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陕西省榆林市资源丰富,资源组合配置优良,它依托能源优势,主要发展重化工业,经济发展迅速,是比较典型的新兴资源型地域,可目前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过大,服务业发展欠缺,榆林市生态环境脆弱,技术人才缺乏,若只靠能源化工产业作为唯一推动力,已经出现了一些经济滞缓的现象,经济发展如今面临着滞缓的窘况。
【关键词】榆林;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地区凭借充足的能源资源,充足的廉价劳动力,政策的扶持经济取得了辉煌发展。21世纪初由美国产生的金融危机是全世界拥有外向型经济成分的国家遭到重创,与此同时,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首当其冲受到了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范围的扩大,西北地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最近几年,榆林市便是依靠它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充足的煤、油、盐、气等自然资源,广阔的市场,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国家政策支持,榆林市迎来经济发展辉煌时期。但与此同时,由于盲目地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不合理的传统的生产方式,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劳动力流失等问题迎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时期。在这过程中忽视了发展重化工业过程中地理环境的保护,其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愈演愈烈,产业布局呈现出病态的分布,工业生产总值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
二、榆林市概况
榆林市位居陕西省最北,高原和沙地的交界区域,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区。辖区1区11县,总面积435为陕西杂粮的主产区。是一座塞上名城,入选了陕西省环境保护榜样区域、国家级卫生城市。并且入围首批“中国爱心城市”,在2012年进入有中国特色的魅力城市的光荣榜,有“中国科威特”的称誉。在世界上七个煤矿中神府煤田位列其中,是最大的整装气域—陕西甘肃宁夏,中国探明天然气的土地位于此地。皮革、纺织、毛毯类轻工产品最为出名。此外,高岭土、铝土矿、石灰岩、石英砂等稀缺性能源矿产资源颇为富饶。榆林居于国北方两大通道的交汇点,呼包银宇重点经济区的核心区,国家“两纵三横”城市群和青海、银川接触的渠道,关中-天水市经济区的主要辐射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能源支撑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经济区位、能源矿产资源成为其经济发展的优势,综上所述,榆林市是一个基于丰富的能源资源和比较发达的交通条件而形成的一个新兴资源型城市。
三、榆林市的经济发展现状
(一)迅猛发展
榆林市经济增速近年来连续几年在陕西省名列前茅。近年来GDP仅次于西安,但是常住人口的人均GDP位列榜首,在近几年来经济迎来了飞速发展时期。
1.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在榆林市的项目建设以“两区六园”建设为重点,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大项目的规划实施,在办的大型企业引领新兴的大园区,大力推进集群,着力打造能源化工业产业集群。据统计,在2008年度,榆林所实施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项目共计100个,总计完成投资约一千一百亿元。此中60大能源项目,全年共完成投资二百五十二亿元,是投资额度最多的一年,统计数据显示,200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一千二百三十五亿元,增加了3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七百四十亿元,位居全省第一。
2.特色农业稳步发展
整年共发放各项农民补贴约11.7亿元。遵守三沿三类型的建筑布局,在12县村庄布局规划完成,2012年进行了城中村的道路建设规划。实施了“千企带帮、百村示范、十村样板”工程和“一村一品”工程,建设不同等级的村镇,其中新农村示范村168个,样板村14个,重点扶贫村317个。另外还全面性地实施了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具备了826万只家畜,160万亩玉米的种植面积,170万亩,346万亩马铃薯,3万亩蔬菜,181万亩豆类特色产业规模,豆类、家畜等18项特色产业的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一。马铃薯、玉米、蔬菜、小杂粮刷新全国最高记录达7项。畜牧业、蔬菜业、水产业引领大力发展“实际农业”,特色农业领域达到80%,占到农业总产值的70%。强化乡镇金融奉献率,扩大保证基金,促进担保企业积极成长,小额农贷投放增加30%以上,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流转专项资金,扶持流转服务组织、规模经营大户和农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为农民利益而考虑,全市已签定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约五千余份。
3.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榆林市如今面积已达4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增加到4000万人,城市绿化率为33%,天然气覆盖率达到70%,城市化水平达到85%。制定并实施了“133599”城镇体系规划。渐渐的加大禁烧烟煤、锅炉革新力度,稳定“蓝天工程”取得的功效,空气质量相比国家二级标准以上的天数是312天达到了历史性进步。充分发挥城市综合执法局的积极作用,完善城市管理的数字化,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4.南北区域协调发展
近年,积极支持南部的经济发展,项目包括工业加工等共64大类6个项目资源勘探特点,总投资4.8亿元,而且9.17亿元的资金来支持金融的实施,南部县煤炭开发,盐化工,石油和天然气,石油,红枣,畜牧业,生态,文化旅游,服务和物流产业的支持。目前,在如火如荼的建设项目30个,已完成投资达2个亿。初步估算南部六县生产总值可以达到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30元。
(二)存在问题
1.市场需求严重不足,产品价格持续下跌
全国性产能过多对煤炭产生了不良后果,主要表现为重要的第二产业所生产物品售出难度较大、库存较多、售价下降,1-6月份产销率为93.2%,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元煤、兰炭、电石、聚氯乙烯、甲醇、金属镁的平均价格同年初相比一一下降80、55、220、20、95、1100元,分别回落了18%、10%、2%、4.3%、1.2%和8.8%,和去年相比同期减少了180、100、250、258、130、1400元。 2.企业融资困难,停产企业较多
据调查,在2013年6月,该市共生产126户,相比第5个月增加了13户,其中煤矿76户,洗煤厂1户,炼焦厂7户,化工厂13户、火力发电1户、其他38户。第六个月共关闭194户,与上月相比,增加了13家,其中:煤矿107户六户,洗煤厂,焦化厂17户,化工厂22户,火电厂1个,其他41户。大型国有企业项目进度、投资资金到位率超出预期,但在数量上占据了绝对优势的民营企业相比,有一个非常大的对比。首先是商业金融机构基于规避金融风险考虑,进一步规范了对民企贷款的程序,企业获得贷款机会难度加大。再者,民间借贷危机,大量来自民间的资金面临的被骗的风险,大大缩小了尺寸。民营企业贷款难、担保难、融资难等问题进一步突显,企业运转困难,最终导致企业停产。
3.重点项目开工不足,民间投资积极性减弱
近年来,市级重点项目100个,计划新开工42个,当年累计投入700个亿,用于固定资产的总计32.3%。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只有11个项目,计划总投资66.14亿元,今年的投资计划中所占比例小于10%,低于去年同期19个百分点的开工率。从固定资产投资中,“三下”表明民间投资热情减弱。也从中体现了经济发展状况反映了信心和自我筹资的困难缺乏。对于“三下”具体阐述如下:
(1)民间投资比重下降。在民间投资达到276.12亿元时,同期增长了70.4个百分点,约占到榆林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半,比上年同比回落4.8%。
(2)国内贷款比重下降。私人投资今年资金只有280.67亿元,增长8.7个百分点,国内贷款41.77亿元,虽然回升了17个百分点,但是本年到位资金只占到的14.9个百分点,比重下降0.5%;自筹资金236.77亿元,同比增加3.4个百分点,总计占到本年到位资金的84.4%。
(3)本年新开工项目资金下降。带开展项目本年到位资金为76.55个亿时,同比减少22.7个百分点,内地贷款与去年水平不差上下,自筹资金同比回落了34.4个百分点。
4.建筑业营业税征收不足
近年来建筑业营业税增长速度并不可观,银行中长期的贷款增加增加速度普遍维持在30%以上,但建筑业营业税非常低,延期了榆林市项目投资黄金时代的来临,提高城市项目的进展,项目县投资量的增加,但如果没有建筑业营业税的支持,将对我市完成投资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5.重点消费领域持续低迷
近年来,外部市场的需求减弱,销售持续下滑,库存积压过多。例如,在2013的煤炭行业实现434亿元,销售下降4.4个百分点,上半年的增长率出现负增长。销售额占煤炭行业80%的三个大企业销售额度均出现严重衰落的现象,榆林神华同比增速减少了25.4%,煤炭下降环比增长18.4%公司。通过对煤炭行业的影响,成品油销售和上年相比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本年上半年,石油及制品实现50亿元的销售额,同比增加14.3%,但增速下降16%。而中石油从去年的27.2%增长变为0.1%的同期下降,与之相比的中石化只有4.2%的增加。煤炭、成品油、汽车类作为城市消费的主要支撑点,零售额增速均呈现削减的趋势。
(三)特点
1.产业链低端,产品附加值较低
本市产业处于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低端,技术层次不高。依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发展的工业部门都是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生产加工环节为主,以资源的直接挖掘开采为主,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2.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难以支撑产业的创新
现有的产业成长空间受到挤压,未能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石油和天然气方面的自主技术和生产加工的低技术落后。
3.城市化过程具有特殊性和局限性
随着工业化进程,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渐渐行成一种原地、混乱、分散、均匀发展的道路,从而破坏了整个榆林地区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4.高消耗低产出
不合理的能源利用致使土地要素、自然资源、人口压力和自然环境承载力四个可持续发展因素举步维艰。
5.贫富差距严重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和平安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因为煤炭等能源资源的发现,能源丰富的地区一夜暴富,而这些现付的地区并未带动落后的地区一同致富,所以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也是榆林市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并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四、结语
总的来说,由于城市经济形势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经济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调结构,促转型”成为越来越迫切。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短期内很难有明显成效。对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思维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代新型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新一代的领导班子要更加注重绿色GDP新内涵,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看GDP在增长的合理途径。立足现实,转变思想,主动作为,努力促进榆林市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将是现时期的工作重点,达成建成全局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 万朝蕾.能源富集型城市转型研究-以榆林市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02):98-104.
[2] 张以诚.我国矿业城市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9(01):33-36.
[3] 谢守祥,陈小毅.矿业城市生态化的发展战略选择[J].生态经济,2004,6(01):4-7.
[4] 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569-620.
[5] 戴学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路径选择[J].国情观察,2008(10):11-16.
[6] 沈镭,魏秀鸿.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810-840.
【关键词】榆林;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地区凭借充足的能源资源,充足的廉价劳动力,政策的扶持经济取得了辉煌发展。21世纪初由美国产生的金融危机是全世界拥有外向型经济成分的国家遭到重创,与此同时,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首当其冲受到了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范围的扩大,西北地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最近几年,榆林市便是依靠它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充足的煤、油、盐、气等自然资源,广阔的市场,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国家政策支持,榆林市迎来经济发展辉煌时期。但与此同时,由于盲目地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不合理的传统的生产方式,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劳动力流失等问题迎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时期。在这过程中忽视了发展重化工业过程中地理环境的保护,其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愈演愈烈,产业布局呈现出病态的分布,工业生产总值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
二、榆林市概况
榆林市位居陕西省最北,高原和沙地的交界区域,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区。辖区1区11县,总面积435为陕西杂粮的主产区。是一座塞上名城,入选了陕西省环境保护榜样区域、国家级卫生城市。并且入围首批“中国爱心城市”,在2012年进入有中国特色的魅力城市的光荣榜,有“中国科威特”的称誉。在世界上七个煤矿中神府煤田位列其中,是最大的整装气域—陕西甘肃宁夏,中国探明天然气的土地位于此地。皮革、纺织、毛毯类轻工产品最为出名。此外,高岭土、铝土矿、石灰岩、石英砂等稀缺性能源矿产资源颇为富饶。榆林居于国北方两大通道的交汇点,呼包银宇重点经济区的核心区,国家“两纵三横”城市群和青海、银川接触的渠道,关中-天水市经济区的主要辐射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能源支撑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经济区位、能源矿产资源成为其经济发展的优势,综上所述,榆林市是一个基于丰富的能源资源和比较发达的交通条件而形成的一个新兴资源型城市。
三、榆林市的经济发展现状
(一)迅猛发展
榆林市经济增速近年来连续几年在陕西省名列前茅。近年来GDP仅次于西安,但是常住人口的人均GDP位列榜首,在近几年来经济迎来了飞速发展时期。
1.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在榆林市的项目建设以“两区六园”建设为重点,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大项目的规划实施,在办的大型企业引领新兴的大园区,大力推进集群,着力打造能源化工业产业集群。据统计,在2008年度,榆林所实施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项目共计100个,总计完成投资约一千一百亿元。此中60大能源项目,全年共完成投资二百五十二亿元,是投资额度最多的一年,统计数据显示,200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一千二百三十五亿元,增加了3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七百四十亿元,位居全省第一。
2.特色农业稳步发展
整年共发放各项农民补贴约11.7亿元。遵守三沿三类型的建筑布局,在12县村庄布局规划完成,2012年进行了城中村的道路建设规划。实施了“千企带帮、百村示范、十村样板”工程和“一村一品”工程,建设不同等级的村镇,其中新农村示范村168个,样板村14个,重点扶贫村317个。另外还全面性地实施了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具备了826万只家畜,160万亩玉米的种植面积,170万亩,346万亩马铃薯,3万亩蔬菜,181万亩豆类特色产业规模,豆类、家畜等18项特色产业的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一。马铃薯、玉米、蔬菜、小杂粮刷新全国最高记录达7项。畜牧业、蔬菜业、水产业引领大力发展“实际农业”,特色农业领域达到80%,占到农业总产值的70%。强化乡镇金融奉献率,扩大保证基金,促进担保企业积极成长,小额农贷投放增加30%以上,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流转专项资金,扶持流转服务组织、规模经营大户和农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为农民利益而考虑,全市已签定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约五千余份。
3.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榆林市如今面积已达4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增加到4000万人,城市绿化率为33%,天然气覆盖率达到70%,城市化水平达到85%。制定并实施了“133599”城镇体系规划。渐渐的加大禁烧烟煤、锅炉革新力度,稳定“蓝天工程”取得的功效,空气质量相比国家二级标准以上的天数是312天达到了历史性进步。充分发挥城市综合执法局的积极作用,完善城市管理的数字化,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4.南北区域协调发展
近年,积极支持南部的经济发展,项目包括工业加工等共64大类6个项目资源勘探特点,总投资4.8亿元,而且9.17亿元的资金来支持金融的实施,南部县煤炭开发,盐化工,石油和天然气,石油,红枣,畜牧业,生态,文化旅游,服务和物流产业的支持。目前,在如火如荼的建设项目30个,已完成投资达2个亿。初步估算南部六县生产总值可以达到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30元。
(二)存在问题
1.市场需求严重不足,产品价格持续下跌
全国性产能过多对煤炭产生了不良后果,主要表现为重要的第二产业所生产物品售出难度较大、库存较多、售价下降,1-6月份产销率为93.2%,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元煤、兰炭、电石、聚氯乙烯、甲醇、金属镁的平均价格同年初相比一一下降80、55、220、20、95、1100元,分别回落了18%、10%、2%、4.3%、1.2%和8.8%,和去年相比同期减少了180、100、250、258、130、1400元。 2.企业融资困难,停产企业较多
据调查,在2013年6月,该市共生产126户,相比第5个月增加了13户,其中煤矿76户,洗煤厂1户,炼焦厂7户,化工厂13户、火力发电1户、其他38户。第六个月共关闭194户,与上月相比,增加了13家,其中:煤矿107户六户,洗煤厂,焦化厂17户,化工厂22户,火电厂1个,其他41户。大型国有企业项目进度、投资资金到位率超出预期,但在数量上占据了绝对优势的民营企业相比,有一个非常大的对比。首先是商业金融机构基于规避金融风险考虑,进一步规范了对民企贷款的程序,企业获得贷款机会难度加大。再者,民间借贷危机,大量来自民间的资金面临的被骗的风险,大大缩小了尺寸。民营企业贷款难、担保难、融资难等问题进一步突显,企业运转困难,最终导致企业停产。
3.重点项目开工不足,民间投资积极性减弱
近年来,市级重点项目100个,计划新开工42个,当年累计投入700个亿,用于固定资产的总计32.3%。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只有11个项目,计划总投资66.14亿元,今年的投资计划中所占比例小于10%,低于去年同期19个百分点的开工率。从固定资产投资中,“三下”表明民间投资热情减弱。也从中体现了经济发展状况反映了信心和自我筹资的困难缺乏。对于“三下”具体阐述如下:
(1)民间投资比重下降。在民间投资达到276.12亿元时,同期增长了70.4个百分点,约占到榆林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半,比上年同比回落4.8%。
(2)国内贷款比重下降。私人投资今年资金只有280.67亿元,增长8.7个百分点,国内贷款41.77亿元,虽然回升了17个百分点,但是本年到位资金只占到的14.9个百分点,比重下降0.5%;自筹资金236.77亿元,同比增加3.4个百分点,总计占到本年到位资金的84.4%。
(3)本年新开工项目资金下降。带开展项目本年到位资金为76.55个亿时,同比减少22.7个百分点,内地贷款与去年水平不差上下,自筹资金同比回落了34.4个百分点。
4.建筑业营业税征收不足
近年来建筑业营业税增长速度并不可观,银行中长期的贷款增加增加速度普遍维持在30%以上,但建筑业营业税非常低,延期了榆林市项目投资黄金时代的来临,提高城市项目的进展,项目县投资量的增加,但如果没有建筑业营业税的支持,将对我市完成投资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5.重点消费领域持续低迷
近年来,外部市场的需求减弱,销售持续下滑,库存积压过多。例如,在2013的煤炭行业实现434亿元,销售下降4.4个百分点,上半年的增长率出现负增长。销售额占煤炭行业80%的三个大企业销售额度均出现严重衰落的现象,榆林神华同比增速减少了25.4%,煤炭下降环比增长18.4%公司。通过对煤炭行业的影响,成品油销售和上年相比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本年上半年,石油及制品实现50亿元的销售额,同比增加14.3%,但增速下降16%。而中石油从去年的27.2%增长变为0.1%的同期下降,与之相比的中石化只有4.2%的增加。煤炭、成品油、汽车类作为城市消费的主要支撑点,零售额增速均呈现削减的趋势。
(三)特点
1.产业链低端,产品附加值较低
本市产业处于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低端,技术层次不高。依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发展的工业部门都是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生产加工环节为主,以资源的直接挖掘开采为主,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2.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难以支撑产业的创新
现有的产业成长空间受到挤压,未能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石油和天然气方面的自主技术和生产加工的低技术落后。
3.城市化过程具有特殊性和局限性
随着工业化进程,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渐渐行成一种原地、混乱、分散、均匀发展的道路,从而破坏了整个榆林地区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4.高消耗低产出
不合理的能源利用致使土地要素、自然资源、人口压力和自然环境承载力四个可持续发展因素举步维艰。
5.贫富差距严重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和平安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因为煤炭等能源资源的发现,能源丰富的地区一夜暴富,而这些现付的地区并未带动落后的地区一同致富,所以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也是榆林市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并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四、结语
总的来说,由于城市经济形势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经济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调结构,促转型”成为越来越迫切。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短期内很难有明显成效。对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思维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代新型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新一代的领导班子要更加注重绿色GDP新内涵,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看GDP在增长的合理途径。立足现实,转变思想,主动作为,努力促进榆林市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将是现时期的工作重点,达成建成全局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 万朝蕾.能源富集型城市转型研究-以榆林市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02):98-104.
[2] 张以诚.我国矿业城市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9(01):33-36.
[3] 谢守祥,陈小毅.矿业城市生态化的发展战略选择[J].生态经济,2004,6(01):4-7.
[4] 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569-620.
[5] 戴学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路径选择[J].国情观察,2008(10):11-16.
[6] 沈镭,魏秀鸿.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810-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