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精神与中德校训在涵养新时代职业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中的作用

来源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yangji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涵养职业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是提升他们的职业敬畏感、增强职业素养和加强职业道德的必然之举。中德精神和中德校训是对传统文化中敬业观的再现,在培养新时代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工匠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培养大学生宽广博爱的胸襟,涵养大学生敬业、合作共赢的精神气质和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的品质。
  关键词:中德校训;中德精神;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0)05-078-04
  工匠精神的含义,一是指职业精神,如职业伦理、职业能力、职业品行;二是指从业者的职业价值取向;三是指敬业、专注、创新能力,等等。由此可知,探讨工匠精神的实质在于阐述工匠精神的样态,使得从业者能够理解工匠精神,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职业类院校是专门培养技术类人才的学校,如何涵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对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和职业素养等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此,职业技术类院校将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列入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德”)是我国成立的第一所应用技术类大学,学校成立伊始便开始探寻具有中德特色的育人方式,在人才培养、创新教学方式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值得注意的是,中德校训和中德精神不仅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蕴含了工匠精神所必备的要素,在培养新时代应用技术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增强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
  工匠精神是一个既抽象又具有现实参照的合成词汇,是对从事某种具体工作的人所展现出的对工作的专业程度、熟练程度、工作态度等的统称。应用技术类大学生正值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对于未来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将工匠精神进行清晰地阐述,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工匠精神的精髓。“中德精神”和“中德校训”不仅是中德学校文化的聚显,在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方面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认知学认为,行为主体对事物的认知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其中信息发出者所发出的信息是否能够被信息接收者所理解是信息接收者形成认知的前提。基于此,涵养应用技术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应首先便于学生的理解,而后才能使学生形成对工匠精神的具体认知。“中德精神”和“中德校训”是对中德办学理念的高度概括,同时也是对工匠精神的具体凝练,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具体来说,“崇实、求精、致良知”的“中德校训”和“海纳百川、敬业乐群”的“中德精神”使得学生能够直观地体悟到工匠精神的具体样态,二者从“是”和“如何”的层面对工匠精神进行阐释,使得工匠精神的抽象之魅得到消解,学生也能够迅速理解工匠精神的要义所在。
  从语词构成来看,语词的选择、搭配直接决定着人们对语义的理解程度。语词的选择越是精准,搭配越是巧妙,语义所表达的意涵越能被信息接收者所接受,正如恩格斯所说:“集会上的口号报告和报刊上的文字说明将使所必需的一切得到弥补,而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1]因此,信息传播者在设计所传播的信息时多采用简单明了的语词进行搭配,以此来提升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认识度。作为工匠精神是一种道德规约,也是一种要付诸于实践的行动,这就需要学生在知行统一中去理解工匠精神。因而是否能对工匠精神内涵进行诠释是促进学生理解工匠精神的关键。“中德校训”和“中德精神”分别采用二字词、三字词和四字词的形式,既体现了简单明了的特点,又传递了深邃的意蕴。更为重要的是,“致良知”是校训的精要所在,体现了知行一致的内在要求,使得学生能够在知行统一中去领悟工匠精神。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中德校训”和“中德精神”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深邃的民族特色。如“海纳百川,敬业乐群”分别取自晋代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原文是“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和西汉戴圣《礼记·学记》(原文是“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而“崇实、求精、致良知”分别源自汉代王充《论衡·定贤》(原文是“文丽而务巨,言眇而趋深,然而不能处定是非,辩然否之实,虽文如锦绣,深如河汉 ,民不觉知是非之分,无益於弥为崇实之化。”)和《论语·学而》(原文是《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致良知”则是明代大儒王阳明理学的核心概念,是对善的追求,包涵了对知行统一的要求。通过这一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德校训”和“中德精神”延伸了传统文化的发展空间,使得传统文化在新的时空中具有了新的意涵。而这一具有民族特色、彰显中华特色的文化基因更能赢得学生对其的认同。
  二、培养大学生宽广博爱的胸襟
  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除了要掌握本专业的技能外,还应触类旁通,不断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知识和技能,成为一名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技術人员,这样才能符合现代化发展的需求。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从业人员具有广博的胸怀,具有有容乃大的心态。但是,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一旦进入自己的行业就会受到专业思维定式的影响,而不再关注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从长远看这一思维定式会形成发展的阻碍,不利于创新,影响对专业问题的综合认识等。为此,应在从业人员正式步入岗位之前就培养他们广博的胸襟、吸纳和接收新知识的心态和思维方式,这样才能为工匠精神的涵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德精神”的第一条就是“海纳百川”,“海纳百川”有着形象的寓意,既人们应该象大海一样能够容纳百川的胸怀,而这恰是工匠精神所应具备的要素之一。
  首先,海纳百川的精神能够改变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一般情况下,当学生进入专业领域学习时会在心理上形成对专业的单一喜好,而这就使得他们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更加趋向于技术的熟练程度。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每一项技术中都蕴含着深奥的理论,如果没有对相关理论的掌握,就无法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因此,海纳百川的精神为学生植入了一种胸怀,增进学生对理论和技术的同等重视,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够从专才向全才跃进。   其次,“海纳百川”的精神能够激发学生不断学习。工匠精神是对技术人员最高的要求,同时也是技术人员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将学会某种技能视为学习的终点,而是将其视为正式步入工作的开端。因此,以“海纳百川”作为指引,对学生摆脱传统思维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一,为学生建立起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既在不断汲取外部经验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能力;其二,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引导,为学生建立不断学习的心理意境。
  第三,“海纳百川”的精神能够提升学生接收新事物的能力。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方式也不断变革,高科技渗透到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作为职业技术人员也应紧跟这一态势,时刻关注业内动态,对于新生事物(尤指工业技术)不断与时俱进,在比较中发现不足。海纳百川的形象比喻就是要使得学生具有宽广的胸怀,能够从战略的角度来审视新生事物,在批判的继承与发展中形成对事物的理解,不断学习、创新。
  三、培养大学生敬业、合作共赢的精神
  “中德精神”的第二条是“敬业乐群”,这一精神有着深远的传统文化溯源。敬业乐群是儒家所倡导的治学精神之一,意在说明求学、做学问时所应体现的状态。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执事敬”的理念。西汉时期的知名儒者戴圣所注的《礼记·学记》中对“执事敬”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发展,指出:“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在此基础上,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将“敬业”阐释为:“敬业,谓艺业长者,敬 而亲之;乐群,谓群居朋友善者,愿而乐之。”至此,敬业乐群正式成为一种体现学者风范的具体写照。具体来说,“敬业乐群”是指作为从业人员对本专业的专注、认真和喜爱程度,并愿意同有同样专业技能的人合作,而这也恰是工匠精神所体现的精神。
  “敬业乐群”是专业技术人员所必需具备的素养,要使这种素养变为常态还应辅以敬业乐群精神的支持。
  专业技术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这种稳定性是指长期进行某种具有重复性的工作。因此,一些从业者在工作中会形成惰性心理,具体表现为用经验替代对工作的专注,用熟练取代对工作的认真,进而导致工作出现懈怠,生产出的产品出现问题,等等。这就需要用敬业精神来提升从业者的认真态度。正所谓“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敬业就是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2]由此可见,敬业能够促使从业者形成常态工作的惯性,提升从业者工作的愿力,克服因工作重复性而给从业者心理带来的惰性。
  与之不同的是,乐群则是合作精神的体现。尽管专业技术人员已经对本专业的具体情况、专业技术等有了深入的了解,但是在工作中,每个技术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均是某项工作的一个环节,需要各部门人员相互合作才能顺利完成,如果专业技术人员没有或缺少乐群的心态,就无法完成具体的工作。因此,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应将乐群作为一种工作理念,这样才能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培养大学生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的品质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具有无限的潜力,“而要让中国制造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多元消费需求,就必须强调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3]然而工匠精神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青年时期开始涵养,因此,“广大青年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如饥似渴学习,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4]大学阶段是培养大学生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关键阶段,选择一种适宜的方式来提升大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是职业类院校所要回应的重要问题,而崇实、求精、致良知的“中德校训”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路径。
  崇实。崇实一词出自汉代王充所著《论衡·定贤》一文(原文见上文所述),王充的表述意在说明在文章的写作中要摒弃华丽的辞藻,体现实际效果,言之有物,因此崇实也蕴含了实事求是的意蕴。而对于学生来说,树立崇实的价值理念,对于工匠精神的培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一是有助于学生实事求是进行学习,在学习中直面问题;二是有助于学生树立积极务实的工作心态;三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追求真理的渴望。
  求精。求精是一种对待工作的态度,《论语·学而》对这一态度进行了客观的阐释,原文指出:“《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在此基础上,宋代朱熹借助对玉匠工作的描述,对求精这一理论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阐述,指出:“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因此,求精可以理解为从业人员对待工作所展现出的严谨、百折不挠、精益求精的态度。“中德校训”中的求精理念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其主旨在于涵养人们不断探索的信念、追求卓越的理想、为了达到卓越而耐得住寂寞的心态,以及不断重复忍受枯燥的科研精神。
  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阳明治学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治学态度。其中,良知是最高的道德境界,蕴藏在每个人的内心;致有达到、推送、兼知兼行的意涵。概括起来,致良知就是在知行统一中将良知(善)推广到外界的各项事物中去。对于职业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在具备了致良知精神的基础上才能有助于工匠精神的形成。因为“致良知”是一种自我规范的道德标准,对行为主体提出了基本的道德要求,而这一道德要求的张力在于对主体的约束和对主体行动的指引。尽管“致良知”具有最高层面的善,但“致良知”为行为主体进行了基本的道德预设,使得行为主体能够在知行统一中踐行道德要求。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应筑牢他们的职业素养、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为工匠精神的形成奠定良好的根基。“致良知”除了具有一般的道德规约,也为如何落实道德规约提供了指引,培养了学生知行统一的价值理念,能够在理解道德要求的前提下,将其付诸于实践,通过实践展示道德要求。而工匠精神的要旨就是要求从业人员能够深刻认知工匠精神,并将这一精神贯彻到生活、工作的始终。
  “中德校训”和“中德精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包涵了对什么是敬业、如何敬业的价值追寻,为新时代如何培养应用技术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注入了新的动力。在情感体悟上,中德校训为学生认知工匠精神提供了价值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对工匠精神的基本认知;在实践层面,中德校训为学生如何践行工匠精神提供了具体的参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07.
  [2]王成,赵建军.争当生力军实现中国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08.
  [3]本书编写组.新理念 新思想 新战略80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80.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1.
其他文献
摘 要:从“自然状态”思想实验的特征出发,对于人们放弃自由以缔结一个能充当公共权威地位的政治国家,霍布斯是能证成的,但是在论证其国家主权理论时,按照霍布斯对自我保存的理论预设,毫无保留地将生命自由等基本权利都置于国家权力之下显然是不合乎逻辑的。从绝对自由的个人权利过渡到绝对专制的国家权力均将彻底消融自我保存的目的,因此,自然状态的思想实验并非仅仅证成了国家的合法性问题,同时还为人们的各项权利寻求到
期刊
摘要:税费改革前,以农民负担为核心以群体性事件增多等为表现形式的乡村治理性危机的根源在于国家汲取型体制,客观反映为乡村基层组织在压力型体制下积极行政带来的机构人员膨胀和经纪体制的复活后税费时代的乡村治理性危机则是在国家治理转型和社会转型期村庄内部潜在矛盾凸显的新形势下,乡村基层组织悬浮于社会之上不能有效作为引发的以治理缺位为轴心的危机以税费改革为分界点,乡村治理性危机在性质上都表现为国家与农民关系
期刊
摘要:外部资源输入村庄的逻辑可以通过详细描述低保制度在村庄场域中的实践来加以透视低保指标在湖北顾村的分配上报及公示等过程显示,作为连接数量有限的民政官员与千万个贫困农户的枢纽,基层干部在村庄的场域结构中处于关键位置,拥有信息垄断权在税改后治理资源严重萎缩的背景下,他们不得不以这种特殊资本作为交换条件,继续维系公共权力的私人化运作  关键词:农村低保制度;村庄场域;信息垄断  中图分类号:D668文
期刊
摘 要:在“依法行政”的时代背景下,法律规制的协调与完善是政府管理改进的重要条件。没有协调、完善的法律规制,或者法律规制方面存在明显漏洞,政府管理改进都会受到阻滞。因此,通过对十余部与湿地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评估,检讨了政府湿地管理法律规制,阐述了我国湿地行政管理立法取得的进展,分析了我国湿地行政管理法律规制存在的不协调、不完善之处,提出了完善我国湿地行政管理法律规制的建议。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废除旧轮胎回收利用存在许多问题,构建经济模型可从理论上研究政府实施什么政策可以减少废旧轮胎,以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由于政府的行为将对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应积极建立废旧轮胎回收系统,健全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税收与补偿机制,同时搭建信息网络平台,完善相关政策法律等,为循环经济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两阶段政策模型;社会福利;外部性  中图分类号:F1
期刊
摘 要:《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创设了驳回行政复议申请决定方式,而《行政复议法修改专家建议稿(讨论稿)》作了进一步完善。本文以二者为素材,分析了行政复议驳回决定制度的立法演进、现存问题及其完善等方面,认为,将理由不成立情形下的不作为案件决定方式由驳回行政复议申请改为驳回行政复议请求,不作为案件决定方式更趋逻辑性;将驳回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专门适用于不当受理问题处理,驳回行政复议申请决定适用范围设定更趋合
期刊
摘 要:以农地制度为支撑的乡村水利正面临着经济基础变革带来的困境。“半工半农”成为我国小农经济的普遍现实选择。非农收入的增长使得农户分化为专业型小农、半工半农型小农和务工型小农,其对农田的偏好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专业型小农依农田而生,半工半农型小农视农地为生存保障,而务工型小农则多视农田为投资选择之一而进行资产配置,甚至产生大规模抛荒农田的现象。小农农地偏好的变化正在加速复杂化农地的合约结构,增加水
期刊
摘 要: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为实现社会正义,中国共产党从指导思想上反思效益主义模式,正确处理务实与务虚的关系。改善民生和扩大民主一直是中共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正义的两翼,缺一不可,相得益彰。民生不能替代民主,中国不仅要实现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增长,也要建设更具包容性的政治体系来积极响应经济基础的变化。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能为我们实现社会正义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关键词:正义;
期刊
摘 要:政府与公民是宪政框架下市场经济模式中最主要的博弈主体,因此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间关系的变更、边界的调整,是一个长期动态的博弈过程。如何保证在冲突的语境中找寻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关系的平衡进而实现正和博弈下的“共赢”,已成为行政法制建设的主流价值追求。2011年6月30日颁布的《行政强制法》把平衡行政强制权力与公民权利作为贯穿该法各项制度安排的一条主线,通过严密的制度设计,既强化了对行政权力的限
期刊
摘 要: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高质量治理,建设“无废城市”,是新时代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铜陵市作为全国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治理上总体表现不错,但也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完善、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不强等问题。在考察该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治理基本情况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无废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治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X7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