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文精神不仅与个人的进步发展息息相关,更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关注的是人文精神及人类自身的存在价值,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的基础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代诗歌占有重要地位,语文教师应当利用这一中华文化瑰宝,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和熏陶。而“诗圣”杜甫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其诗歌对后世影响深远,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对杜甫诗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人文精神;杜甫诗歌;语文教学;学生教育
“诗言志”,诗是古代文人雅士寄情抒怀的载体。在杜甫以前,我们从遗存的诗歌中能看到诗人恣情纵意、观花弄月的潇洒自在形象,却极少从诗歌中看到诗人作为父亲、儿子、百姓、臣子等有血有肉、可触摸的日常存在,但自杜甫始,这一现象逐渐改变。杜甫作为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忧国忧民,关爱百姓,呼唤正义,关注未来。作为“集大成者”,他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未来紧紧联系,将“仁民爱物”的儒家思想和深沉的社会意识融入诗歌创作中,饱含深挚的爱国热情,以及深重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习杜甫诗歌会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将起到很好的作用。本文将以选入语文教材中的杜甫诗歌及其耳熟能详的作品为例,就杜诗中浓厚的人文精神对学生的熏陶影响展开论述。
一、品杜诗,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杜甫怀有一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是彻底的爱国主义者。他的爱国情怀在《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二诗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反叛,安史之乱爆发。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曾经无比繁华的长安城顷刻间变得满目疮痍、萧条零落,苦闷沉痛,悲愤写下《春望》。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衰败无比的景象,饱含着对王朝兴衰易改的感慨。后四句则写诗人心系亲人、心忧国事的情怀,凄苦悲悯流泻于字里行间。诗人的拳拳爱国赤子心跃然纸上。
当听闻史朝义自缢,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于宣告结束这一大快人心的消息时,饱经丧乱、正流落四川的杜甫不禁欣喜若狂,手舞足蹈,笔下挥洒出“生平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捷报传来,“初闻涕泪满衣裳”,全家收拾衣物,准备返乡。此时克己复礼的“儒者”杜甫也禁不住“漫卷诗书喜欲狂”,又欲“白日放歌须纵酒”高调庆祝,诗人“狂喜”之情溢于言表,真挚的爱国感情一览无遗。
当教师在教学这两首诗时,应该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其爱国精神,让学生坚定为国、为社会做贡献的信心和决心。在西方个人至上的功利主义观念的冲击下,当今社会上不少人的是非观、爱国情逐渐扭曲淡薄,这种错误的意识形态甚至有慢慢侵入校园的迹象。比如在每周升国旗仪式上,部分学生在向国旗敬礼时小声嬉笑打骂,齐唱国歌时胡乱哼唱,并自认为这种行为“无伤大雅”。这实在让人痛心!这部分学生爱国意识淡薄,并未意识到国旗是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对国旗不敬则愧对中国人的身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1]所以,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和利用语文教材中的爱国名篇,让忠于国家的爱国种子在学生的心田萌芽、扎根、生长。
二、悟诗情,推己及人,仁爱为先
杜甫自谦称自己为“乾坤一腐儒”,儒家的“仁爱”思想一直贯穿于杜甫诗歌。儒家经典《孟子》有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杜甫一生困境多,顺境少,饱经丧乱之苦,尤其是在不惑之年后,疾病、困苦、逃难接踵而至,但其在穷困潦倒之际任然有济世怀民之心,仁爱如初。这一无疆大爱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展露无遗。
简陋的茅屋无力阻挡狂风暴雨,茅草亦为村童所盗,破烂的布衾冷如寒铁,诗人夜夜难眠泪湿枕头,但这泪并非是为自身困苦贫穷的生活,而是出自急于实现“安得广厦千万间”这一理想而不得的迫切。这千万间“广厦”也并非是满足自身一己私欲,而是为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假如能让这一理想实现,诗人居一破庐、一人冻死也心满意足。[2]如此推己及人的仁爱与舍身利人的博大胸怀,不可不谓崇高了。
从杜甫诗歌中还可以看到,无论身处何地,邻居对杜甫十分友好热忱。当诗人回鄜州料理家事时,他写道:“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由此可见乡邻与杜甫彼此间的和睦关系。或许,这正是因为杜甫对他人的“仁爱”,才有“邻人满墙头”的关心吧!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在“温室”中长大,有些人缺少理想和信仰,过于自我和追求个性,在校、在家、在网上甚至有“三副面孔”,有时对人不能真诚以待,对父母的付出也毫不在意,不懂感恩,更遑论“推己及人”。不少学生缺乏宽容的品质,缺乏敢于承担的担当,缺乏对生命的尊重与对他人的关爱。在校园生活中,总有学生为了一些小事争执不休,不思己过,逃避责任;在课堂上,也有学生对文本主人公可悲的遭遇嗤之以鼻;新闻媒体关于校园欺凌的报道也时有出现……这所有的一切都在警醒教育工作者,学校不单单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所在,更是让学生立德修身的所在。杜甫诗歌给予人的震撼力量不是单纯对于苦难及其源头的揭露和抨击,更在于他自身善良、美好的人性。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德育,让他们在欣赏杜诗的同时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爱他人”之心。
三、会诗意,积极进取,乐观处世
杜甫出身“奉官守儒”的官僚家庭,深受儒学教育的影响和熏陶,年少便有报效国家的决心,愿意为民众谋福祉。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二十五岁的青年杜甫赶赴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名落孙山,过后便在齐赵一带游历,写下歌颂泰山千古名篇——《望岳》。东岳泰山名气极大,自古以来便吸引众多文人骚客到此赋诗题词,有李白“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的蓄势待发;也有李梦阳“昨汝登东岳,何峰是绝峰?”的临高感慨;还有施闰章“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的赞叹不已……但只有杜甫能用“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将泰山绵延数千里的雄峻磅礴展现在人们眼前。这首诗的字里行间就洋溢着杜甫的蓬勃朝气,丝毫不见他科举落榜后的颓靡消极。最后更是豪气万丈,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人生抱负和理想,可谓气骨峥嵘。
杜甫生活在盛唐逐渐衰败的转折时期,尤其中晚年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疾病和战乱虽然让他“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但诗人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在《江畔独步寻花》中,诗人写道:“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由此可见,在艰难困顿的多事之秋,诗人依旧能用心感受到春光的美好,能在苦难中看到生活和未来的希望,乐观面对一切。这值得教师和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对照自身进行反思,我们能否从容乐观积极面对生活的苦难呢?学生多一分坚定和乐观,国家发展便多一股前进的动力。于学生个人而言,更会受益终身。
四、结语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在他的诗歌中,有着浓厚的人文精神,历经岁月洗礼,愈发闪亮。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能对孩子的内心及精神世界产生广阔而深远的影响。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大力发掘杜甫诗歌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帮助青少年们成为忠国爱国、仁爱宽容、积极乐观的新时代好少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徐梅凤.浅探杜甫诗歌对中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J].文教资料,2016(24).
[3]崔琳婧.探究杜甫山水诗中的人文精神[J].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46).
【关键词】人文精神;杜甫诗歌;语文教学;学生教育
“诗言志”,诗是古代文人雅士寄情抒怀的载体。在杜甫以前,我们从遗存的诗歌中能看到诗人恣情纵意、观花弄月的潇洒自在形象,却极少从诗歌中看到诗人作为父亲、儿子、百姓、臣子等有血有肉、可触摸的日常存在,但自杜甫始,这一现象逐渐改变。杜甫作为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忧国忧民,关爱百姓,呼唤正义,关注未来。作为“集大成者”,他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未来紧紧联系,将“仁民爱物”的儒家思想和深沉的社会意识融入诗歌创作中,饱含深挚的爱国热情,以及深重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习杜甫诗歌会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将起到很好的作用。本文将以选入语文教材中的杜甫诗歌及其耳熟能详的作品为例,就杜诗中浓厚的人文精神对学生的熏陶影响展开论述。
一、品杜诗,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杜甫怀有一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是彻底的爱国主义者。他的爱国情怀在《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二诗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反叛,安史之乱爆发。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曾经无比繁华的长安城顷刻间变得满目疮痍、萧条零落,苦闷沉痛,悲愤写下《春望》。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衰败无比的景象,饱含着对王朝兴衰易改的感慨。后四句则写诗人心系亲人、心忧国事的情怀,凄苦悲悯流泻于字里行间。诗人的拳拳爱国赤子心跃然纸上。
当听闻史朝义自缢,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于宣告结束这一大快人心的消息时,饱经丧乱、正流落四川的杜甫不禁欣喜若狂,手舞足蹈,笔下挥洒出“生平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捷报传来,“初闻涕泪满衣裳”,全家收拾衣物,准备返乡。此时克己复礼的“儒者”杜甫也禁不住“漫卷诗书喜欲狂”,又欲“白日放歌须纵酒”高调庆祝,诗人“狂喜”之情溢于言表,真挚的爱国感情一览无遗。
当教师在教学这两首诗时,应该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其爱国精神,让学生坚定为国、为社会做贡献的信心和决心。在西方个人至上的功利主义观念的冲击下,当今社会上不少人的是非观、爱国情逐渐扭曲淡薄,这种错误的意识形态甚至有慢慢侵入校园的迹象。比如在每周升国旗仪式上,部分学生在向国旗敬礼时小声嬉笑打骂,齐唱国歌时胡乱哼唱,并自认为这种行为“无伤大雅”。这实在让人痛心!这部分学生爱国意识淡薄,并未意识到国旗是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对国旗不敬则愧对中国人的身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1]所以,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和利用语文教材中的爱国名篇,让忠于国家的爱国种子在学生的心田萌芽、扎根、生长。
二、悟诗情,推己及人,仁爱为先
杜甫自谦称自己为“乾坤一腐儒”,儒家的“仁爱”思想一直贯穿于杜甫诗歌。儒家经典《孟子》有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杜甫一生困境多,顺境少,饱经丧乱之苦,尤其是在不惑之年后,疾病、困苦、逃难接踵而至,但其在穷困潦倒之际任然有济世怀民之心,仁爱如初。这一无疆大爱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展露无遗。
简陋的茅屋无力阻挡狂风暴雨,茅草亦为村童所盗,破烂的布衾冷如寒铁,诗人夜夜难眠泪湿枕头,但这泪并非是为自身困苦贫穷的生活,而是出自急于实现“安得广厦千万间”这一理想而不得的迫切。这千万间“广厦”也并非是满足自身一己私欲,而是为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假如能让这一理想实现,诗人居一破庐、一人冻死也心满意足。[2]如此推己及人的仁爱与舍身利人的博大胸怀,不可不谓崇高了。
从杜甫诗歌中还可以看到,无论身处何地,邻居对杜甫十分友好热忱。当诗人回鄜州料理家事时,他写道:“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由此可见乡邻与杜甫彼此间的和睦关系。或许,这正是因为杜甫对他人的“仁爱”,才有“邻人满墙头”的关心吧!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在“温室”中长大,有些人缺少理想和信仰,过于自我和追求个性,在校、在家、在网上甚至有“三副面孔”,有时对人不能真诚以待,对父母的付出也毫不在意,不懂感恩,更遑论“推己及人”。不少学生缺乏宽容的品质,缺乏敢于承担的担当,缺乏对生命的尊重与对他人的关爱。在校园生活中,总有学生为了一些小事争执不休,不思己过,逃避责任;在课堂上,也有学生对文本主人公可悲的遭遇嗤之以鼻;新闻媒体关于校园欺凌的报道也时有出现……这所有的一切都在警醒教育工作者,学校不单单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所在,更是让学生立德修身的所在。杜甫诗歌给予人的震撼力量不是单纯对于苦难及其源头的揭露和抨击,更在于他自身善良、美好的人性。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德育,让他们在欣赏杜诗的同时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爱他人”之心。
三、会诗意,积极进取,乐观处世
杜甫出身“奉官守儒”的官僚家庭,深受儒学教育的影响和熏陶,年少便有报效国家的决心,愿意为民众谋福祉。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二十五岁的青年杜甫赶赴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名落孙山,过后便在齐赵一带游历,写下歌颂泰山千古名篇——《望岳》。东岳泰山名气极大,自古以来便吸引众多文人骚客到此赋诗题词,有李白“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的蓄势待发;也有李梦阳“昨汝登东岳,何峰是绝峰?”的临高感慨;还有施闰章“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的赞叹不已……但只有杜甫能用“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将泰山绵延数千里的雄峻磅礴展现在人们眼前。这首诗的字里行间就洋溢着杜甫的蓬勃朝气,丝毫不见他科举落榜后的颓靡消极。最后更是豪气万丈,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人生抱负和理想,可谓气骨峥嵘。
杜甫生活在盛唐逐渐衰败的转折时期,尤其中晚年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疾病和战乱虽然让他“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但诗人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在《江畔独步寻花》中,诗人写道:“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由此可见,在艰难困顿的多事之秋,诗人依旧能用心感受到春光的美好,能在苦难中看到生活和未来的希望,乐观面对一切。这值得教师和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对照自身进行反思,我们能否从容乐观积极面对生活的苦难呢?学生多一分坚定和乐观,国家发展便多一股前进的动力。于学生个人而言,更会受益终身。
四、结语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在他的诗歌中,有着浓厚的人文精神,历经岁月洗礼,愈发闪亮。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能对孩子的内心及精神世界产生广阔而深远的影响。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大力发掘杜甫诗歌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帮助青少年们成为忠国爱国、仁爱宽容、积极乐观的新时代好少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徐梅凤.浅探杜甫诗歌对中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J].文教资料,2016(24).
[3]崔琳婧.探究杜甫山水诗中的人文精神[J].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