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板上的蒙面女人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zha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九六○年代初,一艘邮轮行驶在海面上。邮轮甲板上有一对来自联邦德国的夫妇,丈夫沃尔特是政府外交官,正携妻子莉泽赴巴西就任。他们甜蜜地回忆起当初在舞会上相识、相恋,共同走过了十五年的婚姻。这次前往巴西,就像第二次蜜月。
  就在俩人沉浸在幸福之中时,一名头蒙薄纱的女子在甲板上出现。莉泽忽然觉得这个女人很面熟,顿时惊慌失措。沃尔特问莉泽为何突然如此恐惧。莉泽回忆起在奥斯威辛集中营自己当看守时的情景—集中营上司对莉泽训话:“这是你应该做的,你是在为祖国和元首服务!”莉泽回答:“遵命、遵命!”
  这是梅谢斯拉夫·魏因贝格的二幕歌剧《乘客》一开始出现的场景。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七十周年,七十年来,关于二战,关于纳粹集中营,无数的小说、电影、戏剧、电视,都已表现过。然而,不知为何,音乐姗姗来迟,仅见阿诺得·勋伯格的《华沙幸存者》(为朗诵、男声合唱与乐队而作)等少数作品,所以,当我看到二○一○年奥地利布雷根茨艺术节上《乘客》的实况录像—以歌剧形式表现奥斯威辛集中营,不仅被其精彩的演出感动,更感佩其独特的价值和勇气。
  沃尔特的询问打断了莉泽的回忆,她对沃尔特说,自己头疼,要回船舱休息。
  莉泽独自回到船舱沉思,她想,当年那个名叫玛尔塔的波兰女囚犯,不可能活着走出集中营。那么刚才在甲板上碰到的蒙面女人,究竟是谁呢?莉泽叫来邮轮的服务生,送上小费,让他去了解那位蒙面女人是哪个国家的,要去哪里。
  一九一九年十二月九日,梅谢斯拉夫·魏因贝格(Mieczyslaw Weinberg)出生在波兰华沙的一个犹太家庭。那个年代出生在欧洲的犹太人,往往是悲剧的代名词。
  魏因贝格的父亲是作曲家和小提琴师,受家庭影响,魏因贝格从小学习音乐,天赋出众,十岁登台演奏钢琴,十二岁进入华沙音乐学院,跟随名师图尔金斯基主修钢琴,也随波兰当代著名作曲家希曼诺夫斯基学习作曲。二十岁不到,魏因贝格的钢琴水平已经非常了得,引起了同为波兰人的钢琴大师约瑟夫·霍夫曼的重视,霍夫曼曾任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后来又担任学院院长(1927—1938)。他大力推荐魏因贝格到美国进一步深造。魏因贝格的前景一片光明。
  一九三九年,就在魏因贝格办理去美国的签证时,纳粹德国突然大举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天而降!面对猝不及防的时局,魏因贝格仓促之下从华沙逃亡苏联,而他的全家却被德军屠杀(另说全家死于纳粹集中营)。两周后,筋疲力尽的魏因贝格进入苏联最西部的白俄罗斯,就是在这种惊魂未定的情景下,魏因贝格仍然没有放弃音乐,稍微喘过气,他就在明斯克跟随佐罗塔耶夫学作曲。
  沃尔特下来到船舱,问候莉泽是否好些了,说大家都在等候她,问她是否还上去跳舞。无奈之下,莉泽说,那就上去吧。但莉泽刚上甲板,又迎面碰到蒙面女人。莉泽对沃尔特说,不去跳舞了。沃尔特问,这个女人是谁?为什么你一见到她就如此害怕?莉泽吞吞吐吐不肯说,但在沃尔特的一再追问下,只得承认当年自己曾在奥斯威辛集中营当过看守。沃尔特闻听之下勃然大怒,责问莉泽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一直瞒着他?这种事一旦披露,自己是要被免职的!
  然而,仅仅过了两年,希特勒又对苏联不宣而战,短时间内占领了苏联大片领土,没有合法身份的魏因贝格只得被迫再次逃亡,据说情急之下,他是被朋友藏进一列火车,长途颠簸“混”到中亚的乌兹别克首府塔什干。到了塔什干,魏因贝格觉得相对比较安全,决定在此安顿。当年他在华沙以及后来的明斯克学习作曲,并写有初期的一些钢琴和四重奏等作品,而他真正的作曲家生涯、以作曲家的身份谋生,就是从塔什干开始的。他先是为别人的作品配器,后来又有自己的作品在剧院上演。直到一九四三年,他的命运开始出现了转机。
  当时,肖斯塔科维奇的声誉已经名扬天下,魏因贝格也非常仰慕他,于是就将自己刚创作的第一交响曲的手稿寄给肖斯塔科维奇。慧眼识才的肖斯塔科维奇看了魏因贝格的手稿,大为赞赏,并很快邀请他到莫斯科去,魏因贝格的合法身份也由此得到解决。魏因贝格也由此成为肖斯塔科维奇的特殊学生和心心相印的密友,他的生活和创作终于开始柳暗花明。
  莉泽说隐瞒这段经历,是怕失去沃尔特。当年自己也是被迫的。我没有参与暴行,没有打过人。那个叫玛尔塔的波兰女人很自负,她蔑视我,仇恨我。我给了她很多帮助:送药、安排他们情人相会,但她对我的帮助并不感激,她仇恨我们,不相信我们。
  听着莉泽的唠唠叨叨,沃尔特说,如果那个蒙面女人真是玛尔塔,那我们就完蛋了。但莉泽认为,没有人能活着离开集中营。沃尔特说,你当年的行为,就像是被水流的漩涡吸走的那一块浮木吗?
  莉泽无言以对。这时服务生来了,他告诉莉泽,那位蒙面太太去巴西,是英国人,住四十五号舱。
  听到这个消息,夫妇两人大大松了口气:上帝啊,虚惊一场。我们德国人就是想得太多。
  由于前苏联与西方长期的冷战、对立、封闭,一些音乐家的创作情况鲜为外人所知,就说魏因贝格,也是近些年来才逐渐引人注目。人们惊叹,在二十世纪五花八门、热闹纷呈的音乐流派中,居然还有一位既现代又传统、默默无闻独树一帜的“隐世者”。目前我们知道,魏因贝格创作的作品不下一百五十件,主要有:二十六部交响曲、十余部歌剧和芭蕾、十七首弦乐四重奏、三十多部各类器乐的独奏、重奏、协奏曲,还有为数不少的电影、戏剧、马戏音乐。有人认为,魏因贝格几乎靠一己之力,把晚期浪漫主义风格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末,成为浪漫主义音乐光辉的绝唱。
  说来有意思,我知道、或者说欣赏魏因贝格,其过程与常规不同,是倒过来的。我最早接触他的作品,就是他的歌剧《乘客》—二○一○年奥地利布雷根茨(Bregenzer)艺术节上演出的实况DVD。聆听之下,无比震惊!
  场景转换到当年的集中营,莉泽作为女囚犯的看守,在监视玛尔塔擦地,莉泽在一边默默观察她。玛尔塔感觉这个德国女看守好像比较有礼貌,她是仁慈之人吗?   这时候德国士兵冲进了女囚牢房,殴打她们,将其中的俄国姑娘卡莉打得鼻青眼肿、满脸鲜血。莉泽的女上司在地缝中发现一封信,交给莉泽。莉泽一看是用波兰文写的,就命令玛尔塔念。原来这是玛尔塔的未婚夫塔杜兹写给她的情书,说两人已经分开两年了,非常想念她。这封情书是塔杜兹通过卡莉转送的,刚才惊慌之下掉在了地缝里。
  [第一幕结束]
  说起《乘客》创作因缘,又是一段故事。波兰女作家佐菲亚·珀斯梅兹(Zofia Posmysz),也是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有一天她走在路上,听到行人中有一个人的声音很像当年她在集中营的看守,震惊之下,马上追上去,结果发现是认错人了。这个插曲给珀斯梅兹刺激很大,于是她就此写成了一个广播故事剧,后又写了小说,还经别人改编拍成了电视和电影。或许这个故事让魏因贝格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和经历,“触景生情”,最终引发了他创作二幕歌剧《乘客》。
  《乘客》同样也烙上了魏因贝格的身世和个人经历的印记:玛尔塔是波兰人、卡莉是俄罗斯人、集中营、亲人死亡……
  [第二幕开始]
  华尔兹圆舞曲中,莉泽在监视囚犯们劳动。男看守要莉泽找一个会拉小提琴的囚犯,说长官要听。
  塔杜兹会拉小提琴,他到集中营的工场间制作小提琴。就在这时,他惊喜地发现了玛尔塔,两人久别重逢,互诉衷肠,唱了一段动人的二重唱:他们能夺去一切,但不能夺走我们的爱情。玛尔塔幸福地回忆起当年初恋时,塔杜兹为她演奏小提琴,就像在婚礼上那么深情。(这时乐队中响起了优美的小提琴独奏)。
  莉泽出现,打断了恋人的亲密。莉泽说,我为你们违规,帮助你们相会,希望你们能有感恩之心,有朝一日救我一命。说着拿出那封情书,当作礼物送给玛尔塔与塔杜兹,出门。
  莉泽走后,玛尔塔和塔杜兹再次相拥。这时,卡莉进来,知道后说,你们要小心警惕,莉泽会杀你们的。玛尔塔和塔杜兹若有所思。
  集中营的喇叭里突然响起了华尔兹。塔杜兹与难友们通过暗中渠道,听到集中营外盟军节节胜利的消息,心中非常兴奋。莉泽进来,看到塔杜兹在琴板上画着玛尔塔的头像。莉泽对塔杜兹说:想见玛尔塔吗?我可以安排。塔杜兹回答:不要。莉泽:为什么?塔杜兹:我不愿在集中营见,不需要你的好心,我不想欠你的人情。
  莉泽:他们明白自己要死,还是拒绝了我的帮助。他们全都被憎恨蒙蔽了双眼。
  在表现现实生活和当下题材方面,相比于文学、电影、电视、戏剧,一般来说,音乐往往比较滞后,这也许与音乐最为抽象、最难以具象表现有关。但音乐中的最高形式—歌剧,相对来说,情况应该好一些。歌剧集歌者、乐队、指挥、导演、舞美、故事于一体—有一种说法,歌剧就是电影以前的电影。但实际情形往往并非如此。欧美不说,就说魏因贝格的《乘客》,它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在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为题材,写于一九六八年,离二战结束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我们已看到很多关于二战的影视和文学作品。即便如此,魏因贝格的创作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时的苏联依然有排犹倾向,该剧是通过肖斯塔科维奇的大力推荐,才由波修瓦歌剧院委约魏因贝格创作的。但剧本和谱曲完成后,因为种种原因而被政府禁演,直到二○○六年,《乘客》才以音乐会版的形式上演了一场,而那时魏因贝格已经去世整整十年。所以说,二○一○年奥地利布雷根茨艺术节上演出的《乘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首演。如果以魏因贝格《乘客》完稿时间算,已经过去整整四十二年!
  女囚犯室。难友们在为玛尔塔庆祝二十岁生日,祝她来年的生日在自由中度过。玛尔塔唱起了《当秋天镀上金色的光芒》,向往未来美好的生活和爱情。(小提琴独奏又起)莉泽进来,对玛尔塔说:我想安排与你男友见面,但他拒绝。玛尔塔回答:如果他拒绝,总有他的理由,你不了解我们波兰人。莉泽发出狠话:那你们要付出代价。(这时合唱声支持玛尔塔)
  莉泽离开后,难友们说起以后各自的憧憬,卡莉唱起一首充满俄国犹太风味的咏叹调《我的祖母以前经常唱》,舒缓单纯的曲调与俄罗斯广袤的民不聊生的干旱大地,形成强烈的悲剧效果。
  玛尔塔问卡莉:恋爱过吗?卡莉说:曾经有一个。两人的悄悄话被强烈刺耳的打击乐击破。一伙德国士兵冲进,点名杀人,第一个就是卡莉。目睹暴行,玛尔塔从容走向德国士兵,莉泽拦住她:不用急,你会去该去的地方,你要去听音乐会,这是送给你的礼物,你听了以后会打消你对男友的爱。
  魏因贝格《乘客》的音乐,令我想起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于一九三二年的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刺耳的不协和音、忧伤的抒情、突兀的和声变化、打击乐的频繁使用和强悍表现,等等,这些现代音乐的特征非常鲜明,而魏因贝格在《乘客》中赋予了更加现代的气息,打击乐的力度更加加强,如表现集中营纳粹的残暴,囚犯们的痛苦、莉泽以及丈夫沃尔特内心的恐惧,莉泽在邮轮甲板上见到蒙面女人的极度惊慌,真可以说是惊心动魄、传神至极!另一面,在表现难友们互相关心、恋人间的爱情、人物内心的独白时,音乐则表达了宽广的抒情性和浪漫气息。两相对比,色调鲜明,既浓笔重彩,又张弛有度。而且,因为魏因贝格写过电影音乐,因此他在《乘客》中也融入此种元素,使音乐的表达更加晓畅和形象化。
  甲板上的舞会已经开始,但莉泽还在犹豫是否去。这时候那位服务生又来了,说:以前提供的信息有误,那位蒙面太太不是英国人,好像是波兰人,因为她看的是波兰语书籍。
  闻听此言,沃尔特再度恐慌:我们掌握在她的手里了!他指责莉泽将毁了自己的前程。莉泽辩解道:我是一个正直的德国人,我只在乎你怎么看我,请别离开我!
  沃尔特冷静下来后说:我们每个人都要忘掉战争,我们不要回到过去,让时间冲去一切。走吧,我们去参加舞会,我们要成为舞会的主人!背景响起爵士舞曲。
  两人走上甲板,愉快的乐声优雅荡漾。突然,蒙面女人又出现了,她给一位乐手一个红包,耳语几句。片刻,乐队猛然奏响华尔兹,这是莉泽熟悉的集中营的华尔兹。莉泽听到后惊恐万状,她冲到蒙面女人面前,欲言又止,后退。蒙面女人双目怒视,步步紧逼,莉泽节节后退,最后从扶梯滑退到地上……   相比电影艺术时空转换的方便,歌剧作为舞台艺术,自由度不免受到限制,而这款奥地利布雷根茨艺术节版《乘客》的制作,显然吸收了电影蒙太奇表现手法,匠心独运地将两个时空可视化。舞台设计的布景有两层,上层是一片雪白的邮轮甲板,一根大烟囱直插上方,既表明这是邮轮上的烟囱,灯光换景后又是集中营焚尸炉的烟囱;下层既是船舱,灯光变化后又是漆黑阴暗的集中营牢房、工作间等。在这里,灯光的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剧情不断转换两个不同的时空。
  舞台艺术有其短,也有其长,特别是作为音乐艺术集大成者的歌剧。我看过不少反映二战的电影,但看了歌剧《乘客》后,其震撼的程度与电影等艺术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便说到电影,比如《辛德勒的名单》,如果缺少配音,效果会怎么样?在影片中配音的小提琴大师帕尔曼,就出过《辛德勒的名单》的唱片,还在音乐会上演奏过。
  集中营军官命令塔杜兹演奏自己喜欢的华尔兹助兴,塔杜兹拿起小提琴,从容面对军官。乐队强奏,塔杜兹的琴声响起—不是华尔兹,而是巴赫D小调无伴奏组曲中的第五乐章《恰空舞曲》,遒劲愤懑的琴声表达了塔杜兹面对法西斯不屈不挠、英勇无畏、视死如归。军官被激怒,打手们蜂拥而上,暴打塔杜兹,夺下他的小提琴,砸碎在地,又把塔杜兹拉进死囚牢房。(合唱队唱起悲壮的“黑墙,黑墙,最后看一眼……”)
  也许我们在了解了剧情后,会对剧中的女主角莉泽产生疑问:当初她为什么要帮助玛尔塔与塔杜兹?她真有恻隐之心吗?如果玛尔塔与塔杜兹接受了她的帮助,结局又会怎么样呢?一开始,玛尔塔对莉泽并不是全然拒绝,俄罗斯姑娘卡莉的提醒,才走向不可逆转。就如莉泽说的:“他们明白自己要死,还是拒绝了我的帮助。他们全都被憎恨蒙蔽了双眼。”
  真是这样吗?纳粹的残暴,惨绝人寰,连莉泽自己也预感到以后的命运,她说的“我为你们违规,帮助你们相会,希望你们能有感恩之心,有朝一日救我一命”,已经表露无遗。而她成为集中营女看守,也是命运时局所迫,这有些像电影《朗读者》里的女主角。就如沃尔特问莉泽:你就像是被水流的漩涡吸走的那一块浮木吗?人性、环境、时代、命运交织在一起,《乘客》展现了一段真实的历史画面。不是概念化的直白,而是立体的、多维的。它的结尾是开放式的:蒙面女人真是玛尔塔?她在渡轮上真的认出了莉泽?后来的结局如何?沃尔特是否会受到牵连?……
  多少年过去了,一切归于平静。玛尔塔劫后余生,一个人来到台前,唱起了全剧最后一段怀念难友、怀念塔杜兹的咏叹调:“周围一片寂静,就像和平世界那样安静。我终于找到你了(塔杜兹),找到了你们(狱中难友),你们又和我在一起了。你们活在我心里,你们的欢笑,你们的泪水,你们的爱,都和我在一起。‘不要原谅他们—永远不要’,我听见了你们的呼喊,还有你,我的塔杜兹。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永远不会……”
  [剧终]
  声乐演唱,在歌剧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乘客》中人物的唱腔具有兼容性、可听性、现代性,最大程度凸显了歌剧作为声乐艺术的特色,除了极少量的念白(如莉泽的上司命令莉泽要服从祖国和元帅的训令),基本上是以唱为主,“一唱到底”,咏唱与剧情、音乐紧密相连。第一幕开始在邮轮上,当蒙面女人出现后,莉泽的惶恐、不安与沃尔特的疑问、问责,乐队充满紧张气氛,演唱也几乎接近口语,直击人物内心。而在第二幕中,玛尔塔与塔杜兹的爱情二重唱,难友们庆祝玛尔塔生日时的独唱和重唱,卡莉面对难友们唱的那首充满犹太韵味的咏叹调“我的祖母以前经常唱”,等等,抒情、平静、梦幻、忧伤……与集中营的残暴气氛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反差更强烈地表达了人们对和平幸福的渴望、对法西斯暴行的憎恨。尤其是玛尔塔剧终前的咏唱《周围一片寂静》,独奏长笛如泣如诉,曲调缓慢伤感,演唱悲切感人,余音绵绵,不绝如缕。如此沉重的一部歌剧,在若有所思的平静中结束,留给人们无尽的感怀和思索……
其他文献
一、明暗显漠与赤黑白青  与春夏秋冬对应的是什么?日本人说是霞雨雾雪。  与暖暑凉寒相连的是什么?日本人说是若叶—青叶—红叶—落叶。  当然还有明暗显漠,日本人将以配对为赤黑白青。  同样是出土的青铜,日本与中国相比,细心的日本人发现其锈的颜色不同。何以不同?中国的锈更接近青,日本的锈更偏向绿。究其原因,原来是地质与风土有异。  “色”这个汉字,日语读“いろ”。其词根出自“いろね”(姐的敬称),“
期刊
临海城内东南角,有一座一百来米高的小山,山上双峰并峙,中央下垂成凹谷,恰如古代巾帽“帢帻”,故称巾山。两个山峰上造有大小二座塔,成为临海城的标帜,行人远远看到双塔,就知道临海城到了。大塔是空心的,游人可以爬上塔顶,俯看山脚下流过的灵江,风景甚为优美。半山腰和山谷里还有南山殿、报恩寺、三元宫,为善男信女们烧香拜佛之处,所以一向很为热闹。  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它却另有一番景象,起着另一种作用:塔顶
期刊
在读书人的各种职任中,史职是颇为重要而神圣的。史家指点江山,评述古今,臧否人物,史笔无敌。贤君能臣朝乾夕惕,贤人志士前赴后继,无不仰慕青史留名;独夫民贼残暴酷虐,不畏鬼神却畏惧史臣之笔。在读书人的诸多品格中,担当精神是最为可贵而且崇高的。他们心怀治国平天下之志,不避艰险牺牲,甚至愿将血肉之躯化为甘霖以济苍生。著史,当为良史,著担当之史;为臣,当为良臣,做担当之臣。在读卜键大著《国之大臣—王鼎与嘉道
期刊
由牛津大学艺术史系教授柯律格(Craig Clunas)与大英博物馆中国瓷器部负责人霍吉淑(Jessica Harrison-Hall)策划的大规模中国文物展“明代:改变中国的五十  年”(Ming: 50 Years that Changed China)于  二○一四年九月十八日至二○一五年一月五日在大英博物馆举办。此次展览是继二○○七至二○○八年的“秦始皇:中国兵马俑”(The First
期刊
元老斜躺在靠椅上,他今天宴请了几位罗马城的将军,客人们也无一例外地侧身躺着,端着酒杯,随意地小声交谈些什么。正餐已经进行了三个小时,天色渐晚,烛光闪起来了,他们等着仆人们端来下一道菜。  这是一种从古希腊精英群体沿袭下来的“陋习”。城邦中的精英成年男子们,每有空闲,便聚众饮酒食肉。古希腊城邦人称之为Symposium。柏拉图时代据说曾是吟诗作赋、探讨宇宙真理的场所。后来则发展成为饮酒啖肉、纵欲狂欢
期刊
一  “他知道了汽笛声的各样:有如吹哨子的,有如击鼓的,有如放屁的,有如狗叫的,有如鸭叫的,有如牛吼的,有如母鸡惊啼的,有如呜咽的……”这是鲁迅小说《弟兄》里,张沛君在患猩红热的弟弟的床边,焦急地等待驾驶汽车来诊病的普大夫时的情形。  《伤逝》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只是耳朵却分外地灵,仿佛听到大门外一切往来的履声,从中便有子君的,而且橐橐地逐渐临近,—往往又逐渐渺茫,终于消失在别的步声的杂沓中了。…
期刊
一  鲁迅生活在暴力与暴力革命的年代。先是列强利用暴力步步入侵,企图并实行了严重的瓜分中国的罪行。而自慈禧太后镇压戊戌维新的和平改革之后,“排满”的民族、民主革命愤然勃发,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不断;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推翻清政府时,鲁迅恰在而立之年。然而,刚结束了两千多年的皇权专制,不一年即爆发“二次革命”。从张勋复辟到袁世凯称帝,随即又是北洋军阀混战,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再是国民党暴力清党,共产党
期刊
一、“镜”中人  芥川龙之介《澄江堂杂记》引用过法朗士的一句话:“我知晓人生,并非与人接触的结果,而是与书接触的结果。”芥川无疑是法朗士的同道。可是想要通过书本认识生活,非博览善思不可,芥川自称有好书癖,《芥川龙之介全集》(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记载了诸多书事,也是很自然的事。小学时代,他最常流连的是一家租书店:“我认识岩见重太郎是在本所竹仓的租书店。不,不仅如此。认识羽贺井一斋、奸妇妲己、国定
期刊
夏衍书信的第一次面世是在一九九六年四月,收录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夏衍七十年文选》。他本人并没有看到自己的这本书,他已于前一年,一九九五年二月去世了。  为此,这本书的编者李子云写了一篇很长的编后记,讲述了编辑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夏衍本人对文章篇目的遴选标准。“他要我将他发表于一九四五年八月九日《新华日报》的评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社论检出编入。他说,这大概是国内第一篇论及原子弹、论及原子弹可以用
期刊
不久前,碰到一位翻译普拉斯的译者,说诗人前期作品大都一般,好的都在后期。这么看来,手头这本《爱丽尔》可说是普拉斯的集大成之作。诗人自杀后留下一本黑色活页夹,这集子便是根据手稿整理出版的。一九八二年,普拉斯自杀身亡十九年后,《爱丽尔》赢得了美国诗歌的最高荣誉—普利策诗歌奖。年轻的译者包慧怡,更是倾其在美国的七年光阴,精心打磨了这本集子里的四十首诗歌。  说点似乎是题外的话。诗歌是文学语言中最高级的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