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课程的思路解决生活的问题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rgin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的生活中充满着学习与发展的契机,这些机会在不同的幼儿园、不同的班级中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幼儿的生活意味着丰富多彩的经历,教师始终在陪伴、引领、等待、支持着幼儿的学习过程。幼儿的一日生活皆课程,只是这需要教师注重对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各类资源进行课程化改造,以专业的眼光分析解读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与行为,从而展现师幼、幼幼共同生活和学习的课程理想常态。下面以大班“搬床”活动为例,谈谈我们如何用课程的思路解决幼儿生活中的问题。
  一、缘起:寝教合一班级的困惑
  无锡师范附属实验幼儿园每个班级的活动室都是寝教合一的,平时班级空间以区域的形式呈现,幼儿的午睡床堆叠成三摞,摆放到班级的储藏柜中。午睡前,利用幼儿餐后自由活动时间,教师和保育员一起把活动室内部分区域的桌椅、柜子等移至四周,腾出较大的空间,然后把午睡床从储藏柜里推出来,一张张搬下、平铺,每个班级的午睡床几乎铺满大半个活动室(见图1)。这样的工作每天都要做。我们发现因为桌椅、柜子经常要移动,往往造成幼儿区域游戏空间不足、活动记录和作品等内容不能及时呈现、同类游戏经验无法持续等问题。而且教师和保育员搬床时间较长,也增加了幼儿干等的时间。
  在一次餐后自由活动中,教师和保育员正在忙着搬床,晨晨和欧宝两个小朋友跑过来说:“老师太辛苦了,我们也想搬床。可是上面的床太高了,我们够不着。”旁边的几个小朋友听见了,也跑过来表示想一起搬床。
  看到幼儿表现出来的对搬床的热情,我们意识到午睡床不仅是幼儿熟悉的生活物件,也是他们离不开的、与他们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生活用品,孩子们对自己的午睡床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们可以对搬床活动进行课程化改造。这对于幼儿来说会是很好的学习与发展的契机。日本的仓桥物三先生提出,“生活中融入教育”。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的第二步支架中也提出,让幼儿“尝试生活环节的全面自理”,倡导教师尽量用课程实施的视角去對待所有的生活环节,支持幼儿制定自己需要的规则,学习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培养幼儿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搬午睡床的问题正是生活自理方面的内容,我们亦可以借机深入理解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二、规划:做个有准备的教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是在生活和游戏中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是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我们在搬床活动中如何尊重并满足他们的这种学习方式和需要呢?午睡搬床作为幼儿在园的一个重要的日常生活环节,对于大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有哪些教育价值呢?孩子生来就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我们如何看到幼儿的能力,给予他们专业的支持呢?
  带着这些思考,围绕午睡搬床的话题,我们和幼儿开展了第一次讨论。因为搬床是涉及到每个人的事情,联系生活经验,幼儿都有话可说。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每个幼儿都有参与搬床的意愿,对于午睡床放到哪里、由谁来搬床等问题很感兴趣,提出可以给柜子装上便于移动的轮子、把午睡床放在活动室里、排好值日生表轮流搬床等建议,但对于如何调整班级区域空间、如何合作搬床等缺乏相关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我们和保育员一起就此话题进行了审议。首先,统一认识:幼儿是班级的主人,应当树立自我服务以及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机会,他们就是在生活中学习的;幼儿应当主动学习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技能,学习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按顺序做事等。接着,我们结合《指南》里面大班幼儿的典型表现,梳理了午睡搬床这个活动可能会让幼儿获得的关键经验,并根据幼儿的问题预设了一些可能开展的活动。
  三、推进:追随幼儿的想法与行动
  经过几次尝试,我们发现大班幼儿能够比较自如地将5张午睡床进行平铺和堆叠。于是,我们将班级的35张午睡床按5张一摞分好,其中的2摞放在一个储藏柜里,另外5摞放在储藏柜外。每一摞最下面的午睡床装上可固定的万向轮,空出来的两个储藏柜变成了两个角色游戏区。在班级第二次的团体讨论中,我们形成了一份新的值日生分工表(见图2、3),还制定了搬床公约,将搬床的内容列入每天的值日生工作之中,约定每天由6个小朋友搬床,全班幼儿轮流进行。搬床值日生需要利用午餐后自由活动的时间调整区域柜子、桌椅,将午睡床推出、平铺在活动室里,午睡后负责将午睡床叠成5张一摞,推到储藏柜处,再把区域柜子、桌椅复位。其他小朋友则要负责将自己的床铺整理好,人人都在这个环节出力。我们的行动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有些家长还为我们出谋划策。
  这样实施了两天后,幼儿发现问题了:①有的午睡床搬动的距离比较远,容易撞到柜子、桌椅等;②区域柜子、桌椅每天需要先移动再复位,搬床值日生花费的时间很长;③区域柜子上材料、作品比较多,移动时容易掉落,存在安全隐患等。
  在班级第三次讨论中,有幼儿提出午睡床就近放在活动室里,减少长距离搬动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那么,非午睡时间那些叠起来的午睡床放到哪里呢?幼儿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们把相对集中的建议记录下来,由幼儿投票决定采用哪种方案(见图4)。
  投票结果:有22名幼儿选择把午睡床放在窗边区角活动区域前,他们的理由是这块空间比较宽、比较长,如果积木区旁放了床之后空间就太小了,而储藏柜前放了床之后则不方便拿里面的东西。在大多数幼儿认可这一建议的前提下,我们开始行动了。
  第一次尝试:
  佳佳和昊昊是第二天的搬床值日生,他们在仔细研究了墙面上的班级平面图之后,利用午餐后的自由活动时间,画出了搬床规划图(见图5),提示5摞午睡床放在窗边区角活动区域前,根据空间距离,其中1摞要竖着放。有了这张规划图,午睡起床后,当天的搬床值日生就开始“按图施工”,不一会儿就将床摆放到位了(见图6)。
  第二天的游戏活动因午睡床摆放位置的调整而带来了一些问题。游戏回顾时,小米说:“我们今天要去积木区玩,但床把积木区的材料遮住了,我得把床推走了才能拿到材料。”羽羽说:“今天俊俊踩坏了我搭好的大桥。”俊俊说:“我也不是故意的,是有一叠床放在娃娃家里,路变小了。”(见图7)角色区的幼儿也纷纷“投诉”:“床放在这里,把我们的路堵掉了,太不方便了。”这时,涵涵提议:“那把角色区堵了路的2摞床推到美工区去吧。”积木区和角色区的幼儿都表示同意。   第二次尝试:
  午餐后,佳佳和昊昊画了一张新的搬床规划图(见图8)。午睡起床后,当天的搬床值日生就按规划图把之前放在角色区那2摞床推到了集中活动区(积木区)和美工区的中间,靠窗边区域的3摞床之间拉开了一段距离(见图9)。
  第三天游戏结束后,又有一些幼儿对这样的布局表示了不满。言言说:“我要去美工区拿材料,要绕过架子和两排床,兜了一个大圈子。”多多说:“我想去上厕所,床挡住路了,去厕所的通道变得很窄,只能侧身走过去。”(见图10)俊俊说:“床把角色区的柜子拦住了,我们想买东西,不方便。”小澄说:“积木区的积木老是滚到表演区来,影响我们排练”……幼儿纷纷表示放在活动室内的5摞床太多了。这时,我们提议把1摞床放回储藏柜里,活动室里放4摞床,并且尝试用活动室里的午睡床做隔断,分隔活动室中间的积木区和表演区。
  第三次尝试:
  离园前,佳佳和昊昊准备画第三张搬床规划图,他们去征求同伴的意见。有幼儿提出了美工区和积木区之间的通道比较窄,不能放床,也有幼儿提出3摞床连在一起的隔断太长等问题。在听取了很多同伴的意见之后,佳佳和昊昊又画了第三张搬床规划图(见图11)。图中提示活动室内保留了4摞午睡床,其中1摞床竖着放在美工区,作为颜料区和手工区的隔断,另外3摞床放在积木区和表演区之间。
  第四天的晨间播报前,佳佳和昊昊又修改了搬床规划图(见图12),他们向大家介绍了第四张搬床规划图:放在积木区和表演区之间的3摞床呈“品”字布局,可以用来分隔积木区、表演区和角色区,午睡时,这4摞床就近搬开平铺就行。大家都表示赞同。区域游戏结束后,幼儿对当天午睡床的布局都表示很满意(见图13),而且当天的搬床值日生也表示就近搬床比较方便。
  午睡床布局实施了一段时间,其间也做了一些微调,幼儿基本认可这样的方式。考虑到安全卫生的因素,我们为活动室里的4摞午睡床做了布罩子(见图14),由搬床值日生在午睡前后进行收归、整理。我们发现这些布罩子平时还可以作为区域游戏摆放材料、展示作品的地方。
  四、回顾:实现师幼的共同成长
  在搬床活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和幼儿交流关于搬床的新发现、遇到的新问题、解决的新办法,关注幼儿经验持续不断地获得、重组和改造,实现了师幼在此经历中的共同成长。
  我们的发现:
  幼儿通过设想午睡床摆放的位置、设计搬床规划图、验证床摆放的合理性等活动,在探索和尝试中不断发现问题,学会自主分析问题,尝试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收获属于自己的新经验,并在生活情境中整合迁移经验。
  除了获得解决问题、空间方位等方面经验之外,我们還看到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搬床活动,学习力所能及的生活技能,他们在动作协调性、坚持性、书面表达能力及分工合作能力等方面均得到提升。同时,在搬床的过程中幼儿还收获了满足感和成就感,主人翁意识逐渐增强。这些品质和能力紧紧依托于他们生活的环境和情境,将有助于他们向更高水平发展,更有意义地学习生活。
  我们的支持:
  在搬床活动中,我们将预设与生成有机结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持续观察、评估,班级保教人员经常即时进行研讨,商议用适宜的策略支持幼儿不断获得有益经验。如在幼儿的三次尝试中,我们提炼了一些支持策略。
  除此之外,我们发现给予幼儿搬床的权利,让我们有机会重新认识幼儿的能力,关注到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事、物,关注到发生在幼儿之间的“矛盾”,注意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客观记录,注意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求进行专业分析等,努力对一日生活中与幼儿生活有关的资源进行课程化改造。这样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提升积极引导、顺势而为、灵活应变的课程实践能力。
  通过大班搬床活动的实施,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一日生活皆课程的课程观。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学习与发展契机,需要教师立足生活、发现问题、满足需求、支持探究,用课程的思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发展。
其他文献
前天晚上,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帮妈妈炸油条。  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走进厨房,只见妈妈拿出了早已揉好的面团(有整整一大盆子),揪下一块放在案板上,然后往锅里倒油。妈妈出去砍了一段竹子,把竹子从中间切成两段当筷子,因为油滚了后很烫,普通筷子又太短,油炸的时候很容易溅到手上。妈妈说,那油有好几百度呢。妈妈把竹筷子清洗干净后给了我,等油滚开了,她把刚揪下来的面团切成一条一条的,两手各捏一端往两边拉长,放进锅里。
在暑假,我看了商晓娜姐姐写的《闹别扭的星期一》。  我是多么羡慕马一左跟马一右这对双胞胎兄弟啊!他们不会因为争宠或其他不足挂齿的小事而起一些争执。话说回来,作为独生子女,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呢?这可要归功于我的表妹了,她今年9岁半,是个胖嘟嘟的女孩。你们一定觉得她很可爱吧,那可大错特错了!其实她是一个十分缠人又刁蛮任性的家伙。  一天,我们跟着爸爸妈妈去逛街,到了童装区,既时尚又漂亮的衣服立即映
星  满天星,  亮晶晶,  好像青石板上钉铜钉。    月奶奶  月奶奶,高挂挂,  与你拐棍你下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目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基础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子女的养育和教育就是重大的民生事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
随着现代城市路面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都曾经幻想过在空中发展交通。最近,新西兰研究人员吉奥弗·巴内特研制成功高架专用的悬浮自行车轨道。  悬浮自行车说起来也不神秘,就像是风景区中吊在缆绳上的缆车,有一个封闭式的车厢。不过,与缆车最大的不同是悬浮自行车基本上没有外来的动力,而是名副其实的自行车。骑行者猛踩自行车前部的脚蹬才能运行。由于轨道运行的阻力较小,悬浮自行车的速度比一般路面自行车的速度要高得
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有了一定的课程资源意识,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然而,对于如何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教师们仍然感到迷茫和困惑。关注课程资源,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物质资源的管理上,更要引导幼儿利用资源进行深度的、有创造性的探索学习,让物质资源有效地转化为幼儿经验,真正促进幼儿成长。  为进一步提升幼儿园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开发意识,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
可爱的小懒汉    “高音王”何耀廷自打二年级从广州琴星小学转学来广州回民小学,就一直是各科老师的宠儿,升到四年级之后,没少吸引我的注意。这是当然的,因为他有着实打实的日本相扑士外形,国字脸上架着一副时下流行的黑色有型胶框眼镜,在课堂上永远高谈阔论,朗诵诗文声情并茂。  但他却是个“懒汉”,喜欢拖作业。在此类事情发生N次后,终于到了毕业考的前夕。那是考语文的前一天,何同学还是一如既往地“规矩”,完
和煦的阳光,柔和地洒在地面上,透过楼房间的空隙,地面显得驳杂,微风拂过,凉爽、舒适,真是个好天气!  在一块较大的阴凉处,我搬来椅子,坐了下来。不一会儿就有一两只小蚂蚁快速向这边冲来。由于对蚂蚁过于敏感,我条件反射似的,毫不犹豫地踩死了它们,可不大一会儿,好像赶着去抢宝藏一般,又有四五只蚂蚁向这边跑来,围成一圈,我有点好奇,便“脚下留情”,还向后退了几步,细细观察起来……  蚂蚁们陆陆续续地来了一
有个孩子,上学之前母亲给了十块零用钱,他非常快乐;但是出门之后,等了半天,车子都没搭上,他惟恐迟到而变得十分焦虑;所幸及时赶到学校,他觉得非常高兴;但突然想到第一节要考英文,又变得紧张;考完英文,他松了口气觉得很愉快;但是又想到下午要发数学成绩,于是忧心忡忡,惟恐不及格;等到考卷发下来,成绩居然不错,就又十分欢喜;可是老师跟着规定了一大堆家庭作业,他又变得沉重;等到深夜把功课做完,才放松;但是突然
10月1日国庆节时,新中国就60岁了。为了这次生日,我准备了两份特别的礼物。  第一份礼物是“粮食增产液”。它是一些由营养粒子组成的液体,其中大部分含有“营养复制细菌”和“抗虫细菌”。“营养复制细菌”能复制农作物中的营养精华,并扩散到农作物的每一个地方,使农作物营养均衡,生长速度增快,生产出的农作物颗粒饱满、品质优良。这样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就连穷困的人也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收获丰足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