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诗歌教学中的“四美”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y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文体丛林中的一处奇景,通过朗读和背诵等形式,可以让学生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以其形式上的创作不一,内容上的丰富多彩,语言含蓄、凝练,节奏感强,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诗歌又是形象思维的结晶。学诗,让学生体会诗中鲜明、独特而感人的艺术形象,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儿童正处在记忆力、想象力高度发展的时期,在这个阶段让儿童多读古诗文,不仅可以培养儿童记忆力、想象力,进而有效的促使智力的发展,使儿童终身受益,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但考虑到小学生刚刚接触古诗文,受阅历和生活积累的局限,不可能“字求其训,句索其旨”。如果“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必然贪多嚼不烂,如果不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去精讲细究,咬文嚼字,必如宋代教育家张载所说:“始学之人,未必能继,妄以大道教之,是诬也。”必然使学生食而不化,泯灭了学习的兴趣,反而倒了学习的胃口。在多年的教学中及课改浪潮的推进下,我认为古诗文教学应从以下“四美”入手:
  一、体味韵律美
  古诗文无论是五言绝句还是七言律诗,不管是何种句式,它们都平仄有序,简短精炼,风格明朗,读来琅琅上口,儿童非常喜欢。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古诗,不是重在“阅”,而是重在“读”,这种“读”不是一般意义上读其他文章的“读”,而是放开情感高声朗读的“读”。读书本是一种个性化的行动,动嘴“读”书,心、眼、口、耳并用,是各种感官的综合参与,其效果较之单纯用“眼”看,要好得多。读书时读出声来,便于大脑快速接受符号和信号,易于激活存储于大脑中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对文句的理解,也容易记住。这个过程更多地应该是学生个人诵读的过程,要给足时间,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练读,而不是课堂上那种整齐划一的齐读。这样才不至于扼杀学生的个性及读书兴趣,才能使学生在熟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古诗句的语感,把古诗的语言纳入自己的语言中来。古诗适合于吟咏,一首抒情较浓的古诗,如果反复吟咏的话,不但能体会它语言的精美,还能感受到诗人表达的细腻的情感。例如反复吟咏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诗,就会仿佛看到一幅色彩鲜艳的山水画,更能体会出诗人奋发向上的豪情壮志。我认为应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带领他们去细细品味古诗文的韵律之美。
  二、领略意境美
  《咏鹅》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诗,诗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意境:作者正在村中和伙伴们玩耍,忽然远处传来阵阵鹅的歌声——哇哈!听见没有,河里的大白鹅在一个劲地叫呢!他率先往河边跑去,一边跑,一边翘首眺望,水面上,正游动着缀有红宝石的雪白玉冠,啊!那是大白鹅的脖子……多美的意境啊!又比如为了领略到《早春》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所表现的情景,可在早春时节带领学生到野外去看景,通过实地观察,学生在远看、近看中,对诗句就有了深切的感受。如果把儿童置于通过学习去感受和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反复诵读,大胆想象,抛弃繁琐古板的分析和死记硬背,这样,他们就能真正领略到古诗文独有的意境之美。
  三、体验情感美
  很多古诗,诗人或吟咏生情,或感物咏志,或借物言志,他们善于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去发现自己所描写的对象,并把这一对象放在广阔的生活潮流与历史背景中去加以描写和歌咏,充满着社会的内涵,回响着时代的声音,揭示着广阔的生活的规律和意蕴,从而将自己的感受和激动,上升为普通的人生体验。例如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故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通过描写旅途中夜泊枫桥时的所见所闻的残月、乌啼、渔火、钟声等景物,抒发了人生劳顿的惆怅。因此,对于古诗文的教学,教师就应该引导儿童去领悟作者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充分地受到情感美的熏陶。
  四、领悟哲理美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儿童背诵的古诗中,有不少千古传诵的名句,无不具备一定的哲理性,如《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苏轼虽没有描写具体的景物特点,而是概括写了浏览庐山的总体印象,从中揭示了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只因为人在山中,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而且充满了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聪明了许多。还有《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许多名句都含有丰富的哲理。一句话,教师只有对这些诗句中的哲理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让学生感悟诗句的哲理美,使学生鉴赏能力和再创造能力得到提高。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该学习,传承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这种熏陶,这种教育应从小抓起,从我们入学的那一刻抓起,但如何抓?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如何能读诗入境?以我个人的经验抓住诗歌的“四美”,从“四美”入手,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作者单位:546100广西来宾市兴宾区水落小学)
其他文献
从乡下来到县城,欣喜之余也伴随着担忧。从一名只拥有三四十名学生的班主任一下子成为一个拥有七十五名学生的班主任,对于能否担任好这副担子我很担心。我所接的班级班名叫“丑小鸭”,开学将近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我发现这些孩子真是“丑小鸭”。我班孩子虽然是在城里读书,但有四十八个孩子是农村来的,并且爸爸妈妈都在外面打工,由爷爷奶奶在城里租房子送他们读书。爷爷奶奶不会管孩子,所以学生的学习习惯很差,这是最令老师头
期刊
【摘要】高中班主任难当,这主要是当代高中班主任角色富有丰富多元的内涵,班主任没能及时找准自己的位置,因此,认清自己的角色内涵,找准工作支点,高中班主任工作才会符合学生的要求,紧跟时代的脚步!班主任才会无愧于学生和他们所任教的班级。  【关键词】好伙伴 领头雁 大法官  如果说学校的领导机构是学校的“神经中枢”的话,那么班主任就是学校的神经末梢,是直接指挥学校最细微的细胞——学生的人。俗话说:“龙生
期刊
【摘要】课堂气氛的好坏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益,作为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一种平等、和谐、被尊重的环境中学习。同时要讲究教学艺术,运用多媒体手段,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堂
期刊
《醉翁亭记》是宋代散文大家欧阳修的名篇。在这篇文章里,他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描绘了醉翁亭周围的景色,描写了滁州百姓载歌于途、尽情欢乐的情景,表现了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寄寓了他坚持政治操守、豁达乐观的精神。文章充满诗情画意,格调清丽,情文并茂,摇曳生姿,在我国古代散文中,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珍品。  一、优美的意境  一篇优秀的散文应该像诗歌一样,蕴含丰富的内涵、优美的意境。它既有风光旖旎的画面
期刊
欲扬先抑,是一种描写技巧,“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想要表达对某人、事、物的肯定与褒扬,却不从褒扬处落笔,以退为进,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使情节多变,造成鲜明对比。这种表达方法能够比直接表达肯定和赞美更加具有说服力,其中的感情也更加浓烈,更加真实,并能够使读者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欲抑先扬应用在文中可以“蓄势”、可以表达幽默,而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通过作者鲁迅先生对阿长的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低年级阅读教学方法,我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把“学生的阅读实践”放在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具体实践中,做到:图文并重;带着问题读书;动手动脑相结合;养成朗诵习惯;读写结合;读说练习,就能解放学生的思维禁锢,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图文并重 动手动脑 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贯彻落实,小学阅读教学改革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我们仍经常看到,课上要么教师从头串讲到尾,要么被个别能力强的学生占领,对于绝少数学生来说,由于他们长期处于被动、陪衬的局面,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信心,失去了主动学习的意识。他们习惯于听他人发言,习惯于教师一口一口地喂,学习的依赖性越来越严重,主动创造的火花逐渐熄灭。究其原因,阅读教学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轻视学
期刊
【摘要】小学生识字教学要:激发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注意差异化,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特别应注意情趣化。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识字是学生进行各种学习生活的前提和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能力呢?笔者认为教师应注重于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心也得以健康
期刊
处于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语文新教材进行创造性的理解、使用,同时还必须将语文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能够拥有更为广阔的语文视野,调动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以此来丰富小学生语文课程的内容。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所谓的拓展延伸就是指将语文教学与生活、自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同时还必须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
期刊
为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解题效率,教师首先要交给学生一把阅读解题的“钥匙”,即教会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与解题技巧,让学生从阅读理解中体会到阅读的快乐,从而激发出阅读解题的兴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部分要求:“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这就要求在指导学生阅读时,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