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南京文化地标,发掘城市独特魅力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地区,往往有其地标性建筑。想起某座城市,首先浮现于脑海中的就是地标,如北京的故宫、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文化地标不是一种城市摆设,也不仅仅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和识别这座城市,文化地标其实是城市的“文化名称”,是城市文化精神的象征。同时,它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一件将城市文化精神艺术化了的精神雕塑。
  南京,古称金陵、建康,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让南京拥有了深厚的底蕴,新时代又赋予这座城市勃勃生机。作为文化名胜,南京不少地标都富有文化内涵,如鸡鸣寺、中山陵、南京博物院、六朝博物馆、总统府、先锋书店等。
  今年暑假,南京师大附中高二年级组为学生安排了一次“寻访南京文化地标,发掘城市独特魅力”的活动,通过让学生实地走访自己心中的南京文化地标,让学生更加了解南京,感受南京的文化魅力。

  说起来,我和南京明城墙缘分不浅。我家住紫金山附近,登山时经常沿城墙根行走;在午朝门附近的小学读了六年书,熟知“础石文化”;上学路上必经的标营门,见证着城墙修复翻新的全过程;中学附近的小桃园就在明城墙脚下,与明城墙共同书写南京文化。可以说,明城墙嵌入了南京城,也融入了南京人的生活。
  正是因为明城墙见证了南京的历史,融入了南京人的生活,所以也渐渐内化成南京人的一种精神。
  明城墙代表了南京人的开放精神。今年元宵节时,中华门城堡外的广场上有西安花灯展,当时我怀疑是不是搞错了,后来才了解到这是南京和西安等城市为联合申请古城墙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举办的特色活动。可见这高大城墙虽围合了南京城的形状,却未让南京变得保守,挡不住南京人海纳百川的胸怀,挡不住南京越来越开放的步伐。
  明城墙铸就了南京人踏实的性格。城墙每块砖的表面都刻着字,这些文字与砖坯一同诞生,告诉人们墙砖的产地、脱坯人、烧制窑工、监制人等信息。当质量与性命挂钩,产品的保质期何止百年?这或许就是南京明城墙历经六百年风雨昂然屹立的原因吧!虽说制砖者文化水平不一定高,但文字笔画工整,体現了他们踏实认真的品格。南京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每个南京人踏实苦干的精神。
  ———南京师大附中高二杨婧瑶
  城市以东的中山陵和城市中心的孙中山铜像无疑有很多不同点,但我认为,两处都完全有资格成为南京的文化地标。作为这座城市的居民,我们共享的不仅是这座城市丰厚的历史积淀,或是这座城市发达的经济水平,还应该有这座城市正在传承并永远传承的精神,这也是孙中山先生身上体现的精神:永不言弃的坚持、破旧立新的勇敢、恒久坚定的信念、临危不惧的从容。
  既然我们身上流淌着这座城市的血液,便更应该景仰孙中山先生的气节与风骨,建设永恒美丽的精神家园。
  一位伟人,两处文化地标,一座城。
  ———南京师大附中高二刘明瑞全世界的禅意是相通的,并不因为一座寺的规模、样式就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们为何要来鸡鸣寺朝拜呢?我想,因为这里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先后有几十位皇帝驻足寺中,虔诚敬香。这就是历史的积累、文化的积淀。若在花季,樱花飘飘,那鸡鸣寺就更热闹了,熙熙攘攘,人头攒动。
  虽为南京人,我却是第一次造访这座寺院。置身寺中,我才发现历史不是书本上苍白乏味的语言,而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它就在我们身边,或者我们本身就处于历史的洪流中。之所以没有迷失自我,就是因为有像鸡鸣寺这样的文化地标指引着我们。这便是文化地标存在的意义。
  ———南京师大附中高二董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书店成为城市的热门景点。
  走进先锋书店,发现贴着“本店所有地方均可拍照”的告示牌时,我不禁感叹:这里真是“网红”书店!只卖书的实体书店无法与操作便捷、价格低廉的电商竞争,也比不上更符合现代人价值的多功能休闲书店。
  先锋书店在众多“网红”书店中已经算是不忘初心了。有些过度商业化的书店更像杂货铺,名为书店,实际上只是适合拍照的景点。这种“网红”书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传递了书卷气,但只有极少数潜心阅读的人,大多数徘徊在书店里的人更倾向于观赏和拍照,书店更像是用来摆拍的道具。在这些热热闹闹的景象之下,阅读注定是名不副实的。
  但是阅读并非一种高高在上的仪式,你并不需要沐浴焚香后才能享受这种乐趣,阅读应是活跃在日常生活中的。就像毕淑敏说的,真正的阅读可以发生在喧嚣的人海,也可以坐落在冷峻的沙漠。心若向书,哪里都是读书之境;心若无书,再好的环境也无法让人感受到书中的内涵。唯有人们对书籍本身热爱起来,书店才能成为真正的精神源泉而非拍照圣地。
  ———南京师大附中高二高雅馨
  暑假期间,我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当一名志愿者。我每天站在主楼侧方的伞棚下工作三小时,从事的工作就是在别人捐款时献上一束菊花说声感谢。一连两天,我发现满满一篓子花并没有献出去多少,内心唏嘘不已。到了第三天,我才发觉身旁一块指示牌上有一个捐款的二维码,而许多游客都是举着手机扫了二维码后便匆匆离去,默默地为历史献上一份真挚的敬意。
  ———南京师大附中高二邵燕宁
其他文献
[杨照简介] 本名李明骏,台湾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时评人、出版人、主持人,曾出版多部长篇小说、散文随笔、文学评论、政论时评著作。2012年,出版《我想遇见你的人生:给女儿爱的书写》,书中描绘了父女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人生感悟,受到众多家长追捧。  做父母要不断领悟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在家庭教育方面颇有心得,先给我们说一说你对教育的看法吧。  杨照(以下简称杨):(笑)我从不认为自己是在教
【摘 要】单元逆向教学设计变“目标—教学—评价”思路为“目标—评价—教学”思路,从目标指向评价,从评价指向教学。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创设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单元逆向教学设计可分三个步骤进行:解读单元语文要素,准确设定核心目标;关联单元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表现性任务;细化要素习得途径,整体架构学教活动。  【关键词】单元逆向教学;统编教材;语文要素  单元逆向教学设计变以往“目标—教学—评
李姨觉得自己太可笑了,真的。  已是八月中旬,本应毒辣的太阳这几日却被乌云遮盖,闷热、潮湿笼罩了这座小城。蝉不停歇的叫声、巷口妇女刺耳的交谈声、集市上嘈杂的叫卖声交织在一起,又为这座小城添了些许燥意,即使看不到烈日,热气也挥之不去。  这时的医院里没几个病人,走廊里也不见医生与护士的身影,似乎走出被空调庇佑的办公室成了一种酷刑。护士们聚在一起,谈论着八卦新闻、衣服样式、口红色号,医生们则各忙各的。
当下,文言文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群文阅读课《斗》应运而生。笔者以“斗”为话题,引入《猫斗》《蛙和牛斗》两篇文言文,带领学生在趣味阅读中,深化对古文的理解。具体内容如下。  【教学目标】  1.理解文言文的意思,积累、背诵文言文。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用朗读、表演等方式感受两猫相斗的激烈场面。  3.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和韵律,感悟“斗”的智慧。  4.对比品悟《蛙和牛斗》,深化“和
【摘 要】教學现代诗,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品味和积累语言,欣赏诗歌的意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学生领进广阔的诗歌天地,培育一颗玲珑锦绣的诗心。  【关键词】现代诗;语言;积累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由于诗歌语言具有凝聚性、跳跃性、模糊性的特点,很多教师
那年,我十七岁。  上山第二天,场长牵来一头水牛,将牛绳递到我手上。说山上知青一百多人,数来算去,就我年龄最小。那时我也长得精瘦,看上去像冬日里满山竖着的苎麻秆,随手一捏,便会啪啪断成几截。知青们吃完饭,聚在禾场上比力气,不是抱着石磙跑圈圈,就是抓住我的腰带往上举,看谁举的时间长。大抵因为小而且瘦,我被照顾当了牛倌。  与我同车来山上的,有的上了麻山,有的去了砖场,只有我牵着一头呆呆木木的水牛,不
独脚黑雁  面朝着安大略,那一湖  辽阔的蓝,理羽毛,摆姿态  它像缺心眼一样  缺少孤单感,还偏要向人间宣告——  我就是要遗世独立  肢体不全的独行者,却有着  非同凡响的平衡术与  世界观。它乐天知命,不媚俗  不低于尘埃,活就  活出自己来  飞在空中,独腿藏而不露,若孤剑  入鞘,寒气萧萧  落下来了,就用一只脚  实实在在踏住大地  仿佛是一炬黑色的火焰  又仿佛是昂昂喊出了,一声  
《花牛歌》是徐志摩创作的一首小诗,被选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现代诗二首》,是一篇选读课文。细读与语文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对本诗的解读,发现有几处值得商榷。  《花牛歌》一诗采用的是歌谣体,一共四小节,每小节两句,分别写了花牛在草地里“坐”“眠”“走”和“做梦”。诗人朱湘在《评徐君〈志摩的诗〉》中评价道“平民风格的诗在下层民众生活中取材,用土白文体写成是饶有趣味的”,还认为其诗音
母亲是过继到大爹家的第四个孩子。每次提及过继的往事,母亲总是黯然神伤。  外公有个哥哥,我们称呼大爹。大爹娶了许奶奶后,一直没有生育,家里笼罩着悲戚戚的气氛。外公就安慰大爹说:“长兄为大,我有了儿子,马上过继给你。”  外公婚后很快就得了儿子,外婆正幸福地坐月子,外公就和外婆商量过继的事,外婆哪里舍得骨肉分离啊!她泪眼婆娑,默不作声。外公婚后头一次发了脾气:“嫁到金鸡湾,就得遵守金鸡湾的规矩,大的
春萍刚到南桥做买卖时,人们只知道她是雪田来的乡下姑娘。也许,在他们看来,她是位干净的乡下姑娘,穿一身素,鞋面掸得雪白,袖肘没有丝毫褶子。站在石板街上,呆呆地望着棚顶的灰铁皮。她说话谨慎,对新环境保持着距离。除了这些小心翼翼之外,她还有着新婚期未脱的羞涩,是那种身心还像草木一样生长着,生活却将她推到人世跟前。  香料铺开张时,人们看到那个叫麦安的人,他骑一辆旧摩托,身上还套着板厂的蓝制服。他见人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