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不同的地方看夕阳

来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load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路过蜻蜓路过你


  十八岁以后。我迷恋上旅行。
  第一次旅行目的地是南京,那个冬天的跨年夜,我和一群同学坐上了开往南京的火车。五六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带着终于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的喜悦,带着对未知旅行的美好幻想,伴随夜行火车一起去往另一个世界。
  秦淮河似乎永远都是那般热闹。河岸上方亮着彩灯,斑斓的水面上有很多小船,河岸边的浮雕还刻着几个大字——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让人不禁想起朱自清和俞平伯同游秦淮河后写的同名文章里的一段话,“在夕阳已去,皎月方来的时候,便下了船。于是桨声汩——汩,我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
  朱自清笔下的秦淮河像是个风韵犹存的女子,只可惜,我只能在前人留下的诗句文章中去想象那些与之有关的风月往事,看不见烟笼寒水月笼沙,听不见商女隔江犹唱后庭花,风若带起脂粉气,也不同往时。
  印象最深的是一行人一齐拿着手机,跟着导航,走了好几条路终于找到传说中的先锋书店,写着店名的牌匾两侧是垂下来的枝叶,在昏黄的灯光的映衬下,这里像是烟火世界中的安静阁楼。书的价格不便宜,学生经费有限,甄选了很久我才买了两本。那时大家都是刚刚从少年世界伸出一只脚即将步入成人世界的人,都以为背起行囊,踏上旅途就可以征服世界。前几日从电脑里翻出那时的合照,望着那几张稚嫩的脸庞,内心不由得惊叹,原来自己也曾有如此稚嫩的时光。
  临走的时候站在车站的扶梯上往后看,看见“南京”两个大字。我突然想起自己很喜欢的作家写的一个故事。男主在烟雨迷蒙的秦淮河畔对女主说,你就当路过了我这只蜻蜓吧。
  这时同伴问我,对这趟旅行还满意吗?
  那是我和他一起去过的第一座城市,是+八岁的我们第一次真正以旅人的姿态踩在一座城市上,想到此,我心里的某个角落突然变得柔软起来。在大家的吵闹中,我望着那张年轻又棱角分明的脸,在城市灯光的照耀下显得尤为好看。我扬起嘴巴对他笑,还会来第二次的。


  就当是和你一起路过了一座城吧,我在心里偷偷想。

苏州:何妨迷路看风光


  十九岁那年的秋天。我和同伴们去了苏州。
  从苏州火車站出来的时候,突然有种恍若隔世的错觉,也许是十二个小时的卧铺睡得人头脑发昏,也许是小城清凉的秋风吹得人顿时清醒。其实我对苏州的印象有两个:
  一是中学时语文课本上的《苏州园林》。里面说到了各种巧妙的设计,不过让我念念不忘的原因主要还是文章后面那几个字——朗读并背诵全文。
  二是很多年前,我阴差阳错地在网络上认识了一位来自苏州的姑娘,她常常和我分享姑苏城的往事和美景,纵使隔着屏幕,隔着十万八千里的路程,我亦在心里暗暗地想,日后一定要去小城瞧一瞧。可惜各自长大后便鲜少联系,而我总会在想起苏州的时候不由得想起那个流失在岁月里下落不明的姑娘。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江南姑娘,自以为看遍了黛瓦白墙,赏尽了所谓的诗情画意,但是漫步这座城市,看着身旁随处可见的小桥流水,漫步在被一排排百年大树掩映的大道上,在一个又一个秋风习习的瞬间,我还是被这座温柔的小城俘虏了。
  这座小城称不上完美,但在国内这么多城市之中,它在保护传统建筑以及文化记忆上,算是十分难得。整座城市大多数建筑统一马头墙,甚至特意做成了仿古韵味,路灯则做成宫灯状,印象最深的是仿古的公交车站,挂上了很多孩子的书法作品。在这个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冲撞尤为激烈的时代,我看到了它在努力地协调着二者的关系。并由此获得了新生。
  每到一座城市,我都喜欢观察那些乘车的人。在厦门,公交车上大多数为年轻人,通常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背着包匆匆忙忙、疲惫却又迷茫的样子。在南京,地铁里大批人流不断涌来又退去,每个人的眼睛里都写着期待。在武汉。的士司机永远不慌不忙,慢悠悠地和你搭话,言语间无不透露着对这座城市的自豪和满足。而在苏州,公交车上通常会有很多的老年人,有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兴致勃勃地和老姐妹聊天,有只剩下一颗牙齿的老爷爷,提着布袋子在车上昏昏欲睡……
  由此想到很多年很多年以后的自己,也许一如他们,在夕阳正好时,约上两三老友,一起慢悠悠地乘公交,和年轻的孩子们一起踱步小城,跟他们讲述我的美丽与哀愁,可以笑着感叹:还好,还好,朝朝夕夕孑然又繁华,几滴好酒般的故人之谊,几曲骊歌般的殷切思恋,来人照我笑靥,去者不引我悲痛,复又何求?

成都:恰似你的温柔


  我终于来到成都,在二十岁那个炙热的夏天。
  春熙路口人潮涌动,空气里弥漫着火锅的香味,人们口里不时传来的四川普通话让人觉得十分可爱。我的耳机里赵雷还在唱着那首歌:“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深秋嫩绿的垂柳,亲吻着我的额头……”
  我印象中的成都也正是歌曲里所唱的那般,在七月流火的盛夏时分,风吹拂着翠绿的华柳。小时候和家人一起看《超级女声》,有好几个喜欢的选手都来自成都赛区,后来高中做语文阅读,总能遇见几篇写成都的文童,写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写那些在成都街头打麻将直到天黑的老人。当我的脚步真正落在这片土地上时,周身亦不由自主有一种闲适之感。
  真是一座温柔的城市啊。
  不同于上海的金碧辉煌。不同于广州的包罗万象,亦不同于西安的千年底蕴,成都像是一个温柔的邻家女孩,沉默但不拘谨,热情但又不刻意,她的双眼盛满了特有的柔情蜜意。一言不发地牵过你的手,带你走过春熙路,绕过琴台路,去宽窄巷子,去杜甫草堂……她带你走过大街小巷。带你走过绿瓦红墙,带你品味美味芬芳,也带你看尽烟雨繁花……
  那时我的心情一如那个夏天一般燥热不安。被升学的压力困扰很久,几乎是逃离一般来到了蜀城,漫无目的的旅行也许是想遇见另一个自己。住在春熙路的时候,每天晚上我和同伴都会穿过那条长长的小巷,买一碗凉凉的冰粉,看夜色阑珊的成都。
  即使深夜时分,那些大街小巷依旧是热闹的,路边烧烤摊串串摊随处可见,穿着白色背心的中年人、老年人,第二天还要上班的年轻人,此时都坐在一起,在自家楼下的樟树下,架起小桌子,干着杯吃着串。人生得意须尽欢,至于明天的事情,管他呢。
  张艺谋曾在十几年前为成都拍过一个宣传片,有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了这座盛满温情的城市——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而我对成都的形容,是一条织满了阳光的背心裙,裙子上有诱人的火锅味,有春熙路的月光和虫鸣,有巷口的大樟树……

未知:旅行的意义


  台湾作家朱天文说过一句我非常喜欢的话——当你走的路越多,你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就越谦逊。如今的我,还有很多风景没有看过,很多路还未曾走过,也正因为此,我对这个世界依旧充满了好奇与期待。我曾坐在叽叽喳喳从未安静过的车厢里抱怨我为什么要坐这么久的车来这里,我曾不断地质疑自己,为什么不回家好好休息躺在沙发上聊微信。但是当我看到了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面孔,当我看见不同的美景忍不住想要吟诵语文课本上的古诗的时候,当我穿越了很多座城市看见不同地方的夕阳的时候,我就在想,还好我没有坐在家里躺在沙发上聊微信。也许这就谓之“旅行的意义”吧。
  至此,我想借一句曾让我深深动容的话来当结束语一我说人生啊,如果尝过一回痛快淋漓的风景,写过一篇杜鹃啼血的文童,与一个赏心悦目的人错过肩,也就够了。
  编辑/梁宇清

其他文献
偶尔会想起记忆里那个怯懦的自己,在每一个深夜里徘徊,因为不知方向而彻夜难眠。一次跌倒,两次碰撞,三次磕绊,勇气在不经意中逐渐消失,在无助中溃败。在溃败中沉寂。  终于有一天,我看见彩虹,回望过去走的每一段旅程,这才发现,自己其实曾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的风景。1  那年夏末,我只身一人北上,前往另一个城市念书。  下午四点的动车,车子在铁轨上狂奔,窗外的景象在眼前飞速倒退。建筑物也从熟悉到陌生……
期刊
每到升学季,总会有很多家长为择校而焦虑。而老师要回答家长的询问往往很难。比如:许多家长关心的是“这所学校抓得紧不紧”——如果告诉他“抓得紧”,你以为他放心了,但他可能又会担心“作业多”;如果告诉他这所学校“负担不重”,他又会认为“负担不重”就是“抓得不紧”……我接触的家长,常有这样没完没了的焦虑。这是“输不起”又“想赌一把”的矛盾,我理解他们的焦虑。择校应当考虑哪些因素,如何权衡,是家长面前的难题
期刊
前几天收拾旧书,意外从两本书的夹缝中看到了我的初中毕业照。  蓊郁的松树是背景,蓝黑色的校服是底色,我站在最后一排的最右侧,因为站得靠里,扇形的一角塌了下去,像是被挖掉奶油的蛋糕,让人失了品味的好心情。我之所以在快门闪动的前一秒往内侧移了一小步是因为不想露出我的鞋——一双被认证过的盗版鞋。  照片的背面,是来自十五岁的笔迹:做一尾鱼,是我十五岁的终极梦想。  青涩又懵懂的年纪,自尊心是最无关紧要又
期刊
事件要点  某杂志刊发的报道《奥数天才坠落之后》在很多人的朋友圈刷屏,该报道以“伤仲永”的基调,讲述了“数学天才”付云皓,从连续两年夺得国际奥数满分金牌,到大学物理挂科无法毕业,再到如今在一所学院担任数学老师的人生经历。随后,付云皓回应“并未觉得自己在坠落”,并表示“正稳稳当当地一步一个脚印踩在基础教育的道路上”。观察角度  按照惯常思维,既然是数学天才,并且曾就读于名校,就应该在学术研究上大有作
期刊
“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只要在我的生活中能有变迁——变迁和无法预见的刺激,我是准备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满布的海滩的。”  吴梦莉,非典型巨蟹女,喜欢动漫和电影,中度绒毛控,重度颜控和声控,小写手一枚。曾获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放胆作文大赛”大学组特等奖和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生放胆作文大赛”大学组一等奖,著有长篇小说《外星人同盟会》。1  凌晨1点37分。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屏
期刊
刘毅是历史上著名的北府军将领,沛国沛县(今属江苏沛县)人,和汉高祖刘邦是老乡。大概是因为沾了皇帝的仙气,刘毅“少有大志”,对营治产业毫无兴趣,每读史书,经常感慨:恨不能生在刘邦、项羽之世。与他们争夺天下。只是刘毅志向虽大,气量却小,这成了他一生成功之路上的最大绊脚石。  东晋末年。尚未出道的刘毅居住于京口(今江苏镇江),他的家境并不富裕,却热衷于“射覆”——这是民间近于占卜术的猜物游戏,就是在瓯、
期刊
上大学后,舍友们热衷在深夜的卧谈会上玩“真心话大冒险”。  每到这个时刻,我总是装困,或者扯东扯西,试图逃过她们善意的好奇。当我打太极蒙混过关时。她们会爆出一阵“我懂我懂”的嬉笑声。尽管看不清对方的脸,我也能想象出她们挤眉弄眼的兴奋表情,大家猜测我以前一定“有故事”,所以才故作高深。  我躺在黑夜的床铺上,随着她们一起笑骂几句,但心里很清楚自己的笑有多无力。回忆如同一只穷追不舍的猛兽,让人慌不择路
期刊
我吃梨会跟父亲一样,一边削度一边吃,闭上眼感受梨的甘甜和清香。在这种滋味中我常常想起往事,想起父亲吃梨时微笑着看我的眼神,想起我咳嗽时父亲炖的冰糖雪梨……  父亲爱吃梨,他说梨清火润喉,是好东西。他总是买本地的青皮梨,虽然便宜,味道却不含糊,清甜多汁。家里的水果从不间断,苹果、香蕉、葡萄,被一袋袋从超市买来。这些父亲吃得不多,他最中意的还是梨。他吃的时候还会很大声地赞美:“嗯,又甜又香,好吃!”每
期刊
而我都走了那么遠的路了,又不是真的喜新厌旧,心里有落差就是因为有期许,那就再走走,别那么轻易说放弃了。1  高一开始听的电台,主持人有一期说了挺长的话,她说,不想再把节目做下去了。  虽然这是电台里最合我口味的一个节目,但也不至于生活离不开它。一直以来其实都是“忘记状态”,直到要做耗时间又不用脑力的事情时打开,半听半发呆,但那一秒,还是有些猝不及防的失落。  那种感觉就像,有个一直陪伴在你身边的人
期刊
这种生活当然算不上痛苦和艰难,只是有些令人烦阚,称不上快乐,像柔软的心被沙砾包围,总有些细微的压抑和疼痛。  好像是从初三开始养成不到学校自修的习惯的,说难听点。就叫逃课。那时候全校前300名的学生周六都要到学校自修,美其名日整理所学知识,磨炼意志,沉淀心灵。然而现实却是,大部分人都偷偷带了手机,趁这个机会和伙伴们打打游戏。  我是一个从不打游戏的好学生。认为虚拟世界毫无意义。我多愁善感到在仅有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