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生活里的刺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1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的江西诗歌,较多地呈现出以自我生存状态为出发点的写作趋势。这种写作有一些较为明显的语言特征:一是强调在场感,以“我”为叙述语言的开端,仿佛抛下一枚锚点,先行固定住了诗歌语言的发声方向和衍生范围;二是淡化具体的事件,以呈现式的目的,进行回忆、演绎式的讲述。这种写作,具有时代切片式的价值—以个体的生存状态折射出大环境的温度,进而发挥诗人参与时代事件的努力尝试—同时也是一种对于“大诗主义”写作热潮的理性回应。
  江西崇仁诗人徐志文的组诗《有关秋天的断章》,便是这样一组发出个体声音,但又不会显得自我封闭的写作。
  作为一名“70”后写作者,徐志文的诗歌脱离了青春期写作满溢的荷尔蒙气息,从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平实、冲淡而又克制的语言风格。冲淡并不意味着平淡,相反,经过了克制的冲淡,反而能有效地将诗人从平淡生活中提取出的细微的刺痛感进行针对性的放大。他的诗歌并不侧重于讲故事,而是多从自我视角营造的在场感出发,再现事件周边及背后的联系与影响,以此达成诗歌的张力。相对于构建于事件基础上的写作,这种充满张力的写作语言或许较难形成直接的冲击,但对于冲击余韵的把握能力却是恰到好处的。而这种余韵,正是诗歌在文学接受的过程中最能对读者发挥效用的部分。
  如《旧时光》中,诗人起笔即伐去了大量的事件铺垫,而直接以“饭桌上。大家转移话题”这样的方式展开叙述,事件的前尘已不必追溯,而读者直接被带入到该事件的回响中:“有些词,本不该去触碰/就像你今天的泪/本不该流下。”无疑,“你”的流泪是一个谜,而这个谜是無须揭秘的,读者会在“你”流泪的过程中,自动代入自身的往事,并获取由自身发出的战栗。这种战栗,作为冷抒情的环节是必要的,但诗人并不希望这首诗在读者的战栗中结束,因为一切最终得到了抒发的情绪都是低效的抒情。诗人在末节以一个抑制动作,将即将得到抒发的情绪进行了再度的压抑:“你这样,已坚强了多年/如今双手掩面/还想,继续地坚强下去。”如果说有什么比令“你”猝然流泪更加令人心弦震颤,那就是令“你”在流泪的边缘强行压抑住自己的本能,事件本身并不重要,而这种压抑的动作形成的张力,如同行将倾倒的危机感,已经将影响的涟漪传达了出来。
  又如诗歌《秋雨》,这是徐志文直面事件的一次成功言说,也是诗人进行切片式写作的一次成功实践。诗中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事件描述—仅仅是妻子翻种门前的小空地的过程。这一事件不具有任何的戏剧冲突性,也因此不存在通过事件本身进行写作的价值,然而这恰恰是生活的无数个日常片段之一。我们的生活,难道不也是由这许多平淡如水的瞬间组成的吗?徐志文通过简单直白到毫无修饰的语言,进行了白描性质的记录。然而在画面得到呈现的同时,诗人笔锋一转:“风从窗外灌进来/提醒着我—/真正意义上的秋天,已经到来了。”从这里开始,现实让位于想象,暂居幕后。诗人想象着“一些落叶将会被某位路人/重新拾起,静置于诗歌的扉页”,这种浪漫主义的书写,令诗歌的横向空间得到了拓展。在拓展出的空间中,作者紧接着加入来自自身的隐秘的诗性体验。这种体验实质上具有两种相互关联的来源,一种是“知道诗歌是什么样子”的自己,这是主动的诗性探寻;另一种是“从来不知道诗歌是什么样子”的“我心爱的女人”,“下雨的时候,她独自/撑开一把小花伞/在院中,看那片刚冒出的新绿”。这一画面是被动的诗性来源,也是令诗人得以萌发诗性的材料,它将平淡的生活片段进行了有意识的精炼,并将一种玄而又玄的感性思维通过切片式的写作,进行了具象化的表达。
  同样的手法,在《白云深处》中也有体现,如“山里的男人们将陆续/停下手中的活计/从林间冒出”,一个“冒”字,仿佛青草或竹笋,将日常生活中、构成社会的普通人群体那些朴素而颇有嚼劲的生命力进行了形象生动的呈现。
  相较于事件,徐志文更惯于状态式的写作,这在《人至中年》中十分明显。在这首诗中,前半部分,诗人通过“关起门来”“独享……宁静”“肉身……形同一截朽木”等语言,极力表现出一种人至中年的空旷感。然而,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毫不迟疑地打破了这种空旷。他迅速掏出“风暴”“雷闪”“岿然不动”等宏阔、庄严、富于画面感的语言,将前文的迟疑和麻木一举击碎。从文本上看,前文中的“朽木”“秋风”等语汇,渲染的是一种喑哑、迟暮、灰色、漫长、重复、单调的心理色彩,而后文中的“风暴”“雷闪”等语汇,带来的是一种雪亮、短促、动感、充满力度和冲击力的心理色彩。从庸碌的平静到瞬间的雷闪,这两种情绪色彩的语言组合,所表达出的是后者推翻前者那一瞬间的破坏力,这种破坏力作用于诗歌的意旨之上,就是一种生存状态的呈现。而在最后,诗人又通过“静待着一注茶水的沸腾”这样一个充满象征的动作过程,使读者获取了超验式的阅读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徐志文的语言风格具有近年来江西的诗歌队伍较为普遍的新古典主义美学特征。体现在文本上,就是具有古典美学精神的语言、意象乃至场景的使用,如《上林古寺》中轻而慢的古寺意境构建,又如《秋月辞》中月下风中漫步的场景书写,又如整组诗歌中对于“秋风”“落叶”这些传统喻象的青睐等。
  或许是因为江西的诗歌群体中广泛存在的怀旧基因,让这种新古典的美学追求获取了某种普遍共性,但正如米沃什在《与古典主义争吵》一文中所说:“每个诗人都是在诗学语言的规定与他对真实事物的效忠之间做出选择。” 抵达真实事物及状态的途径因人而异,当我们从对于古典的狂热中清醒过来,或许会发现,我们对古典的怀旧,也许只是对于一种幻觉的盲从,或对于一种流逝状态的集体向往。
  (作者单位:江西高校出版社)
其他文献
洪子诚曾指出:“相对而言,在题材的处理上,当代长篇小说侧重于表现‘历史’,表现‘逝去的日子’,而短篇则更多关注‘现实’,关注行进中的情境和事态。当代政治、经济生活的状况,社会意识的变动,文学思潮的起伏等,在短篇中留下更清晰的印痕。但受制于社会政治和艺术风尚的拘囿,比较长篇,它在思想艺术上受到的损害也更严重。”这说明,短篇小说最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的变动与变迁,与时代具有某种程度的互文关系,但互文关系并
期刊
2016年,我整理编选出版家陈原保存的书信时,有六封信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这六封信写于1974年到1979年,落款分署不同的名字:段太林、段泰林、段大林。令我疑惑不解:他到底叫什么呢?是曾用名,还是有什么苦衷?细看书信内容,让人心情愈加沉重:段氏原是文化部出版局的一名干部,1966年全家五口被下放到与北京相距三千多里的江西崇仁。粉碎“四人帮”后渴望回京,多次向单位提出申请;看到回京无望,只想回到出
期刊
“面对彼岸,我永远是一座比河短的桥。可是,我只能活成这样一座桥。”这是江西作家邹忠民的小说集《方生方死》最后落于我眼也最落于我心的话。放下书,它始终萦绕心头,让我难以释怀。  都说,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落于现实,人生的种种磨难或许已将我们心中怀想的“诗和远方”碾碎了,于是接下来便慨叹现实的不公、老天的不待……由此过着怨天怨地怨人的生活,或许直到人生快结束的那一刻才明白实实在在的生
期刊
1  多少年來,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发越来越出人意料,2016年这个文学奖颁给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使这个意外达到某个新高,似乎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一项故意制造意外的奖项。他获奖的理由是:“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瑞典瑞典文学院似乎在提醒人们,文学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概念。  正因为如此,才会有把诺奖颁给哲学家罗素、亨利·柏格森、分析哲学的创始人博特兰·罗素、存在主义哲学家保罗·萨特,以
期刊
以一种历史化的眼光看来,“现代中国的‘短篇小说’,是在20世纪最初二十年里兴起的一种新文类”。可是经过近百年的沉淀,短篇小说已经在现代文类观念中获得了一个牢固的位置,短篇小说诗学也得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和丰富。时至今日,胡适在1918年发表的《论短篇小说》一文依然影响着很多人对短篇小说的理解:短篇小说是“用最经济的文学手段描写事实中最精采之一段或一方面而能使人充分满意的文章”,胡适谓短篇小说乃是生活
期刊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势回归,历史文化散文创作,再度焕发出饱满强劲的艺术生机。一批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且心有所系的散文家,立足现实,思接千载,以执着坚韧的探索精神,捧出一批颖异超拔、各有风采的作品。出自江右实力作家江子之手的《青花帝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当是其中之一。这部聚焦中国瓷都景德镇历史的散文作品,虽然体量不大,只有十几万字,但由于经历了作家长达三年的广泛研读、深入思考、认真
期刊
主持人简介:徐勇,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理事,入选《南方文坛》“今日批评家”。曾获《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度优秀论文奖、中国当代文学学会优秀著作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博士后特别资助和省社科规划课题项目等4項。出版学术专著4部。近几年在《文学评论》《文艺
期刊
文学体裁的大家庭,短篇小说以“短小精练”、快速反映“生活的横截面”等特点为人称道。作家通过这种“文学虚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个人对于当下生活的理解。然而,文学作为私人化表达方式,作家拥有各自独特的情感体验,对当下生活的理解感知也存在很大差异。五四新文学以来,小说被赋予了一个神圣使命——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小说”传统,一直在20世纪中国文学里继承、延续。上世纪80年代
期刊
郑小驴作为一个写作者,最初是以小说家的身份浮出地表的,《少儿不宜》《痒》《西洲曲》都是讨论“80后”写作的文章经常要提到的,而我在这里要讨论的却是他的一部散文集《你知道的太多了》(作家出版社)。小说家写散文,在当代已经绵延为一个不大不小的传统。散文是放下虚构的武器,是创作者对自身的纪实。在这个意义上,阅读小说家的散文,可能要比读那些主动或被动的“创作谈”来得更加真实而可信。因此王安忆建议大家多读那
期刊
王彦山的诗歌阅读,一直是中国古典与西方经典并重,而且对中国20世纪80年代先锋诗人的晚期写作非常关注。作为一个书香里的孩子,诗人肯定像女儿一样还会继续成长。当然,就像《局外人》是对卡夫卡《诉讼》的创造性改写,我隐约感知,王彦山诗歌在确立自己的文化源头之后,会流成越来越宽阔的“一江水”。  是的,《大河书》(江西高校出版社,2018)作为继续成长的结果,有很强的自传性和纪实性色彩,我们能够从中看到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