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情”也难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qing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望乡》这出戏之所以动人,就在于苏武和李陵二人与历史上常见的忠奸二元对立不一样,他们原本兄弟情深。李陵的背叛与汉廷对其家人的赶尽杀绝有着相当大的关系,有其值得理解和同情之处。因此,这出戏的情感维度特别丰富,在展示苏武毫不含糊的价值观和立场的时候,还要演出他与李陵情感深厚的一面。二人在台上并不是简单地划清界限,他们是有感情“黏度”的。
  简单的冲突、对立、分道扬镳,太刚、太硬、太冷;从黏连的情谊之中挣脱出来,才更具有戏剧的张力和浓稠度。这当中,二人肢体语言是表达亲疏的重要途径,李陵的靠近、苏武的推开,一次又一次,直到二人完全决裂。
  苏武听说李陵被单于招为驸马,是不相信的。
  因此,当李陵来见他,二人一见面便抱头痛哭。这里没有敌我,这只是两个兄弟之间的拥抱和哭泣,因为苏武太思念家乡和故人了。一抱之后,苏武突然看见李陵朝他施的是番邦礼,穿戴的是番邦的华服衣饰,感觉到了陌生,以老生的持重念一声“嗯……”,让李陵退了后。苏武一语双关:李陵,你这般打扮,莫非走岔了路了么?李陵要表白解释,苏武也有疑惑,便请他坐下——跟后面的决绝相比,这是相当客气的。李陵大段的演唱陈述在他被匈奴战败后,朝廷将他家满门抄斩。苏武在质问他的同时,也有眼泪含在眼眶里。
  北海旷地,风沙吹来,苏武孱弱,李陵本能地上前去护他,二人再次簇拥在一起,这是温暖的一刻。但苏武稍后就将他推开。
  经过一番交流,苏武对李陵已然从亲到疏。此时李陵来请苏武登上望乡台,苏武将他推开;李陵近前来叫苏武“把离愁且放宽”,苏武离他一步,斥他“这离愁怎放宽”;当苏武终于同意上望乡台,因为激动、因为身体孱弱,站不稳,趔趄,李陵上来扶护,趁机劝诱“谁与吾兄解倒悬”,苏武将他一把推开,冲向前下跪,用跪步,向南拜圣上与娘亲。
  他发现李陵也跪在旁边向南拜,念及李家命运,苏武也是动容的,伸手想去扶他,但戛然而止。理性和情感正在不断分离,两人最后一次近距离的肢体接触已到尾声。苏武不许李陵再来看他,李陵上前抓住他的手说:自然还会来看哥哥。苏武没有马上抽出自己的手,看着李陵,说:“你若再来,”接着艰难、缓慢地重复一遍,“你若再来……”停顿,代表了他思考的过程,是情与理最后的交锋——“我便一剑!”抽剑相击。至此,苏武彻底斩断了与李陵之间的感情线。
  这些理性的几近量化的分析,其实在表演中并不会像背书那样被表现,而是需要搭档二人沉浸于人物关系中,顺着情感走势,自然而然表现出关系的变化。
  从故事性上来说,这出戏只有一个场景,几乎没什么情节。在舞台上,除了二人间的对话,很多内心活动也需要演员唱念出来。戏曲舞台上,不必担心这样的形式过于直接,因为戏曲的观众不仅仅是来获取情节的:一出演了几百年的戏,人们对情节早已耳熟能详,这成为台上与台下的默契。观众到现场来感受、来共鸣的,就是演员的“表”与“演”。
  因此,望乡台上下,演员要准确地诠释出两个角色像相近、交织又决裂的两条线般的关系,雕塑出两个鲜明的形象:一个在无边无际、无极无垠、無亲无眷、无衣无食、无春无夏的荒凉绝境里倔强地挺立着——苏武是刚强的、毫不含糊的;一个在高官厚禄、美食美色里貌似绝处逢生,内心却是无依无靠的虚空——李陵是软弱犹豫、半推半就的。
  他们之间的差异对比,正是戏剧冲突的空间、舞台表演的张力之所在,令观众回味、唏嘘,感悟无限。
  (节选自《说戏》,有改动)
  一读一练
  1.本文标题“其‘情’也难”,这“情”的表演究竟难在何处?
   答:
  
  2.《望乡》这出戏没有什么曲折动人的情节,那么它是靠什么打动观众的?
   答:
其他文献
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疫情期间,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钉钉办公软件支撑了国内超过300个城市、5000万学生在家上课。据钉钉数据显示,全国77%的学校采用了钉钉“在线课堂”超级联播或多群联播模式,使得优质教学资源从一个班辐射到全校乃至整个城市。疫情也使教育行业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网课”成为疫情期间保证学生正常学习的重要方式,网课“新体验”引发学习新现象,南阳淅川县的“屋顶男孩”、三门
期刊
延迟开学后的网课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新鲜事,也难免带来一些亲子教育方面的烦恼。比如,家长和孩子因使用电子产品而矛盾不断;孩子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完不成每天的学习计划,令家长们焦虑不已。  延迟开学,闺女的网课上了一个月,我和她的“猫鼠大战”也上演了一个月,一切的根源就在于闺女的自律性太差。说实话,学校和老师是很负责的,每天通过专用软件指导孩子学习。无奈孩子电子产品在手,心里总是惦记着玩游戏。  起初
期刊
阅读指要  考生在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题时,要做到全面、到位,就必须实现信息处理能力的“三级跳”。  1.第一级:筛选信息能力  考生需要循着答题的指向去阅读文本,将有效信息筛选出来,其中的一些明示信息,就可以直接用来作答。如2019年全国卷Ⅰ第6题的第②个答题要点“档案文件的纸张严重酸化”,其有效信息分布在“材料二”之中,详细内容如下:  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
期刊
化险为夷,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这些无不体现了“化”的神奇。拥有“化”的智慧难能可贵。  拥有“化”的智慧,可以化不利为有利。一个人,一个集团,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可能事事顺利,时时太平,常常要面对困难甚至是危险。而我们需要做的,既不是面对命运束手就擒,也不是异想天开期待“天助我也”,而是要学会用“化”的智慧来应对危局,改变命运。我们不会忘记那危机四伏的“鸿门宴”,刘邦本是任由项羽宰
期刊
近日,新华社发布的微视频《两块表》刷屏朋友圈,并登上网络热搜榜。一位列车员母亲,每次离家出乘前,6岁的女儿都会在她手腕上画一块“手表”,提醒妈妈按时回家,这成了母女之间特别的约定。  然而,相约容易践约难,由于铁路工作的特殊性,妈妈经常无奈爽约。站台上,女儿一遍遍地叫着“妈妈”,妈妈只能隔着车窗,眼含泪水,随列车远去……许多人纷纷感叹“泪目了”!  1.扛起责任。在千家万户向往团聚的时刻,总有些情
期刊
今年的春节与以往不太一样。过去春节时那种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景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人们都“宅”在家中,投身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抗击新冠肺炎。  第一幕: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这意味着武汉人民的日常生活保障将面临严峻挑战。作为疫情最严重、防治最关键的地区,武汉需要大量的物资援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蔬菜、水果、生鲜、粮食……全国各地大批的物资驰援武汉,各行
期刊
“广播里说有人生病了,要找医生,您去吗?”  “走,去!”  “8号车厢有乘客生病,去吗?”  “去!”  在北京南开往福州的G27次列车上,准备去参加外孙女婚礼的刘士英,两次被列车求救广播“扰了安宁”。  山西大同的退休医生刘士英,已是82岁高龄,她本来可以把救人的机会“让给别人”,但她没有,而是二话不说,迅速救人。  救人是好事,但如果没救好,就可能变成坏事。  刘士英在给发病的乘客服药、放血
期刊
近日,一篇题为“年前最后6天!四川资中150万斤血橙急盼销路,认领孩子们的一个小小心愿,宽慰老农们的倾情付出!恳请爱心传递!”的公众号文章火了。文章主角不仅有“困苦老果农”,还有纯真盼望实现新年愿望的“留守孩子”;每卖出一箱血橙,都会为孩子们捐出0.5元圆梦基金……文章承诺“素材全部为实地拍摄,活动真实”,文章发出不到一天,便超过八万阅读量,不少网友“含泪下单”。  但据后来的报道称,该文中“家是
期刊
【导语】  文学艺术是情感的艺术,中国戏曲同样如此。大师级别的老舍先生,其小说创作,就或多或少地受到过京剧艺术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内容上,更体现在形式上。一个思想空虚,对社会与人生缺乏深刻认识的人是难以产生丰富、强烈的审美情感的,因而也就不会成为优秀的艺术家和出色的欣赏者。在审美以及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活动中,情感不仅与形象联系在一起,也同认知联系在一起。经过审美认知极其复杂的思想活动,生活
期刊
人生如畫,有的是泼墨山水画,磅礴有力,一泻千里;有的是工笔花鸟画,典雅精致,富有诗意,二者各有千秋。而我更为追求的,则是简单随性的写意人文画。  复杂的人生像素描,笔笔精致,处处细节,优雅而经典,但也限制了人的视野,使人局限于方寸之地。简单的人生,追求的是更为广阔的境界。  心有河山,矢志不渝奔终点。简单就注定心中不会有太多的杂念,而是向着目标心无旁鹜地前行。近代的中国饱受欺压,此时的志士仁人便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