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任务的开展要以学生为根本,一切教学内容要围绕学生来设计。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千克和克”时,通过让学生以了解“克”和“千克”到感知“克”和“千克”,进而掌握“克”和“千克”的关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千克和克;问题启思;以生为本;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4-0034-01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多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还要促進学生思维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力。以苏教版三年级的“千克和克”为例,论述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了解“克”和“千克”
“克”和“千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常见的概念。学生没有从课本上学过克与千克,但在商品的包装上都见过“克”和“千克”的身影。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引入概念,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场景,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的经验。
我拿出一块巧克力和一包火腿肠,学生看到巧克力和火腿肠后,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我说道:“巧克力的重量是100克,火腿肠的重量是45克。”然后,用多媒体展示超市里的各种物品,比如大米、面、蛋卷等,这些物品上有标着“克”的,也有标着“千克”的。我就此提问:“看到这些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得出:一些轻的物品用“克”表示质量,一些重的物品用“千克”表示质量。我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表扬,并说道:“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就是‘千克和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它们吧。”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物品创设了有趣的生活场景,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克”和“千克”,还培养了学生主动观察的能力,让学生初步了解了相关概念。
二、感知“克”和“千克”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会直接讲解“克”和“千克”的概念,并设计相应的习题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让学生建立更深层次的思维意识,而不是将认知停留在表面。为此,我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加入了一个感知的环节:让学生亲手触碰实际物体,感受这些物体的重量,通过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一步步地建立质量概念。
比如,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克”和“千克”的概念后,我拿出若干个一角的硬币分发给每个小组,让小组成员首先感受硬币的分量。接下来,我问道:“你们将这个硬币拿到手中时,有什么感觉?”学生都说比较轻,质量大约为1克。我继续问道:“你们觉得生活中有没有和这个差不多重的物品?”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一颗扣子,有的说一颗瓜子,也有的说一张纸。不过很快就有学生指出:“我觉得瓜子和纸没有1克。”这时,之前回答的学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接下来,我拿出了洗衣粉、白糖等生活用品,让学生感受这些物品的重量,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1千克物体的重量,让他们初步形成1千克的概念。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让学生通过掂量实际物体来感受“克”和“千克”,让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同时,对“克”和“千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问题启思,认识“克”和“千克”的关系
在带领学生感受了1克和1千克的物体,让他们初步建立了相应的概念后,我利用问题来帮助学生认识“克”和“千克”的关系。在这里,我对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了研究,设置了“问题链”,启发学生一步步认识“克”和“千克”的关系。
很多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1000克=1千克”,缺乏一个探究的过程,而我对这一环节进行了改良。我先拿出两包糖(每袋糖重500克)。我问道:“这两包糖一共有多重?”学生回答:“有1000克。”我继续问道:“你们觉得1000克和1千克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是相等的关系。”接下来,我将两包糖放在了电子秤上,电子秤的液晶屏上显示“1千克”,至此,学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1000克=1千克”的关系。我有效地利用了“问题链”,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学生的分析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总之,教学并不是教师的单向活动,教师应该建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完善自己的教学手段,利用智慧的引导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责编 罗 艳)
[关键词]千克和克;问题启思;以生为本;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4-0034-01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多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还要促進学生思维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力。以苏教版三年级的“千克和克”为例,论述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了解“克”和“千克”
“克”和“千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常见的概念。学生没有从课本上学过克与千克,但在商品的包装上都见过“克”和“千克”的身影。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引入概念,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场景,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的经验。
我拿出一块巧克力和一包火腿肠,学生看到巧克力和火腿肠后,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我说道:“巧克力的重量是100克,火腿肠的重量是45克。”然后,用多媒体展示超市里的各种物品,比如大米、面、蛋卷等,这些物品上有标着“克”的,也有标着“千克”的。我就此提问:“看到这些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得出:一些轻的物品用“克”表示质量,一些重的物品用“千克”表示质量。我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表扬,并说道:“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就是‘千克和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它们吧。”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物品创设了有趣的生活场景,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克”和“千克”,还培养了学生主动观察的能力,让学生初步了解了相关概念。
二、感知“克”和“千克”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会直接讲解“克”和“千克”的概念,并设计相应的习题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让学生建立更深层次的思维意识,而不是将认知停留在表面。为此,我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加入了一个感知的环节:让学生亲手触碰实际物体,感受这些物体的重量,通过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一步步地建立质量概念。
比如,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克”和“千克”的概念后,我拿出若干个一角的硬币分发给每个小组,让小组成员首先感受硬币的分量。接下来,我问道:“你们将这个硬币拿到手中时,有什么感觉?”学生都说比较轻,质量大约为1克。我继续问道:“你们觉得生活中有没有和这个差不多重的物品?”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一颗扣子,有的说一颗瓜子,也有的说一张纸。不过很快就有学生指出:“我觉得瓜子和纸没有1克。”这时,之前回答的学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接下来,我拿出了洗衣粉、白糖等生活用品,让学生感受这些物品的重量,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1千克物体的重量,让他们初步形成1千克的概念。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让学生通过掂量实际物体来感受“克”和“千克”,让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同时,对“克”和“千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问题启思,认识“克”和“千克”的关系
在带领学生感受了1克和1千克的物体,让他们初步建立了相应的概念后,我利用问题来帮助学生认识“克”和“千克”的关系。在这里,我对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了研究,设置了“问题链”,启发学生一步步认识“克”和“千克”的关系。
很多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1000克=1千克”,缺乏一个探究的过程,而我对这一环节进行了改良。我先拿出两包糖(每袋糖重500克)。我问道:“这两包糖一共有多重?”学生回答:“有1000克。”我继续问道:“你们觉得1000克和1千克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是相等的关系。”接下来,我将两包糖放在了电子秤上,电子秤的液晶屏上显示“1千克”,至此,学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1000克=1千克”的关系。我有效地利用了“问题链”,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学生的分析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总之,教学并不是教师的单向活动,教师应该建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完善自己的教学手段,利用智慧的引导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责编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