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阐述高校贫困生能力资助模式的内涵,分析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由“经济帮扶”向“能力开发”转变的实践意义,提出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由“经济帮扶”向“能力开发”转变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资助模式
经济帮扶 能力开发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006-02
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仍然是以单一的经济资助为主,这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成长成才问题。贫困生除在物质生活方面较贫困外,在自主学习能力、心理素质、人际交往以及就业与创业能力等方面与普通学生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高校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借鉴国内外高校资助贫困生有益做法的基础上,坚持“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的资助理念,积极探索贫困生资助工作新模式,以实现贫困生资助模式由“经济帮扶”向“能力开发”转变。
一、高校贫困生能力资助模式的内涵
高校贫困生能力资助模式作为一种新的资助方式,它彻底改变了以往直接进行“经济帮扶”的单一式,转变为“以能力开发为主,助困为辅”的能力资助模式。这种模式在解决贫困生基本生活问题的前提下将为贫困生提供专门的心灵咨询服务、职业知识技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调适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从而从根本上为他们实现“脱贫”创造有利条件。因此,高校贫困生能力资助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第一,帮助贫困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2000年:中国教育白皮书》在“高等教育的使命与功能”中指出:高等教育要“为学习者提供可以终身接受高等培训和学习的空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多次提到发展大学生学习能力,特别是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因此,高校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帮扶”的基础上建构能力资助模式时应激发贫困生的自主学习机能,形成高尚的、持久的远景性学习动机。第二,帮助贫困生提升自我调适能力。家庭经济困难和客观环境的限制给贫困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由此产生了自卑、焦虑、依赖、妒忌和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因此,建构高校贫困生能力资助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做好心理辅导和教育引导工作,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培养自强自立的精神,教会他们正确地宣泄自己,不断提升自我调适能力,从而培养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第三,帮助贫困生提升就业与创业能力。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就业压力随之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来自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尤为突出。由于在经济上的贫困和人脉关系的薄弱等因素导致了他们的就业与创业能力竞争力略显不足。刚毕业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恋爱、成家时期,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家庭的重担,在没有一份较好收入的支撑下,他们中的部分家庭贫困者很可能无力还贷。这直接影响了银行贷款的回收率,容易造成银行“惜贷”,由此给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的顺利运行带来诸多困难。因此,高校对贫困生不仅仅是实施“经济帮扶”,还要全面提高他们的就业与创业能力,实现“能力开发”的转变。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由“经济帮扶”向“能力开发”转变的实践意义
(一)能力资助模式是社会造就大批具有发展能力人才的需要。现代社会是一个“能力本位”社会,无论是社会文化还是社会价值,都日益向着有利于个人能力形成的方向发展。在未来的年代里,具有发展能力的大学生不仅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无论在何种工作岗位上均能有所作为,而且还能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并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使自我获得充分的发展。能力资助旨在让贫困生充分认识、分析自身条件和所处的环境,灵活运用各种技能、知识,有计划地积极提高获取和调动资源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能力,从而将贫困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发展能力的有用之才。
(二)能力资助模式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贫困生具有独立意识、自尊心强、压力大、志向远等特点,这种特性决定了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自身今后的长远发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经济和物质的满足上。因此,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一方面,能力资助模式应以“经济帮扶”为基础,这是前提条件;另一方面,能力资助模式更多的是朝着“能力开发”层面进行资助,切实解决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而引发的思想、心理、精神、能力等问题,以期更好地服务他们的成长成才。
(三)能力资助模式是满足贫困生多样化需求的需要。在新形势下,贫困生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因此,高校大学生资助中心担负着双重的“育人”职责,既要开展“奖、贷、助、补、减”等日常项目工作,又要开展以“励志、感恩、诚信、自强”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要把这些主题教育寓于活动中,从思想、物质、心理、技能等方面全方位地帮助贫困生,纠正他们“等、靠、要”的不正确想法,引导他们树立自强意识、责任意识、诚信和感恩意识等,从而实现既“扶贫”又“扶智”,满足贫困生深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三、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由“经济帮扶”向“能力开发”转变的策略
(一)借鉴美国福特基金会“提高高校贫困生个人能力项目”。美国福特基金会“提高高校贫困生个人能力项目”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旨在通过一些具体的项目培养高校贫困生的综合素质,把对贫困生的直接经济资助转化为能力培养,以“造血”的方式来提高贫困生的竞争能力和生存技巧。该项目为高校贫困生搭建起一个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和服务,使得贫困生在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得到全方面提高,从而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目前,该项目得到了很好的推广。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由“经济帮扶”向“能力开发”转变可对其加以借鉴。
(二)加强校企合作教育,探索“无偿资助”向“有偿资助”发展。美国是世界上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高校贫困生资助方面朝着“无偿资助”向“有偿资助”发展,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该模式通过学生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使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获取相应的工作报酬,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费用。据不完全统计,全美实行合作教育的学校数量已达 1100多所,参加学生数量达20多万,占在校生人数的30%~50%。其基本形式以工学交替为主,一般为3~5个学期,每学期3个月,占总在校时间的30%~50%。校企合作教育不仅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的砝码,还可以使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获得相应的工作报酬,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贫困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的费用问题。各高校可通过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实现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终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从而推动高校资助模式由“经济帮扶”向“能力开发”转变。 (三)建构“济困、扶志、强能”三维立体型资助体系。“济困、扶志、强能”三维立体型资助体系是以经济救助为基础,以精神扶助为支撑,以能力帮扶为核心,对贫困生实行“立体式”资助,通过采取多元的资金渠道、多维的励志策略以及开展多样的能力培训,从而提高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资助效益。一是切实解决好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二是对贫困生开展学习帮扶。三是指导贫困生成立贫困生社团,如自强社、爱心社等学生组织,从资金和政策上支持他们有计划地开展文体活动、公益活动、社会实践和勤工俭学等。开展这一系列活动可以让贫困生聚齐在一起,相互沟通,团结协作,在活动中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观念。四是大力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增强贫困生战胜贫困的精神力量。关爱弱势群体应成为校园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开展活动应使贫困生在享受援助的同时获得与他人平等的地位,让他们克服困难的事迹得到校园文化的充分肯定。
(四)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一是深入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要针对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本校实际,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融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个别咨询、心理训练和团队辅导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恋爱观,指导贫困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塑造健康人格。二是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培养和提高贫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三是加强就业指导,帮助贫困生顺利就业。高校在建有大学生职业指导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园的基础上,要特别关注贫困生的就业和创业问题,对有创业热情的贫困生应加以指导和帮助,在创业基金、创业政策方面给予倾斜,对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贫困生进行择业指导和推荐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莫飞平.“济困·扶志·强能”三维立体型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构建策略[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2)
[2]张瑞芝,张香忖.建构能力本位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模式[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4)
[3]梁军,何丽萍.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根本出路:“输血型”向“造血型”资助模式的转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
【基金项目】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学生资助工作专项课题重点项目(gsfzz001)
【作者简介】樊永生(1978- ),男,广西上林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学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资助模式
经济帮扶 能力开发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006-02
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仍然是以单一的经济资助为主,这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成长成才问题。贫困生除在物质生活方面较贫困外,在自主学习能力、心理素质、人际交往以及就业与创业能力等方面与普通学生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高校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借鉴国内外高校资助贫困生有益做法的基础上,坚持“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的资助理念,积极探索贫困生资助工作新模式,以实现贫困生资助模式由“经济帮扶”向“能力开发”转变。
一、高校贫困生能力资助模式的内涵
高校贫困生能力资助模式作为一种新的资助方式,它彻底改变了以往直接进行“经济帮扶”的单一式,转变为“以能力开发为主,助困为辅”的能力资助模式。这种模式在解决贫困生基本生活问题的前提下将为贫困生提供专门的心灵咨询服务、职业知识技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调适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从而从根本上为他们实现“脱贫”创造有利条件。因此,高校贫困生能力资助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第一,帮助贫困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2000年:中国教育白皮书》在“高等教育的使命与功能”中指出:高等教育要“为学习者提供可以终身接受高等培训和学习的空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多次提到发展大学生学习能力,特别是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因此,高校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帮扶”的基础上建构能力资助模式时应激发贫困生的自主学习机能,形成高尚的、持久的远景性学习动机。第二,帮助贫困生提升自我调适能力。家庭经济困难和客观环境的限制给贫困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由此产生了自卑、焦虑、依赖、妒忌和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因此,建构高校贫困生能力资助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做好心理辅导和教育引导工作,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培养自强自立的精神,教会他们正确地宣泄自己,不断提升自我调适能力,从而培养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第三,帮助贫困生提升就业与创业能力。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就业压力随之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来自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尤为突出。由于在经济上的贫困和人脉关系的薄弱等因素导致了他们的就业与创业能力竞争力略显不足。刚毕业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恋爱、成家时期,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家庭的重担,在没有一份较好收入的支撑下,他们中的部分家庭贫困者很可能无力还贷。这直接影响了银行贷款的回收率,容易造成银行“惜贷”,由此给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的顺利运行带来诸多困难。因此,高校对贫困生不仅仅是实施“经济帮扶”,还要全面提高他们的就业与创业能力,实现“能力开发”的转变。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由“经济帮扶”向“能力开发”转变的实践意义
(一)能力资助模式是社会造就大批具有发展能力人才的需要。现代社会是一个“能力本位”社会,无论是社会文化还是社会价值,都日益向着有利于个人能力形成的方向发展。在未来的年代里,具有发展能力的大学生不仅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无论在何种工作岗位上均能有所作为,而且还能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并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使自我获得充分的发展。能力资助旨在让贫困生充分认识、分析自身条件和所处的环境,灵活运用各种技能、知识,有计划地积极提高获取和调动资源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能力,从而将贫困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发展能力的有用之才。
(二)能力资助模式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贫困生具有独立意识、自尊心强、压力大、志向远等特点,这种特性决定了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自身今后的长远发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经济和物质的满足上。因此,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一方面,能力资助模式应以“经济帮扶”为基础,这是前提条件;另一方面,能力资助模式更多的是朝着“能力开发”层面进行资助,切实解决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而引发的思想、心理、精神、能力等问题,以期更好地服务他们的成长成才。
(三)能力资助模式是满足贫困生多样化需求的需要。在新形势下,贫困生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因此,高校大学生资助中心担负着双重的“育人”职责,既要开展“奖、贷、助、补、减”等日常项目工作,又要开展以“励志、感恩、诚信、自强”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要把这些主题教育寓于活动中,从思想、物质、心理、技能等方面全方位地帮助贫困生,纠正他们“等、靠、要”的不正确想法,引导他们树立自强意识、责任意识、诚信和感恩意识等,从而实现既“扶贫”又“扶智”,满足贫困生深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三、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由“经济帮扶”向“能力开发”转变的策略
(一)借鉴美国福特基金会“提高高校贫困生个人能力项目”。美国福特基金会“提高高校贫困生个人能力项目”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旨在通过一些具体的项目培养高校贫困生的综合素质,把对贫困生的直接经济资助转化为能力培养,以“造血”的方式来提高贫困生的竞争能力和生存技巧。该项目为高校贫困生搭建起一个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和服务,使得贫困生在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得到全方面提高,从而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目前,该项目得到了很好的推广。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由“经济帮扶”向“能力开发”转变可对其加以借鉴。
(二)加强校企合作教育,探索“无偿资助”向“有偿资助”发展。美国是世界上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高校贫困生资助方面朝着“无偿资助”向“有偿资助”发展,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该模式通过学生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使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获取相应的工作报酬,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费用。据不完全统计,全美实行合作教育的学校数量已达 1100多所,参加学生数量达20多万,占在校生人数的30%~50%。其基本形式以工学交替为主,一般为3~5个学期,每学期3个月,占总在校时间的30%~50%。校企合作教育不仅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的砝码,还可以使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获得相应的工作报酬,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贫困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的费用问题。各高校可通过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实现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终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从而推动高校资助模式由“经济帮扶”向“能力开发”转变。 (三)建构“济困、扶志、强能”三维立体型资助体系。“济困、扶志、强能”三维立体型资助体系是以经济救助为基础,以精神扶助为支撑,以能力帮扶为核心,对贫困生实行“立体式”资助,通过采取多元的资金渠道、多维的励志策略以及开展多样的能力培训,从而提高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资助效益。一是切实解决好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二是对贫困生开展学习帮扶。三是指导贫困生成立贫困生社团,如自强社、爱心社等学生组织,从资金和政策上支持他们有计划地开展文体活动、公益活动、社会实践和勤工俭学等。开展这一系列活动可以让贫困生聚齐在一起,相互沟通,团结协作,在活动中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观念。四是大力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增强贫困生战胜贫困的精神力量。关爱弱势群体应成为校园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开展活动应使贫困生在享受援助的同时获得与他人平等的地位,让他们克服困难的事迹得到校园文化的充分肯定。
(四)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一是深入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要针对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本校实际,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融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个别咨询、心理训练和团队辅导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恋爱观,指导贫困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塑造健康人格。二是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培养和提高贫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三是加强就业指导,帮助贫困生顺利就业。高校在建有大学生职业指导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园的基础上,要特别关注贫困生的就业和创业问题,对有创业热情的贫困生应加以指导和帮助,在创业基金、创业政策方面给予倾斜,对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贫困生进行择业指导和推荐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莫飞平.“济困·扶志·强能”三维立体型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构建策略[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2)
[2]张瑞芝,张香忖.建构能力本位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模式[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4)
[3]梁军,何丽萍.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根本出路:“输血型”向“造血型”资助模式的转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
【基金项目】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学生资助工作专项课题重点项目(gsfzz001)
【作者简介】樊永生(1978- ),男,广西上林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学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