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作者就课堂教学的方法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本文就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小学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是一种广泛而博大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实践能力和探索意识得到有效锻炼。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学习情况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对于小学生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在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1.善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问题的提出是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所在,只有学生自己选定的问题,学生才有极大的兴趣进行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问题蕴藏在情境中,把学生带入一种学习、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为探索活动提供动力,明确方向,并通过提示矛盾,设置悬念等手段,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促使他们保持继续探索的愿望和兴致。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特征”,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请每个同学心里想一个多位数,然后请学生报出数,教师很快地告诉学生这个数是不能被3整除。学生说了很多数,教师均正确地判断出来了。老师说:“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老师的秘诀吗?”这样不但让学生情绪高涨,而且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愿望。
2.指导正确的探究方法
学生的探究能力并非自发天生的,而是在平时学习中逐渐培养成的。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指导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一般步骤与策略。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再通过猜想、验证、推理,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经历这个完整的推导过程,学生可以感受到问题的探究一般要经过仔细观察、合理想象、提出假设、验证结论这一系列步骤。这就是一个有序的探究问题的过程,是一种探究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这一探究过程,就会理解探究的本质,在以后的探究活动中便会触类旁通。
3.注重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并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在合作探究中,学生的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思维方式经过交流整合,有的得到修正,有的得到提升。小组讨论合作时,教师不应是旁观者,而应积极参与到学生中,这样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又可以密切师生关系,真正做好学生的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听”、“讲”——别人发言时,注意力要集中;别人说的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要在肯定别人的基础上讲自己不同的想法;别人提意见时,要先倾听,再讲自己的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表达意见,而且学会了怎样倾听别人的想法。
4.实践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探究性学习注重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这里的实践运用不是练习题的技能操练,而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仍然是一个探究过程。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学生通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掌握知识,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及实践能力。例如:学生在自主探索圓面积S=πr2这一公式后,教师让学生计算学校的圆形花坛,圆形钟表面的面积……这些实际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没有圆心标示,直径、半径又不能现成地获得,怎么办?学生再次经历独立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想出“用线绕钟面一周量出周长,再计算出直径或半径”等好多办法。这样的练习,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及时进行激励评价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发展过程,及时对学生做出评价。对于小学生来说,易于从探究过程中获取成功的喜悦感,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在合作发现及自主探究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功进行有效评价,使学生能够从探究过程中收获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再者,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从反思中获取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技巧,提高学生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促进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
6.及时进行教学小结
每堂课的教学小结不能流于形式,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进行反思、反馈及矫正,每一堂数学课的教学小结应用一张反思卡进行记录。探究式教学中如何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行为更好地符合探究式学习的要求,教学反思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尽可能做到一课一思,认真填写反思卡。反思卡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选取的探究方法在实施后的得与失、能够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教学中印象最深的事件、个案学生的记录、下节课的打算等。反思能为下一步的调整提供条件,同时,这样的反思活动能促使教师彼此间对话与交流,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症下药。
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需要教师不断完善的教学方式。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总结、探究、创新,实现小学探究式数学的有效甚至高效,促进学生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岳欣云,董宏建.探究式教学的“扶”、“放”之度与层次性——由一则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3,07:84-89.
[2]王刘.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应用浅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0:79.
【关键词】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小学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是一种广泛而博大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实践能力和探索意识得到有效锻炼。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学习情况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对于小学生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在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1.善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问题的提出是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所在,只有学生自己选定的问题,学生才有极大的兴趣进行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问题蕴藏在情境中,把学生带入一种学习、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为探索活动提供动力,明确方向,并通过提示矛盾,设置悬念等手段,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促使他们保持继续探索的愿望和兴致。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特征”,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请每个同学心里想一个多位数,然后请学生报出数,教师很快地告诉学生这个数是不能被3整除。学生说了很多数,教师均正确地判断出来了。老师说:“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老师的秘诀吗?”这样不但让学生情绪高涨,而且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愿望。
2.指导正确的探究方法
学生的探究能力并非自发天生的,而是在平时学习中逐渐培养成的。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指导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一般步骤与策略。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再通过猜想、验证、推理,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经历这个完整的推导过程,学生可以感受到问题的探究一般要经过仔细观察、合理想象、提出假设、验证结论这一系列步骤。这就是一个有序的探究问题的过程,是一种探究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这一探究过程,就会理解探究的本质,在以后的探究活动中便会触类旁通。
3.注重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并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在合作探究中,学生的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思维方式经过交流整合,有的得到修正,有的得到提升。小组讨论合作时,教师不应是旁观者,而应积极参与到学生中,这样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又可以密切师生关系,真正做好学生的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听”、“讲”——别人发言时,注意力要集中;别人说的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要在肯定别人的基础上讲自己不同的想法;别人提意见时,要先倾听,再讲自己的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表达意见,而且学会了怎样倾听别人的想法。
4.实践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探究性学习注重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这里的实践运用不是练习题的技能操练,而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仍然是一个探究过程。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学生通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掌握知识,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及实践能力。例如:学生在自主探索圓面积S=πr2这一公式后,教师让学生计算学校的圆形花坛,圆形钟表面的面积……这些实际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没有圆心标示,直径、半径又不能现成地获得,怎么办?学生再次经历独立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想出“用线绕钟面一周量出周长,再计算出直径或半径”等好多办法。这样的练习,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及时进行激励评价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发展过程,及时对学生做出评价。对于小学生来说,易于从探究过程中获取成功的喜悦感,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在合作发现及自主探究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功进行有效评价,使学生能够从探究过程中收获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再者,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从反思中获取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技巧,提高学生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促进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
6.及时进行教学小结
每堂课的教学小结不能流于形式,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进行反思、反馈及矫正,每一堂数学课的教学小结应用一张反思卡进行记录。探究式教学中如何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行为更好地符合探究式学习的要求,教学反思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尽可能做到一课一思,认真填写反思卡。反思卡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选取的探究方法在实施后的得与失、能够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教学中印象最深的事件、个案学生的记录、下节课的打算等。反思能为下一步的调整提供条件,同时,这样的反思活动能促使教师彼此间对话与交流,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症下药。
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需要教师不断完善的教学方式。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总结、探究、创新,实现小学探究式数学的有效甚至高效,促进学生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岳欣云,董宏建.探究式教学的“扶”、“放”之度与层次性——由一则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3,07:84-89.
[2]王刘.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应用浅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