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教学方式,体验数学魅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适时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数学与生活的直接联结点,成功的实践活动必然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在新的教学内容开始之前,布置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在教学“元、角、分”之前,组织学生到商店调查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的价钱,了解购买物品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体验:数学是生活的基础。
  2、在新的教学内容展开之中,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在教学“周长”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游客”,到校园里看一看,说说有哪些形状的花坛,让学生绕着花坛外圈走一趟,比一比哪个花坛用的时间最多?让学生体验:数学是进一步认识生活的必须。
  3、在新知巩固深化时,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了“人民币的进率”之后,可以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组织开展不同币值人民币的等量交换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因有了数学而灵活、轻松。
  二、在自主探索中体验课堂学习的主体性
  教学本身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学习活动,而学生主体学习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为基础的一种特殊教学活动。因此,除学习活动目标的确切性因素外,学习活动的外在方式以及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学生参与与对内思维两大因素直接影响学生主体学习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反过来,学生学习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又直接显现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没有问题的教学,在学生脑海里不会留下多少痕迹,也不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在教學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我在学生举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实物后,根据学生回答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话音刚落,马上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说错了,应该是有四条边围成的图形,他们都有四条边。”等他刚一说完,另外一个学生提出反对意见:“应该是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条线段都叫做边。”“他们还都有四个角,而且都是直角。”……我一直在一旁微笑的听着,最后说:“嗯,这几位同学说得很好,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把自己知道的和与我们学习有关的说出来,大家互相促进。”那一段时间这几位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而其他的学生受其影响,上课发言也非常积极。适度的“乱”,在教师控制之中的“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全面参与到教学中,真正体验课堂学习的主体性。
  三、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数学问题的创造性
  美国华盛顿图书里挂有这么一句名言:你看见了的,就记住了;你做过了的,就理解了!动手操作是一种能诱导学生运用多种感知,主动进行视、听、摸、动等感知活动获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在“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推导”一课中,设计了如下一个操作情景:
  把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竖放(以6厘米为高),能否利用同学们刚才得出的计算公式“长方体表面积=2×(ab ah bh)”求出它的表面积?对于所有长方体,这个公式是否适用?
  为了弄清这些问题,学生有的将刚才做好的纸盒竖放着;有的侧卧放;有的把纸盒重新展开;还有的把自己的文具盒、新华字典等作为研究对象,探索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操作、思考与讨论,学生发现:无论长方体的形状、大小及放置位置如何,它们的表面积都可以用上面的公式求得。
  四、在合作探究中体验数学策略的多样性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多样形式的合作探究,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策略的多样性,使学生思路更开阔,思维更活跃,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题125×88。请小组合作探究这道题究竟有几种解法?结果出现如下几种算法:①竖式计算②125×8×11③125×(80 8)④125×(100-12)⑤(100 25)×88⑥(100 20 5)×88等等。这时,我并没有主观地说哪种方法好,而是高兴地依次板书这几种方法,并赞扬学生比老师想的还多,然后让大家交流,由于思考的角度不同,学生各抒己见。
  总之,教育要着眼于未来,让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发展,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为此,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探究参与对学生学好数学是必须的,我将会运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创设有效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形成良好的探究风气,将学生的探索活动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让每个学生都有主动探究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M]
  [2] 金成梁.《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
  [3] 孔企平.胡松林.《实施新课程精要读本·小学数学》[M]
其他文献
“数形结合”是高等数学的核心思想,在高等数学中的各个构成部分中它无处不在,而在空间解析几何和微积分中就尤为明显。因此,对高职院校生而言学好空间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就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而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形转换的能力是学生学好空间解析几何和微积分的内容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数形转换的能力以及如何培养学生把这种能力有效地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这就成为教师教学案例设计中的首要
【摘要】數学是一门思维能力很强的科学。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尤其是对其核心——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数学教学的任务而且是素质教育中培养“创造人才”的要求。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将洗洗技术有效地应用于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手段。  一、巧借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在新的课改条件下,如何发挥课堂提问的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摆在初中数学教学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执教者只有彻底摆脱填鸭子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四十分钟内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让课堂取得应有的实效。而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课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严重存在“应试教育”的倾向而提出的改革举措,其目的在于真正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实现个性发展,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小学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理应坚持联系教学实际,坚持面向全体,坚持全面发展,坚持学生的主动性、促进个性发展,坚持打好基础、发展智能、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深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传统教育的关注教学转变为关注人,这就要求教师从观念上发生深刻的转变,改变教学模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一、小学数学弱势学生形成的原因   1、生源复杂,差异悬殊。每个学期,我们学校中总要转入一些学生,每个班级中总有那么一些差生,有本地学生,也有外地学生,外地学生中部分基础差,特别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英语又没学过。再加上诸如教材版本、各自受教育情况的又不同等,造成了一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