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价值与实践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hao25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已是历史的必然,别无他途。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价值是多元的,重心在于其生存之路上杀出一条“血路”而谋求自身发展和国家、民族、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认为必须明确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主题、主要任务及发展路径,以期对我国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起到理论与实践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 地方高校 转型发展 价值 战略主题 主要任务
  作者简介:王立新,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政法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法理学及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2-223-02
  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价值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华夏儿女千百年的期望和心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迅速,2010年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长期以来,我国走的是一条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拼的是廉价的劳动力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劳动力的巨大浪费、环境的严重破坏、资源的急剧短缺和生态的极度恶化,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发展代价。因此,转变经济的发展模式,走集约型、可持续型经济发展的道路,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转变经济的发展模式,人是最关键和最积极的因素。教育是拓展和提升人之素质的决定一环。当前,我国教育的金字塔式结构,制约了地方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地方高校在人力、财力等方面自始至终都无法与985、211高校相抗衡。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已是历史的必然,别无他途,必须于其生存之路上杀出一条“血路” ,否则将被开出高校发展的“校籍”。因此,寻求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使之逐步向应用型科技大学过渡,无疑是地方高校今后发展的必经之路,亦与整个国家的发展转型战略相契合,此其一;其二,在我国,职业教育冷、普通教育热的现象较为普遍,它使得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发展都受到影响和制约。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在我国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81种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但工业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品种不多、质量不高,工人人均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仅为美国和日本的1/23、德国的1/18。“发展是硬道理”。但前述现象导致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后劲不足,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此外,打破高校一元结构,实施二元架构,加强与普通高中教育、中高职教育的无缝衔接,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于国于民都大有裨益。从国家政治的层面上,它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主题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领会和把握“十八大” 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树立教育为社会、经济服务的思想,使教育服务与服从于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拓宽高等教育办学思路,积极加强地方高校的改革,稳妥推进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在应用性、技能性上狠下功夫,开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新局面。我们认为,特色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技能优先、提高质量是地方高校发展转型的基本工作方针。打破当前高校“同质化”较为严重的倾向,把地方高校从学术性、基础性高校系列里分离出来,做到双向平衡发展;服务与服从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特别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实际,积极稳妥地做好定位和转型,大胆改革,大胆创新,以育人为本,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突破口,努力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中国特色的地方应用型科技大学。
  (二)战略主题
  我们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技能教育为重点,着力建设应用型科技大学是地方高校教育转型、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是认真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地方高校的全体学生,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地方、服务经济的实际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具有探索和创新精神以及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到2020年,全国所有地方高校基本实现应用科技大学的转型目标,中国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与国家需要基本匹配,毕业生实践能力强,技能娴熟,质量高,深受社会、企业等用工单位好评。中国经济在国际上的后劲增强,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地方高等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较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在大力加强高中及中、高职教育的前提下,不断夯实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根基,确保应用科技大学的毛入学率达到40%。其毕业生至少有一年的职业实习、实训期,毕业时至少掌握1-2门适合国家、区域或当地经济发展的技能,擁有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得到全面贯彻。摒弃当今高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老大难”,既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亦将大大提升毕业生的就业水平,也将有力地增强我国经济的发展后劲,提升国际竞争力,无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多赢之举”。
  三、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完善应用型专业及学科建设体系
  大力加强实证研究。一是对国外(如欧洲)应用型科技大学专业建设和学科设置的情况进行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作为“他山之石”;二是大力加强我国特色的地方高校应用型大学专业设置及学科安排的专题研究,要有设想,有计划、有措施、有操作性,要出一批成果;三是深入地方高校所在区域,把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有的放矢地建设一批为当地服务的专业和学科,形成“专业群”和“学科群”。
  (二)加强应用型专业及学科硬件建设   伴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国的众多企业既需要拔尖创新的领军人才,也需要成千上万工作在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雄厚的人力资源支持。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和诉求就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责任和动力。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硬件建设,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动脑、动手能力,才能契合社会之需、地方经济发展之需和国家经济转型之需。
  (三)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要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就必须狠抓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既要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又要有扎实的实际经验,还要有良好的语言沟通和交际能力,善于生动地把理论和原理符号转化为学生听得懂的、明了的技术符号。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是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这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所要求的。
  (四)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新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新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短缺。因此,地方高校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思想,在培养学生技能上猛下功夫。这就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契合, 亦提高了学生的就业水平。
  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践路径
  党的十八大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我国,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作为一项全新的事业,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践行。在此基础上,抓紧其他方面的制度设计,确保地方高校之转型发展在有序、动态状态下操作。
  (一)总体思路
  1.制定我国《应用科技大学法》:参照国外在应用科技大学建设方面的立法实践,提请全国人大常委制定《应用科技大学法》。法案建议稿由国家有关部门起草(如教育部),再报送国务院审查。审查之后的《应用科技大学法》呈全国人大常委审议和表决。
  2.修改《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明确应用科技大学的地位和使命:现行《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没有应用科技大学这一名称,更没有地方应用科技大学的提法。因此必须抓紧时间修改、完善《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明确应用科技大学的地位和历史使命。
  3.修改、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的责任和义务:国家和地方政府是公立地方高校的主要出资人。私立地方高校在教师的福利待遇、权益保障方面存有诸多不足。我们认为,其亦应主要由国家和地方政府予以保障(如奥地利,举办者支付10%,联邦政府支付90%)。政府在土地配置、基础设施保障以及治安环境等方面对学校负责。在专业设置、学科門类的安排上,则由学校独立运作,如设立教授委员会(有的国家叫管理委员会,如荷兰),由其主持和把关敲定,但须报地方(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国家教育部备案。
  (二)具体路径
  1.改革现行高等教育招生办法:改革现行高等教育招生办法,提高地方应用科技大学学生的入学率。可以借鉴外国的经验,高中毕业生可以直接报考应用型科技大学;鼓励专科学校的毕业生报考应用型科技大学(如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有实际工作经验或技能的专门人才——具有某种职业资格的低学历或无学历人才,也可以破格录取为应用科技大学的学生,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生源性保障。
  2.加强应用型专业及学科体系建设:国外应用科技大学定位均很明确,特点鲜明。一是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从每所大学所设置的学院就可以看出当地的产业特色,专业学科相对集中,有利于开展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二是学院类型多样化,既有公立,也有私立;三是专业学科的设置具有显著的职业导向;四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等等。我国地方高校可以借鉴国外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有的放矢地加强应用型专业及学科体系建设。
  3.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是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的重要驱动力,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主力军。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乎应用型科技大学建设的成败。创造和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从制度层面保障“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
  4.加大投入力度,确保硬件条件符合要求:一般而言,中西部地方高校在应用型科技大学转型发展的硬件方面要欠缺一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各地方高校要抓住国家对中西部高等教育政策倾斜的契机,加大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硬件条件的建设。可多方筹措办学经费,特别是争取商业援助不失为一种好的资金筹措路径。
  5.建立定期的审核制度,淘汰不适合的地方高校转型专业:打破一审定终身的传统做法,对已审核批准的地方高校转型专业,实行定期审核制度。对审核不适宜保留的专业予以砍掉。此举一是可以节约教育资源,避免浪费,二是可以促使地方高校积极进行专业改革,有利于各地方高校始终保持与市场接轨,真正培养社会所需的专门技能型人才。
  6.实行招生制度改革,确保高中、高(中)职和应用型科技大学的无缝连接:学习借鉴国外经验,降低入学门槛,采取灵活的招考策略,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给予地方高校充分的招考自主权。对于非在校生或非学历教育毕业生,只要具备相关的实践操作能力或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学校的技能考察或考试,均可获准进入地方应用型科技大学学习。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战略出发,制定高中、高(中)职毕业生就读应用型科技大学的奖励措施,确保这些毕业生无障碍地就读地方应用型科技大学,保障地方应用型科技大学拥有稳定的、可靠的生源,这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成败之所在。
其他文献
著名学者埃德加·富尔说得好“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思想品德课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理论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而且必须联系变动着的具体实际。因此,在教学中,启发和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就尤为重要。政治课教师必须要从加强自主学习的理论研究着手,积极开展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做到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一、关于自主学习的理论探索    布鲁纳在他
摘 要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向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办学模式,随着办学规模日渐扩大,出现办学目的与办学性质,办学行为与监管执行相矛盾的现象。本文提出完善法律文本,提升法治观念;规范办学行为,加强监管力度;设立风险基金,防止权益受损等发展路径,来维护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和学生权益的保护。  关键词 依法治理 学生权益 中外合作办学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职业发展教
童年是一首诗,是一幅美丽的画,怎样才能让孩子不被学习压力压垮,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时代呢?这就需要每一位少先队辅导员不断丰富少先队员的课余生活,给他们展示自我、施
“管廷辉案件”是前段时间发生的案件,有人对他的行为构成犯罪和犯罪未遂持怀疑态度,本文对行为符合抢劫罪的犯罪构成,有社会危害性进行分析。他看见笔记但没有拿的行为是对
摘 要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贡献作用不可忽视,公共财政在加大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之外,应明晰政府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财政投入职责。我国仅有少数地方省市出台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缺乏对项目经费投入高校的后续监管和评估。本文借鉴台湾公共财政对私立高校的扶持政策特点,提出建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效益评估机制,缩减补助
【摘要】从地理学科来看,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情境,给他们多提供能够一些讨论,使其多参加实验实践的活动,改进评价机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对地理问题的不同思考,可以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激发思维的求异性,以展示学生的创新本领。  【关键字】地理教学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  地理教学中创新思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学困生虽然认为自己有着远大的目标,但却很难用目标来激励自己,改善学习质量,原因在于他们制订的目标只是空想没有承诺,只是笼统描述没有具体量化,只是无的放矢没有明确方向,
期刊
本文针对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心得体会,对如何开展好实验教学进行详细的阐述,并论述了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In this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