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化学的学习能力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j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O2和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由于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引起化学工作者的无边遐想,设计了许多美妙的实验来探究这个反应的发生,有应用对比法的,有通过生成物的检验进行的;还有通过创设情境观察到明显现象来进行的。因为有一定的考查难度和区分度,在最近几年的中考和化学竞赛中多有涉及。教学中,通过对这道“典型题”举一反三式地练习,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实验设计和实验探究能力等,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 检验生成物的存在,判断反应的发生
  
   例1.(2005·宜昌)做中和反应实验时,我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看到有气泡产生,小伟提醒:是不是拿错了药品?我查验后确认药品没错,只是在瓶口发现有白色粉末状物质,我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①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②利用与上述实验不同的原理,我设计了一个实验再次确认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③该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
   写出③中所涉及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④如何用该变质的溶液来制取氢氧化纳溶液?简述实验步骤。
   思路分析:NaOH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一种碱,因为易吸水潮解,又易吸收CO2而变质,故而需要密封保存。变质后生成了Na2CO,确认是否变质,只需检验Na2CO3这种含有C02-3的盐类即可,可以考虑加酸或碱或盐,但题中要求与加酸不同,所以只能考虑加碱或盐,但需有明显的现象。确定部分还是全部变质,难度较大,学生思维不到位,很容易出错,如果能考虑到部分变质(NaOH和Na2CO3)和全部变质(只有Na2CO3)的不同就容易多了,先设法除掉Na2CO3再检验有无NaOH,但所加试剂不能影响到后面NaOH的检验,所以除Na2CO3只能用盐溶液,如果用酸会反应掉NaOH,用碱溶液带来0H离子会造成对NaOH检验的影响。Na2CO3溶液制备NaOH溶液,需加可溶性碱还要能够生成不溶物。
   参考答案:①与CO2反应生成Na2CO3;②Ca(OH)2或Ba(OH)2溶液;CaCl2或BaCl2溶液;③a.加入适量CaCl2或BaCl
  
  2溶液,过滤。b.滴加酚酞试液或CuCl2、FeCl3溶液④加适量Ca(OH)2溶液再过滤。
  
   评析:此题②题设开放,③题设与结论均开放,答案不惟一,通过对Na2CO3化学性质的反复应用,考查了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思维能力。
   反馈练习l:小强在做完实验后,忘记盖上氢氧化钠溶液的瓶塞,一周后才发现,小强同学想用实验方法检测此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已经变质。
   [提出猜想]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变质为 ,因为 。
   [设计并进行实验]请你帮助小强设计实验:
   药品: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小强的猜想正确。
   小强想除去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你能帮助他设计实验吗? 。
   思路及答案:可能变成碳酸钠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药品;稀盐酸步骤;向样品上滴加稀盐酸现象;产生气体设计;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过滤即可。
   评析:此题渗透了探究学习的课标理念,考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没计能力及分析能力。“绝知此事要躬行”,及时的反馈练习,能够尽快地掌握这类探究题型。
  2 创设情境出现明显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
   例2、(2004·玉林)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发生一些现象,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图见反馈练习2中的①图),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 )。
  A.温度差B.重力差C压强差D.浮力差
   ②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图所示[图见反馈练习2中(6)为A、(3)为B]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你认为能达到实验设计要求的是 (填序号)。
   ③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NaOH溶液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是 。
   ④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思路分析:化学反应中经常有一些伴随现象,而有些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此题通过两组同学的不同实验,第一组用一个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里,根据液面上升,确定是否反应,存在的问题是CO2可溶于水,如果CO2溶于水或CO2与水反应,液面均会上升;第二组同学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A根据导管内水面是否上升,可以初步确定锥形瓶中的CO2是否与NaOH溶液反应,如果对反应后的液体进行验证,可以确定;B刚理。对B装置的验证可以做一个对比实验,把水滴到软塑料瓶中,根据两瓶瘪的程度,可以确定CO2是否与NaOH溶液反应。
   参考答案:①C ②A、B ③CO2溶于水,消耗了CO2或CO2与水反应消耗了CO2 ④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向其中加人盐酸溶液,若有气泡产生,说明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其他合理答案也正确)。
   评析:此题注重思维能力的考查,也体现了探究的过程,同时也是理化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和利用多学科知识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
   反馈练习2:(2006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变形题)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时,某同学设计出下列6种实验装置。
  
  
   ①6个实验是否都能提供CO2跟NaOH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请逐一简述出现的现象。
   ②上述6种实验没计所依据的共同原理是: 。
   ③如果有同学质疑,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没有排除CO2可能溶解于NaOH溶液的假设,你如何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CO2和NaOH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思路及答案:6个实验都可以证明CO2和NaOH反应。分别出现的现象是:实验①反应后,有溶液进入试管内;实验②反应后,倒置可发现玻璃片被吸住;实验③反应后,塑料饮料瓶被压瘪;实验④反应后,气球会充气鼓起来;实验⑤反应后,烧瓶中有“喷泉”出现;实验⑥反应后,烧杯中的水被吸到锥形瓶中。⑦反应后,盛有CO2的容器压强减小,同外界大气压产生压强差。⑧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人稀盐酸,如果出现气泡,则说明CO2确实同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开放题,其他答案合理也正确)。
   评析:此题物理与化学相结合分析实验现象,综合性很强,难度较大,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考查了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反馈练习,可以很好地掌握理化综合性探究试题。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和思考空间,做了收集满CO2的试管分别倒立于水和饱和NaOH溶液的对比实验,观看了高中“喷泉”实验的FLASH课件。对这道“典型题”从不同角度的反复练习,做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熟练掌握了NaOH和Na2CO3的化学性质,掌握了物理中气压的相关知识,培养了能力,也提高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薛金星总主编.中学教材全解.九年级化学(上).山东教育版.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308~309
  2 希扬丛书主编.三点一测丛书.九年级化学(上).山东教育版课标本.北京科学出版社龙门书局,2005.4.223~306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其他文献
【摘 要】 阅读理解一直是中考英语中的重头戏,占试卷分值的■。其中,阅读排序题不仅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而且重点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着实让不少考生头疼。如何让他们掌握有效的技巧和方法轻松应对考试,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考生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阅读 排序 技巧 方法     中考英语阅读文章具有生词较多、句型结构较复杂、语篇较长等特点,而阅读排序题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定难度
期刊
有人开玩笑说:“班主任工作是颗‘怪味道’,酸甜苦辣样样俱全,但也是其乐无穷。”是啊,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与神圣正体现于此,我也感同身受。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中最小的“官儿”,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总负责人,肩负着对学生曰常思想教育、安全教育和指导学生群体成长的特殊使命,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班主任作为联系学校、社会、家庭的纽带和桥梁,
期刊
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并使作文丰满,笔者进行了探索,认为可从休闲练笔入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习作,在休闲练笔中习得习作丰满的方法。    1 “增枝添叶”法     三年级学生的词汇量还比较贫乏,说话往往干巴巴的,不会使用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这样说出的话、写出的片段必然不生动。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教给学生“增枝添叶”法。所谓“增枝添叶”法,是指作文前教师只给学生一个句子的主干,尔后逐步提供给学生
期刊
【摘 要】 后进生被人认为是点不化的顽石,而爱心是打开这些“顽石"心灵的唯一钥匙,教师应该用纯真无私的爱不断浸润他们弱小的心田;在和风细雨中使差生接受教育,选择适当的地点和时间用谈话式批评法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在学习方面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把握好“五度",逐步改变他们,相信没有点不化的顽石!  【关键词】 后进生 五度 爱心     一个班集体的整体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理论和课堂教学实践角度论述,坚持理论讲授与社会热点相联系,是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效果的有效方法,并指出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社会热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 有效方法 注意事项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其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和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然而当前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方式和新的学习方式逐渐为广大教师所理解、接受并付诸实践,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要求,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实施,教材安排的“探究”活动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但仍有部分教师对探究活动认识肤浅,重视不够,操作不当,流于形式的现象,为保证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必须找准位置,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1 教师要善于营造探究活动的氛围    
期刊
老师批评学生的语言,是唤起学生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终止不良行为,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心理刺激素,是教育学生的“常规方法”。恰当使用,能指点迷津,启迪心智。但事物总是辨证的。“直来直去,直言不讳”形容一个人心底坦荡,待人真诚,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人的优点,即使对对方有所冒犯,也会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而得到谅解。可“直言”并非处处适用,事事可行,如在批评的时候如果使用,不当,不但达不到教
期刊
1 片段解意,联缀成幅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思维具有完整性,它会把统一的各个片段连结在一起,补缀中间缺失的环节,以此合成一个整体。而我国的古诗正好具有典型的“格式塔模型”:四句(或八句),每句一个意思或景象,并以韵律联结,构造成篇。要读懂诗意,首先要将文字转化成图画(意象),这就涉及到诗句的理解了。义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儿童倾向于形象认知。综上所述,即可得知:诗歌教学的关键乃在于诗歌句意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制作闪烁文字,如何制作汉字笔画效果以及如何利用Photoshop的通道解决白边等三个问题的技巧,论述了制作的相关技术以及在制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Authorware 程序设计 技巧    1 前言     Authorware是Macromedia公司著名的多媒体开发软件,它不但继承了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的优点,流程线加图标的设计方法简化了编程的复杂性,
期刊
有人曾说,教育的真谛是对人的独特个性的宽容与尊重。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关注学生的个性,更关注学生的不成熟性。工作中,我常这样对自己说,发怒是无能的表现,我就是为他们的错误而来的。当学生有错误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我该承担什么责任,我又该如何因势利导。下面是我工作的体会:   宽容学生,容忍学生的过失和错误并创造改正补过的机会。宽容不是撒手不管,而是不断的给他们补过的机会,不断的给予引导;让学生感受宽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