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会计人员诚信体系的实践研究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uh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财务造假、会计人员行为失信直接影响了市场经济秩序和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给企业自身、投资者及国家财政造成巨大损失。重塑会计人员诚信体系必须立足于现状,找出问题、有的放矢。相关措施主要有:一是严把会计人员入口关,二是完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三是加强会计诚信教育,四是落实会计人员“黑名单”制度,五是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其间,对会计人员诚信检测评估是关键,为此,专门设计“会计人员诚信评估检测综合量表”,进行量化考核。
   关键词:会计人员;诚信;联合激励;联合惩戒
   一、案例回放
   案例一:2017年7月14日,央视公开曝光2015年雅百特公司在重组过程中,虚构承接巴基斯坦地铁公交金属屋面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亿元。
   案例二:2018年3月15日《证券之星》报道,2016年5月,浙江九好集团为了达到上市目的,公开与鞍重股份联手造假,2013~2015年,共虚增银行存款3亿元、贸易收入57万余元、服务费收入2.6亿余元。
   案例三:2021年5月6日,维维股份第二大股东涉嫌违规占用公司资金9亿元,且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受到证监会公开调查。
   透过上述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财务造假的范围之广、数额之大令人震惊,给公司乃至国家财产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可以肯定地说,在所有财务造假案例中,相关会计人员均脱不了干系。其间,无论是出于被动还是主动,无论是出于狭隘的公司利益还是一己之利,会计人员经不起诱惑,没有守住底线,甚至是以身试法,不客观、不诚信显而易见,其直接后果是破坏社会诚信体系,违背市场公平交易秩序,给国家、企业和社会公众造成重大损失,给自己的职业生涯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涉嫌违法犯罪的,直接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会计诚信再认识
   会计诚信,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要诚实守信,要坚守职业操守,客观公正的记录反映真实的经济业务,并按照会计准则要求进行会计信息归集整理,向利益相关者进行及时披露,为投资者、债权人、经营管理者和政府经济调控部门及时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会计诚信既属于会计人员执业理念,更是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诚信是一种基本游戏规则,不仅对于会计人员,即便是一些不是直接从事经济活动的社会公众,也不能游离于这一游戏规则之外,否則将寸步难行。故此,诚信对于会计人员来说,不仅是一种职业操守,更是一种综合素养和基本的处事哲学。
   三、会计人员诚信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少部分会计人员不能严格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一些经济领域很容易出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少部分会计人员作为经济社会的主要参与者和见证人,难以独善其身,屡屡出现职业道德失范滑坡的现象,具体表现在:第一,会计职业道德只是停留于口头上,没有入脑入心,一旦有可乘之机,就把职业道德抛到脑后。第二,法律观念淡薄,只是把会计工作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平时过多关注于会计技术层面的学习提升,缺乏应有法律意识和法治思想; 三是业务学习不及时,对于财税、会计领域的一些新的变化和新的政策不能及时掌握,仅凭传统经验处理经济业务,造成非主观性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从业门槛过低,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尚未形成
   2017年1月1日财政部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证,现有的会计人员入门标准不是提高了而是降低了。尽管《会计法》对会计从业人员有一定的规定,应当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专业能力,这一说法过于笼统,实操性不强,一些学历低,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社会人员,经过简单的短期培训,也能顺理成章地进入会计队伍,给会计人员诚信建设埋下隐患。同时,会计从业门槛过低,社会认可度不高,极少数会计人员工作中有迎合相关利益主体的倾向,导致业务处理上不能客观公正,偏离应有职业道德约束。
   (三)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诚信惩戒措施缺乏刚性
   《会计法》是我国会计人员必须遵守的根本大法,应该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具有相应约束和惩戒作用。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会计人员违法行为相对低端,社会危害较小,在失信处理上缺乏及时性和刚性,惩戒力度明显减弱,导致违规违法成本相对较低,为此,直接影响《会计法》对会计人员失信行为的约束力。个别会计人员在出现行为失范时,并不认为自己已经违法,有时甚至从违法行为中得到的好处远大于惩戒,完全没有意识到相关失信行为给社会以及自己职业生涯带来的负面影响,难以对会计人员的失信行为形成必要的威慑。
   (四)会计诚信教育缺失,难以形成有效的自律机制
   会计诚信教育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会计基础教育没有相关会计诚信教育的相关课程,过去只是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有所涉及,但随着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退出历史舞台,这类课程的开设也有所弱化。现有的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过多地偏重于新的准则调整、新的税法条款的修订变更,对于从会计诚信教育却很少涉及。第二,全国统一的会计技术资格考试也没有专门的要求,尽管初级、中级技术资格都涉及到《经济法》课程,但其中对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却少之又少,难以入脑入心,对现有的会计从业人员形成必要的约束和警示。
   (五)社会舆论对会计诚信行为监督不够,无法形成有效震慑
   目前,对于会计人员的失信行为的监督主要还是依赖于财税、证券管理部门,对于会计行业协会、注册会计师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对失信行为的监督缺乏刚性,有时还会受到人情世故、经济利益的影响,出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至于社会公众,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知识,再加上本身的热情就不是很高,对会计失信行为的监督很难落到实处,甚至主管部门对会计失信行为的处理缺乏足够的理解。比如,少数会计人员打着“小集体”的旗号,变相实施会计失信行为,部分社会公众并不认为是违规、违法,甚至以“为大家谋福利”心理予以肯定。    四、会计人员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少数会计人员自身难以抵制利益诱惑
   会计人员是经济社会的主要参与者,时常面临各种诱惑,其中最主要的诱惑不外乎经济利益诱惑和政治利益诱惑。
   经济利益诱惑是近年来会计人员诚信缺失,行为失范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对于少部分会计人员来说,由于受到各种“拜金主义”的影响,不能很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强大的物质利益诱惑下,早已把职业操守放到脑后,很容易产生铤而走险的冲动,从而伸出不该伸出的手,给公司乃至国家利益造成巨大的损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旦离开会计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去盲目“爱财”,后果将不堪设想。
   政治利益诱惑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少部分会计人员诚信缺失由“单打独奏”转向“集团化作战”。究其原因,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会计从业人员诚信缺失有着一定的政治因素。少数地方政府为了稳固所谓地方经济,弘扬政绩,帮助一些所谓的“明星企业”快速成长,尽快上市,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提升GDP总体规模,对于企业会计员的会计造假、粉饰会计报表的行为予以默许,听之任之。
   (二)企业内部的监督制度不够完善
   科学的管理制度是监督的基础,监督到位是制度实施的保证,客观地讲,现阶段会计制度监督管理工作没有充分发挥。特别对于小微企业来说,由于人员短缺,会计人员不单单要管现金,同时也要对银行存款负责。不单单管账,同时还要管物,企业内部监督成了摆设,会计舞弊现象不断出现,使得企业内部监督制度的作用无法发挥。
   (三)会计人员违法造假成本较低
   对于经济活动来说,其违法与否与违约成本的高低密切相关,倘若违约产生的经济效益与付出的成本比较,前者大于后者,经营者就会自然而然地选择违约,否则将会承担高昂的机会成本。同理,对会计造假的企业以及相关会计人员的处罚力度不够,难以形成足够的震慑,最终必然使得会计失信行为不断发生。虽然《会计法》等对会计行业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不能够严格按照法律制度去执行,从而导致对会计诚信缺失的责任追究偏轻,使相关法律效力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四)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刚性约束
   现阶段,与会计人员相关的法律法规也算不少,但政出多门,由于立法的基础和依据存在差异,可能存在相对模糊的地方,并且相关法律、法规本身就存在不严谨的地方,解释与执行中“变通”的余地较大,有时直接导致企业管理者和相关会计人员钻政策的空子,做出与会计诚信相悖的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许多财经法规也是在不断调整过程中,在会计处理技术层面为会计人员留有较大空间,这就给部分会计人员提供可乘之机。比如,对于一些特殊业务的处理上需要根据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做出决定,少数会计人员会以此为借口,肆意扩大职业判断的权限,给国家集体利益带来损失,这本身或多或少存在主观故意,也是一种会计人员行为失范的一种表现。
   (五)盲目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会计行为失信存在主观故意
   会计本身是一种事业,做好会计工作心中既要有企业小团体利益,也要装着国家利益,而不能仅仅把会计看成一种谋生的手段,盲目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会计人员如果过于看重个人利益,就会很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作出与职业道德、公序良知、诚信体系相违背职业判断和行为。面对金钱和各种利益诱惑,难以独善其身。这里面也不排除极少数会计人员出于自身的贪欲,置法律与道德准则于不顾,利用财务造假、编造不真实的会计信息,试图逃避社会监督,最大限度地获得非法利益。
   五、重塑会计人员诚信体系建设措施建议
   (一)以个人诚信素养为标准,严把会计人员的入口关
   第一,对于新入职的会计人员,应重点审查其个人征信。通过审查,一旦发现个人征信存在问题或者有类似的违纪违法行为,要及时查明原因,对于确实不适合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一律从源头上卡住,避免其进入会计人员队伍。第二,在进行会计人员年度考核、职位晋升、职称评定时,将诚信作为一项专门指标进行评价,对于诚信评价得分比较低的会计人员,一律取消其会计资格。第三,财政主管部门在对会计中介机构进行年度审核时,对于职业操行不合格或者有主观原因导致重大过错的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采取积分考核制度,积分考核不及格,采取强制退出机制,吊销其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资格。
   (二)完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强化对会计人员的监督考核力度
   第一,要對现有的财经法律、法规进行系统梳理,划定诚信“高压线”,明确规定会计人员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旦触碰“高压线”将要付出的代价。第二,要对现行的《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注册会计师法》等法律制度进行修订完善,从制度层面强化法律意识,诚信担当,一旦发现违背会计诚信的行为和做法,就必须得到应有惩罚。对于会计主体负责人,审计把关的注册会计师及其派出单位一并承担相应责任,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震慑氛围。
   (三)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理想教育,营造诚实守信的职业氛围
   第一,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理想教育,定期开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与技能提升培训,帮助会计人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会计人员职业幸福感和诚信担当意识。开展职业理想教育,树立诚信为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职业氛围。第二,提升企业经营主体、管理者诚信意识,以上率下,上下合力,全面提升企业诚信经营的总体水平。
   (四)营造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坚决落实“黑名单”制度
   设立会计失信曝光台,定期将伪造财务报告,提供虚假财务信息,故意损坏销毁会计账簿,贪污、挪用公款等会计人员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曝光,接受全社会的公开监督,并将相关责任人列入失信“黑名单”,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诚信监督和震慑机制,让会计从业者不想失信、不敢失信、不能失信。    (五)完善会计人员诚信评估监测办法,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
   可以通过设置“会计人员诚信评估检测综合量表”(以下简称“量表”)来完善会计人员诚信评估监测办法。检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主要监测点有学历、专业技术职务、专业背景、个人信用报告等。第二,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主要考核会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理解和遵守情况。第三,会计人员诚信表现,主要考核会计人员守信记录及其社会影响。第四,会计失信行为的具体表现,主要考核会计人员失信的程度及其危害。
   量表中每一项内容对应一个一级考核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面再设置若干二级指标。实际检测中只要将每个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分值汇总就可以得到被检测的会计人员诚信检测最终分值,并根据最终得分确定是激励还是惩戒以及相关档次和标准。具体内容和格式如下,如表1所示。
   根据量表的综合评分,实施联合激励、惩戒,得分在60分以下属于“联合惩戒”范畴,在单位评先、职称考核评聘、高端人才选拔、职务晋升等方面采取“一票否决”;情节特别严重应该将其列入会计人员 “黑名单”,予以诫勉,触犯刑律的将被注销职业准入资格和专业技术职务。得分在90分以上属于信用程度良好;95分以上属于信用程度优秀。良好、优秀均属于“联合激励”范畴,可以在对外交流、业务处理上给予一定的优先权,在“先进工作者”评选、绩效考核、职务晋升、高端会计人才选拔等方面給予相应的政策倾斜和专项扶持。
   参考文献:
   [1]郑清波.“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诚信体系的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9(15):174-175.
   [2]张洪.国有企业会计诚信建设[J].财会月刊,2019(S1):116-119.
   [3]刘云丽.会计诚信体系建设和失信惩戒机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13):336-337.
   [4]朱卫品.浙江省会计诚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财务与会计,2019(13):10-12.
   [5]王培.加强企业会计诚信建设的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9(16):98-99.
   [6]曹永年.会计人员诚信建设的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08):40+42.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
其他文献
“田忌赛马”反映了在保持社会契约的权威性和激励人力资本创新方面的策略观.基于现代契约经济学理论,从“立约-违约”双向契约叙事视角出发,文章通过构建博弈模型,提出序贯
摘要: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使得区域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具有高综合性和高集聚性的邮轮旅游业作为高端旅游产业,因其独特的优势,对地区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邮轮旅游在中国发展时间短,目前对邮轮旅游业的研究少之又少,文章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对长三角区域的邮轮旅游业进行SWOT分析, 通过分析其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以期将长三角打造成为全国区域邮轮旅游一体
摘要:平衡计分卡可以评价企业绩效管理效果,辅助企业管理工作开展。绩效管理需要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参与到绩效管理工作中,激励企业各级员工,持续努力完成各自的绩效目标,实现企业发展战略。文章对平衡计分卡在管理中运用的效果进行分析,了解与传统绩效评价方式的差异,分析平衡计分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意见完善平衡计分卡的运用。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地产;经营绩效管理;应用   企业管理中需要采
摘要:现阶段,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在日常的生活中网络信息技术也和人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完善和进步的今天,企业内部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也逐渐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尤其是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管理,将网络技术应用到财务会计工作中,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基于此背景,文章将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财务会计作为研究重点。首先,文章分析了网络经济时代的特点;其次,分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许多企业经营规模迅速扩张,大企业面临着低效率的资源配置的通病。管理资源的浪费,映射出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多维度的管理需求,财务共享中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文章在财务共享中心的原理理解基础上对共享中心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集团;管理模式;财务共享中心   财务共享中心是一种新型的管
摘要: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是企业获取成本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其列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文章首先从财务管理的视角阐述了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的内涵、原则和实施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的必要性,并指出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和困难。文章重点从财务的角度分析并指出了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的重要支撑手段,认为通过改进并完善管理制度、考核机制和信息系统,并运用全面预算管理、价值链管理和重点费用管控等方法
摘要:随着国际形势风云变化,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体系提出,及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集团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正在进一步的恶化。为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发展,集团企业需要积极的进行内部管理,全面的优化内部管理构架,这样才能够为企业更好的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果直接关系着整体集团的运营和发展,因此需要重视财务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财务共享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
摘要:文章根据我国独特的资本市场制度变化,分析证监会提出和修改的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政策的历史历程,参考实证论文中有关盈余管理和薪酬或股权激励的模型和数据,考察盈余管理和企业的股权激励及薪酬激励关系。在比对二者的区别和共性后,得出激励能有效控制盈余管理的关系。最后得出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同时。要想抑制盈余管理,就要对各方面合理控制,以此来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帮助投资者更好的决策。   关键词:盈余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这就要求企业要加强员工能力提升力度,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开展企业员工培训,帮助员工快速融入企业工作环境,强化员工的工作能力,是进一步推动企业高效发展的基础工作。文章结合企业员工培训需求调查,简要分析了员工培训概念及其重要作用与企业员工培训有效性的问题,对企业员工培训有效性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摘要: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运用商业信用已成为国有企业提高企业绩效的重要手段。但是,商业信用是把“双刃剑”,在增加企业营业收入的同时,也增加了应收账款资金占用和坏账风险。因此,完善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