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的老派顾客

来源 :名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ma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明白我是一个古板的人,当身边人不断跟我说他们在什么什么网站买了什么好的大衣外套配饰包包。老实说我还是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当然我也不是不会网购。书本家品日常用品,我大部分都网购,一来因为可以送上门,二来还比自己去超市买更便宜,何乐而不为?但在购买服饰这方面,我实在不能接受网购,感觉就是不踏实。
  其实为了明白别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在网上购买衣服及奢侈品,我问过很多人,大部分回答很简单,“你可以随意在网上挑你喜欢的衣服,然后请他们送过来,在家中你还可以跟现有的衣服配一下,喜欢便留下,不喜欢退回好了,你看多方便,人家又不会收你手续费。”
  这个道理我懂,其实有点像某些大品牌或高级买手店如JOYCE及Lane Crawford等提供的个人服务,若然你是属于VVVVVVVVIP级数的客户,他们会按你每季下单了解你喜欢的风格及爱好,然后在开季时找来私人购物顾问(Personal Shopper)上门带来跟你喜好相近的服饰供你挑选。
  说是贴心服务,其实只不过是推销的另一种方法,人家特意找来帅哥美女推荐当季潮流热品,你说好意思不埋单吗?
  不过老实说,如果品牌为你提供这样的服务,那你每季在该店或品牌所花的一定不少,所以我猜也没什么关系吧。网购策划人深明此道理,所以在页面设计上你常常能看到“你或会喜欢”或“购买此商品的人也会买这些“等的人工智能推销服务代替购物顾问的工作,而你在计算机上挑好把这些服饰送到家后,不喜欢再退回去,简单而直接。
  当然,老是跟顾客讨论这个话题没什么技术含量,所以某一次在机缘下我跟YOOX的老板兼创办人Federico Marchettiit聊过为什么他会想开创网购服饰的公司。YOOX创立了十多年,在开创的时候它是先锋人物,现在经过了那么长的时间发展,现在YOOX应该算是全球最成功的时装网店之一。
  除了yoox.com一开始是以卖过季奢侈品而闻名,及后再建立的thecorner.com目标顾客明显是时装精族群,对品牌及款式的要求极高,相对对价格的敏感度倒不怎么在意,反正喜欢时装的人钱包总是鼓鼓的。“我初时会想在网上卖奢侈品,最主要是因为我在逛时装店时常常会受不了店员的游说,最终买了一堆永远不会穿的衣服回家,我想很多人也跟我有同样的经历。”
  在YOOX刚开始的时候,网络使用根本不像现在普及,付款的安全性以至运输系统也不成熟,到今天YOOX不单拥有yoox.com及thecorner.com两个主要的网站,还替不少国际品牌如Armani、Marni、Moncler、Diesel等建设网购网站,可见Federico Marchetti在这网购设想方面是很周到。
  刚刚说到网购的一大优点是没有服务员的影响,但这份服务对我来说倒是有一种必然性。奢侈品对我来说为什么奢侈,除了质量好设计好及工艺外,它们必然代表着一种价值的追求,所以必然需要附加着优质的服务才对,那是一种生活形态的表现。
  举个简单的例子,若大家到Hermes购物,店铺的设计以及店员的服务,都是你埋单的一部分,但若你选择在网上购买同样的产品,能有什么来代替这个价值的差距,难道是那互动的界面与小游戏?
  奢侈品很难在网络上实行差价销售,因为这对品牌形象及营销都不好把握。而且可能是我小气吧,在没看到那件精品的时候,我实在不愿意先刷信用卡,谁知道实物会是怎么样?我认识很多能拍出色静物图的摄影师,把商品拍美真的不是什么难事。
  还有一点我实在不明白,在没有把衣服试身之前,我难以想象穿上后会是怎么样。老实说不管是名贵的或是便宜的衣服,这个理念对我来说都一样,所以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在网上买衣服。
  有朋友曾经跟我说,衣服是不会在网上买,鞋倒没问题,因为尺码知道了基本不会有错。对此我有保留意见,老实说我穿的43号鞋,但我家中的鞋从42到45号都有,那不只是不同品牌的大小差异,而是某些鞋我会觉得穿大一点比较好,另外则是紧一点看起来比较有趣,所以我还是不喜欢网购服饰。
  网购不网购,年龄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曾跟Burberry的创作总监Christopher Bailey一起讨论过这个题目,在日用品及书籍上,我们都常网购,快捷方便之余你100%清楚自己买到的东西是你想要的,但在服饰上我们还是老派的顾客,这一是因为要试穿,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逛街寻找的过程,当然你在网上也要找,可能是去个google.com或bing.com去搜寻一下,但这个过程跟逛街逛店的差距太远了,最重要之处是在于目的性。
  在网上一般是你心中有某一件东西要买你才会去找,但在现实中你逛着逛着可能突然出现了一件你之前想也没想过的东西。
  这也算是命运中的偶遇,不过,Christopher Bailey也很清楚现况,实体店永远不会消失,但网店的未来一定只会越来越重要,因为我们的下一代一直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他们的世界从出生起便是由网店组织起来,他们在网上买什么也是很自然的事。
  不像我这样的老饼有无聊的坚持。
  
  
其他文献
在中世纪,数字命理学家们认为,所有的数字都有正负两个方面,但11是最特殊的一个。2011年11月11日,100年中只有一次是三个11联在一起,因此被称做“神棍节”,“剩女”也因而再次成为一个被消费的话题。这一年,女明星们仿佛如倦鸟入林般地纷纷都嫁人了,娱乐圈里的剩女突然成了少数派,作为普通人,眼看剩女偶像们一个个倒掉,奋而自救。剩或不剩,其实最重要的源于内心的态度。事实上,在任何一个经济发达社会,
期刊
不久前参加老六《读库》六周年见面会和饭局,见到很多多年前“饭局通知”的网友,亲切得要命,用老六的话说就是:再不相见,就2012了。虽然这些人也都微博互粉,但坐在一桌喝酒,回忆饭局和山局时光,还是幸福得像是上帝在法国。  “饭局通知”是以老六为首的一群吃货,在西祠胡同的一个秘密版论坛。这是论坛黄金年代的产物,就像现在每天上班挂在微博上不时刷新一样,当年我们登录“饭局通知”后,一天都在局里呆着。到下午
期刊
生于香港,湾仔长大,专栏作家,著有《死在这里也不错》《李敖研究》等作品。  回想起来难免微微感到可笑:我从没喜欢过Hello Kitty任何商品,但我竟然喜欢过一个喜欢Hello Kitty的女孩子。是中学的年代了,这个名牌才刚诞生不久,才刚杀入香港,而我们当时,唉,还年轻。  年轻女子喜欢Hello Kitty的理由当然能够理解,这只没有嘴巴的小胖猫在形像上集合了绮丽与浪漫、绯红与可爱,有着暧昧
期刊
据说,在世界500强的CEO中,乔布斯是唯一一个没有来过中国的决策者,但这并不妨碍中国粉丝的狂热。在乔布斯去世之前,他的故事就在被反复讲述—《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缔造苹果神话 : 史蒂夫·乔布斯传》《苹果教父乔布斯传》但是,千万别买错了,沃尔特·艾萨克森的《史蒂夫·乔布斯传》才是乔布斯唯一授权的官方传记。苹果粉们兴高采烈—终于,乔布斯还是找到了一个可以托付终生故事的人。 
期刊
慈善几乎成了一个被毁掉的词。  郭美美、红十字会、卢美美,中非希望工程这简直有点同归于尽的架势。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其实行善的方式并非只有捐款,你能做的,还有在慈善商店淘二手货。  你可以捐赠,也可以购买,小到针线盒、烟嘴、鼻烟壶,大到沙发、钢琴、家具等都会出现在慈善店的橱窗中。甚至时尚杂志上都会定期出现慈善商店侦查快报,即便在伦敦这座全球最昂贵也最注重风范的城市,能从慈善商店和二手复古店里寻
期刊
莎士比亚写过多首十四行诗,批评乃至诅咒剩女。他说剩女只和自己的明眸定情,把自己当燃料喂养眼中的火焰, 将一片丰沃的土地变成荒田。他呼唤40个冬天来围攻剩女的朱颜,让她独自死去时,只有肖像和她一起。他甚至恶毒地宣判,剩女未用过的美将与她一同进坟墓,成为死的胜利品,为蛆虫所享用。  莎士比亚的口味太重了,风刀霜剑,咄咄逼人。相比之下,咱们中国古代诗人对剩女,更多却是温柔的同情,恰到好处的遗憾。   曹
期刊
拍完《甄传》,孙俪给自己放了一年长假,怀孕,生子。生命向她打开了最温柔灿烂的那一面,在“冰山”了十年之后,她慢慢融化,成为40℃的女人:温暖,但不烫人。  孙俪进门的时候,电视里正播着娱乐新闻:《甄传》再创收视新高。她站在那里静静地看了一会儿,好像那是一件很新奇又跟她没什么关系的事。  她穿着荧光绿的外套和鞋,把一条腿歪在沙发上,一边聊一边打着手势。轻松了,自如了。  甄:成为另一个人  当然要提
期刊
冯梦波在国内新媒体艺术家里是拓荒者,从1993年买了第一台电脑开始,他就致力于新媒体艺术的尝试。将近二十年的创作,他战果辉煌,两次入选卡塞尔文献展,被纽约Moma收藏,得到过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赞助,最近,他的最新个展《梦波2012》在北京开幕。    20世纪90年代,新媒体艺术还是个稀罕事物。1997年,第十届卡塞尔文献展举办,全世界只有两个艺术家携新媒体作品而来,冯梦波就是其中之一
期刊
初传来宋楚瑜要参选“总统”之时,竟觉时光倒流,恍若重回李登辉挟“主流派”之势强登“总统”的1990年。  时年,宋公不惜与蒋家“遗老派”闹翻,力保被蒋经国于1984年提为其“副总统”的李登辉作大选“总统候选人”,而宋公谋权在于要做“台湾省省长”,各得其所。后经选举,李成了台湾第一个“民选总统”,而宋也做了第一任“台湾省民选省长”。“总统”与“省长”就地域管辖上看,几乎重合,“宋省长”势力坐大,最终
期刊
2011年10月6日,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在瑞典文学院会议厅先后用瑞典语和英语宣布,  将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本国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  “特兰斯特勒默的作品简练、细腻,充满深刻的隐喻,以凝练而清晰透彻的文字意象给我们  提供了洞悉现实的新途径。”尽管在曾经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垂青诗歌,但自从1996年波兰女诗人  辛波斯卡获奖之后,诗人在诺贝尔文学奖中已经有整整十五年的缺席。  
期刊