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盛夏不销雪 终年无尽风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ijiaz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
  —摘自唐·白居易《白羽扇》
  扇,原本只是一件招风取凉的工具,却愣是被中国人“玩”成了一门精致优雅的艺术,甚至于一项内蕴深远的文化。从最初的竹制便面、纤纤羽扇,到后来的锦绣团扇、风雅折扇,股掌之间飘逸而出的不仅仅是那随扇溢出的阵阵清凉,更有着绢头纸面匠心构划的千古翰墨、百年钟灵。
  扇,曾经在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无可动摇的地位,无论舞台上的歌舞、戏曲,还是生活中的行走、游玩,袖中有此雅物,则仿佛整个人都增添了几许风雅。如今,与电扇、空调相比,扇子的功能性显然低下;但与毫无感情、千篇一律的纯机械不同的是,每把扇子都有着独特的韵味与气质。一把好扇子,应该蕴含着制扇者的辛劳与画扇者的心绪,应该显示出扇子独有的精湛工艺与艺术造诣,应该代表着扇子拥有者的眼光与品位,应该足以让生活回归对于精致质量的认真与考究。当然,不仅仅是折扇,早期的竹扇、羽扇也是如此,每一根竹篾、每一根羽毛,都浸润着先民的情感与智慧。
  夏暑燥热,不妨持一柄佳扇,挥动那久违的细细暖风,赏玩那一种别样的情思,追溯那一日讲究的生活。
其他文献
3月14日至23日,荷兰马斯特里赫特迎来了第27届欧洲艺术博览会TEFAF。欧洲艺术博览会TEFAF因其对艺术品卓越、专业和高雅的不懈追求而享有盛名,这不仅表现在大量珍稀艺术品将在此展售,更有无数的艺术品收藏家,都将TEFAF视为“艺术日历上不可错过的盛会”。  今年的TEFAF与往年一样,汇聚了众多欧洲艺术珍品,而其中,一幅梵高的代表作尤为引人注目。这幅由伦敦及纽约艺术经销商Dickinson带
期刊
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一直享有“世界的十字路口”称号,然而不久前有人在这个“十字路口”举办了一场“走秀”—— 一块高近20米、宽十余米的电子显示屏上醒目地登出这样一则广告:“NATIONAL ART MAESTEO IN CHINA”,即“中国画国宝级艺术大师排行榜”。不少人在为中国书画家财大气粗感叹的同时,“国宝级”这个字眼也刺痛了不少人的敏感神经。纽约时代广场矗立的“国宝级大师”广告牌惹来不少争议。
期刊
盛夏又至,商场里的空调、电扇又成了最热门的商品。然而,当那猛烈的电风呼啸而至,当房间不动声色便可以降低十几度的气温,你可曾想过,这功效喜人的纳凉之物可有一丁点可感、可亲、可爱之处?  夏暑之热,古来如此,只是招风取凉的物件从人工变成了机器。人们丢掉扇子,简简单单,毫无留恋,却不知,丢掉的不仅是一种“落后”的引风致凉工具,更是一种精致而美好的风雅文化。  扇子,本是极平凡之物,却因了绝世的精湛工艺和
期刊
关于梁得所(1905年至1938年)这位现代画报界先驱,关于他与《良友》画报的恩怨,关于他主编的《大众画报》、《小说半月刊》,关于他的单行本,十几年来我写了好几篇文章,好像意犹未尽,对于梁得所,我似乎有说不完的情感,情感中最多的成分是叹息。现在再来说说80年前梁得所率领“良友全国摄影旅行团”周游中华河山,其间发生的一些事情,有的事情甚至影响了梁得所的余生。  为《良友》苦跋涉  1932年9月出版
期刊
雕瓷,又被称为“瓷塑”,是刻意摹仿金、石、木等器物的质地、色泽和形制之特种瓷器。雕瓷虽可以远溯到西晋时期,但直至清乾隆年间的景德镇才开始大盛,工匠技艺也更为精进。乾隆时期的朱琰在《陶说》中记述当时景德镇各种雕瓷工艺品:“……戗金、镂银、琢玉、髹漆、螺钿、竹木、匏蠡诸作,无不以陶为之仿效而肖。近代一技之工,如陆子刚治玉……杨埙倭漆,今皆聚于陶之一工。”雕瓷因需完全摹仿各类工艺品或自然物,艺匠往往透过
期刊
昨日裁成夺夏威,忽逢秋节便相违。寒尘妒尽秦王女,凉殿恩随汉主妃。  折扇制作,难在扇骨,因其工艺复杂,且要求极高。苏、杭雅扇素负盛名,苏州的水磨竹骨气息清雅,深受文人雅士青睐;杭州黑纸扇则偏重大众化。2006年,“制扇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代表性传承人即为苏州制扇大师徐义林先生。日前,他接受了《中国收藏》杂志记者的独家专访。  中国收藏:您作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怎样
期刊
雪消华月满仙台,万烛当楼宝扇开。双凤云中扶辇下,六鳌海上驾山来。  一把名家制作且竹料上等的扇骨,再由竹刻高手在大骨上雕刻花纹图案,就更加完美了。苏州不仅制扇技艺名闻遐迩,而且涌现了不少扇刻家,杨惠义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日前,《中国收藏》杂志记者专程拜访了这位扇骨雕刻大家。  中国收藏:听您说出身于扇骨雕刻世家,这对您成为扇刻名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杨惠义:我祖父杨永生,上世纪20年代初在苏州
期刊
黄龙玉、南红玛瑙、青金石、绿松石—要说当前的民间收藏市场,哪些宝玉石最火,当然要数这几位。近几年来,以它们为代表的宝玉石风靡一时,市场价格相比几年前都翻了好几倍。不过,在经历了价格的突飞猛进后,这些宝玉石也逐渐开始回归理性。从这些“石头”的今与夕中,收藏者可从中看出一些规律。  黄龙玉:从疯狂到冷静  曾经被誉为“疯狂的石头”的黄龙玉,如今价格开始回归理性。黄龙玉的第一波行情由云南、广西两地的石商
期刊
一扇清风洒面寒,应缘飞白在冰纨。坐知四海蒙膏泽,沐浴君王德似兰。  —宋·苏轼《端午贴子词·皇帝阁》之六  中国素有“制扇王国”之称,“扇”字,作“门扉”,从“户、羽”。其中的“羽”表明扇子最初很有可能与鸟羽有关。  从考古方面推测,扇子的发明不晚于陶器的出现。原始先民用一片棕榈叶或是羽毛在面前挥动发现有习习凉风,得以逐暑解热。需要是发明的原动力,驱赶虫蚊、掸拂灰尘、引火加热……扇子就这么出现了。
期刊
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尚有乘鸾女。惊旧恨,遽如许。  一件估价6万至10万元的溥儒《白描兰花、行书七言诗》成扇最终以59.8万元拍出;于非厂《耄耋图·书法》成扇超过估价3倍拍出;王雪涛与郑孝胥合作的《花鸟行书》成扇估价3.5万至5.5万元,最终的成交价高达43.7万元……刚刚结束的中国嘉德2013年春拍,特别推出了一个名为“扇苑善缘”的专场,73件成扇近80%顺利易主,不少精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