原因很简单,如果我和某人是竞争对手的话,我为什么要去帮他呢?到后来,这种压力拉动型的绩效评估机制也就逐步转化为一种拉帮结派的官僚系统。有些经理开始捏造问题,篡改记录,赶走那些自己看不顺眼的员工,公司的衰败也就不可避免了。
  六是培训中的浪费。现在很多企业都重视员工的培训,从管理到技术,从技能到心态等等,无所不包。这一方面反映了企业对提高员工能力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重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企业培训中的形式主义。很多企业往往是培而不训。人为地减少了培训中的步骤。培训的四大步骤:讲解、示范、演练、巩固。大多数企业所谓的培训可能就做了第一步:讲解,如此而已。具体到工作中怎么做?就没人过问了。这也是好多企业培训后觉得没有效果的原因所在。
  七是公司的企业文化没有形成凝聚力,或者说公司的企业文化没能有效地取得大家的认同。前面七点讲的都是关于通过外部的刺激来改变执行者的行为,达到公司的目的。而企业文化却是力图通过影响执行者的意识进而改变他的心态,最终让执行者自觉改变行为的一种做法。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做法。
  
  如何保证公司战略的有效执行?
  
  今天,很多国内企业都在制定战略,这是好事,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大多数国内企业的战略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大家普遍还是习惯于跟着感觉走,战略的严肃性差。具体表现为——有些企业浅尝即止、有些企业半途而废、有些企业甚至根本没有去执行。
  那么,如何保证公司战略的有效实施?如何使企业这部机器运转正常?
  首先,目标分解。略目标具有宏观性、全面性的特点本身就说明它是不可分的。战略目标作为一种总目标、总任务和总要求,总是可以分解成某些具体目标、具体任务和具體要求的。人们只有把战略目标分解,才能使其成为可操作的东西。可以这样说,因为战略目标是可分的,因此才是可实现的。战略目标的分解应自上而下,逐层分解,形成部门的子目标,直至最基层的目标,实现战略目标的可操作性。
  第二,建立一个有竞争力、生产能力和资源力量的组织以成功地实施战略。为了保障战略的顺利实施,企业需要为关键的位置挑选有能力的人才,确定组织具有其所需要的技术、核心能力、管理人才、技术诀窍、竞争能力和资源力量,以有助于成功的战略实施的方式组织业务流程、价值链活动和决策制定。
  第三,对价值链活动进行最佳运作,并不断提高其运作水平。即便是在同一个行业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价值链还是有差别的。不同的战略选择对价值链元素的要求是不同的;在PC行业,DELL的价值链与其他同类型公司的价值链就是有区别的,这是因为DELL采用的是直销模式,而其他电脑公司采用的是传统的代理模式。DELL的价值链中有它独特的东西,这也是支撑DELL战略的关键。毫无疑问,价值链的活动直接决定公司战略的执行效果。因此,企业要想提高战略执行的水平,就必须要通过不断对企业价值链活动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其运作水平。
  第四、将报酬和激励与达到业绩目标及实施战略相联系。没有基于业绩目标的考核体系,战略的执行也就没有了严肃性。每一阶段的战略目标是否实现必须要通过企业的经营指标和数据来说话,而基于业绩的考核体系对企业的员工来说就好比是指挥棒,它指引企业员工前进和努力的方向。如果公司的考核体系与公司的战略不匹配,那么就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公司的战略恐怕永远只会是魏国人心目中的楚国。
  第五,挥带动战略实施所需的内部领导作用,不断提高实施战略的水平。
  如果没有郭士纳可能就没有今天的IBM,正是凭借非凡的领导能力,郭士纳把IBM带出了迷雾,走上了康庄大道。战略的成功需要强有力的领导保证,否则再好的战略也很难推行下去,更不要奢望会有好的结果。
其他文献
战略导向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能够有效地将公司战略转化为公司的内部运作过程。  绩效考核不坚持战略导向,就很难保证绩效考核能有效支持公司战略。绩效考核的导向性是通过绩效指标来实现的,绩效考核能否实现导向战略,实际上就是通过战略导向的绩效指标的设计来实现。    战略导向的绩效指标设计原则    绩效指标应分出评价层次,抓住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每位
期刊
方法和原则固然重要,但沟通更是关键的一环,离开了沟通,绩效管理就会走形,就会偏离设定的方向。  在企业的管理体系当中,绩效管理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在实际运用中,许多企业的绩效管理却并不尽如人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管理层觉得绩效管理非但没有达到预期设定的目标,而且严重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在员工眼中,绩效管理就是业绩考评,往往认为考核结果并没有反映出自己的真正的工作成绩,考核是不公平的,因而
期刊
炒作已经过去,企业是否已经真正冷静下来,面对PC业发展的下一个“3年”?  在经历了3年的IT寒冬后,PC市场终于出现了走出阴霾的迹象,根据计世资讯数据显示,2004年上半年PC总出货量达到636.3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达到21.9%。其中2004年上半年台式电脑出货量为524.5万台,同比增长17.3%。这组数据进一步证实了IT市场复苏的趋势。但总体上我们看到以台式电脑为代表的PC市场增长速
期刊
解决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相背离的一个办法就是建立企业的多级考核体系,并将多级考核结果综合地应用于对员工的激励中。  企业的绩效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同时,它还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难点所在。根据我们对很多企业在绩效管理成功和失败案例分析,企业绩效管理的主要难点之一就是如何使企业员工个人绩效与本部门的绩效、本公司的组织绩效有效的
期刊
再好的绩效管理方案、体系,也需要到位的执行措施和良好的配合,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企业背景    HTECH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其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远高于其他竞争对手,稳居行业第一。但是在新一代产品的竞争中,竞争对手已占得先机,其新产品已经形成规模,而HTECH股份有限公司虽早在五年前就已经确立了以新一代产品为未来核心产品的研发战略目标,并开展了此方面的研发工作,但却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期刊
平衡计分卡(BSC)最早是1992年由哈佛大学教授罗伯.柯普朗(Robert Kaplan)与诺朗诺顿研究所当时的最高执行长大卫.诺顿(David Norton)两位学者所提出,它最大的价值功能在于以平衡观念来驱动组织绩效的量度,由于其诉求的是企业内部绩效短期和长期目标之间的平衡、财务和非财务量度之间的平衡、成果与成果的执行动因之间的平衡、外界和内部绩效构面之间的平衡等状态,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
期刊
员工的好与不好,也不是领导或个人说了算,主要在于工作中的表现。    考核中的用人理念赛马又相马    马是好马还是劣马,并不在于用嘴去理论,而是在于让所有的马都到赛场上去比赛,在比赛中去识别。知识和能力是核心,思维模式是外围,态度是第三层,三者叠加依次为行为。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思维模式不太容易很快提高或改变,但是态度很容易改变。这种比赛是在竞争中识别好马,对于市场人员效果特别明显。对于管理者,
期刊
通过绩效管理持续改进绩效表现,提升核心竞争力,使企业从基于“一招一式”的简单竞争,逐步过渡到基于“系统协同效率”的整体竞争,已经成了大多数营销组织的共识。  中国的大多数行业和市场,在经历了从产品战、渠道战、促销战等一系列市场经济的洗礼后,越来越强调组织管理的系统效率提升。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变化也越来越快,要求营销决策的响应速度也越来越快;二是现代竞争越来越强调整个企业面向市场的
期刊
一位民营企业经理不无感慨地说:“对我们而言,业绩评估只是先让经理和员工们先找点管理的感觉,要做到科学,落到实处,恐怕还要有一个不短的过程……”  一直以来,业绩管理中的评估问题始终是管理领域的热点话题。正如绩效管理专家柳春鸣所说:“在中国,‘人治’与‘法治’的经典辩题更使‘评估’带着转变管理观念,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意味粉墨登场,成为我们本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首要议题之一。从‘德、能、勤、績
期刊
记者:黄孝年  嘉宾:姜亚东——无锡小天鹅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孟怡昭——上海华普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培训主管  绩效评估和考核体系在公司经营管理中是源头和核心,对激活人事管理职能、调动和发挥销售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公司整体绩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绩效考核有“中国特色”?    记者:两位嘉宾,你们好!我们知道销售人员是公司营销策略重要的执行单位,工作性质与一般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