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問”,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如果运用得当,对新课的引入,旧课的复习、智慧的启迪,有着重要的作用。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做到这一点,事情就办成了一半。”教学过程中是不断地见疑(发现疑问)、质疑(提出疑问)组成的。“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向学生“提问”,二是学生向教师提出“疑问”。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只有教师善于“问”,才能启发引导学生“问”,只有教师善于见疑、质疑和释疑,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的“问”,既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又是教学的一种艺术。
教师的“问”,要在启发上下功夫。富有启发的“问”,就是“不愤不启,不徘不发”,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教师要用巧妙的提问,给学生指示思维的方向和寻找答案的蹊径。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惊和疑问开始。”教师的“问”要能创设那种使学生感到“惊奇”的情境,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中庸》中的“审问之,慎思之”,“问”正是为了“思”,如果教师的“问”不能引起学生的“思”,那就等于自问,或者不如不问。因此,教师的“问”不仅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某一个具体的知识,而应该是着眼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要按照学生认识事物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地提出问题,诱导学生思考,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低,这更需要这样的逐步启发。
向学生提出矛盾或引导学生发现矛盾,发动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这也是提问的艺术。矛盾是一种“启发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打开学生思考器官的钥匙。教师提出的问题越是带有矛盾因素,矛盾越尖锐,启发性就越强,就越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
经常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提出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一方面巩固和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一方面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地获取新知识,从而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但是,如果“问”的内容欠妥,“问”的方法不对,就会事与愿违。因此,要切实发挥“问”的积极作用,还应注意“六戒”:
一戒不假思索、简单提问。有的教师过多地提一些诸如“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问题,表面看“双边”活动热闹非常,实际上并无实效。长此以往,反而会使学生养成轻浮态度和懒汉思想。
二戒不辨难易,不看对象。提问本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量体裁衣。如果教师忽视这一点,信口点名,这就常常造成难题碰到了“差生”,容易题碰到了“高材生”。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戒违背认识规律,急与求成。提问要顺着自己讲课的次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善问者如攻坚术,先其易者,而后其难”。循序渐进,是学习上的一个重要规律,若违背这个规律,就会造成学生或乱答一气,或瞠目结舌,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戒假借提问,实行惩罚,给学生一个“难堪”。这种提问,不仅不利于教育学生好好学习,而且往往引起学生反感,严重妨碍搞好师好关系。
五戒提问带个人感情。有些教师提问的范围狭窄,每节课的提问都是百己熟悉的“重点生”。应知道绝大多数的中学生都希望能当着全班学生表露自己的才华,如果连续几节课、几周课,甚至整个学期都提问不到,那么将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六戒“满堂问”。“满堂问”是“满堂灌”的变种,它并没有改变传统教学那种“教师灌、学生装”的实质,只不过是把“讲”改换成“问”,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运算步骤、一个公式的应用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找出新的可能性、从新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课中的提问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从新的角度去进一步发现问题的能力,这点切不可掉以轻心。
“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这是讲学之道,也是教学之轨。撞钟要从容地敲,才能使之尽其声,悠扬悦耳。“提问”中的道理不正如此吗?
总之,“善问”是教学的启发性的集中表现,而“善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问”的科学有待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去充实。
教师的“问”,要在启发上下功夫。富有启发的“问”,就是“不愤不启,不徘不发”,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教师要用巧妙的提问,给学生指示思维的方向和寻找答案的蹊径。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惊和疑问开始。”教师的“问”要能创设那种使学生感到“惊奇”的情境,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中庸》中的“审问之,慎思之”,“问”正是为了“思”,如果教师的“问”不能引起学生的“思”,那就等于自问,或者不如不问。因此,教师的“问”不仅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某一个具体的知识,而应该是着眼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要按照学生认识事物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地提出问题,诱导学生思考,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低,这更需要这样的逐步启发。
向学生提出矛盾或引导学生发现矛盾,发动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这也是提问的艺术。矛盾是一种“启发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打开学生思考器官的钥匙。教师提出的问题越是带有矛盾因素,矛盾越尖锐,启发性就越强,就越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
经常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提出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一方面巩固和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一方面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地获取新知识,从而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但是,如果“问”的内容欠妥,“问”的方法不对,就会事与愿违。因此,要切实发挥“问”的积极作用,还应注意“六戒”:
一戒不假思索、简单提问。有的教师过多地提一些诸如“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问题,表面看“双边”活动热闹非常,实际上并无实效。长此以往,反而会使学生养成轻浮态度和懒汉思想。
二戒不辨难易,不看对象。提问本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量体裁衣。如果教师忽视这一点,信口点名,这就常常造成难题碰到了“差生”,容易题碰到了“高材生”。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戒违背认识规律,急与求成。提问要顺着自己讲课的次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善问者如攻坚术,先其易者,而后其难”。循序渐进,是学习上的一个重要规律,若违背这个规律,就会造成学生或乱答一气,或瞠目结舌,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戒假借提问,实行惩罚,给学生一个“难堪”。这种提问,不仅不利于教育学生好好学习,而且往往引起学生反感,严重妨碍搞好师好关系。
五戒提问带个人感情。有些教师提问的范围狭窄,每节课的提问都是百己熟悉的“重点生”。应知道绝大多数的中学生都希望能当着全班学生表露自己的才华,如果连续几节课、几周课,甚至整个学期都提问不到,那么将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六戒“满堂问”。“满堂问”是“满堂灌”的变种,它并没有改变传统教学那种“教师灌、学生装”的实质,只不过是把“讲”改换成“问”,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运算步骤、一个公式的应用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找出新的可能性、从新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课中的提问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从新的角度去进一步发现问题的能力,这点切不可掉以轻心。
“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这是讲学之道,也是教学之轨。撞钟要从容地敲,才能使之尽其声,悠扬悦耳。“提问”中的道理不正如此吗?
总之,“善问”是教学的启发性的集中表现,而“善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问”的科学有待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去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