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怎样提高高考成绩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3862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这些省份的题型虽然有些变化。但也都是从语基、阅读、鉴赏、语言运用到作文题,没有偏题、难题和怪题。同学们只要勤奋学习、善于思索、勇于探索,成绩依然会好,能力则会更高。
  老师们将在改革中努力实践,慢慢的积累点滴经验,让新课改闪现出可贵的光辉,克服对新课改存在的种种迷惑和不适应。在高考仍为高中教育最终评价方式前提下,老师们将努力寻找着新课改和高考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关键词】选考内容;平衡点;能力;基础;多角度思考
  
  三年前,一场被评价为革命性、颠覆性的中国高中课程改革走进了高中校园。众多高中学生和高中教师的命运也因新课改而改变。
  今年,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4个省区顺利完成首轮高中新课改实验,123万名高中毕业生顺利参加了高考,改革经受住了社会检验,实现了高考的平稳过渡。而两年前参加新课改的辽宁省也将在2009年迎来它的第一次高考。
  
  1 对本年度课改省份语文试卷的分析
  
  1.1 新课改语文试卷变中求稳,更重视对考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考查 与新课改前的高考相比,这四个省份的高考题内容有所变动。新课改省份的高考试卷,在题型和赋分都有各自的微调。比如客观题:山东卷36分,与课改前题型大致相同,第五、六大题互换;广东卷选择题24分;宁夏/海南则直接进入阅读,与上海卷有相似之处。
  以广东省高考题为例:语言文字应用6题,24分。其中选择题4题,12分;简答题2题,12分。名句名篇默写1题,6分。古诗文阅读6题,27分,其中选择题4题,12分;古文翻译题9分;古诗鉴赏题6分。现代文阅读必选内容四题,18分;选考内容两组试题都是15分。写作1题,60分。
  从试卷结构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与课改前相比,基础部分还是非常重要的。像广东卷古诗文阅读赋分达27分,名句默写6分。而宁夏/海南虽然取消了传统的前五道题,但还是把成语使用和辨析病句题放到了第二卷,仍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而且把字形考点放到了作文,扣分限为5分。试卷总体来说还是重视基础,培养能力。
  1.2 选考内容的出现 高中课程的学分制分必修课学分和选修课学分两部分。除了高考必须的课程作为必修课外,学生可以按照各自的兴趣自由选择选修课程。选修课的内容十分丰富。为此,山东、广东、宁夏/海南都安排了选考内容。这四个省份都针对高中课程方案中选修课程增加了选考内容。“语文科选做题以阅读题为主,这种设置对于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都很有帮助,引导学生平时多看报纸和课外书来提高阅读能力和速度。试卷选考模块的阅读题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这样对引导学校重视选修课起到了重要作用。新课改对培养学生素质的影响是比较良性的,选做题的设置可以更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
  可以说,新课改后高考命题的最大亮点是在“阅读部分”设置了选考题,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空间,体现了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代表了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命题改革的基本理念,代表了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
  1.3 出题非常注重人文性、审美性、体现时代性,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
  1.3.1 以阅读为例 山东卷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的《灯火中的温情》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的《梦碎雅典》分别反应了人在孤绝的情况下对人生态度的探索和对奥蒂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再认识。
  广东卷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的《泥泞》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的《访钢琴家傅聪》分别明示了苦难与挫折对人们的启示和启发了人们对音乐家的精神世界的了解。
  宁夏/海南卷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的是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林冲见差拨》考的是学生们对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的把握,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的《叶圣陶在四川》则让同学们对这位老教育家油然而生敬爱之情。
  1.3.2 以作文为例 山东卷: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这是笔者看到这个题目脑海中出现的第一句话。感觉这是一个呼唤社会良知的题目。把一切交给时间去检验,是历史学家经常说的话,这对这个题目的思考也是有一定帮助的。可以考察考生的责任感和正义感。
  宁夏卷: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坚持不懈是磨铁造器的过程,机遇便是钥匙,开启成功之门。没有机遇,坚持不懈常化为徒劳;没有坚持,机遇便如昙花,或许出现时惊艳无比,却最终只能在你的慵懒中悄然闭息,无香也无形,只留下可求不可得的遗憾与失意。可以说,老话也有新意。
  广东卷:传递。看到这个题目,笔者觉得好有人情味,这是关于一个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话题,更是一个继承发展延续的话题。传递什么,情感、爱心、思想,或者优良传统、美好德行。在传递中增进了解,在传递中交流互通,在传递中播洒真情,在传递中发扬发展。传递就是力与力的相续,是爱的接力,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共通相续的桥梁,让爱让美延续下去,传播开来。传递的话题,实则也是一个社会大主题的反映即和谐社会的大主题。而传递的方式那就更多,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一句话语,都尽可以展示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美好。
  总的说来,这些省份的题型虽然有些变化,但也都是从语基、阅读、鉴赏、语言运用到作文题,没有偏题、难题和怪题。同学们只要勤奋学习、善于思索、勇于探索,成绩依然会好,能力则会更高。
  
  2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考成绩的策略
  
  有人说:新课改与高考,有人说像慈禧与光绪。高考是慈禧,新课改是光绪。其意就是高考才是主宰,而新课改没有实际内容。但笔者认为,新课改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对高考成绩的提高有百利而无一害。
  老师们将在改革中努力实践,慢慢的积累点滴经验,让新课改闪现出可贵的光辉,克服对新课改存在的种种迷惑和不适应。在高考仍为高中教育最终评价方式前提下,老师们将努力寻找着新课改和高考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2.1 努力提高老师自身素质,深刻理解新课改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应该花大精力研究透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要把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融合到高考方式中,尽力找到双方的结合点,融入教学方式中,而不能浮于表面。
  新课改实施以来,老师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从教学上来说,课文内容是新的,且几乎没什么教学参考资料,老师们要花更多时间更大精力去理解消化,才能教给学生;从自身来说,家长、社会、教育部门都在密切关注着首届课改学子的高考,而不管是有几十年经验的高级老教师还是刚毕业的年轻老师,课改后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目前来说,谁都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在高考中独占鳌头。新课改的目标是要实现探索性教育,不是为了培养拿高分的学生,而是培养有素质的社会人,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长远目标”。因此,如何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更好成绩,仍是家长、社会关注的焦点,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个“近期目标”。如何在教学中把高考的近期目标融入新课改的长远目标,在把握新课改理念、培养学生素质的同时,又能把这些素质以分数体现出来十分关键。为此,老师们将多方搜集有关新课改以及高考的有关信息,做到有备无患。
  2.2 重视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把握,不能把创新语文课上成娱乐课 有些试卷反应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的基础问题。有这样一份学生语文考试答案,其中的几例古诗文名句续写令人大跌眼镜:“两情若是久长时”后接“该是两人成婚时”,“头可断血可流”后接“靓女不可不追求”,“生不入官门”后接“死不剩猪扒”,“人为财死”后接“女为仔亡”。 这样的“答非所问”在不少语文考试中时有出现,但同一份试卷出现这么多奇怪的答案,却不多见。这让老师们深刻的感觉到:必须持之以恒做好基础知识的教学工作,让学生练好语文基本功。
  (1)纠正错误的发音,解决字音问题。首先要读得好,才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才能把课文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才能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2)纠正错误的书写,解决字形的问题。高考中对错别字扣分的要求将很好的纠正部分学生平时不注意认真准确使用语言文字的不良习惯。也要求老师们平时还必须一如既往地进行写作的规范化训练,要促进学生端正书写态度,重视书写规范。
  (3)要努力使自己养成“我手写我心”的写作习惯,学会写作。不少成功的事例告诉我们,从小养成写日记练笔的习惯,能够大幅度提高写作水平。在高中阶段或通过日记或借助其他形式能够做到天天练笔,就能天天写出新内容,写出新水平。
  至于借助于语文笔记做好语文知识的整理工作,这是传统的学习法,在新课改中也是万万丢弃不得的。有关知识点、运用实例、高考例题、病句典型、文学常识、诗词名句、写作技巧、阅读要领、错别字、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等等……这些都永远值得我们抄在自己的语文笔记簿上。
  2.3 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使之成为广泛学习语文的平台 传统语文课本往往以文体或知识点串成单元,造成一种刻板的格式。新教材则强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语文能力,编排体例也变成了用人文话题来统领的一个个专题,希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简单的只学习一些语文的知识。在5本必修本中,有22个专题,均是根据某一话题的深浅编排展开。新教材中的课文,绝大多数是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和伟人或名人佳作中精选出来的,这些课文里本身就含有许多语文知识点,学习、理解课文的过程,其实就是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但是,任何教材,说到底,仅仅是个例子,把这个例子掌握得再好,也不等于就学好了语文。对教材有真正的发言权、选择权和主动加工权仍然是学生。如果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学习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那么就真正成为了教材的使用者、研究者和改造者。平时要注意摘抄自己喜欢的格言、成语、名言、警句等;到报刊上找中外名著名篇以及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学精品朗读;从中外寓言、童话、诗歌中选出美文研习;自己制定背诵计划,每天背上一句、一条或一篇;收集资料,重组信息,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补充; 把课本与读本结合起来,把必修课本和选修课本结合起来,注意相关课文异同点的比较和分析。 进入语文教材,合理利用语文教材,学生就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就会提高语文能力。
  2.4 尽显语文教育独特之美,力求学生德才兼备 语文的内涵涉及现实生活、纷繁社会、人生命运、思想情感。她是所有学科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其独特之美。语文的世界,就是一个美丽的世界。老师们会用自己的辛苦工作,来点燃学生渴望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欲望之火。语文的生命在于深刻地表现人生和真实地宣泄情感。语文,能够使学生对人生的理解充满理想,富有激情。学习语文,就是在不断地鉴赏美、发现美、创造美和丰富美。而这种教诲却是潜移默化的,是对人生的一种熏陶和感染,完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语文永远和人生相伴。人生的路有多长,语文的路就有多长。新课改让同学们在互动交流、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互相配合、互相帮助,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领导意识,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识等等品质,都会悄无声息地得到增强,这些品质在语文教材中并没有明显要求,在考试中也不会涉及,是一种隐性的东西。然而,它给学生们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环境和引导,潜移默化后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这些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综合素质。
  高考仅仅是人生的一个驿站,而不是人生最终的结果,人生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新课改宗旨是全面提高学生能力,而与之配套的教学评价——高考,也会逐渐的合理而完善的。那么,就让我们多角度思考新课改与高考,不断优化我们的教学。我们有理由相信:新课改定能与高考改革同行。
其他文献
[摘要]“5E”教学模式由吸引、探究、解释、迁移和评价5个基本教学环节构成,该模式同时关注并促进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以高中《探究安培力》为例,介绍进行的物理探究教学实践,在展示“5E”教学模式的特点的同时,反思探究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5E”教学模式 探究教学 探究安培力  一、“5E”探究教学模式简介  科学探究是世纪之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以此为背景,一些探究教学模式
期刊
【摘要】本文着眼于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从语言文字运用、要点归纳、知识点选择和题型设计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命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运用比较的方法,先呈现有瑕疵的题目,再举出相对应的好题,展示高考部分真题的瑕与瑜.  【关键词】语言文字运用要点归纳知识点选择题型设计对比  总体来看,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如同三块美玉,按照考试大纲分别考查了论述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期刊
优化课堂教学,焕发课堂活力。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如有不少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单一,课堂上呈现“复习(提几个简单问题)——讲新课——讲练习——讲小结”这样以讲为主的简单的方法和模式,在课堂上既没有设置一些背景来复习引入,也没有创设一种情境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欲望。启发式教学运用得很差,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倾向比较严重。有不少教师缺少对教材
期刊
【摘要】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目前普遍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它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其关键是“任务”设计,要仔细推敲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可操作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    近几年来,世界范围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飞速发展,这种计算机软硬件迅猛发展的大环境,大大促进了中
期刊
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其统一在教师所教,为学生所喜爱,所愿意接受,教与学达到高度和谐一致。我们从几个学生的反应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课堂、对教师的要求,受到一定启发。    1 学生的各种反应    1.1 希望老师能与我们平起平坐 笔者发现学生都不太敢向老师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是老师不允许,相反他们非常提倡,只是他们回答的方式不太好。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当学生一提出自己的观点时,
期刊
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是连接已知与未知的桥梁,是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情感升华的钥匙。有效提问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控教学过程;而拙劣的提问却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教学过程中的学生陷入全然被动的状态。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优化课堂提问。通过教师的设问或启发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听讲、讨论、反思,最后得出结论,即经历寻疑——质
期刊
冷静审视我们的教育现实,由于长期以来创新教育未得到应有重视,陈旧的、片面的、急功近利的教育现象相当普遍,整个教育模式向知识技能和应试能力倾斜,在片面的高度强化传承功能的同时,造成了对创新能力的桎梏。因此,改变目前的状况,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社会和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教育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应该包括强烈的动机、不懈的
期刊
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教学应教给学生什么以及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学目标作了不同层次的探讨。复习课中如何实现良好的复习目标,改变枯燥无味的灌输式教学及题海战术教学,探究式教学成为新的理念,是研究性学习的有效载体。所谓探究式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具有“不断追求卓越的态度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用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载体,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有目的地、相对独
期刊
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认识活动的指导者。小学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课堂。因此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满激情,思维活跃,勇于探索,发挥自己的特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英语教学呈现出“学习活动化,活动交际化,交际主体化”的崭新局面,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起来。下面谈一谈笔者的一些教学体会
期刊
“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教学手段。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满堂问”这种弊病,“满堂问”实际上只是“满堂灌”的一种变式罢了。为此,笔者觉得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课堂提问必须新异,具有趣味性    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推动他们去钻研课文。当学生寻求到答案以后,就会为获得新知识和能力而激动、振奋,为探索和创造的成功感到愉快。孔子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