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人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haiyi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中的贫困生比例较高,经济上的贫困容易引发心理贫困。引发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因素包括个体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应帮助贫困大学生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为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问题对策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0.09.028
  
  大学生心理问题是一个热点话题。在大学生群体中,贫困大学生、父母离异大学生和独生子女又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新生和毕业阶段是学生心理问题的集中爆发阶段。因此,关注特殊时期和特殊人群是高校心理工作的突破口。据有关调查,贫困大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0%~15%左右,其中有73%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表示不满意,64%的贫困生感觉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52%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统计数据与研究证明“贫困”与“自卑”、“抑郁”高度相关。本文试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作初步分析,希望能对心理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种种表现
  
  (一)因经济贫困表现出自卑、孤僻和自我封闭的心理倾向
  因经济贫困而出现的这种心理状态,会导致三种不同的行为表现:一是通过刻苦攻读,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补偿因生活的贫困带来的心理上的自卑;二是在盲目的攀比中产生无助感,认为自己先天不如别人,在心理上败下来;三是退缩、逃避、离群,或者悲观厌世,或者仇视社会和他人,在心理极端脆弱的状态下容易采取极端的方式对待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二)因学习、就业压力过大而出现心理紧张和焦虑的症状
  家庭贫困的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往往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更多和更高的期望,因而生怕自己学不好。他们希望通过发奋成才来彻底改变自己和家庭的贫困境遇和现实命运。贫困生在进人大学前就普遍背负着较重的压力,考上大学是他们认为可以改变生活的重要方式。因此他们给自己制定了很高的目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因其期望值过高或确立的目标不切实际,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许多现实问题难以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的拼搏得到解决。
  (三)因难以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而产生挫败感
  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贫困生的心理特点。贫困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在一些贫困学生看来,别人已经知道了他们在经济上的劣势,就绝不能再让别人看到自己心理上的脆弱,于是极力地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不少人因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自我封闭。久而久之,很容易使自己陷入孤独的境地。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引发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因素不仅是经济原因,还包括个体成长环境、家庭背景、教养模式、个性特征、社会环境等社会文化的因素。
  (一)物质生活的压力是产生心理贫困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
  经济上的贫困和文化上的不适应,是导致部分贫困大学生产生自卑、敏感、脆弱,甚至攻击性心理的主要社会原因。农村贫困学生在读大学前,一般都在家乡的县城和乡镇读中学,他们的同学几乎都来自方圆百里范围内的农村家庭,家庭背景的同质性决定彼此物质条件的差异不大,因此不会因贫困产生心理受挫。
  由于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在校园一起生活,校园里的贫富差距使农村学生的心灵受到较强烈的震荡,直接造成他们群体心理结构的不平衡。由此产生的不公平感和内在的不安全感,使他们的大学生涯承受比较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二)文化适应性危机
  城乡文化的不同,决定了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生活态度、成就动机、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大学校园文化的现代导向与城市导向,农村学生不但在以经济为坐标的分层中处于弱势。而且在文化分层中处于边缘地位。农村学生群体由于文化上的边缘性,容易发生文化适应性危机。
  农村贫困生进入大学首先要接受的是城市化过程。但城市本身和城市学生给了他们疏离感。如幽默是属于相对开放、自由的城市文化所推崇的魅力形态之一,而在农村文化背景下则被认为是油嘴滑舌之徒的轻浮行径。农村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准确认知幽默文化和熟练掌握幽默技巧,往往被城市学生认为是“土”、“乏味”。
  农村学生在城乡文化冲突中处境尴尬。他们中的一些人选择退回自己的文化圈子中寻求认同感和安全感,例如和老乡交往,当然,也有一些人会更加封闭自我。
  (三)教育的原因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一些学校相对忽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而将较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对贫困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更是没有引起学校应有的重视。大学衡量人才的标准则是多元的,更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贫困生除了学习外,在知识面、交往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渐渐失去优势,因而压力很大。
  (四)对贫困生资助方式不当的影响
  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近年来受到了全社会和学校的极大关注。各种资助工作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由于企业个人的求名心理,过分宣传,导致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感到是在接受施舍,加重了自卑心理。另外,助困与育人相脱节,主要关注经济资助方面,而对贫困生的心理状况、思想状况了解、关注得很少。
  
  三、对策
  
  贫困生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仅需要经济救助,更需心理救助,增强他们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为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一)加大经济扶贫力度
  物质决定意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困难所造成的。因此,要解决学生心理贫困问题,首先要解决其经济贫困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资助体系,扩大和完善高校学生贷学金管理制度,增加贷款数量。放宽贷款对象和类别限制,建立并完善借贷还贷的相应法规,提高学生贷学金的使用效益;实行真正的学分制、鼓励贫困生发愤学习,允许一部分优秀学生提前毕业;同时,必须注意帮助贫困生的方式方法,尽量维护其隐私和自尊,使他们在一个相对自然、轻松的环境中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强化思想教育工作
  贫困生的生活体验,常常使他们陷入对物质利益的狭隘理解之中,将自己物质上的贫困看得过重,并用金钱作为衡量一切的价值尺度,极易形成“金钱至上”的错误观念。对此,应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深刻认识人生的价值,树立远大理想,真正做到“人穷志不短”。指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教其学会用本质的、发展的眼光洞察社会和人生。以积极的态度自觉地驾驭自己的生活,控制自己的行为,直面困难和挫折,把握自己的命运和前途。
  (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学校应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经过调查研究,全面准确掌握贫困生的各方面情况,并且为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于少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贫困生则应当从认知过程、情绪调控和行为训练三个维度开展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活动,使贫困生的自我意识与自信心得到增强,改善情绪调控能力,及时排除成长中的一些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四)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
  贫困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则取决于个人性格和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在此种情况下,外界环境是否宽容友善就显得格外重要。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同时还是一个使大学生的心理走向成熟、向社会化过渡的重要环境。如果一所大学倡导和建立一种求真求善、平等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将会降低贫困生的不安全感和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对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周英洁(1973- ),女,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部副教授。
  
  (责编 黎原)
其他文献
【摘 要】阐述高校贫困生能力资助模式的内涵,分析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由“经济帮扶”向“能力开发”转变的实践意义,提出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由“经济帮扶”向“能力开发”转变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资助模式  经济帮扶 能力开发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006-02  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仍然是以单一的经济资助为主,这未能从
期刊
【摘 要】介绍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背景、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概况,从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设备、校企合作、教师队伍建设、科研项目的开展、教材的建设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七个方面详细探讨如何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平台推进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建设。  【关键词】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 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
期刊
【摘 要】以会计基础课程为例,对高职“一体化”教材的编写设计及素材收集进行探讨。  【关键词】“一体化”教材 编写设计 素材收集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035-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培养。“一体化教学”模式代表了目前高职
期刊
【摘要】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法律课程运用中仍存在诸多误区,应当根据高职高专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进行改革。全程案例教学模式是将案例全面引入法律教学中,将教学过程分解为案例展示、案例讨论、案例讲授、案例反思四个阶段,使得教学真正围绕案例展开,从而增强学生法律知识运用的能力。  【关键词】全程案例教学高职高专教育法律教学模式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
期刊
【摘 要】针对作为职业能力拓展的选修课程标准还很少的现状,以职业能力拓展课摄影技术课程标准的建设过程为例,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选修课课程标准的构建。  【关键词】高职教育 选修课 课程标准 构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0044-03  课程标准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以纲要形式规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的教学文件,是学校组
期刊
【摘 要】以北海职业学院为调查对象,分析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通过文献资源建设规划、创新采购、开发电子资源等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图书馆 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089-02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中等院校或职业院校升格而来。虽然招生规模和校园建设都有所
期刊
【摘 要】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应采取重构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具体措施。  【关键词】职业能力培养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 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0054-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
期刊
【摘 要】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现状,讨论创新实训教学过程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 应用化工技术 实训教学过程 创新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177-02  实训教学作为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基本理论的认识,使学生掌握专业实训的主要过程、基本方法、技能,而且对
期刊
【摘 要】选取波德莱尔和陈敬容以“时间”为主题的诗歌各一首,采用对诗歌文本内部分析和外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两首诗隐喻手法的分析和比较,试图揭示两位诗人在诗学创作和美学理念中“交集”和不同点:陈敬容通过隐喻意象抒发生命的张力,而波德莱尔则以隐喻意象表达了“现代性”态度。  【关键词】中法诗歌 隐喻 诗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期刊
摘要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广西划为“两区一带”。位于桂西资源富集区河池市的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应抓住发展机遇,加强能力建设,提升内涵水平,提高为桂西资源富集区服务的水平。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桂西资源富集区 思考 措施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战略性地把广西划分为“两区一带”,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和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