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语文课文中,由于行文的需要,文章对某些内容往往写得十分简略,甚至省略不写,形成空白。这种写作手法与绘画中的“留白”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这种“留白”来引导学生去深层地理解课文。
关键词 教学设计 留白 做文章
《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材料。
案例一:在感受了高原柳的神奇外形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师:“‘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当你读到这一句的时候,能告诉老师,这棵柳树经历了怎样的摧毁吗?”
生1:“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外面电闪雷鸣,柳树孤独地伫立在风雨中。狂风把它的叶子全部都吹落在地上,雨水哗哗地击打着它的身体。突然,一道闪电从天而降,把它的一大截树枝劈断了,惨不忍睹。”
生2:“大雪已经将我压得不堪重负,我颇为无奈地看着自己些许脆弱的枝条纷纷折断。又一阵寒风吹来,我只感觉自己的腰折了,紧接着眼前一阵眩晕,然后漆黑一片。不知过了多久,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我感觉到一丝暖意盖在了我的身上。我睁开眼,欣喜地发现自己还活着,而春天,已经到来。”
感悟:在“词语”留白处做点“文章”。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课文无论是开篇对青海高原的天空、原野的描写,还是对高原柳的外形的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株高原柳的由衷的敬佩之情。作者对文本中人物或者事物的独特感受,往往就隐藏在一些貌似平淡的词语之中,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了这些词语,就能解读出很多的丰富的内容。
这次磨课的成功,就因为紧扣住了“摧毁”一词,让学生在这个词语的留白处发挥想象,想象高原柳经历的坎坷,从而填补了文中描写的空白。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感悟高原柳神奇、百折不挠的形象奠定了基础。课文读多了,我竞发现这篇课文的留白处特别多——词、句、段、标点,甚至插图中都有。我不禁喜从中来,这些文本的留白处不正可以“大做文章”?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又渗透了习作教学,可谓一举两得的美事呵!
所以,在后来终于磨成型的教学环节中,又抓住课文的留白处,让学生做了点“文章”。
案例二:“我依然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
练笔设计:“同学们,此刻,也请你像作者那样,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写一写。如果你就是这株高原柳树,刚刚遭遇一次高原风雪或者雷轰电击的摧毁,已经遍体鳞伤,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当你复苏过来,或者当你重新抽条的时候,你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又准备做些什么呢?”
生1:“我看着自己遍体鳞伤的身子想:我不能如此弱不禁风,我不是温室里的花朵,我是一棵顶天立地的树,我一定要振作起来!”
生2:“温暖的春意已将我全部包围,我又抽出了新的枝条。啊!感谢上帝,给了我又一次生命!”
感悟:在“情节”留白处做点“文章”。教材中的每一处留白都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有的可以用来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使之感同身受;有的可以用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激起解决问题的欲望;有的可以用来拓宽学生的想象,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就像此刻的课堂上,因为在高原柳遭受摧毁之后的情节留白处做了点“文章”,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便纷纷呈现,课堂上“长”出了那么多棵勇敢坚强的“柳树”!
案例三:学完全文后,我在《好大一棵树》的音乐声中又设计了一个拓展练笔:“请以‘青海高原一株柳,你让我想起了一个人!’为开头写一段话。”
因为有了之前的多次在“留白”处“做文章”的经历,学生此刻的“写”显得格外的得心应手,思路也很开阔。霍金、司马迁、桑兰……这些有着特殊经历的不朽的生命都成了学生讴歌的对象。
如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青海高原一株柳,你让我想起了一个人——夏洛蒂·勃朗特。她和你有太多太多相似之处。命运对她也是那么不公平,家庭贫困、幼年丧母,生活颠沛流离……可她和你一样并不甘于平庸,而是一心一意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你们这样想也这样做了:夏洛蒂随时随地记录着自己的思想火花,废寝忘食地写作;而你,一直不停地和那残酷的虐杀生灵的干旱和高原风雪作斗争。”
感悟:在“情感”留白处做点“文章”。为了达到言虽尽而意未止的效果,许多文章结尾处往往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我们可以在此安排练笔训练。《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全文没有明示任何一个人的精神品质,但学完文章,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从高原柳的身上看到那些熟悉的人的身影。此处再让学生做点“文章”,可谓为这篇文章锦上添花了。
国画中善用“留白”,能让“无画处皆成妙境”。文本中,如果能找到“留白”处,巧做一点“文章”,我们的学生也能进入“体验文本”和“习作训练”的新境界。而我们所期待的不正是这一点么?找找“留白”,做做“文章”,让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能像花儿一样,盛开在我们的课堂上!
关键词 教学设计 留白 做文章
《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材料。
案例一:在感受了高原柳的神奇外形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师:“‘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当你读到这一句的时候,能告诉老师,这棵柳树经历了怎样的摧毁吗?”
生1:“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外面电闪雷鸣,柳树孤独地伫立在风雨中。狂风把它的叶子全部都吹落在地上,雨水哗哗地击打着它的身体。突然,一道闪电从天而降,把它的一大截树枝劈断了,惨不忍睹。”
生2:“大雪已经将我压得不堪重负,我颇为无奈地看着自己些许脆弱的枝条纷纷折断。又一阵寒风吹来,我只感觉自己的腰折了,紧接着眼前一阵眩晕,然后漆黑一片。不知过了多久,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我感觉到一丝暖意盖在了我的身上。我睁开眼,欣喜地发现自己还活着,而春天,已经到来。”
感悟:在“词语”留白处做点“文章”。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课文无论是开篇对青海高原的天空、原野的描写,还是对高原柳的外形的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株高原柳的由衷的敬佩之情。作者对文本中人物或者事物的独特感受,往往就隐藏在一些貌似平淡的词语之中,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了这些词语,就能解读出很多的丰富的内容。
这次磨课的成功,就因为紧扣住了“摧毁”一词,让学生在这个词语的留白处发挥想象,想象高原柳经历的坎坷,从而填补了文中描写的空白。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感悟高原柳神奇、百折不挠的形象奠定了基础。课文读多了,我竞发现这篇课文的留白处特别多——词、句、段、标点,甚至插图中都有。我不禁喜从中来,这些文本的留白处不正可以“大做文章”?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又渗透了习作教学,可谓一举两得的美事呵!
所以,在后来终于磨成型的教学环节中,又抓住课文的留白处,让学生做了点“文章”。
案例二:“我依然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
练笔设计:“同学们,此刻,也请你像作者那样,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写一写。如果你就是这株高原柳树,刚刚遭遇一次高原风雪或者雷轰电击的摧毁,已经遍体鳞伤,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当你复苏过来,或者当你重新抽条的时候,你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又准备做些什么呢?”
生1:“我看着自己遍体鳞伤的身子想:我不能如此弱不禁风,我不是温室里的花朵,我是一棵顶天立地的树,我一定要振作起来!”
生2:“温暖的春意已将我全部包围,我又抽出了新的枝条。啊!感谢上帝,给了我又一次生命!”
感悟:在“情节”留白处做点“文章”。教材中的每一处留白都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有的可以用来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使之感同身受;有的可以用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激起解决问题的欲望;有的可以用来拓宽学生的想象,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就像此刻的课堂上,因为在高原柳遭受摧毁之后的情节留白处做了点“文章”,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便纷纷呈现,课堂上“长”出了那么多棵勇敢坚强的“柳树”!
案例三:学完全文后,我在《好大一棵树》的音乐声中又设计了一个拓展练笔:“请以‘青海高原一株柳,你让我想起了一个人!’为开头写一段话。”
因为有了之前的多次在“留白”处“做文章”的经历,学生此刻的“写”显得格外的得心应手,思路也很开阔。霍金、司马迁、桑兰……这些有着特殊经历的不朽的生命都成了学生讴歌的对象。
如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青海高原一株柳,你让我想起了一个人——夏洛蒂·勃朗特。她和你有太多太多相似之处。命运对她也是那么不公平,家庭贫困、幼年丧母,生活颠沛流离……可她和你一样并不甘于平庸,而是一心一意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你们这样想也这样做了:夏洛蒂随时随地记录着自己的思想火花,废寝忘食地写作;而你,一直不停地和那残酷的虐杀生灵的干旱和高原风雪作斗争。”
感悟:在“情感”留白处做点“文章”。为了达到言虽尽而意未止的效果,许多文章结尾处往往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我们可以在此安排练笔训练。《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全文没有明示任何一个人的精神品质,但学完文章,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从高原柳的身上看到那些熟悉的人的身影。此处再让学生做点“文章”,可谓为这篇文章锦上添花了。
国画中善用“留白”,能让“无画处皆成妙境”。文本中,如果能找到“留白”处,巧做一点“文章”,我们的学生也能进入“体验文本”和“习作训练”的新境界。而我们所期待的不正是这一点么?找找“留白”,做做“文章”,让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能像花儿一样,盛开在我们的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