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语)新课程也要求我们,“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资源,但是,教材只是教学的依据之一,教师应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观念。这是因为,一方面教材不可能反映实现教学目标所需的全部信息,特别是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最新信息;另一方面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以及掌握知识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同。因此教师对教材进行恰到好处的再创造,是追求有效课堂的必然选择。
一、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重组
“教师教活书,学生用活书”。不同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的变化,他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我们在对教材进行重组时应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基础、个性差异都是教师要考虑的因素。
为了便于小学生理解和接受,教材往往呈现一些基本现象和事实,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加工、提炼;另外,对教材所呈现的一些知识点,也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归类处理,确定重难点。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上课伊始,教师就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疑:若要你做一个直径为40厘米的铁环需要多长的圆铁条?从而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的个人需要;在测量圆的周长时渗透“化曲为直”的方法;再通过观察圆周长与直径的联系,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小心求证,得出圆周率,从而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在整个过程中渗透学法指导,这就是教师的再创造。这里的再创造,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使数学课堂不断地产生思维的火花。
二、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例题进行活化
教材中有的例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紧,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活化”例题,把例题转换成学生生活实际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即将数学学习内容生活化,便于有效地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例如“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教学中,可以大胆地把例题改成:“体育课上,男、女生进行跳绳比赛,男生15人,共跳了1800个;女生10人,共跳了1350个。谁取得了胜利?”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自然引出求平均数的需求。这样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又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很有价值,能够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教法进行创新
陶行知先生批评旧教育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是摧残人才。“教无定法。”最好的教学方法是适合的方法。教学实践证明,不管是传统的接受学习还是流行的探究学习方法,教学中绝对的、万能的、最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低效或无效的。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用最适宜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我们可以采用层层设疑式的教学方法(或创设问题情境法)。
第一层 让学生试求圆柱体容器中水的体积,学生说出了一些方法:把水倒入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容器中,通过测量容器的长、宽、高,计算体积。
第二层 不是“圆柱体的水”,而是“圆柱体的泥”,该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这个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经过思考、讨论,孩子容易想出,把橡皮泥改做成长方体就好办了。
第三层 如果是“圆柱体的石头”怎么办?学生讨论后得出,把它放进长方体容器的水里,用测量排挤出同体积的水的方法来计算。此时学生的思维到了一个兴奋点。
第四层 教师又提出焦点问题:如果是苏州科文中心大厅前的一根圆柱体的石柱子,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它的体积呢?这一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更深的领域,也揭示了学习目标。学生深深体会到:必须探索出计算圆柱的体积的统一公式,并且可以借助长方体体积与圆柱体体积的关系来寻找。
整个探究活动都围绕此问题进行,层层推进,紧而有序,这样的教学当然会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会使数学课堂产生一个又一个精彩。
当然,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后,一些教学内容需用的课时数可能发生变化。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课时的分配权交给教师,由教师根据重组后的教材及学生实际灵活地确定每部分内容需用的课时数,将节省的时间用于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活动能力。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学观、学生观,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取有用、有趣的素材重组教材,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成为经历体验的过程,成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的过程。
有效教学,让我们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始。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 江苏】
一、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重组
“教师教活书,学生用活书”。不同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的变化,他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我们在对教材进行重组时应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基础、个性差异都是教师要考虑的因素。
为了便于小学生理解和接受,教材往往呈现一些基本现象和事实,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加工、提炼;另外,对教材所呈现的一些知识点,也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归类处理,确定重难点。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上课伊始,教师就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疑:若要你做一个直径为40厘米的铁环需要多长的圆铁条?从而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的个人需要;在测量圆的周长时渗透“化曲为直”的方法;再通过观察圆周长与直径的联系,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小心求证,得出圆周率,从而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在整个过程中渗透学法指导,这就是教师的再创造。这里的再创造,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使数学课堂不断地产生思维的火花。
二、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例题进行活化
教材中有的例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紧,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活化”例题,把例题转换成学生生活实际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即将数学学习内容生活化,便于有效地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例如“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教学中,可以大胆地把例题改成:“体育课上,男、女生进行跳绳比赛,男生15人,共跳了1800个;女生10人,共跳了1350个。谁取得了胜利?”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自然引出求平均数的需求。这样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又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很有价值,能够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教法进行创新
陶行知先生批评旧教育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是摧残人才。“教无定法。”最好的教学方法是适合的方法。教学实践证明,不管是传统的接受学习还是流行的探究学习方法,教学中绝对的、万能的、最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低效或无效的。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用最适宜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我们可以采用层层设疑式的教学方法(或创设问题情境法)。
第一层 让学生试求圆柱体容器中水的体积,学生说出了一些方法:把水倒入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容器中,通过测量容器的长、宽、高,计算体积。
第二层 不是“圆柱体的水”,而是“圆柱体的泥”,该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这个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经过思考、讨论,孩子容易想出,把橡皮泥改做成长方体就好办了。
第三层 如果是“圆柱体的石头”怎么办?学生讨论后得出,把它放进长方体容器的水里,用测量排挤出同体积的水的方法来计算。此时学生的思维到了一个兴奋点。
第四层 教师又提出焦点问题:如果是苏州科文中心大厅前的一根圆柱体的石柱子,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它的体积呢?这一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更深的领域,也揭示了学习目标。学生深深体会到:必须探索出计算圆柱的体积的统一公式,并且可以借助长方体体积与圆柱体体积的关系来寻找。
整个探究活动都围绕此问题进行,层层推进,紧而有序,这样的教学当然会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会使数学课堂产生一个又一个精彩。
当然,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后,一些教学内容需用的课时数可能发生变化。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课时的分配权交给教师,由教师根据重组后的教材及学生实际灵活地确定每部分内容需用的课时数,将节省的时间用于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活动能力。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学观、学生观,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取有用、有趣的素材重组教材,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成为经历体验的过程,成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的过程。
有效教学,让我们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始。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