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是我国歌剧舞台上又一部经典之作,该剧是根据著名作家李英儒创作的同名小说而创作的,描述的是我党地下工作者带领民众在冀中古城敌占区与伪军展开生死搏斗的感人故事。通过该剧,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波澜壮阔的全民抗战景象,热情地讴歌了坚强不屈、同仇敌忾、敢于胜利的伟大精神,全剧具有浓郁的民族歌剧特质和时代新意。笔者通过扮演本剧中“杨母”一角来分析她的人物形象、艺术特色以及唱腔设计,并从中阐述这部歌剧以及“杨母”这一角色带给我的艺术成长。
关键词:歌剧 艺术特色 人物形象
一、 演出背景
排演《野火春风斗古城》这部歌剧是笔者的导师郭进教授在歌剧教学中的又一次实践,笔者的导师郭进教授通过教学改革实践,采用歌剧教学的方式以求达到教学实效,实践中使同学们在演唱、表演、台词功力等方面得到了极大提高,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唱、能演、能舞的复合型艺术人才,并且提高了学生们的音乐素养、文学知识和专业技巧。此次演出,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更是对建党95周年的献礼。
二、杨母的人物性格分析
美国的戏剧理论家贝克认为:“一部戏永久的价值在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在剧中,杨母这一角色有着鲜明的人物特点。作为地下共产党员杨晓东的母亲,杨母的形象只是抗战时期千万中国妇女中的一员,她饱受战争的苦难却依然投身革命战斗中,体现的是抗战时期中国女性追求的精神世界。杨母的形象是坚定地相信革命能够胜利并且支持革命事业的时代母亲,是为了革命事业能舍弃自己的生命、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视死如归的女性。而她也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也期盼着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剧中《玉镯》的一段表演就足以证明杨母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暗示。在敌人的面前,她展现的是身躯和灵魂坚如铁、硬如钢、宁死不弯腰的革命者的精神面貌;在儿子的面前,她展现的是坚强乐观、刚强坚毅的形象。为了不影响儿子干革命,更怕成为杨晓东的累赘,杨母最终带着对儿子的婚姻大事的遗憾和对革命胜利的信心跳楼牺牲。正是她无畏的一跳,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惊心动魄的美,她以死明志,体现了一种崇高的英雄主义精神。此时杨母的人物形象也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三、音乐唱腔特色
演好一个角色需要精湛的表演技艺和唱功。几乎所有的著名剧目,都会有一些经典唱段流传甚广。一个人的唱功不仅在于他独有的音色,更在于他控制声音的技巧和能力,所有的结合便形成了一个人独特的唱功。《野火春风斗古城》成功地混搭了我国古老的戏曲音乐、曲艺音乐以及民间音乐与日本音乐。唱法上使用美声、民族、通俗三大唱法,根据人物的不同性格、年龄和身份量身而作。剧中“杨母”的唱段为《思儿》《玉镯》和《娘在那片云彩里》,其中以《思儿》和《娘在那片云彩里》最为成功,成为经久不衰的唱段。民族歌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的音乐根植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沃土之中。剧中音乐主要是以河北民间音乐为主,同时融入了山东、陕西、河南、山西的民间音乐特点,特别是植入了戏曲因素,使得唱腔更符合人物感。
四、人物形象的把握
演好一个角色的首要问题便是形象,虽然这个角色已经有名家前辈塑造在前,一味模仿是不行的,这就需要扮演者重新认识和了解角色,进行再加工和分析。剧中杨母虽是老人,却并非老态龙钟,依旧精神矍铄,为了塑造这样的效果,我遵从老师的建议,通过有意识的锻炼,观察生活中的老人的行为举止、心态和步伐,使形体更加符合角色的要求。在戏曲表演中,每一个角色都是有气质的,特定的角色有特定的气质,如何把握歌剧中角色的气质并将自身与角色融合,是我们需要向戏曲借鉴和学习的。在剧中,我将戏曲中的五法“手、眼、身、法、步”充分利用,将老人的站姿、坐姿,说话时的语气、语调,走路时的步伐以及纳鞋底时的一系列肢体动作较为成功地演绎出来。演员在以第一身份创作一种剧情规定意境的同时,还需运用自己娴熟的专业技巧表现人物的心境,使其融入到所创作的艺术氛围中,让观众清楚地看到台上的那个创作者以及那个人物的喜怒哀乐,台上人举手投足的种种形态就应该是演员所表演的人物形态,至此,演员的表演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观众通过演员的表演方可了解台上的故事,才能体验到角色的心境,最终达到审美的愉悦。当然,达到这种效果是欣赏者与欣赏对象之间的共鸣体,这就要考验一个演员的功力了。归根到底,就是演员能够充分运用自己的表现力来营造出一种观众认可的艺术氛围。
五、结语
作为演员和正在研究歌剧表演的学生,每一个角色的创作都会给自己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因为致身艺术实践,创作生动的舞台艺术形象是我挚爱的职业追求和学习目的。特别是排练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感悟与体验,更是令我记忆深刻,它是我艺术旅途中又一次艰辛而幸福的攀登。
(作者简介:郭鹏阳,男,广西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声乐歌剧表演)
关键词:歌剧 艺术特色 人物形象
一、 演出背景
排演《野火春风斗古城》这部歌剧是笔者的导师郭进教授在歌剧教学中的又一次实践,笔者的导师郭进教授通过教学改革实践,采用歌剧教学的方式以求达到教学实效,实践中使同学们在演唱、表演、台词功力等方面得到了极大提高,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唱、能演、能舞的复合型艺术人才,并且提高了学生们的音乐素养、文学知识和专业技巧。此次演出,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更是对建党95周年的献礼。
二、杨母的人物性格分析
美国的戏剧理论家贝克认为:“一部戏永久的价值在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在剧中,杨母这一角色有着鲜明的人物特点。作为地下共产党员杨晓东的母亲,杨母的形象只是抗战时期千万中国妇女中的一员,她饱受战争的苦难却依然投身革命战斗中,体现的是抗战时期中国女性追求的精神世界。杨母的形象是坚定地相信革命能够胜利并且支持革命事业的时代母亲,是为了革命事业能舍弃自己的生命、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视死如归的女性。而她也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也期盼着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剧中《玉镯》的一段表演就足以证明杨母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暗示。在敌人的面前,她展现的是身躯和灵魂坚如铁、硬如钢、宁死不弯腰的革命者的精神面貌;在儿子的面前,她展现的是坚强乐观、刚强坚毅的形象。为了不影响儿子干革命,更怕成为杨晓东的累赘,杨母最终带着对儿子的婚姻大事的遗憾和对革命胜利的信心跳楼牺牲。正是她无畏的一跳,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惊心动魄的美,她以死明志,体现了一种崇高的英雄主义精神。此时杨母的人物形象也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三、音乐唱腔特色
演好一个角色需要精湛的表演技艺和唱功。几乎所有的著名剧目,都会有一些经典唱段流传甚广。一个人的唱功不仅在于他独有的音色,更在于他控制声音的技巧和能力,所有的结合便形成了一个人独特的唱功。《野火春风斗古城》成功地混搭了我国古老的戏曲音乐、曲艺音乐以及民间音乐与日本音乐。唱法上使用美声、民族、通俗三大唱法,根据人物的不同性格、年龄和身份量身而作。剧中“杨母”的唱段为《思儿》《玉镯》和《娘在那片云彩里》,其中以《思儿》和《娘在那片云彩里》最为成功,成为经久不衰的唱段。民族歌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的音乐根植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沃土之中。剧中音乐主要是以河北民间音乐为主,同时融入了山东、陕西、河南、山西的民间音乐特点,特别是植入了戏曲因素,使得唱腔更符合人物感。
四、人物形象的把握
演好一个角色的首要问题便是形象,虽然这个角色已经有名家前辈塑造在前,一味模仿是不行的,这就需要扮演者重新认识和了解角色,进行再加工和分析。剧中杨母虽是老人,却并非老态龙钟,依旧精神矍铄,为了塑造这样的效果,我遵从老师的建议,通过有意识的锻炼,观察生活中的老人的行为举止、心态和步伐,使形体更加符合角色的要求。在戏曲表演中,每一个角色都是有气质的,特定的角色有特定的气质,如何把握歌剧中角色的气质并将自身与角色融合,是我们需要向戏曲借鉴和学习的。在剧中,我将戏曲中的五法“手、眼、身、法、步”充分利用,将老人的站姿、坐姿,说话时的语气、语调,走路时的步伐以及纳鞋底时的一系列肢体动作较为成功地演绎出来。演员在以第一身份创作一种剧情规定意境的同时,还需运用自己娴熟的专业技巧表现人物的心境,使其融入到所创作的艺术氛围中,让观众清楚地看到台上的那个创作者以及那个人物的喜怒哀乐,台上人举手投足的种种形态就应该是演员所表演的人物形态,至此,演员的表演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观众通过演员的表演方可了解台上的故事,才能体验到角色的心境,最终达到审美的愉悦。当然,达到这种效果是欣赏者与欣赏对象之间的共鸣体,这就要考验一个演员的功力了。归根到底,就是演员能够充分运用自己的表现力来营造出一种观众认可的艺术氛围。
五、结语
作为演员和正在研究歌剧表演的学生,每一个角色的创作都会给自己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因为致身艺术实践,创作生动的舞台艺术形象是我挚爱的职业追求和学习目的。特别是排练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感悟与体验,更是令我记忆深刻,它是我艺术旅途中又一次艰辛而幸福的攀登。
(作者简介:郭鹏阳,男,广西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声乐歌剧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