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生活现实关系思考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_dan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是现实的反映,是真理的反映,更是人生的反映,文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可以归结为文学的意义问题。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到底如何,自文学诞生起就成为文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由此也推动了文学的发展。文学无论是体裁还是风格,主题还是形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作用也多样化,有时批判现实,有时歌颂现实;有时充满理性,有时过于乐观,而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同样赋予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现实构成了文学创作的源泉,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一、观念现实脱离生活现实
  不同的年代,文学的观念现实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过去,文学作品是政治形态的放映,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时代浪潮的推进,文学不再是刻板的严肃性“教科书式的作品”,也不再一味追求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而是处在与生活现实相脱离的状态。例如,近年来中国的高铁成为一张名片,为世界各国所惊叹,传达出了丰富的时代信息,说明中国逐渐从“制造大国”走向“创造大国”,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种挑战和全新的国际机遇,是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带到世界,帮助其他国家实现工业化的现实例子,这是极具時代特征的中国故事,但是很少有作家能够从这个角度去创作,而是更愿意创作一些虚构的、具有科幻色彩的作品,比如这几年非常流行的刘慈欣的《三体》、郝景芳的《北京折叠》等。
  二、文学作为现实生活的意识形态
  (一)文学对现实生活的选择
  文学不是对现实生活进行完全的复制与描摹,而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有意识的选择。可以说,文学是现实生活“意识形态”的一种呈现。正如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作者都是以自己为创作原型,将个人真实的生活经验融入到文学创作中,让作品直接与现实面对面发生碰撞,让更多的读者能够获得参与感,引起共鸣。比如李可的《杜拉拉升职记》,职场中的潜规则、办公室的人际关系、职业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等,都是作者从现实职场中寻找素材,选择那些既真实又是大多数人几乎每天都需要面对的处境,和读者一起面对这些艰难的困境,并从中教会读者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
  (二)现实生活对文学的规范
  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但是现实生活对文学也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现实生活对于文学创作的规范,主要体现在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上。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把之后的第五代知识分子的任务概括为歌颂和忏悔,歌颂性作品也有强烈的气势和深厚的真情实感,实际上就是把现实生活对文学创作的干预推向重要的位置。这种意识形态的规范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一定的作用。现实生活对文学制度的规范还体现在当今环境下对各种文学作品呈现方式的约束,如人们制定的相关出版制度、审查制度、评奖制度和版权制度等,甚至有时也要考虑文学作品是否具有商业价值,是否能为人们传播正能量,这些也是现实生活对文学规范的具体表现。
  三、新时代文学生活观的转变
  (一)文学的日常化成为可能
  现实生活具有欲望、感觉和情感倾向性,文学创作活动就是要调动起所有的情感因素。对文学创作者而言,一方面,随着文学消费的兴起,作家的创作很大程度会偏向生存欲望和生命本能的方向,这时就会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沉思,从人民的悲欢离合中去感悟,大到国家发展、社会变化,小到邻里乡邻、鸡毛绿豆之事都要用心观察、积累素材,这样的日常生活就是文学创作。另一方面,文学创作,特别是剧本和网络小说等作品会因为创作者生活情感的注入而折射出共同的目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某种需求。从某种意义而言,文学的本质是回归现实生活,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提供一种推动力,把自己看作文学作品中的主角,投身到实际生活中,追求文学作品中展现出来的幸福人生。
  (二)新媒体时代文学的发展形式
  文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文学的发展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兴起,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文学呈现方式,文学的表达形式、内容风格和立意用语等也呈现多样化。例如,近年来人们非常熟悉的新媒体文学,微信公众号、微博博客、知乎、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的网络文学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最大的区别是,其是面对读者的文学,它更新及时,经常和读者进行互动,并且文学内容往往与读者的生活紧密相关,能拨动读者的心弦,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起读者追求幸福生活的勇气。在新媒体时代,文学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文学呈现的载体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并不意味着文学失去了地位,而是对创作者的要求更高了。如何借助微信等新的传播平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抓住读者眼球,引发巨大反响,这是众多创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和机遇。
  (三)新的国际视野下的文学观
  文学创作不能故步自封,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以世界的眼光对待文学的发展。首先,创作者要转变思想观念,接收外来的优秀创作方法和思维,培养新的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立足“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际视野,正确看待文学作品的商业化与国际化,客观把握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和历史的关系,寻求更多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其次,创作者要提高自身的文学眼界和文化涵养,在辩证地看待中国文化的同时,要充分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钻研他国优秀作家的作品,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进行创作,让不同国家或者不同地区的人民能够在文学的世界中相遇,让文学成为治愈人类心灵的艺术。
  四、结语
  文学,本身是一种意识形态活动的产物;生活,是人类生存的活动形态,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范畴,在严格意义上,不能简单地通过某一种标准来比较二者。尽管如此,也不能完全否认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它们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一方面,文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多少都会受到现实生活的干预,而优秀的创作者能够对现实生活做出个性化的理解,进行艺术化的加工;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为文学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宝贵素材,同时也受到文学意识形态的规范和指引,其中传达出来的正能量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提供激励性的力量。
  (太原学院)
其他文献
诗 侠  站着 是泰山、珠峰  倒下 是黄河、长江  黑云压来时 化字为刀  用闪电煅烧、铸造  出手如疾风之劲  霹雳之光一闪  骤雨倾盆而下  多想洗净世间污垢  令有毒的细菌无处躲藏  一支铁笔  笑傲江湖  令豺狼闻风丧胆  一壶老酒  大口喝下  喷出醉了的文字  挂满天上  拓荒牛  ——为深圳特区的一座雕像而写  开荒拓地的先行者  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英名远扬  你为改革开放的大厦添砖
期刊
近年来,随着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持续进行,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召集人和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倡导以“读书为要”的语文教学方式,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温儒敏在他的《温儒敏谈读书》一书中,以40余篇文章表达自己对语文教学和读书的认识,体现了他对“语文教学与读书”“通识教育与读书”“互联网时代经典阅读”等问题的深
期刊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是当时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世界上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他的戏剧有各种主要语言的译本,并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戏剧家的作品。莎士比亚已经去世400年,但他没有离开,他的作品仍然影响着我们。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无疑是世界上最常演的剧目。他是一位独特
期刊
杜琪峰的《枪火》标志着香港黑帮类型电影实现了一次大突破,尤其是在枪战场面设计上,具有明显的个人气质。本文从静止与动势、光影与空间、声响与音乐三个方面分析《枪火》的枪战场面设计。  从拳脚功夫到枪战警匪,香港电影擅长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电影中但凡出现枪战场面必是大量充斥着惊天动地的火光和震耳欲聋的爆炸。电影在其技术和物质形式上的根基是激起主体产生印象的刺激——首先是视觉,然后是听觉。这
期刊
在我国综合类高校现有的通识教育体系中,部分高校会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开设戏剧课程,但受到学生对戏剧艺术的接受程度、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此类课程的影响力往往只局限于小范围内,不能普遍地实现戏剧的审美与教育功能。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当前有必要探讨高校戏剧通识课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目前,在我国综合类高等院校的教育理念中,大力发展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基本共识。通识教育可以帮助有既定专业培养方
期刊
《长恨歌》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安忆的代表作之一,王安忆用细腻的文字描绘出了一个上海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一生当中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大庄园主之女郝思嘉在情感失意和战争创伤的不幸遭遇下不断成长的动人故事。  古今中外,许多作品塑造了优秀的女性形象,王琦瑶和郝思嘉她们二者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和经历,却有着不同的选择、人生追求以及收获。本文试从时代背景、女性性格、
期刊
张永红是《长恨歌》第三部中王琦瑶女儿——薇薇的好朋友,尽管对于张永红的笔墨描写不多,却为王琦瑶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笔者认为二人具有重像关系。她们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从容貌上看,皆美丽脱俗,性格皆机智聪敏。不管是待人接物,还是为人处世,她们小小年纪就有超出常人的机敏世故。二人性格都有坚韧的一面,不论生活多么坎坷艰难,她们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攻克难关。  对于时尚,二人都有着独到的认知和见解,小说中多
期刊
《蕾莉与马杰农》是波斯杰出诗人内扎米的叙事长诗,讲述了蕾莉与马杰农的爱情悲剧,表现了传统伦理和青年人追求爱情自由的矛盾。长诗中,马杰农的疯子形象经历了三个阶段的递进式发展,从正常痴迷到陷入疯狂,最后与兽为伍。导致马杰农疯狂的原因不只是不如意的爱情,还有社会对个人的压迫、自身性格的因素。这种疯狂被诗人赋予了深刻的精神内涵。  一、“疯子”形象的表现  马杰农的疯子形象在作品中是一个递进的过程,随着故
期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日本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动画大师宫崎骏根据自己对战争的认识,创作了一批反战主题的动画作品。本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从时代背景与生活背景方面讨论了宫崎骏反战思想的成因,对《红猪》作品所表现的反战思想做了具体分析,并探究了宫崎骏作品中的反战思想在日本社会中引发的思考。  艺术创作离不开创作者所生活的时代和文化传统,正如丹纳所言:“艺术家本身
期刊
电影《情人》中的色彩运用具有极其丰富的象征含义。整部电影中,那个“中国情人”的服饰只有黑、白两色,象征着他在“她”的嫖客和恋人两种身份中不断转换;“她”始终穿着的那双黑色高跟鞋,饱含着对“她”绝望灵魂和贫穷处境的深刻隐喻;幽会房间里的白色床单,暗示着少女探寻初恋的纯洁,也昭示着恋人们在纯粹性爱中被唤起的自然天性。电影《情人》的色彩基调在黑色和白色中交替,营造出一种美好与痛苦交织进行的悲凉气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