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管理 西学东渐

来源 :新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wc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快速膨胀,中资和外资银行都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步伐,以期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需求,做大各自的蛋糕。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在取彼此之精华,中资“西学”,外资“东渐”,服务模式趋于融合。尽管面对国内客户资产增值的首要需求,外资银行也不得不时常切换到以产品为导向的模式,但整体而言,从客户分层、业务流程、客户维护和后台支持各方面综合比较,外资的成熟经验让其在对待客户上更加“以人为本”,在业务处理上又以模式化防范风险;而仍处于摸索阶段的中资银行则正好相反,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本土化,本土化的客户、本土化的团队以及本土化的模式。
  
  与经历了数百年发展的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2005年才起步,有CFP比喻“就好比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不管是理财经理的职能、银行所提供的服务,还是整个财富管理产业链都还在构建之中。尽管外资银行在服务理念、理论基础和经验积累等各方面都具备一定的优势,但中国市场的特点以及国民的需求决定了,本土化的中资银行也有自己的吸引力。
  伴随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中资和外资银行都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步伐,以期最大程度满足国民的需求,做大各自财富管理的蛋糕。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在取彼此之精华,服务模式趋于融合。尽管外资银行在海外市场上一直奉行以客户向导向的服务模式,但前提是基于成熟市场的成熟客户群,而在新兴的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异地而战的外资同样处于积累客户的市场培育期,面对国内客户资产增值的首要需求,也不得不时常切换到以产品为导向的模式,以期用最显著的即期利益吸引客户。不过,综合比较中外资银行在客户分层、业务流程、客户维护和后台支持等多个方面,两者的区别依然十分明显。
  
  资产增值是国内最大需求,中外资产品差异明显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被冤枉的银行家通过帮狱警报税打通关系,获得了下至狱警、上达典狱长的信任,从而为自己的越狱行动创造了机会。事实上,在美国,报税、合理避税以及如何实施财产转移等通常属于中端客户(中产阶级)理财的第一需求。当然,具体的内容还视不同的客户情况而定。在电影中,如果银行家对狱警们高谈阔论股票、债券,恐怕很难取得收买人心的效果,因为对狱警而言,他们的闲钱有限,股票债券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这与中国的情况显然大不相同。在现有的资产增值、子女教育、养老、遗产、保险和特殊规划中,中国消费者对资产增值的需求最为旺盛。一方面,资产增值的针对性不强,却覆盖到了其他的各种规划;更为关键的是,与其他规划相比,资产增值的即期收益往往更加直观,既使得理财经理容易与客户进行沟通,也方便客户比较、选择不同银行的理财产品。“客户往往在来之前已经见过了多家银行的理财经理,通常也在不同的银行拥有存款,如果在见第一次面的时候不能给他/她看到即得利益的话,基本上这个客户我就再也见不着了。”中国银行国贸支行财富中心副主管、CFP持证人孟嘉表示,“而从子女教育规划谈起显然无法让客户感受到即得利益。”在中资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中,类似子女教育等规划通常以增值服务的形式出现,由财富管理部门与行内的其他相关部门或第三方机构联手合作,以帮助客户解决子女出国留学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客户需求上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不管是中资还是外资银行,在面对客户资产增值的首要诉求时,都以丰富的投资产品来满足客户需求。不过,两相比较,外资银行由于开展人民币业务受限,无法发挥产品和创新优势,只能更多地发挥海外资产配置的经验,因此会重点向客户推介离岸业务以及保险产品,据孟嘉介绍,保险在外资客户理财规划中所占的比重非常之高,大约超过60%,中资银行则多半会用基金来替代保险产品。
  而在交通银行私人银行顾问、CFP持证人徐亮眼中,相对外资银行主打高收益高风险产品,中资银行的理财产品则更为稳健。这也是金融危机发生后,业界掀起一股外资客户转投中资银行潮流的原因之一—外资银行把离岸市场作为强项,私人银行更是把结构性产品作为主打,让高端客户在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长久囿于国内市场的中资银行反到坐收渔利,分流了不少高端客户。高端客户转投中资银行的另一个出发点在于,在人民币升值、热钱涌入中国的大背景下,中国本土市场的投资机会更为显著,显然中资银行在这方面的经验更为丰富,渠道也更为广泛。
  
  客户分层:资产规模 Vs 社会角色
  
  经过近几年的摸索,中资银行在客户分层上已经初见成效,包括中行、交行以及中信银行在内的绝大多数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国有和股份制银行都将个人业务划分为个人理财业务、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三个层级,以资产规模为依据对客户进行最简单的分层。中国银行在其2009年年报中即指出, 实施客户分层管理,完善网点与三级财富管理体系差异化的服务模式,围绕重点发展中高端客户群的目标定位,增强财富管理三级服务体系的协同效应,全力打造“中银财富管理”品牌。
  在此基础之上,多家银行还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标准同样是客户的资产规模,对不同层次的客户采取不同的策略,不仅配备的理财顾问有所区别,推广方式有所不同,并且在投资渠道和增值服务的提供上也有明显差异。
  以交通银行为例,资产在1-5万元的客户属于“快捷理财”的服务对象,5-50万元的中端客户归于“交银理财”旗下,50万元上以客户则属于“沃德财富”,而同属“沃德”这一品牌下的私人银行客户资产规模要求在500万元以上,不仅拥有专属的投资产品或量身定制的金融投资产品、更多的投资渠道(如私募股权产品)以及包括教育、医疗和消费在内的各种增值服务,并且其配备的服务团队更加“庞大”,不仅有沃德客户经理,还包括了私人银行顾问(必须是CFP持证人) 以及总行的私人银行专家团队。
  外资银行则通常依据海外的经验,在进行客户分层时,资产规模仅仅是一项准入标准,而是以客户的生活习惯和职业习惯来进行分类,大致分为企业家、白领、个体工商户、家庭主妇、有经验的投资者和无经验的投资者几大类。客户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决定了他们投资习惯、生活习惯、乃至接触方式、推荐产品和参与活动的不同。例如,“和企业家联系就应该集中在每天下午的四五点,周末尽量不要打扰他们;而对于家庭主妇,最好则是把她们约出来见面,因为她们的时间相对充裕;对于没有经验的投资者要多推荐一些初级的讲座,而对于有经验的人士则需要倾听他们的一个想法和意见。”孟嘉如此解释。
  通过采访多家中资银行的理财经理,《新财富》了解到,尽管中资没有将社会角色作为客户分层的主要依据,但在做理财规划前,职业是风险评估中上必填的一项,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不管是平时问候见面的时间地点,还是投资产品的选择,理财经理也都会根据客户的职业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关特性做出判断,只是这些大都还局限于理财经理的个人行为与经验积累,并未系统化,并最终上升到服务模式的高度。不过,据徐亮透露,交行目前已经逐步尝试在为客户分层时,在原有资产规模标准的基础上搭配上职业因素,并给不同的人群配以不同的顾问,以期在更精准定位的基础上提供更贴心、更专业的服务。
  
  后台支持:个人专业度 Vs 模式的力量
  
  在细致的客户分层基础上,外资银行针对客户的不同年龄、职业和需求会有产品配比模式,例如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则其股票配置比例不宜超过80%,若理财经理的规划中股票配置超过这一标准,就无法通过后期的审核。换句话说,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特征和需求,外资银行为每一类规划都提供了框架,这个框架是建立在客户分层的基础之上,而理财经理则根据客户的特性在这个框架之内做一定的调整和配比。
  外资银行的模式化作业还体现在其后台系统不仅能提示预先设定好的所有信息,例如产品的到期时间,以及类似黄金等投资品的合理卖出价位;还能对客户的生日和纪念日等重要日期加以提醒,让服务于该客户的理财经理或者相关人员及时送上问候或小礼物,不失时机地“收买”人心。
  相比之下,中资银行的理财经理则完全是一张白纸好做文章,只需根据自身对客户各方面条件的判断以及客户的需求来制定理财规划,没有任何的模式和框架可以遵照,用孟嘉的话说,就是“用手动的方式来无限接近于外资行的系统”。不仅买卖点的掌控没有任何后台提示,并且生日之类的日期也通常由理财经理自行掌握和记录。
  在徐亮看来,外资银行对各方资源的调配更加熟练,而中资银行则要稍逊一筹,这也是近两年中资银行在某些专业领域积极寻求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的主要原因。只是,资讯、专业上的短缺可以借助外部力量来弥补和完善,但要像外资银行一样达成系统化和模式化,还得依靠银行内部的力量。总体来说,现阶段中资银行对理财经理的支持绝大部分还停留在理论以及市场消息的层面,理财规划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理财经理的个人能力,而事实上,这不管对理财经理个人还是银行来说都属于风险防范上的缺失,尤其是在理财经理队伍普遍年轻、个人专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的背景之下。
  
  业务流程:“一对一” Vs“三对一”
  
  《新财富》请多家中资银行的理财经理模拟了与客户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基本的模式是:理财经理询问客户的基础个人资料,了解客户的基本需求、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以及对回报的预期,填写一份制式化的调查,以方便银行做风险评估;经过几次面谈沟通掌握了必需的情况后,由理财经理制作一份理财规划呈现给客户,随后双方就资产配比和一些具体的产品配置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调整。如果客户接受了这份理财规划,那在规划的执行期内,理财经理会通过电话或见面的方式阶段性地向客户通报资产的变动情况,协商是否需要调整配置。直到这份理财规划的周期结束,基本上绝大多数的客户在这家银行内只会与负责他的理财经理做“亲密接触”,只是有些银行针对私人银行客户会配备有一名客户经理。徐亮指出,这种“一对一”的模式符合中国人传统上财不外露的个性,也满足了中国的富裕阶层对私密性的要求。
  而在外资银行则是另一种情况。客户一进入外资银行的网点,通常首先接触到的是引导员,询问一些日常的理财情况和个人背景,一定程度上扮演了中资银行中理财经理的先期角色。引导员之后,理财经理才粉墨登场,向客户询问一些更细节的情况,就投资需求和回报预期进行一定的沟通。一旦双方达成合作的意向,又会引入产品经理和财务顾问,由产品经理讲解并筛选适合的产品,由财务顾问来制定具体的理财规划。因此,在外资银行的模式下,一个客户的理财规划往往由三个人来维护。孟嘉表示,中国人显然更喜欢由理财经理一人包办所有的事情。因此,“针对中国客户的这一特征,目前外资银行也逐渐改变了策略,让产品经理和财务顾问隐于‘幕后’,不出现在客户面前,只能从文字方案上能看出二者的存在,而让理财经理一个人直接面对客户。”
  《新财富》的调研显示,许多理财经理坦承中资与外资银行相比在经验、创新与服务上的差距,但他们也一致认为,本土化是中资行最大的优势,包括了本土化的交流方式、本土化的业务流程以及一定的本土化的服务模式。外资银行从“三对一”到“一对一”的转变就是中资银行本土化优势最典型的例证。■
其他文献
与四大国有银行相比,中信银行面临资金实力、客户基础、营业网点等方面的先天不足。然而,作为一家中小股份制银行,中信银行在财富管理服务上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发展的道路:在定位中高端理财市场的同时充分利用中信集团综合金融平台,并通过建立与完善涵盖产品研发、理财师培训与贵宾理财管理系统的理财服务链,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2010年上半年,中信银行理财产品销售额逾1100亿元,远超2009年全年销售量。在中
期刊
在王卫东看来,中国的财富管理属于“市场走在了前面,而需求和供给都跟不上”,银行财富管理的专业能力以及客户对财富管理的认识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谁能率先把财富管理服务的能力提升上去、引领客户的需求,谁就能成为市场的赢家。而能力的高低、服务的优劣不纯粹在于理财产品的多少、收益率的高下,更在于整合银行内部各个部门的平台,满足客户各方面的需求,最终实现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
期刊
与海外成熟金融理财市场长达数十年的CFP认证经历相比,中国的理财师专业资格认证与财富管理市场一样年轻。在这个市场上,中国标委会根据中国的现实环境和法律法规,确立和创新与之相匹配的服务内容与认证制度,为迅速成长的市场输送了大量的财富管理专才。    打造行业标准    事实上,早在世纪之初,中国市场对专业理财师的需求已为业内人士所洞察。据首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鸿儒回忆,早在2002年底,在
期刊
在财富管理的产业链中,位于中间的CFP专业人士连接起了上游的财富管理机构和位于下游的有财富管理需求的人群,而CFP品牌的“制造者”则是国际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作为一个非政府和非盈利的自律性机构,FPSB不仅以授权国的会员费支撑起组织自身的运营,更是以第三方的身份树立起一个国际化的从业标准。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国际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Financial Planning Standards B
期刊
一个由7770名CFP和53664名AFP组成的专业群体,面对的是2000万户需要服务的家庭。供需双方差距显著的数字,正是目前中国财富管理服务市场的现实写照。虽然近年来CFP/ AFP持证人数量不断增加,但总量仍与需求存在巨大缺口。面对空间巨大的中国理财产业,如何建立和培育CFP/ AFP队伍,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CFP财富管理服务,是摆在银行等金融机构面前的重要课题;而如何提高职业素养,不断积累和
期刊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掀起了指数化投资复兴的大潮,中国亦不例外,不仅指数基金的数量与资产规模大幅增长,产品光谱也趋于完善。然而,日益精细化、差异化的指数基金各具特性,了解和把握各类指数基金的适应性与投资原则,有助于投资者在指数化投资复兴的浪潮中赢得收获。    金钱永不眠。两年前那场令人胆寒的金融危机已渐行渐远,在经历了对市场大起大落的择时之痛、对复杂金融衍生产品投资失败的梦魇、对投资银行家的信心丧
期刊
结束了第一个十年的PE行业,未来将出现盈利模式转变、专业化程度提高、产业链细分、FOF异军突起、退出渠道多元化、马太效应显现、人民币基金大发展、监管环境趋严等八大趋势。GP宜提前调整发展策略,做一个长久的胜利者而不是市场的匆匆过客。    即便从上世纪末算起,PE在中国的发展也只有短短的十年时间。在这十年里,PE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既经历过蛰伏的寒冬,也体会过热情的盛夏,几经风雨,最终形成了今天的
期刊
这一次,李宁以一个看似匪夷所思的角度,用一招资本“托马斯”的高难动作跳转房地产业。  通过以超低价格认购快意节能优先股和可转债的方式,李宁兄弟以约7亿港元获得了该公司超过80%的股权,并借“李宁”品牌的影响力,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入场,使得快意节能股价节节走高;借此时机,李宁兄弟以符合联交所上市规定为由,将10.96亿股快意节能优先股(后转为26.66亿股普通股)转让给两名执行董事以及若干第三方人士,
期刊
景气下降的日子迟早要来,当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成为历史后,民营企业的“山寨”难有出路。企业缺乏创新,可能如三笑牙刷一般消失;积极创新,则会如夕阳产业的李锦记、Higeta酱油一般蜕变新颜。通过制度化安排确立并传承创新文化,有助于民企家族改写财富三代必衰的谶言。    创新能力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发展。研究发现,创新投入越多的企业,长期业绩回报越高。不过,创新是基于企业长期发展
期刊
美国工会曾在提升产业工人工资、改善工作环境上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一味强调保护自身利益、与企业进行非理性对抗,逐步阻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步伐。中国工会不能照搬美国模式,但在工会的功能定位、独立性和领导素质提升上借鉴美国经验,有助其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自2010年5月位于广东南海的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员工因不满薪资待遇而罢工开始,一系列劳工事件震动了中国乃至国际社会。在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