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可以给曾经的老师上课了

来源 :畅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sces_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近日在访华时表示,希望中国在高铁建设项目上施以援手。此前他还说过,希望中国的技术能够帮助英国规划和建设新一代核电厂。对此,我有些困惑。
  30年前的1985年,我率队到贫穷的中国实施政府援助项目。我们从北京辗转上海、广州和农村地区。北京满大街都是骑自行车的人,他们穿着蓝色中山装,会说英语的寥寥无几。中国的高校急需技术和科学知识。我们与中方商定一个中等规模的奖学金项目,选派中国大学毕业生赴英攻读理科硕士和博士,学成后回国。
  一年后,我成为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专员,这是一个为期十年的项目。每年,优秀的中国毕业生(他们几乎都是理工科学生)拿奖学金去英国读书,主要是攻读博士学位。总的来说,这个项目是利用英国援助最成功的案例之一:从经济和参与度上都是如此,各方受益。
  那么我为何困惑?30年前我眼前是一个幅员辽阔但贫穷的国家,他们向我们寻求援助和专业知识。如今,只用了一代人的光景,我们已经在向中国寻求高铁建设的技术工艺。要知道,我们曾是印度、叙利亚和南非等国的铁路技术提供商。我们已经请求中国帮我们规划和建设核电站了!问题出在哪里?
  答案不止一个,或者我们是否应该称之为借口?历届英国政府把钱都投进被夸上天的金融服务部门,宽恕银行的挥霍无度,放纵投资者投资伦敦等地无人居住的豪宅。但与此同时,我们难道不应该全心全意从事科研?中国专心搞研究和创新,用了一代人的时间由穷变富。但英国和它的企业却错过了,现在要纠正这一令人汗颜的过失,挑战巨大。(资料来源:《参考消息》)
其他文献
无论是唐高祖李渊,还是父子档唐睿宗李旦和唐玄宗李隆基,退位时多少充满着被迫让位的因素,几乎都是“裸退”型的,最后尽数消失在了唐代的政治生活当中  唐 唐朝堪称太上皇的“黄金时代”,一共出了四位太上皇。如果说之前北朝的太上皇均为乱世年代的怪诞产物,那么,唐朝的太上皇多为盛世之君,涵盖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大盛世,以及平定安史之乱的中兴时代,但围绕着皇权消长的权力斗争之残酷却丝毫不让于动辄刀兵
期刊
英国王室早已因喜爱豪华宴会和丰富食谱而闻名,英语里有个习语,  “吃得像个国王”,这一说法可不是节俭的意思,甚至可以说是“暴饮暴食”的同义语  英国王室厨房里的食谱历来被列入王室的机密,严禁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外泄。如今那些为王室做饭的大厨们都签过比华尔街投行交易员还严格的保密协议。不过这更激起了民众的好奇,几年前,英国作家兼电视主持人杰里米·帕克斯曼出版了一本名为《关于王室》的书,书中披露了查尔斯王
期刊
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来说,当大财团不再左右经济的每一个细节之时,客观上是社会整体之福。从此,中小企业有了大规模创新和发展的可能  近日,新华社瞭望智库发表署名为罗天吴的文章《别让李嘉诚跑了》,批评李嘉诚“在中国经济遭遇危机的敏感时刻,不停抛售资产”,是“失守道义”的行为。长和发言人9月14日回应称,集团没有撤资,强调有买有卖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风起于青萍之末。从2013年起,李嘉诚开始集中
期刊
你我皆是叶良辰  叶良辰?如果这段时间,你还不知道叶良辰是谁!那证明你out了,没跟上社交网络的节奏!  叶良辰的故事还得从一段QQ聊天记录说起。  有人在网络发文称,北京某高校一女生寝室,一个名叫“李汶济”的女生不愿意打扫卫生,还请来了其友“叶良辰”教训舍长,于是张静静和叶良辰在QQ上展开了魔性对话,叶良辰也因此成为了生活中第一个用言情小说男主语气说话的“霸道总裁”。  这只是开始,真正让叶良辰
期刊
当国际调查拿不出足以指控纳吉布的证据,他就可以宣称,连国际反腐调查都无法证明他贪污  从9月18日开始,马来西亚连续几日登上了西方主流媒体的热搜榜,这样的曝光度对马总理纳吉布来说,却不是好消息。  丑闻扳不倒纳吉布?9月18日,马来西亚政治活动家凯鲁丁·哈桑被捕,罪名是含糊其辞的“破坏议会民主”。他的律师马蒂亚斯·常透露,当局给凯鲁丁罗织罪名是为了阻止他前往美国——他约好21日与美国联邦调查局(F
期刊
随着七天长假的大幕徐徐拉开,“史上最激烈国庆档”进入了白热化竞争阶段。《港囧》来势汹汹,《夏洛特烦恼》后劲十足。  《解救吾先生》也于9月30日开画,在首日只有12%排片占比的不利开局下,获得金马奖双提名(“最佳剪辑”和“最佳男配角”),接着便是连日的口碑炸裂和黄金场次的场场爆满,被观众、媒体和影评人一致称为“真正的好片子”。  当然啦,畅谈君是绝对不会错过好片子的。于是,在这个没有悬念依然堵成“
期刊
在古代“到此一游”会推促文化的积淀,是因为媒体方式的缺乏。今天,人们拥有更多的形式和手段完成有限之生命与外物之长久永恒的对话;有更多的手段留住“来此、在此、见此、证此”的瞬间  在《西游记》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孙悟空在佛祖手指写下“到此一游”。如今,有网友发现,“到此一游”前几年被刻到了埃及的神庙上,如今又刻在故宫的大缸上。为何在景点刻字留名如此盛行?“中国式旅游”的根源在哪?  信手一题,是古人
期刊
10月5日,中国人还在黄金周休假、朋友圈里开摄影展的时候,瑞典的诺奖委员会却没有休假。在他们最新的获奖名单中,赫然有来自中国的85岁的屠呦呦的名字。屠呦呦也因此成为中国本土获得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的第一人。  屠呦呦获奖的消息,一时引爆网络和舆论。这是因为,在她的身上,有太多吸引人眼球、又极易引发争议甚至是论战的标签。  比如,她长期研究“中药”,且又从传统典籍中发现了青蒿素的线索,而中西医之争现在在
期刊
1997年,已经在中国西安教书10年的杨军,顺利完成了西北大学在职研究生的学业,并获得赴英国深造的机会。那时她做梦都不敢想,中国教师和中式教育会在英国主流媒体出现,并引发全民激烈的讨论。  她更没想到,十几年后自己亲身经历中西方两种教育模式的碰撞。今年8月,英国广播公司(BBO拍摄的三集关于“中式教育”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在BBc二台播放后,立即在中英两国引爆了民众对于两种教育方式对
期刊
对于获奖,85岁的屠呦呦告诉记者,“与获奖相比,我一直感到欣慰的是在传统中医药启发下发现的青蒿素已拯救了全球数以百万计疟疾病人的生命。”她表示,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10月5日18时,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药药剂学系系主任王满元握着手机的那只手有些发颤,他在连续拨打导师屠呦呦的电话。但是,电话始终占线。  作为屠呦呦的关门弟子,也是屠先生一生带过的唯一一位博士生,王满元想在第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